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臺中市文化資產導覽:張家祖廟(20場)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臺中市文化資產處志工隊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1.以張家祖廟為主題,以實地導覽方式,帶領民眾認識文化資產及其內涵。 2.歡迎線上預約: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attractioninfo?uid=69&pid=17 3.導覽時段:每月雙周日上午10:30及下午3:30各一場導覽解說。(請以線上預約連結內之預約時段為準。)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1.以張家祖廟為主題,以實地導覽方式,帶領民眾認識文化資產及其內涵。 2.歡迎線上預約: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attractioninfo?uid=69&pid=17 3.導覽時段:每月雙周日上午10:30及下午3:30各一場導覽解說。(請以線上預約連結內之預約時段為準。)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1.以臺中公園為主題,以實地導覽方式,帶領民眾認識文化資產及其內涵。 2.歡迎線上預約:https://www.tchac.taichung.gov.tw/attractioninfo?uid=69&pid=22 3.導覽時段:每月第2個、第4個週日上午10:00及下午15:00各一場(請以線上預約連結內之預約時段為準。)
| | 主辦單位 臺中市文化資產處
1.以孫立人將軍紀念館為主題,以實地導覽方式,帶領民眾認識文化資產及其內涵。 2.歡迎線上預約:http://www.tchac.taichung.gov.tw/attractioninfo?uid=69&pid=1 3.導覽時段:每月第2、4週日9:00、10:00、11:00、13:00、14:00、15:00 各一場次,每場次約1小時。(請以線上預約連結內之預約時段為準。)
| | 主辦單位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玉管處於民國74年4月10日成立,隨著時序更迭、歲月流逝,走入歷史軌跡,玉山這片瑰麗的園區究竟有多少前人篳路藍縷、承先啟後的努力,才有玉山現在的美好;因緣於想探索並存續這份代代相傳的使命,構思如何讓大眾認識玉山的歷史。本展蒐集具有代表性及歷史紀錄之展品(如重大事蹟公文及照片、第一份入園證登頂證、國際交流紀念物、得獎出版品…等),每件展品都是玉管處的珍寶,期待讓見者驚嘆,感受玉山國家公園深邃豐美與讓人悸動。 展分4大主題: 主題一區「玉山組織員額變遷~一同走過的歲月」:玉山處成立迄今歷任處長介紹及組織變革、水里處本部奠基建館84年落成、第1個外站(保護據點固守疆土)鹿林山管理站成立等項目。 主題二區「經營管理與夥伴關係」:玉山國家公園前世今生、瓦拉米礦業禁採及新中橫公路停建、原民夥伴關係、國際交流等項目。 主題三區「珍愛玉山、榮耀玉山」:屢獲肯定多面向的出版品、玉山之美攝影展、保育巡查員及志工亮眼成果、高山生態島嶼物種保育、研究站(大分及楠溪)等項目。 主題四區「登山遊憩服務」:玉山主峰線變革、入園總量管制之啟動及延續、排雲山莊轉移及新建、長程縱走山屋及日治鐵線吊橋整建等項目。 報名方式:自由參觀。 活動洽詢:049-2348243李小姐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哈瑪星台灣鐵道館」位於駁二藝術特區蓬萊倉庫,規劃主題從打狗哈瑪星出發,延伸至臺灣百年鐵道歷史,特別以HO規(1:87)鐵道場景、軌道與火車模型,結合劇場聲光效果共同展演臺灣鐵道百年文明發展軌跡。藉由不同時代經典客貨列車模型,帶領民眾跨越時空,環島遊歷全臺大城小鎮,透過時間和空間的交錯與轉換,回顧臺灣從清代、日治時期迄今,鐵道沿線各個地方的這些人那些事。鐵道館基地旁的「舊打狗驛故事館」前身則為高雄港站,是高雄第一個火車站(打狗驛),亦是縱貫鐵路南段的起點,更是南臺灣現代化文明的發源地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111年3月1日「POP! POP! POP!流行音樂互動展」於高流中心音浪塔開展,透過「全民策展」與「南方在地」2大概念出發,共設7大展區,分別為從後台出發、好歌共鳴、樂音流域、走入發聲現場、走入流行影像、在地音樂能量、及美麗島旋律,更與知名鐵三角合作,提供最好的聲音品質。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逍遙園建於昭和14年(1939),為日本真宗西本願寺第22代法主大谷光瑞在台灣之別館。逍遙園具有日治時期建築美學之特色,空間複雜且兼具日式及西式建築風格與元素,除具建築史上之意義,有再利用之價值及潛力外,且見證時代與人文意涵,富含歷史文化價值。 大谷光瑞為著名日本宗教家與探險家,與大正天皇為連襟兄弟(皇后為大谷光瑞夫人之妹),曾於1940-1945年間擔任台灣總督府內閣參議,參與國家重大的經濟決策。昭和15年(1940)高雄新邸逍遙園落成啟用,設立目的為: 1、作為大谷光瑞在台灣發展農業與門徒教育的訓練基地。 2、作為大谷光瑞擔任政府要職來台短期居所與寫作的避暑別莊。 3、作為日治時期南台灣西本願寺勢力的分駐所。 4、選擇高雄市作為台灣進出南洋地區的重要門戶。 一、外觀特徵: 建築量體則依現況具有居住機能的特色,附屬於全體建築核心量體的西南角,屋頂變化豐富,其空間構成邏輯完全使用日式木構造的法則。進入此起居空間之動線以一外露之RC樓梯連結,有別於另一邊以內部樓梯進出之公共空間。 各建築量體間夾出的小空間則以露臺來填補,此類空間出現在本館東側,包圍核心量體的大半部,使得各量體間得以透過露臺聯繫,露臺全部由木材鋪設而成,做工精緻,建築美學與景觀用途,屋頂鋪設的瓦片則是精緻的合興窯黑瓦。 二、室內特徵: 1. 具備傳統日式住宅中無平面中心性的特質,即沒有中庭空間。 2. 擁有昭和時期中廊下型的特徵,全區空間可被區分為三大範圍:社交待客空間、服務空間及日常起居空間。日常起居空間有一側廊與外部空間串聯。 3. 由於別邸主人有留學海外之背景,並具備日本貴族身份,因此社交待客空間、日常起居空間的陳設皆出現和洋融合之現象。
| | 主辦單位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
— ❋ 藍寶石大歌廳《秀場傳奇》故事展 ❋ — —— 𝘿𝘼𝙉𝘾𝙀 𝙁𝙊𝙍 𝙔𝙊𝙐 𝄪 𝙎𝙄𝙉𝙂 𝙁𝙊𝙍 𝙔𝙊𝙐 —— ⊹ 展覽亮點 ⊹ 2 大展區:回到一個群星匯聚,五光十色的藍寶石大歌廳。 8 組深度訪談:從台前藝人、幕後工作者,再到文史工作者,一窺歌舞廳風華。 11 套經典秀服:全新視角一睹當年秀服的繁華奪目盛況。 超過 100 件珍貴展品:共同見證臺灣音樂與娛樂產業重要符號。 ⊹ 展覽介紹 ⊹ 一個群星匯聚,五光十色的華麗舞台 「藍寶石大歌廳」是人們真情流露的盛大演出。這裡「演」的是人民的生活,「唱」的是心底的情懷。一演一唱,道盡了一代人青春年華的記憶。 梳理珍貴史料、保存時代感物件、復刻經典華麗秀服,看見藍寶石大歌廳的風光歲月與興衰,認識秀場的種種趣事,以及感受群星聚集的盛況。 重現台灣秀場大舞台 ——「演」的底蘊 秀場主持人的穿針引線,讓環環相扣的演出顯得豐富多變、細膩有趣,讓秀場充滿笑料與歡樂。這裡凸顯了主持人各種「說、學、逗、唱」,「說」利用通俗易懂的笑話串聯每個演出,;「學」則以反串和誇張的模仿深植人心;「逗」以互相挖苦的自嘲引得觀眾捧腹大笑;而「唱」則常在不同的歌曲中即興改詞,創作出如豬哥亮的《山南山北》般的經典歪歌,為觀眾帶來無盡驚喜。 這些歡聲笑語交織出歌廳秀的特殊景致,一起細數當時青春真摯的記憶。 從台前到幕後——「唱」的魅力 許多「台前」的精采演出,與「幕後」的努力息息相關。這裡我們將視角從「台前」轉向「幕後」,以「唱」為主題,展示了絢麗多變的舞蹈和歌手們的輝煌時刻,像是充滿動感與激情演出的林沖、獨特聲線的玉女歌手美黛,美艷性感的陳美鳳,深情款款的洪榮宏,這些秀場傳奇都令人難以忘懷。 一件件華麗秀服、一張張泛黃相片、一段段深度訪談,讓那段美好歲月永留心間。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黃埔新村為台灣第一代眷村,因其建築特色及重要歷史背景,自2003年由高雄市政府登錄為文化景觀,全村完整保留。 「眷村」概指20世紀中葉,從大陸遷徙來臺的軍眷們居住以及後續發展的聚落,眷村文化更是紀敘臺灣移民史及多元族群象徵的重要成分。 因此「黃埔新村展示館」將臺灣眷村的文史脈絡,傳承眷戶們的生命記事,展示珍貴歷史文物與影像,邀請市民朋友一同參與開拓保存眷村文化新的里程碑,體驗臺灣的多元文化傳承。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林園鳳鼻頭遺址為全台十一處國定遺址之一,豐厚的多文化層堆積完整展現南部史前文化的演變歷程;2021年文化部委託高市府設置「鳳鼻頭考古教育館」擔負鳳鼻頭遺址教育的推廣基地,歷經近一年多的籌劃建置,112年2月24日起開放民眾參觀。展場空間結合遺址影音資訊說明及出土文物展示,藉以深入了解史前人類使用的器具及生活智慧。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林園歷史教室展示林園歷史、產業及生活等樣貌,呈現林園文化內涵及特色,讓參訪民眾瞭解林園的各個面貌,達文化教育效益。展示內容說明如下: A區:本歷史建築發展歷程:包含老屋故事、日治時期警察制度及老照片展示。 B區:林園區導覽:以林園區大地圖介紹文化景點、重要信仰中心、產業、生態休閒及文教機構等,並展示代表林園歷史最悠久的國定遺址鳳鼻頭遺址文化內涵介紹,並有林園老街意象、林園各社區之文創商品及服務台多媒體設施。 C區:林園傳奇:此區以林園文史及居住生活特色為主,展覽內容包容林半仙傳奇故事、林園地區堂號、大陳義胞村、歷史建築林園港埔黃家古厝及軍事設施-清水巖原日軍戰備坑道等。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大樹地區因為地理環境及氣侯條件適合鳳梨生長,成為鳳梨主要產區,先後曾有11家鳳梨罐頭工廠,而九曲堂因鐵路縱貫線設站以便於運輸,目前只剩泰芳商會第三、四工廠三棟建物,是全台唯一僅存日據時期的鳳梨產業建築,文化局歷經兩年修復工程,「臺灣鳳梨工場」於107年8月18日開放啟用。 臺灣鳳梨工場分為三個館,A:大樹文史展示館 B:鳳梨產業展示館 C:旺來會社,近百年的產業設施蛻變轉型成為台灣鳳梨工場,成為認識、學習、體驗與休閒共存的場域,讓民眾感受台灣鳳梨罐頭的輝煌年代。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鳳儀書院是台灣現存書院中年代最早,且規模完整與最大之書院,創建年代於清嘉慶19年(1814)。日治時期,台灣總督府大力推廣新式教育體制,書院因而日漸沒落,屋舍逐年殘破。戰後,屋舍相繼被租佔戶所用,書院格局嚴重受破壞。 文化局於民國96年發包整修,於102年10月修復完成,著手進行展示規劃,於103年11月1日正式開園營運。館內配合書院氛圍,策畫鳳山、鳳儀書院及科舉歷史等展示,並呈現文昌祠祭祀空間,本場域為古蹟活化案例,非常值得您細細品味它的建築之美與文化歷史。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旗山車站-糖鐵故事館」漫步在旗山老街,一座青藍色的八角式屋頂的童話屋矗立在街道的底部。旗山車站,糖業鐵路-旗尾線最重要的站點,高雄內山九區的門戶,日治時代擔負起糖、甘蔗、香蕉等產業的運輸重任,支撐起屬於旗山最黃金的風華年代,2005年登錄為歷史建築,2016年以糖鐵故事館的面貌從新開幕。 2021年重新整理內部空間使糖鐵故事館成為以糖、香蕉與火車的主題文創展示館與商店,旗尾線的旗字353號比利時小火車車頭及VR虛擬實境裝置等展示,還有獨家開發的文創商品,讓大家透過火車頭與虛擬科技重回旗尾線的懷舊時光,也可帶回滿滿觀光的紀念小物。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2018年高雄市政府透過「再造歷史現場–興濱計畫」,搬遷阻隔英國領事館與港灣長達33年的安檢所,使得水岸周邊歷史場域能延伸至港邊,融入市民生活,並且策畫「解密哨船頭」歴史展覽,藉由歷史描述、老照片、模型、影片等展示,讓民眾親臨歷史場景,一窺數百年來哨船頭的蛻變,具有絕佳景觀視野的哨船頭水岸歷史空間,也重現於世人眼前。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雄鎮北門自1876年完工以來,歷經軍事、鐵道部職工休閒場所、高雄港務單位工作及信號塔台等用途,古蹟輪廓隱沒於私人占用建物與廢棄宿舍間,甚為可惜。高雄市政府自2004年起努力溝通協調,陸續拆除古蹟周邊與景觀不相融之建物。迄2016年獲文化部經費支持進行興濱計畫,終於等到古蹟修復工程啟動的契機,並於2021年底重新對外開放。 由於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在整個修復過程,特別嚴謹考據礮臺風貌,致力復原「南北兵房密勒樑」及「三合土頂版構造」,因此修復後民眾進入此空間,可直接感受到雄鎮北門清代兵房的空間氛圍。 雄鎮北門的獨特地理位置,不但是觀賞大船入港及西子灣夕陽的最佳地點,南北兵房獨特的歷史空間也規劃歷史主題展示,希望古蹟成為市民生活中俯拾即是的美學養份及引以為傲的文化地標。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高雄港站北號誌樓是目前全國唯一完整保存號誌樓建築及聯鎖裝置、聯動鐵管、轉轍器等設施的號誌樓。睽違14年的北號誌樓,111年修復完工啟用,以經典設計重現的型態展示百年前的鐵道聯鎖技術。 北號誌樓的核心號誌樓最核心、也最複雜的機能就是達成「號誌與號誌」、「號誌與道岔」、「道岔與道岔」之間的聯鎖。藉由聯鎖盤確保閘柄之間的運作協調一致,閘柄再以電器和機械的方式「遙控」遠方的道岔、號誌,以使這些裝置間也協調一致。在沒有無線電的年代,號誌樓員工亦可透過高聲電話,控制並監視整個高雄港站的車輛調度。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英國領事館與登山古道,是全台唯一完整保存官邸及辦公室之領事館園區,引領民眾認識打狗開港及其在世界海洋經貿歷史發展的特殊文化意義。打狗英國領事館有得天獨厚遠眺西子灣海景夕照的迷人景致,歷年在博物館與地方文化館計畫補助下,完成修復及活化再利用,已成為全台最熱門的古蹟文化館之一,園區內有栩栩如生的時空場景模擬,重現英國領事館及過往時代風貌的主題展示,並提供專業導覽解說、精緻文創藝品展售、優質餐飲服務,是值得您細細品味的文化之旅。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旗山生活文化園區北棟教室1樓策畫「一日小學生.時光膠囊」主題展示開放參觀。111年3月完成徵選高雄市旗美社區大學、佳莉編織坊、實踐大學、財團法人高雄市飛揚福利服務協會及高雄市旗山東區扶輪社等5單位進駐園區,藉公私共管模式延續古蹟原作為學習教育殿堂的場域精神、促進地方交流互動。園區禮堂及戶外空間不定期借用予在地民眾及社團辦理活動、講座及聚會等使用
| | 主辦單位 安平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
韓國GRAVITY遊戲_可愛的天使波利初登場! 一整個療癒滿滿,還有巴風特、小惡魔、小野豬、群葉貓等經典角色,陪你一起踏上冒險的旅程。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 主辦單位 國立國父紀念館
2月16日(星期日)起至12月27日(星期六)止,2月至12月每週六下午1500時演出,除5月至9月每週六下午1600時演出,於翠湖與你一起聆聽音樂饗宴。 2月16日(星期日)1500-1600 2月22日(星期六)1500-1600<天候不佳延至2月28日(星期五)> 3月15日(星期六)1500-16000<天候不佳延至3月23日(星期日)> 3月22日(星期六)1500-1600 4月12日(星期六)1500-1600<天候不佳延至4月27日(星期日)> 4月26日(星期六)1500-1600 5月10日(星期六)1600-1700 5月24日(星期六)1600-1700 6月14日(星期六)1600-1700 6月28日(星期六)1600-1700 7月12日(星期六)1600-1700 7月26日(星期六)1600-1700 8月9日(星期六)1600-1700 8月23日(星期六)1600-1700 9月13日(星期六)1600-1700 9月27日(星期六)1600-1700 10月18日(星期六)1500-1600 10月25日(星期六)1500-1600 11月8日(星期六)1500-1600 11月22日(星期六)1500-1600 12月13日(星期六)1500-1600 12月27日(星期六)1500-1600
| | 主辦單位 奇美博物館
畫師們:走進16、17世紀尼德蘭繪畫時代 西洋藝術史上的重要篇章 跨時空的畫作揭密! 本展以尼德蘭繪畫館藏為主軸,提供一個穿越時空的透鏡,觀看當時畫師們的作畫環境、模式與策略,帶您走進百家爭鳴的尼德蘭繪畫市場。
| |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糖」與「鹽」從古至今都是民生必需品,臺南一帶的製糖及曬鹽產業,400多年來在臺灣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鹽堆與甘蔗,廣袤大地與府城巷弄,承載著臺南的歷史變遷與在地記憶,幻化為文人墨客的文字風景,鹹甜之間皆是百味人生調和劑。 本展挑選32則作家摘句,有臺南在地的書寫,也有外地旅人的貼近觀察。作家以日常場景中,再熟悉不過的糖分與鹽分,淬鍊出內心甘苦與人情滋味,穿越時空,串聯今昔之文學感受。請在心中緩緩品讀並且暗自評分,這份濃郁的臺南滋味,幾分甜?幾分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