展覽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花蓮縣吉安鄉公所

無境織夢─113學年度私立海星高級中學服裝設計學程第25屆畢業成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私立海星高級中學

協辦單位: 花蓮縣私立海星中學

追逐夢想的旅途很漫長 畢業將近 我們將三年滿載的收穫 一針一線讓各種年代及多元風格呈現眼簾 布料穿梭在各國風情文化中 設計無邊界 「無境織夢」永無止境編織夢想 是理想與現實交織 讓我們築夢無限 不被定義

| | 主辦單位 花蓮市乙皮畫廊

《化物呢呢》創作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徐祖寬

十六組水墨畫卷與結合藥單、電扇、裁紙機、鐵琴、套圈圈等日常物件的多元作品,透過敘事性與空間設計,引領觀眾走進幻化奇異的心靈場域。

| | 主辦單位 好地下藝術空間

【山水<宜花> 】楊哲一攝影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楊哲一

該展主要展出楊哲一使用4X5大畫幅相機所拍攝的礦場影像,搭配地圖、工作日誌、報紙、三頻道錄像及堆疊而成的植生綠化海報,呈現他長達二十年對礦場復育的觀察與參與。展場設計如同礦場現場,觀者拾級而下彷彿進入一座再造山水空間,強調身體性的參與與環境意識的覺醒。 楊哲一具地質工程背景,畢業於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成功大學資源工程所,曾任職於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所及全球環境變遷研究中心。二○○六年因病重新思索人生後轉向攝影藝術,透過影像追尋土地根源,關懷環境與公共議題,現為當代攝影創作者及台灣兒童攝影藝術學會理事長。

| | 主辦單位 公共圖書館苗栗分區資源中心

苗栗分區資源中心《紙上500碗:美食書展50選》主題書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公共圖書館苗栗分區資源中心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日前第三屆《500碗:全台小吃新指南》美食大獎評選結果揭曉,苗栗縣共有3家在地店家脫穎而出,分別為三灣鄉「古早味婆菜」、通霄鎮「白沙屯外省牛肉麵」,以及苗栗市「阿梅姐日常手作.味自慢糧倉」,展現苗栗小吃文化的豐富魅力與地域特色。為呼應這波美食熱潮,苗栗分區資源中心特別策劃《紙上500碗:美食書展50選》主題書展,邀請讀者用閱讀展開一場味覺與文化交織的旅程。 本次書展精選50本與台灣在地小吃、美食文化、飲食旅行相關的熱門書籍等美食書籍,濃縮500碗的精彩滋味,透過閱讀引領讀者深入品味台灣小吃文化的深度與溫度,向經典致敬、也開啟一段豐富的味覺之旅。小吃不僅是一種味覺享受,更是文化、歷史與人情的體現。透過這次書展,希望民眾能在閱讀中認識在地美食背後的故事,也為日常生活增添更多滋味與靈感。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苗北藝文中心,竹南蛇窯文化工作室

自然釉 釉母—林瑞華與神山清子高溫柴燒陶藝雙個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瑞華;(日本)神山清子

其他單位: (指導)苗栗縣政府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文明的折返點:自然釉與釉母的啟示 自人類開始製陶,至今已歷經兩萬年,在這段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人類透過陶的發明,開啟了改變物質、改變生活的文明新紀元:新石器時代 。三千多年前,中國最先改良了窯爐結構與陶土成分,發現了高嶺土,並燒製出原始青瓷,接續發展出青瓷文化,成為文明的重要領航者。 人類自此踏上了尋找新物質、研發新產品、分解與合成物質的文明之路。 1975年,日本陶藝家神山清子重新回到人類製陶的起點「自然釉」。她不以釉藥為主,而是探索土、柴、火三者在高溫中自然生成的釉色變化,重新賦予「原始青瓷」新的當代表現。她以當代陶藝家的身分,走進中國古人早已捨棄的技術領域,從自然中尋找創作的根源。 2003年,台灣陶藝家林瑞華發表「十彩窯汗」,進一步走入比原始青瓷更前線的火膛。他深入火與土交會的極限溫度,探索物質與色彩的極致變化。2012年,林瑞華發表「釉母」,突破火膛極限,跳脫傳統釉藥邏輯,以大地為導師、以自然礦物為語言,創造出全新結晶的礦物質感——彷彿玉石一般的自然之釉,成為陶藝發展中的嶄新可能。 這兩位創作者所走之路,幾乎與當代文明背道而馳。他們選擇放棄科技所提供的便捷,以手工探索自然的語言。他們的創作之路寂寞、孤絕,卻蘊藏著面對黑夜與火焰的深刻智慧。他們提醒我們,在工業文明造成的空氣污染、地質破壞與氣候危機的此刻,人類是否還有其他可能? 神山清子以自然釉震撼世界陶藝界,提醒人類重新思考物質與自然的關係。林瑞華以「釉母」開啟陶藝的未來視野,證明我們無需過度採礦與精煉白瓷土,也能展現礦土原有的色彩之美;無需依賴濃縮的金屬氧化物釉藥,也能從土與火的結合中,燒出自然凝結的釉彩;我們可以使用可循環的自然能源,創造對人類真正有用的器物。 這不僅是陶藝的探索,更是一條新文明與不斷反思的精神結晶。 陶藝,向來承載著人類對美感與實用的雙重追求;而今,它也承載著人類對自然與未來的責任。在這個文明的折返點上,願這場展覽成為我們反思文明與自然關係的啟示錄,並由此踏出新一步——創造一種更貼近土地、尊重自然的生活方式。

| | 主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

2025 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千鑿萬刻》導覽(2場次)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協辦單位: 苗栗縣政府文化觀光局

贊助單位: 裕隆汽車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探採事業部,台灣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通霄發電廠

其他單位: (執行)三義木雕博物館,(指導)文化部,(指導)客家委員會,(指導)交通部觀光署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本活動由專業木雕師親自帶路導覽,帶你從刀痕與木紋中,解讀作品背後的創作邏輯與工藝精神。 2025國際木雕藝術交流展,策劃選取「刀功」藝術特性,立「千鑿萬刻」,集合國內和東亞日、韓、中國大陸、及歐洲英國、義大利藝術家們的木雕傑作,一同探索木雕藝術獨有的工具和刀法魅力。 本展特關「木雕創製器械工具展示區」,搭配木雕名人堂百多位藝術家訪談影片,引領賞展觀眾了解「刀功」各種面向。每一位優秀的藝匠師、藝師、大師都是從基本功開始洋習,經過長時間千錘百煉的自我訓練,累積紮實的基本功夫,才能心手相應的轉化出藝術形象之美,「千鑿萬刻」意象正是歌頌木雕創作者的精湛刀工。

目前在第4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