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鳥松分館
台語繪本說故事~世界上第一張郵票的誕生
活動場次資訊:
演出單位: (中華民國)林麗玉
🗣️ 活動語言 台語(臺灣閩南語) 繪本名稱: 《愛上集郵的第一本書 :從郵票看格林童話 》 著者敘述:王華南著 出版者:要有光 活動內容 台語繪本說故事 透過趣味的台語繪本說故事,讓孩子了解郵票的起源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同時提升台語語感與文化認同 互動問答時間: 引導孩子思考:「為啥寄信需要先貼郵票?」、「你看過什麼樣的郵票?」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立圖書館總館,高雄市立圖書館鳥松分館
🗣️ 活動語言 台語(臺灣閩南語) 繪本名稱: 《愛上集郵的第一本書 :從郵票看格林童話 》 著者敘述:王華南著 出版者:要有光 活動內容 台語繪本說故事 透過趣味的台語繪本說故事,讓孩子了解郵票的起源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同時提升台語語感與文化認同 互動問答時間: 引導孩子思考:「為啥寄信需要先貼郵票?」、「你看過什麼樣的郵票?」
| | 主辦單位 高雄市兒童美術館
兒童美術館的故事志工,在每個禮拜日及每月兩天的週三為小朋友們帶來精采的故事時間。小朋友們在每場半小時的活動內,不僅有故事聽、有帶動跳,有時更有簡易手作,讓大家能帶回可愛的紀念品!
| | 主辦單位 桃園文學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書單:《國門之都》、《記得我的名字》、《雨耳朵》 在桃園文學館即將開館的前夕,我們想用一種更輕鬆的方式,邀請更多在地朋友一起聊聊——對你來說,什麼是桃園文學?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或許有點大、有點嚴肅,其實我們只是想坐下來,和大家說說在桃園發生過的、有趣的故事;認識一些在這座城市默默創作的人們;或許也可以聊聊桃園特有的都市傳說?探討桃園和中壢怎麼演變成勢不兩立的兄弟城市?這些日常又真實的經驗,就是文學的原料。 這一系列分享討論會由作家向鴻全老師導讀,從個人生命經驗的書寫出發,閱讀桃園的文學風景,也聽聽你記憶中的那條街、那個人、那段故事。
| | 主辦單位 桃園文學館,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書單:《百年月光》、《桃園人》 在桃園文學館即將開館的前夕,我們想用一種更輕鬆的方式,邀請更多在地朋友一起聊聊——對你來說,什麼是桃園文學? 這個問題,乍聽之下或許有點大、有點嚴肅,其實我們只是想坐下來,和大家說說在桃園發生過的、有趣的故事;認識一些在這座城市默默創作的人們;或許也可以聊聊桃園特有的都市傳說?探討桃園和中壢怎麼演變成勢不兩立的兄弟城市?這些日常又真實的經驗,就是文學的原料。 這一系列分享討論會由作家向鴻全老師導讀,從個人生命經驗的書寫出發,閱讀桃園的文學風景,也聽聽你記憶中的那條街、那個人、那段故事。
| | 主辦單位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講師:廖伯豪老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澎湖的海邊,有時會出現一些不起眼的陶瓷碎片——它們或許曾是宋代的碗、明代的壺,又或是19世紀香爐的一角。這些被潮水沖刷的陶片,不只是破碎的器物,而是過去生活留下的印記,也是文化資產觀察與研究的重要線索。
| | 主辦單位 澎湖縣政府文化局
講師:廖伯豪老師(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研究助理)、陳英豪(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生)。這趟走讀,我們將穿梭過歷史與信仰的交界,看見陶瓷如何完成從「商貨」到「神器」的轉身。我們將從博物館的展區出發,認識水下考古出土的青花瓷與海外貿易背景,接著搭乘接駁專車,實地走訪幾座與航海文化密切相關的廟宇,觀察:1.廟宇香爐的製作、風格與年代如何對應當時的歷史2.神明信仰如何與貿易、移民與風浪緊密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