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地藏庵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民權路255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06:00~21:30;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香火鼎盛的九華山地藏庵!九華山地藏庵舊名為「嘉邑北嶽殿地藏王 - 九華山地藏庵」地藏庵正殿主祀地藏王菩薩,大雄寶殿主祀釋迦牟尼佛,並於前庭設置太歲殿及文昌殿;大悲殿主祀觀世音菩薩,彌陀殿主祀阿彌陀佛,藥師殿祀藥師佛,頂樓大願殿奉祀四尊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鎮殿地藏王菩薩據傳為交趾陶大師葉王的創作,寶相莊嚴慈悲,神恩浩蕩,由於常顯靈助人,保佑鄉里,護民有術,遂成為最重要的信仰中心。年度法會有上元法會、中元法會和下元法會,參與人數每次均上萬人,十分的隆盛。地藏庵香火鼎盛,經常辦理慈善救濟,普渡眾生,撫慰民心。廟內鎮殿地藏王菩薩神像,以及十殿閻羅神像都是古物,極具價值。歷史小百科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金身,係遠於明朝末年由某善士護持來台,康熙 36 年( 1697 )擇定於現址恭奉,迄今已歷三百餘年。康熙 56 年( 1717 )北路營守備游崇功建庵,乾隆 25 年( 1760 )知縣李倓擴建,始略具規模,後經多次修建,於民國 60 年重建為七層蓮花寶殿。
Read More +國定古蹟嘉義城隍廟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吳鳳北路168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06:00~22:00;星期一 06:00~22:00;星期二 06:00~22:00;星期三 06:00~22:00;星期四 06:00~22:00;星期五 06:00~22:00;星期六 06:00~22:00
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城隍又稱城隍爺,象徵地方之守護神,城隍廟是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自古即與民眾息息相連,香火鼎盛。創建:康熙 54年(1715),距今已近300年之久 現建:昭和 11年重建,至昭和15年(1940)竣工城隍廟於康熙五十四年(西元1715年)創建。雍正十年(西元1732年)重修。及至乾隆二十九年,因廟身傾圯斑駁,有折崩之虞,新任邑宰張所受加工予以重修。現今城隍廟為泉州溪底派匠師王錦木主司重建,建築富麗,格局尊貴,對木雕藝術表現深具特色,拜殿之八卦藻井,正殿步口及次間看架斗栱,全由榫卯鬥成,不用一釘一鐵,匠藝巧奪天工。城隍廟保存清領時期之碑匾文物十餘件,彌足珍貴,包括全台城隍廟唯一獲皇帝賜匾的「臺洋顯佑」匾,太子太保王得祿獻「道宏化育」匾,知縣張所受立「重建城隍廟」碑,知縣范學恆為供香燈之資而立碑, 晉江龔道南獻大算盤,知縣王廷幹為興築陰靈堂而立碑,教諭蘇鳳藻獻「赫聲濯靈」匾,台澎掛印總鎮章高元率參將周立得等獻「除暴安良」匾等計 11件,彌足珍貴。 為泉州溪底派匠師王錦木主司重建,具傳統建築特色,是典型的街屋式廟宇配置,建築規制富麗,三川殿精緻大方,拜殿裝飾巧奪天工,正殿莊嚴肅穆,格局尊貴,呈現空間秩序的美感。位於拜殿水車堵,左右兩面各有細膩傳神的交趾陶傑作,係陳專友和林添木兩位大師〝拚場〞之作品,藝術價值非凡。門神彩繪為名匠陳玉峰創作, 廟中神像,脊飾、彩繪、石雕、門神、木雕等做工精美。
Read More +嘉義仁武宮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北榮街54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06:00~21:00;星期一 06:00~21:00;星期二 06:00~21:00;星期三 06:00~21:00;星期四 06:00~21:00;星期五 06:00~21:00;星期六 06:00~21:00
香火鼎盛的市定古蹟明永曆年間,鄭成功以臺灣為根據地,立志推翻清朝政權,此時大陸漳泉先民大舉移入臺灣開墾,當時有自泉州府同安縣人士恭奉保生大帝神像隨行來臺開墾,祈求保生大帝庇佑。明永曆27年(西元1673年),鄭經西征時,將在鳳山地區(今高雄縣仁武鄉)屯田的仁武鎮部隊改調至諸羅地區(今嘉義市)駐守,當中泉州籍官兵也將保生大帝神像迎到諸羅地區,做為軍民的守護神。明永曆31年(1677年)官兵建小祠祀之,此為仁武宮草創初期。至清康熙40年(1701年)諸羅知縣毛鳳綸提倡建廟,並紀念主神為當時仁武鎮官兵供奉而來,將廟宇命名為仁武宮,為嘉義地區最古老祀奉保生大帝的廟宇。仁武宮建廟後,於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及咸豐期間,歷經多次修建與增建。日昭和13年(1938年)市尹川添修平(生卒年不詳)為推行皇民化政策,下令廢廟除神全市63座寺廟,全部寺廟廟產充公為日人所有,仁武宮神像被移奉城隍廟,廟產為日人伴八郎占據,並開設南和商行。此次破壞造成仁武宮內大量文物皆毀損殆盡,為歷史文物保存的一大損失。民國34年(1945年)二戰結束,嘉義仕紳集資購回仁武宮產權,並重建廟宇。於民國36年(1947年)正月初一,恭迎保生大帝歸廟安座,讓仁武宮恢復祭祀。民國50年(1961年)再次整修,重修前殿廟壁及廟頂,並以水泥柱新建四柱亭、左右牆廊以及拜殿,正殿中樑柱則是原木柱接水泥柱混用。仁武宮氣勢雄,雕樑畫棟,屋頂五彩琉璃,剪粘花鳥人物,栩栩如生。現今仁武廟整座廟宇都是以樟木為結構,深保存價值,文武門神為潘麗水大師彩繪,具藝術價值。雖經多次修建,廟體原貌未失,彩繪、 石雕、 木雕、泥塑、脊飾頗為精緻,龍蟠虎踞,雕樑畫棟,氣勢雄偉。仁武宮內設有一道光三十年的石香爐,原祀大道公神像。因傳廟內之藥籤當靈驗,前往求籤者相當多,據廟方表示,信徒自承為保生大帝【乾兒子】者甚眾,這是一種民間習俗,以求得神明的療佑。
Read More +孔廟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徵孔廟是中國古代儒家文化的象徵,府城及縣城必興建孔廟,以代表中華文化。廟前有【大成殿】匾額,廟內主祀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陪祀顏子、子思、子路等七十二位弟子神位。孔廟裝飾簡樸典雅,表現莊重肅穆之美,每逢祀宜典禮,鐘鼓齊鳴,有舞有樂,行祀如儀,充份展現中華文化的優良傳承。但因日治時代因被破壞,殘存古物不多,只有大成殿左側的【重修文廟碑記】是嘉慶二十年留下的最古遺跡,字跡還算清楚,但碑可因年代久遠而佈滿苔痕。.歷史小百科‧嘉義的孔廟 (文廟)首建於康熙45年(西元1706年)‧孔廟左前方之「重修文廟碑記」係於嘉慶二十年 (西元1815年) 刻立。‧光緒三十二年(西元1907年)嘉義大地震,孔子神位移於文昌閣中,旋又寄南門聖神宮。‧民國50年重建孔廟於嘉義公園,乃移廟碑置於新廟之旁。‧民國53年在公園現址興建孔廟,孔子聖牌安祀於大成殿。景點建造: 創建:康熙 45 年 ( 西元 1706 年 ) 現建:民國 51 年動工,民國 51 年竣工
Read More +一江山紀念碑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國民政府轉進台灣之後的重要戰役之一戰爭後的遺跡,紀念所有奮戰的官兵!一江山,屬浙江外海的小島,民國38年國民政府轉進來台,當時為了戰略考量,希望能掌控金門、馬祖及浙江外海的大陳島與一江山,進而反攻大陸。於民國44年元月18日,中共即對一江山展開大規模的攻擊,歷經六十餘小時,守軍司令引爆手榴彈自盡,駐守官兵全部陣亡,戰況悲慘。景點建造: 立碑: 45 年 9 月
Read More +牆之道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富涵哲理的造型之作~嘉義公園為塑造獨特優美的風格,將閩南建築常見的元素,適當的加以展現,興建「牆之道」,其造型係以天干壇及地支壇為起訖平台,寓意尊重天行運轉,並運用單元重覆出現的原理,錯落配置,以顯現「同中求變」的空間特質。而入口穿堂的「天圓地方」,以及八卦形六角行與圓形之拱洞等,在在符合漢人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宇宙觀與生命哲理的象徵。圍牆係採低短,易於穿越的「雲牆」,「雲牆」設計可坐可躺,可行走可嬉戲,其扮演角色不再是「圍」,而是有如翻騰的長龍,生意盎然,極具特色。
Read More +陳澄波畫架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中山路199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嘉義人共同的驕傲-陳澄波畫家!陳澄波先生是台灣傑出的前輩畫家,他的畫作拍賣價已逾台幣億元以上,其著名的《淡水夕照》畫作曾在2007年香港佳士得舉辦的拍賣中,以約2.12億元台幣成交,創下台灣繪畫國際拍賣最高紀錄。陳澄波先生許多作品都以家鄉風光與人物為描繪的對象,嘉義的一景一物藉由他的畫藝而流傳並揚名於世。民國 90年3月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提供九幅複製油畫,豎立在嘉義公園內,這是台灣第一次油畫與公園景點結合,大大提高嘉義公園的藝術氣氛。陳澄波先生具有高尚的人格與傑出的畫藝,是嘉義人共同的驕傲,在欣賞畫作的同時,讓我們再一次向陳澄波先生致敬。 .陳澄波小檔案‧1895年出生於嘉義‧國語學校師範科畢業‧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國立東京藝術大學前身)‧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研究所專攻西畫二年‧1929年赴上海擔任藝專教授兼系主任。‧1933年返回台灣‧1934年創立台陽美術協會‧1946年,擔任嘉義市第一屆參議員‧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遇難逝世,享年53歲‧1926年創作大幅油畫《嘉義街外》,入選日本第七回帝國美術展覽會,台灣西畫家入選的第一人,為台灣人在日本社會中揚眉吐氣,此後又連續入選多次。 ‧1931年上海舉辦第一屆全國美術展覽會,他的作品《清流》獲選為當代十二位畫家,並代表參加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景點建造: 豎立展出:民國 90 年 3 月 25 日起
Read More +十二門古砲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迷樣的重量級古砲遺跡~這十二門古砲系於西元1975年移置現地,其中一門砲管鑄字清晰可見,內容為:「嘉慶十二年秋,奉閩浙總部堂阿,福建巡撫部長,鑄造台協水師左營大砲,一位重一千斤」等字樣。其古砲來源尚無資料可稽,可能與嘉義出身的水師提督王得祿有關,也可能是原配置在東、南、西北城門的古砲。景點建造: 鑄造於清嘉慶 12 年 ( 西元 1807 年 )
Read More +丙午震災紀念碑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災後重建的軌跡~台灣地震頻傳,在日治時代曾發生多次烈震。明治 39 年 (1906)3 月 17 日黎明六時發生大地震 ( 全震動時間長達四分多鐘 ) ,震央位於民雄與梅山之間,人畜傷亡頗多,建物毀損嚴重,大小餘震不斷,相繼壓死一千兩百多人,嘉義市街建築物大半毀於地震。災後行政當局趁機規劃市區改道計劃,今之嘉義市區奠基於此。此次地震立有「震災記」石碑,可能為全台首座地震紀念碑,係由莊伯容撰文。二戰後遭改名為「青年育樂中心」,民國 90 年 3 月,文化局加以恢復。景點建造: 刻立:明治 39 年 ( 西元 1906 年 ) 復原:民國 90 年 3 月
Read More +福康安紀功碑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公園內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乾隆皇帝御製的褒揚功碑福康安紀功碑的名氣很大,將石碑豎立於石龜上,相當壯觀,在中國到處可以見到用石龜作為台基的石碑,不過在台灣卻是罕見的,只有台南等地留有幾塊,不只是物稀為貴,更重要的,此碑牽引出一段台灣重要的歷史 ─ 林爽文事變,尤其是諸羅縣因此事件奉皇帝賜名為「嘉義」,為全台地名唯一由皇帝親賜的特例。乾隆 51 年 (1786) ,林爽文在彰化舉兵起事,殺死彰化知縣,南下攻陷諸羅 ( 嘉義 ) 縣及鳳山縣,一時全台騷亂。由於台灣總兵柴大紀奮勇作戰,不但保衛住台南府城,又於乾隆 52 年 (1787) 正月收復諸羅縣城。而林爽文部眾在重整後,繼續圍攻諸羅城,戰事慘烈,情勢岌岌可危。同年十月,乾隆調派履立戰功的福康安將軍率兵增援台灣,果將林爽文擊敗,解除了諸羅城之圍。事後已諸羅城軍民守城義勇可嘉,特家地名改為嘉義。乾隆 53 年 (1788) 皇帝御製十座紀工碑石與龜座,以褒揚福康安之戰功,其中四座全刻滿文,四座全刻漢文,二座漢滿文合刻,而漢滿文合刻的一座預定立於嘉義,其餘九座立於台南府城。碑石吉龜座在廈門雕刻完成,運抵台南府城港口卸貨時,其中一龜座不慎掉入港內,乃另以砂岩仿造,至於嘉義。碑座經數次遷移,最後安置現址。 ( 掉落港內的龜座於 1911 年被台南漁民撈起,供奉在台南保安宮 ) 。福康安紀功碑小檔案尺寸:石碑高 310 公分,寬 143 公分形式:額刻御製,雙龍文飾,邊框飾龍紋,滿和文字合壁。景點建造:清乾隆 53 年 ( 西元 1788 年 )
Read More +園區園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靜心湖旁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靜心湖旁有許多美麗的裝置,是一座以精美的蘇州庭園風格設計的人工湖公園。不同於大多數的中國園林,這園區設計元素是以東、西方結合,也正是新竹科學園區的精神。園區內的荷花池,每年夏天,荷花盛開時,便為許多新人都喜歡來拍攝婚紗照的最佳景點。在靜心湖旁的廣場,有著由知名雕刻大師朱銘所雕刻而成,曾獲獎的太極系列雕像,充滿著力與美的張力,添增了園區的活力。
Read More +空軍村11村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公園內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原本空軍11村的舊址,在日據時代是被稱為湖畔料理亭,是個高級的社交廠所,日本人用來接待高級官員和富商,只有有影響力的日本人或台灣富豪才能吃的起。之後改為空軍安置眷村,才改名為空軍11村。後來眷村改建,而目前此地為休憩觀光的好場所,可看到精緻的日式花園等,附近還有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市立動物園與麗池公園可參觀。
Read More +香山牧場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香山區牛埔路188號
開放時間:二~五 11:00~20:30,六~日 09:30~21:00,週一公休
香山牧場建立於1962年,也是唯一在新竹市區內經營酪農業。從一開始張先生因興趣而開的香山牧場,到現在後代張家的兄弟姐妹們分工合作。從自行研發、參考國內外資訊與製作方式,不管養殖或生產產品都是以自己的方式研究出來,秉持自產自銷的方式經營。從小規模牧場到現在開放式的門市、超商等,並開發出多種相關乳製品銷售,堅持品質與精神,開創出獨特的招牌。
Read More +海山漁港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香山區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位於香山區的海山漁港,為新竹市內兩座漁港之一,因受潮汐影響,限制了其發展空間,因此政府新增休憩設施,於93年完成了觀海平台。約高一樓的看景平台可將香山濕地景色一覽無疑,徜徉在海味與海風之中,提供旅客多一個假日觀海景的好去處。
Read More +古奇峰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東區高峰路306巷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位於新竹市高峰路的古奇峰,舊稱為平埔頂,以「古奇遠眺」之景列新竹新八景之一。古奇峰風景區以廟與神像為名,其中普天宮最具規模,即為關公廟,並有一座著名高120公呎的關公雕像。早期聞名的古奇峰玻璃街現在依稀可見其足跡,另外位於普天宮前廣場的古奇峰育樂園,可登高眺望美景,室內展有文物等珍貴的作品與古董,可供人參觀,還提供遊客烤肉區,假日可來此踏青郊遊。
Read More +金城湖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香山區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新竹位於客雅溪出海口附近的金城湖,原名為魔鬼潭。原本是淤塞,經過修復後,現在是台灣北部野生鳥類很重要的休息地。這裡至少有250種的鳥類,也因此變成這裡最大的特點。其潮間帶有許多海濱生物,充滿了魚,蟹,貝類等…金城湖是許多候鳥在旅途中的大站,而湖與堤是最好賞鳥的地方,每年九月到五月則是最佳賞鳥時機。金城湖是港南地區最佳的賞鳥點,喜歡賞鳥的旅客們千萬不能錯過。
Read More +新竹公園(中山公園)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東區公園路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新竹公園的佔地18公頃,為新竹市地區最大的公園,舊稱中山公園,公園包含新竹市立動物園、風城院景、玻璃工藝館等設施,適合一家人同遊。不僅如此,假日還有個花市,聚集了很多的展示攤販,是個賞花、買花的好地方。
Read More +清大夜市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東區建功路
開放時間:無
清大夜市位於新竹清華大學校門對面,長有三百公尺內的商圈,當地即稱為清大夜市,但清華大學學生則是稱消夜街,這個商圈也成為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的學生共同生活圈,也成為學生們大學生涯中重要的據點。
Read More +科技生活館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東區工業東二路1號
開放時間:預約參觀
科技生活館是園區通勤教通的轉運站,南來北往的大眾運輸接駁,都以此館為樞紐,一般人想要瞭解科學園區的一切,也應該從生活館認識起。生活館裡位在4樓六大產業展示館,正式科學園區產業的縮影;展示館裡將科學園區的歷史、發展,以及讓新竹發展成台灣矽谷的高科技六大產業,包含積體電路、電腦及週邊、通訊、光電、精密機械、生物等,在科技館裡都能一一領略。展示館平時並無對外開放,遊客可以事先預約參觀,有興趣的民眾不妨多加利用。
Read More +香山溼地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香山區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新竹市擁有全台灣最大的一片海岸溼地─香山溼地,由於北有頭前溪,中有客雅溪、以及南有鹽港溪溪的沖刷,帶來豐富的有機物質聚集在出海口,使得河口生機盎然、物種豐富,再加上香山海灘漲退潮時所形成寬八百至兩千公尺、長十公里的潮間帶,其間紅樹林錯落有致,相當適合招潮蟹、彈塗魚等招澤生物作為棲地,也因此吸引了相當多的涉禽(水鳥)在此覓食,每年冬季來台渡冬的大批候鳥,更喜歡在此大享口福,甚至於丹頂鶴、鴻雁、瀆鳧等這些北方的稀有鳥種,都曾經到此一遊呢!這裡可謂是自然生態的寶庫。
Read More +金城湖賞鳥區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香山區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早期的金城湖為調節海埔新生地的水位之用,現今則是港南地區農田的主要排水口。金城湖的潮間帶裡有著許多的海濱生物,吸引鳥類前來覓食。而湖中央的兩塊沙洲就成了鳥類棲息的場所,每當漲退潮之際是賞鳥的最佳時機,金城湖也是新竹地區最佳觀賞水鳥的地點。
Read More +風livehouse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東區東大路一段1號
開放時間:09:00–18:00 (每周一休館)
風城願景館原為「空軍工程聯隊禮堂」舊址,原建築興建於民國四十八年,原屬空軍工程聯隊集會與康樂表演的場所,空軍工程聯隊係民國三十四年成立於重慶市,直屬軍事委員會軍政部,擔任全國軍用機場之構築保養任務,政府遷台之後,於民國三十九年聯隊全部集中至新竹整訓,即今日新竹公園現址。民國七十二年聯隊撤編改為空軍工程隊,並於八十四年遷駐至台中縣。後因功能漸失並荒廢多年,目前由新竹市政府所管有。該棟建築雖不是歷史建築物,但亦具有三、四十年歷史之建築物,為充分達到舊建築與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機會,因此,將「空軍工程聯隊禮堂」重新定位為展示新竹市都市發展模型與即時傳達城市建設資訊為主題的博物館,並定名為新竹市「風城願景館」,也是新竹市繼影像博物館、玻璃工藝博物館完工後,第三棟老建築再利用的博物館。107年3月風城願景館轉型為「風livehouse」,成為容納約600位觀眾的展演場地,也是新竹市首座專業級中型live house,延續當年空軍工程聯隊集會與康樂表演的氛圍,整體空間設計以音樂藝文展演作為主軸,保留原有鋼樑形式,將牆面、地板與屋頂全面翻修,提升建物吸音及隔音性能,系統性建置隔音防噪設備,打造出專業級的表演設施場域。「風livehouse」也是全台第二座由公部門自營的音樂展演空間,讓舊有閒置的公共空間,透過設計、巧思開放給更多人使用。
Read More +眷村博物館
所在地:新竹市地址:新竹市東大路二段105號
開放時間:二~日09:00~17:00 (週一、民俗假日及選舉日休館)
新竹眷村博物館於2002年開幕,到至今以有十年之久,眷村博物館具體而微的將早期戰爭、軍旅、軍眷、眷村的生活簡單模擬,並詳細的展示出,讓觀賞的人對於眷村文化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