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

臺北 新北 桃園 臺中 臺南 高雄 新竹 苗栗 彰化 南投 雲林 嘉義 屏東 宜蘭 花蓮 臺東 澎湖 金門

| | 主辦單位 桃園文學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文學的起點—從桃園人的記憶開始」分享討論會:邊走邊讀-談帶著走的桃園文學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向鴻全

協辦單位: 聚場文化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書單:《國門之都》、《記得我的名字》、《雨耳朵》 在桃園文學館即將開館的前夕,我們想用一種更輕鬆的方式,邀請更多在地朋友一起聊聊——對你來說,什麼是桃園文學?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或許有點大、有點嚴肅,其實我們只是想坐下來,和大家說說在桃園發生過的、有趣的故事;認識一些在這座城市默默創作的人們;或許也可以聊聊桃園特有的都市傳說?探討桃園和中壢怎麼演變成勢不兩立的兄弟城市?這些日常又真實的經驗,就是文學的原料。 這一系列分享討論會由作家向鴻全老師導讀,從個人生命經驗的書寫出發,閱讀桃園的文學風景,也聽聽你記憶中的那條街、那個人、那段故事。

| | 主辦單位 桃園文學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文學的起點—從桃園人的記憶開始」分享討論會:想像桃園文學的方法-在地記憶與書寫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向鴻全

協辦單位: 聚場文化有限公司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書單:《百年月光》、《桃園人》 在桃園文學館即將開館的前夕,我們想用一種更輕鬆的方式,邀請更多在地朋友一起聊聊——對你來說,什麼是桃園文學?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或許有點大、有點嚴肅,其實我們只是想坐下來,和大家說說在桃園發生過的、有趣的故事;認識一些在這座城市默默創作的人們;或許也可以聊聊桃園特有的都市傳說?探討桃園和中壢怎麼演變成勢不兩立的兄弟城市?這些日常又真實的經驗,就是文學的原料。 這一系列分享討論會由作家向鴻全老師導讀,從個人生命經驗的書寫出發,閱讀桃園的文學風景,也聽聽你記憶中的那條街、那個人、那段故事。

| | 主辦單位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講座:來自海上的歷史拼圖-閱讀澎湖馬祖地區沿灘陶瓷破片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廖伯豪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講師:廖伯豪老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澎湖的海邊,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起眼的陶瓷碎片——它們或許曾是宋代的碗、明代的壺,又或是19世紀香爐的一角。這些被潮水沖刷的陶片,不只是破碎的器物,而是過去生活留下的印記,也是文化資產觀察與研究的重要線索。

| | 主辦單位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沉入海底,香煙裊裊——陶瓷香爐的兩種命運」戶外走讀活動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廖伯豪;(中華民國)陳英豪

推廣網址: 點我前往

講師:廖伯豪老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陳英豪(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這趟走讀,我們將穿梭過歷史與信仰的交界,看見陶瓷如何完成從「商貨」到「神器」的轉身。我們將從博物館的展區出發,認識水下考古出土的青花瓷與海外貿易背景,接著搭乘接駁專車,實地走訪幾座與航海文化密切相關的廟宇,觀察:1.廟宇香爐的製作、風格與年代如何對應當時的歷史2.神明信仰如何與貿易、移民與風浪緊密交織。

目前在第7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