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公園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大同路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國際地標點燈時間:冬季(10月1日至4月30日):17:30~22:00夏季(5月1日至9月30日):18:00~22:00

臺東海濱公園,園區內有人文主題步道、劇場、廣場、湧泉地景以及公共藝術,是一處以「人」為主的空間,空間設計與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相互呼應。人們可以在這裡駐足聽濤、賞海,感受海洋氣息,清晨時分,與國際百年地標一起迎接曙光,開始活力的一天。這裡也是藝文表演的絕佳舞臺,音樂與海潮聲交織成動人的樂章,舞臺下的聽眾隨著音樂搖擺身體,一起享受音樂無國界的自由氣氛。

Read More +

卑南遺址公園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
開放時間:展示廳:週二至週日09:00~17:00 (星期一休館) 公園部分全天候開放休館時間:每星期一(遇國定假日、補假日、選舉日則照常開放)、農曆除夕、年初一。必要之停止開放另行公告。

同時展示與發掘卑南遺址公園是座同時有著史前文化、原住民文化、自然景觀的公園。開放式的環境及博物館,並繼續於此進行考古工作,同時也進行展示及保存,為卑南遺址公園的最大特色。遊客可在展示廳瞭解卑南遺址與文化;可至考古現場以及月形石柱觀看千年前的遺址及遺跡;也可至公園兩側的瞭望台遠眺公園環境,若幸運的話甚至還可以看見考古的發掘作業。戶外環境則重現了1:1比例的史前家屋,以及卑南族的少年會所和家屋建築。遺址公園亦為開放式綠地,是遊客遊憩、民眾休閒的好去處。卑南遺址卑南遺址為臺灣規模最大,具有最完整史前聚落型態與資料之遺址,也是環太平洋及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公園內的草坪寬闊,亦設有展示廳及表演廣場,另外也有天然植物林、考古現場參觀等路線可以安排遊覽。踏上瞭望台,卑南大溪、利吉惡地、臺東市區景觀盡收眼底,再漫步於開闊草坪上,與千年前的過去重逢,見證其背後的歷史與古老的故事,是兼具知性與感性之旅的好去處。

Read More +

臺東觀光夜市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正氣路臺東觀光夜市
開放時間:週三至週六17:00~23:59

每週三至週六晚上限時出沒,位於正氣路上的臺東觀光夜市,鄰近臺東轉運站,地理位置相當方便。白天時是販賣各式水果的水果街,而到了夜晚,這裡搖身一變成為臺東觀光夜市,除了各式小吃,也有許多常見的遊玩設施,提供臺東夜晚的娛樂消遣。一條街走到底,多元的小吃攤位和娛樂保證能讓人盡興而歸,可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讓遊客到了晚上還能延續白天精彩的好去處。夜市美食尋覓 發現獨屬臺東特色的美味對於日常就喜歡逛夜市品嚐美食的你來說,小巧的臺東觀光夜市也不會讓你失望。夜市動線簡單易走、環境衛生完善,道路中央設有座位區,讓人能坐下來好好品嘗美味。無論是夜市必有的鐵板牛排、東山鴨頭、炸雞,在這裡通通找得到。此外,還有一些特色美食,如烤肉刈包,經典的刈包外皮,內餡改放入原住民風味的烤鹹豬肉;現打果汁攤選用當地水果與在地牧場鮮奶,將產地直送的新鮮與營養匯於一杯精華。在趨於同質化的夜市中還有這些獨屬於臺東的本味,最是難得。

Read More +

台東天后宮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中華路一段222號
開放時間:06:00~22:00

台東天后宮建廟始末,可追溯到光緒15年(1889年),時任清朝提督的張兆連,因感謝在大庄事件中,天上聖母賜湧泉為官軍解圍,捐出月俸提議建廟,並獲得光緒皇帝所賜「佑誠昭靈」匾額一幅,至今仍懸掛於天后宮中,是清代東台灣唯一的媽祖官廟。台東天后宮香火鼎盛,在清代與日治時期,都是凝聚早期移民與漢人聚落的信仰中心,至今也經常舉辦各種民俗慶典,如媽祖生日、元宵神明遶境,以及12年一次的大型祈安清醮,是台東地區的年度宗教盛事,不僅在地台東居民會參加,也有不少外地香客共襄盛舉。除了天上聖母外,台東天后宮的月下老人也十分靈驗知名,吸引許多年輕男女來此求姻緣。參拜後,附近街區有數間店主精心打理的咖啡廳,提供手沖咖啡與甜點。每逢週日,天后宮旁的四維夜市更是熱鬧,從各式小吃到原住民烤肉,還有套圈圈、射氣球等等,各種遊戲攤位,應有盡有,大人小孩都能逛得盡興。

Read More +

加路蘭遊憩區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台11線157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加路蘭,它是東河鄉的阿美族部落,阿美族語稱為「kararuan」,意指洗頭髮的地方,因為附近小溪富含黏地礦物質,洗髮後自然潤濕亮麗而得名。加路蘭遊憩區原本為空軍建設志航基地時的廢棄土置放場所,經東管處數次以生態工法整建後,新增停車場、觀景台及裝置藝術,將廢棄區域整理成一個富有風情的遊憩區域與休息站。

Read More +

賓朗(檳榔)舊火車站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賓朗村賓朗路474巷1弄12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臺東檳榔車站是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於1922年設立,稱為火車招呼站,當時的窄軌火車沿著舊卑南溪畔,行經檳榔、東成、初鹿、嘉豐、中興至鹿野站,檳榔站於1943年改設火車站,臺灣光復後改稱檳榔站。隨著東線鐵路拓寬工程完工,檳榔火車站於民國71年與嘉豐、東成、初鹿等四站,同時宣告廢站。檳榔站是一個迷你型的火車站,卻也是肩負南北向會車大任的要站,車站為日本式的木造站房,依地形落差,建站時分作二層,上層為票房、站房、候車室,下層為站職務官舍,具有相當豐富的歷史。檳榔火車站處於鹿野與臺東站之間,最大的特色是和嘉豐站一樣,因為坡度超過千分之二十一,採取相當少見的折返式車站的設計。對號列車常常需要在此待避停靠,等對向單線過來的火車進入站後,才能擁有下一段的路權而出發。檳榔火車站是東部鐵路沿線遭廢除的車站中,碩果僅存的日式木造火車站,木造站房的基本結構仍堅固,站房旁的水泥票房、木造廁所及蒸汽火車頭所需的給水塔均保存良好,但車站主建築已日漸傾頹,反而是周遭老樹成蔭,讓檳榔舊車站意外隱身在此,更有追尋過往情懷的夢幻情境。

Read More +

利嘉林道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台9乙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利嘉(Likavung)源自卑南族語,有「在肥沃的土地上長出茂盛的姑婆芋」之意。利嘉林道原是卑南族大巴六九社的獵場與農墾地,後用做伐木古道,林道9公里處設有視野遼闊的觀景平台,可眺望雲霧繚繞的都蘭山,享受海天一色的悠閒風光。 利嘉林道的地形複雜,環境潮濕多霧,因此孕育出多樣的林相與完整的生態體系,孕育十餘種臺灣原生種蛙纇,鳥類數量更超過五十種、螢火蟲也有二十餘種。晚春進入螢火蟲大發生期,動人的螢河燈海,讓林道更添魅力。這裡也是瀕臨絕種的大型猛禽—熊鷹以及稀有的臺灣橙腹樹蛙的家園。林道入口處栽植馬兜鈴等植物,吸引群蝶飛舞,並產卵結蛹,形成「彩蝶籬」奇特景觀。 利嘉林道適合深入尋幽探訪,不妨走入林間賞螢步道與貫穿史前文化遺址的生態步道,沿途可見具有卑南族文化特色的人文空間,例如,進入山區前,祭拜山靈的石頭守護神、大巴六九部落神話彩繪、卑南族獵人的休息工寮,還有老番社史前文化遺址與小米園區等。沿路駐立的解說看板,淺顯易懂,在感受大自然之餘,更增添一份對在地文化的認識,明白山林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 利嘉林道經過有系統的開發,呈現嶄新的風貌,玩樂的種類琳瑯滿目。

Read More +

達魯瑪克部落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大南
開放時間:實際收費及營運時間依官網為主

達魯瑪克部落是臺東縣內唯一魯凱族生活區,歷經多次遷徙,臺灣著名歌手沈文程就出生成長於達魯瑪克部落。卡帕里瓦舊社大約建於三百多年前,可惜好景不常,民國58年的一場大火,將原有文物付之一炬。目前石板屋的格局與牆體尚存,卻不完整,但仍然可以從殘留中的文物,一窺當時的榮景。魯凱族的藝術表現傑出,織布、編籃、木雕等作品細緻傳神,展現魯凱族人天生的藝術才華。每年七月的收穫祭是魯凱族的年度盛事,收穫祭的開始,由頭目帶領族人向達魯瑪克守護神祈禱,點燃火把之後,以嬝嬝白色煙霧引領守護神到祭場。隨後,頭目帶著小米和檳榔等祭品,到達事先立好的高聳鞦韆架四周祭祀,祈求一切平安順利。收穫祭會舉行盪鞦韆活動,穿戴華麗的女子由男子以線牽引,來回於空中擺盪,展現獨特的魯凱文化。達魯瑪克部落的附近有一條桑樹溪,部落族人經常在這裡處理採集來的野生愛玉,因為水質清澈,愛玉凍吃起來的口感更加滑嫩Q彈,與市售的大不相同!桑樹溪生態豐富,溪流間岩石錯落有致,非常適合溯溪,貼身感受這條溪流的脈動,另一條大南溪也值得走訪。喜愛大自然與原住民文化的遊客,到了達魯瑪克部落不妨來一場人文生態之旅。-達魯瑪克部落小簡史-西元1650年 正式列入歷史記載西元1874年 恆春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滿清政府才開始經營東臺灣,稱達魯瑪克為「大南社」西元1926年 日本政府將達魯瑪克東遷至兜(Doo)、比利良(Irila),分別是大南水利發電廠的上及下方西元1941年 遷到現址、定居西元1945年 部落內部分民房遭洪水沖毀,災區附近族人乃再遷至現今利嘉溪南岸,建立蘇巴陽的小部落(大南橋附近)西元1969年 大南經歷大火後,在原地重建,即今天的達魯瑪克

Read More +

初鹿牧場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明峰村牧場1號
開放時間:08:00~17:00各項體驗活動時間皆至下午16:30

初鹿牧場是全臺灣最大的坡地型牧場,成群乳牛悠閒的在如茵草原上漫步,雪白的圍欄、朱紅的房,在蔚藍天空和柔軟白雲襯托下,彷彿如詩如畫的歐洲莊園,讓人陶醉不己。初鹿牧場除了乳牛之外,也引進了寵物馬、四角羊、兔子和孔雀等動物,讓旅客能近距離接觸更多動物,可以親手拿著新鮮牧草餵食乳牛,還能體驗DIY手作體驗的樂趣。初鹿牧場以新鮮生乳製作各式各樣香濃的鮮乳食品,有鮮乳冰淇淋、鮮奶饅頭、奶酪、薄脆餅乾等等,更是臺東最佳的伴手禮之一。成立於1973年的初鹿牧場,是臺東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大型觀光牧場,牧場面積廣達67公頃,位於海拔200至390公尺之間的高臺地上,被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環抱,遼闊的視野令人身心舒暢,也發展出了坡地型牧場獨有的滑草活動,深受小朋友的歡迎。在這片天然的寶地上,豐富多元的植被與生態系統交織共存,讓遊客們彷彿步入了一個自然的樂園。牧場內散步於碧綠的草坪,緩步走過靜謐的林蔭小徑,彷彿進入了大自然的懷抱。而當微風輕拂,山脈與海洋的壯麗景色交相輝映,更讓人陶醉其中。

Read More +

知本溫泉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知本溫泉風景區
開放時間:各家溫泉業者自訂

在熱氣繚繞的溫泉湯中,眺望遠方的山嵐,來臺東,不僅有大海,這裡的山與溫泉,同樣也能撫慰人心。知本溫泉以泡湯而聞名全臺,早年溫泉水即從知本溪床上流出,豐富的溫泉資源讓知本從日治時代便已開發溫泉浴池,建置公共浴場,如今成為大小溫泉飯店林立、發展完善的知名溫泉鄉,是遠離都市塵囂的溫泉勝地。知本溫泉的泉水,無色無味,水質清澈。泡完後能感受到血液循環、通體舒暢。一年四季都適合前往泡湯,是非常放鬆、療癒的享受。泡完湯後,溫泉區附近也有景點可以遊玩踏青,特殊的溪谷地形,造就了許多奧妙的自然景觀,例如水煙四散的白玉瀑布、清幽靜心的清覺寺以及生態豐富的知本森林遊樂區等。此外,這裡也屬於卑南族聚集地,遊客可以在此體驗原住民文化,品嚐傳統美食及各式特色風味餐,感受屬於東臺灣的獨特魅力。

Read More +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溫泉村龍泉路290號
開放時間:07:30-17:00(7-8月延長至18:00)/ 除夕休園購票入園時間自上午7:30至下午4:30(夏季7-8月售票至下午5點30分)、開區開放時間自上午7:30至下午5:00(夏季7-8月開放至下午6點整)。實際收費及營運時間依官網為主

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知本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知本溪的中游,全區面積約110.8公頃,是一片海拔110-650公尺間的亞熱帶季風林。多樣的林業、鳥類及昆蟲物種,造就這片豐饒的生態教室。園區內遊戲設施多元,除有多條步道,還有季風穿林區及水流腳底按摩步道等特色景觀,適合大小朋友一起來遊玩。森林步道景觀步道:全長約426公尺(步行約45分鐘),沿途經吾名台東區、季風穿林區、原民之森區、水流腳底按摩區等園區主要設施據點,是適合小朋友、年長者行走的輕鬆步道。好漢坡步道:以陡峻為名,步道全長約827公尺,但落差卻有180公尺,是考驗體力、耐力最佳選擇之一。而接近終點的千根榕能鳥瞰知本內溫泉及遠眺太平洋的浩瀚,就是完成登山最棒的禮物。歡迎各路英雄好漢前來挑戰,但請量力而為,身體不適、或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心臟病等病史者切勿嘗試。森林浴步道:全長約1820公尺,步行時間約90分鐘。步道平緩能輕鬆完成,沉浸在樟樹林及大葉桃花心木林等林木中,跟大自然一起深呼吸。七里香步道:步道長約1082公尺,步行時間約60分鐘。串連花見知本百草園及森林浴步道支線,是一條保留自然景觀,融合環境設計風格,採用適地適性的材料與工法,以手作職人精神打造的步道。除了順應地形,還採取節能減碳概念,就地取材(塊石及倒木)設置砌石階梯與護坡,導流橫木及會呼吸的木格框集水井等排水設施。榕蔭步道:全長約2030公尺,輕鬆步行時間約1.5小時。最高標海拔約421公尺,可從各個角度遠眺知本溫泉區。沿途有數棵長著鬍鬚的百年白榕。必逛的特色景觀與園內設施花見知本百草園:種植超過50種香草、濱水植物,透過解說牌的介紹,一次認識不同種類的植栽,此外也引進了山泉水,匯聚成小溪流,成為小魚小蝦等水中生物定居的場所。季風穿林區:此區域設計了風鈴、聽風管及楓葉片等,讓您親耳感受風在樹林間的聲音。水流腳底按摩步道:沁涼山泉水匯聚在圓卵石上,成為大小朋友都愛的森林足浴池。在這裡泡腳不僅涼爽,還有助健康。位於臺東市郊區的知本森林遊樂區,是登山、健行、賞鳥、賞蝶及遊憩的最佳場所,亦為假日郊遊的好去處,歡迎全家大小一同遊樂!

Read More +

利吉惡地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利吉村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利吉惡地範圍廣泛,從台東大橋以北,到卑南溪東側,全長約100公里,因為地形露出最明顯的地方位於利吉村,因此稱之為利吉惡地。利吉惡地是台東縣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地方級地質公園,擁有台東地質國寶的稱號。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此處設置景觀涼亭、木棧步道等設施,期待推動地質旅遊,吸引更多遊客接觸台灣地質之美。利吉惡地位在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板塊聚合帶上,在板塊碰撞的過程中,完全破壞原始層序,形成十分複雜的錯動、剪移現象,相當罕見,因此成為研究板塊碰撞的重要地點。地層露出地表之後,由於泥岩遇水容易軟化的特性,其表面在雨水的沖刷下容易流失,植物生長不易,就形成地表崎嶇、蝕溝密佈的「惡地 (Bad Land)」景象。

Read More +

知本圳親水公園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龍泉路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知本圳親水公園是臺東農田水利會在臺東縣內利用所屬水圳發展而成。該圳進水口原為日據時期所建,在左岸堤防未改善前,此處一片雜亂荒僻,與對岸觀光大飯店之美景形成強烈對比。在配合自然生態工法施作綠美化後,讓遊客到此一遊,頓覺發思古之幽情。 此綠美化工程佔地約1.4公頃,公園內花木扶疏,綠意盎然,有健康步道、休閒涼亭、觀景亭等設施,也有小橋流水、大小奇石、水車等造景,景色相當優美。您可以爬上觀景亭,欣賞只有一溪之隔的知本溫泉旅館區及知本溪出海口的美麗景致,又或者在健康步道漫步,享受森林浴。 每年的4月到7月,可以遇見燕子在天空飛翔鳴叫的壯觀畫面,置身其中,有如一幅美麗的圖畫。知本圳的水,終年不斷,清澈且冰涼,加上微風徐徐,讓人有清涼的快感。為了讓遊客能盡情在知本圳親水公園賞景,台東農田水利會除了在知本橋頭設置指標及刻有「知本圳親水公園」字體的石柱之外,也陸續增設不少公共設施,希望遊客都能來探訪,置身在美麗又浪漫的景色之中。

Read More +

白玉瀑布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溫泉路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白玉瀑布位於知本溫泉區域內,原名白玉瓏,是一個十分容易到達欣賞的瀑布,只要由忠義堂附近的產業道路往樂山方向行進後就可看見停車場及步道。 白玉瀑布雖然規模不大,但因其位於知本溫泉區附近,秀麗且容易前往的特色,也吸引不少遊客前往一親芳澤。

Read More +

小黃山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4卑南鄉利吉大橋北側明峰村的卑南溪畔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小黃山位於卑南大溪下游,利吉大橋附近,與利吉惡地隔著卑南溪遙遙相對。小黃山是中央山脈末端的卑南礫岩層,屬於歐亞板塊一部分,經雨水沖刷後,呈現奇岩聳立的景象,黃土赤裸,山峰崢嶸,猶如黃山再現,雖無中國黃山的雄偉磅礡,但仍別有韻味,幽靜中見雅緻秀麗。附近有個小黃山公園,以石頭砌成的簡單步道環繞其中,遠望對面小黃山,偶有沙塵飛揚,蒼涼美感倏地湧現,是具有熱帶風情之美的臺東地區獨特的景點之一。

Read More +

永安玉龍泉步道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5鹿野鄉永安路412號
開放時間:09:00 - 17:00

玉龍泉是永安社區的天然湧泉,在豐富水源滋潤下,形成一個豐富的天然生態及林相。當地民眾視為「靈泉」,每年端午節午時,全部村民會聚集取午時水,成為鹿野鄉的地方習俗之一。玉龍泉生態步道全長1,100公尺,共分為3大段,第1段為聖安宮階梯步道,從永安聖安宮連接玉龍泉,鋪設有108階的階梯步道,沿途有玉龍泉湧泉區、濕地生態區、獨木橋、親水戲水區等,全長約250公尺;第2段為玉龍泉溪畔步道,沿途有溪流生態區、水土保持教育區、親子戲水區,步道沿溪流開設,鋪設石板步道及水泥道路,沿途林相豐富,全長約550公尺;第3段為高台林蔭階梯步道,中間設有370階的階梯步道。玉龍泉生態步道不停留地走完大約要花50分鐘,全程行走在山林間十分涼爽,沿途植物林相豐富,水源豐沛,溪水清澈,孕育豐富的自然生態,蝴蝶四處飛舞,更是鳥類的樂園。沿著山壁淺淺水流,環境潔凈指標的水芥菜茂盛生長,在水芥菜保護下,可以看到樹蛙、螃蟹及淡水蝦正忙碌覓食,多種澤蟹與蛙類在此安居棲息,優勢族群是雙色澤蟹,其他還有灰甲澤蟹、蔡氏澤蟹、拉氏清溪蟹,還有多種蛙類,包含白頷樹蛙、褐樹蛙及拉都希氏赤蛙、黑蒙西氏小雨蛙,以及愛洗溫泉的日本樹蛙等。為使愛橫過道路的動物昆蟲不會受到遊客打擾可以繼續通行,永安國小的小朋友匠心獨具,用輪胎舖設道路,還為輪胎彩繪,暱稱其為「花輪步道」,相當別緻,遊客也可不弄濕雙腳踏過泥濘,對小朋友的用心和愛心留下深刻印象。玉龍泉生態步道設有水資源平台,有各種依傳統工法製作的造景及生態池,可以休息及近距離觀賞和認識豐富的自然生態,沿途設有休憩座椅,走完階梯步道,即可到達高台觀光茶園,步道盡頭是縱谷風景管理處設置的「茗圃」大型觀景亭,可以遠眺縱谷風光,為美麗的行程劃下完美的句點。

Read More +

馬背調整池水利公園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5鹿野鄉龍田村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08:00 - 17:30開放時間以單位官方資訊公告為主

馬背調整池位於龍田村西北方,北近高台茶區,南近龍田鳳梨區,調整池水引自鹿野大圳;池長115公尺、寬105公尺、深8公尺,面積約1.2公頃,總蓄水容量約60000公噸,為目前全台噴灌區最廣的人造蓄水農塘。 這裡四周環山,天空雲清氣爽,以石組自然生態工法堆而成的溪道,流水清澈,涼亭和花草營造的生態池和親水池帶,讓人感受前所未有的清新景觀。結合四週的水光山色,以及鄰近的觀光茶園、自行車步道,還有在空中遨遊的飛行傘。在鹿野大圳馬背調整池水利公園,可以體驗三度空間的流暢自在立體旅遊景觀。除鹿野和卑南兩條大圳外,臺東還有池上圳、關山大圳、鹿野大圳、武陵社區、卑南上圳和十股調整池、知本圳、大南圳、射馬干圳等十大風景優美水利設施景點,是到臺東這個台灣後山花園享受兼具知性和感性之旅的理想套裝行程。

Read More +

新良人工濕地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5鹿野鄉瑞隆村大原段449-67地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位於臺東縣鹿野鄉的新良排水人工濕地,是鹿野地區新興的觀光親水公園。臺東縣鹿野鄉為解決瑞隆和瑞源兩個村的養豬戶及住宅的污水問題,縣府在卑南溪與鹿寮溪會合口處的河川浮覆地,興建「新良排水人工濕地」。公園劃分為A、B兩大區,分別為「密植區」、「A區開放水面區」、「B區開放水面區」、「人工濕地」。各自種植大王蓮、水蘊草、睡蓮等水生植物,藉由空氣、植物、土壤及微生物的循環作用,將上游地區的廢水,以最天然的方式過濾淨化之後再排放到卑南溪。不僅解決廢水問題,也造就一處具環保教育功能的生態景觀。公園的工程在施作上,採用了當地風災後的漂流木作為護岸基礎材料,減少水泥使用達節能減碳目的,不僅兼具生態展示、保育效益、教育推廣、環境美化、休閒娛樂等多重功能。濕地現已有多種野生鳥類、兩棲類及魚貝類棲息,加上重新整頓的親水公園設備更為齊全完善,以及附近二層坪月世界的利吉泥岩層景觀,人工濕地周遭的特殊地形和豐富生態風光,已成為民眾、遊客的觀光新景點。

Read More +

龍田生態村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5鹿野鄉龍田村北一路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龍田村是東臺灣極富歷史又兼具人文風采的聚落。早年的龍田村是卑南族人的狩獵場,被稱為「鹿寮」,並有漫天蝴蝶飛舞,以及成群野鹿奔跑嬉戲。隨後歷經了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時期,村落在當年是著名的日本移民村之一,至今仍保有了像「日式校長宿舍」等傳統的日式建築,不同時代的移民,帶來不同的文化,使得龍田村擁有多元的風格。除此之外,村裡漂亮的棋盤式道路與茶園風光,也是相當地令人嚮往。農村景緻豐富,景色迷人,農村環境造就的豐富生態。只需一台腳踏車,便可以緩慢的穿梭其中,全村的坡度平緩,適合親子共乘單車自由行,感受龍田村的農村風情、歷史和文化的交錯片刻。

Read More +

鹿鳴吊橋景觀遊憩區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3延平鄉 舊鹿鳴橋26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鹿鳴吊橋在臺東延平鄉,位於延平、鹿野、卑南三鄉的交匯處,於民國49年(1959)所建,曾是舊臺9線的主要橋樑之一,形式為鋼索吊橋,長約100公尺。在台九線於1984年截彎取直,新建鹿鳴橋之後,鹿鳴吊橋的功能漸漸被取代,但仍是紅葉村及延平鄉山區的重要聯外道路,當地人多稱為「舊鹿鳴吊橋」或「舊鹿鳴橋」,後於2003年獲台東縣政府指定為歷史建築,又在延平鄉公所的規劃下,整建為「鹿鳴吊橋景觀遊憩區」,設置行人觀景區、展望台等等設施。鹿鳴吊橋不只是一座橋,它包含許多歷史、人文和在地人的故事,承載許多老台東人的回憶,帶給台東經濟上的發展。現在,我們仍能站在橋上,遙想鹿鳴吊橋當年的風華。這裡少了觀光客的喧嘩,卻多了優美的自然景致,是散步散心好去處,也可搭配周圍的溫泉會館或飯店,來一場慢步調的泡湯舒心之旅。

Read More +

里壠驛(關山舊火車站)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6關山鎮博愛路6號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 09:00-18:00

關山舊火車站又稱為里壠驛,「驛」在日文中是「車站」的意思,里壠」(Lilong)則是阿美語,意指當地「紅蟲」很多。關山舊火車站始建於大正8年(1919年),由台東製糖株式會社設立。後於1980年,在距離舊站約100公尺處另建新站,舊站經過多年的閒置後,由台東縣政府出資修復,成為東部鐵路幹線唯一現地保存的日治時期車站建築。里壠驛距離關山鎮鬧區周邊的景點很近,遊客可以騎著腳踏車,從里壠驛出發,造訪舊關山站長宿舍、台東天后宮、關山警史館等等景點,造訪鎮上留存的日式建築,彷若穿越時空,走入百年前的關山,了解關山鎮的發展故事。也可以順遊關山米國學校,體驗農家樂趣,品嘗美味關山米,再騎入關山環鎮自行車道,經過關山親水公園,欣賞碧綠的池水風光,沿路欣賞四季不同的稻田景致,感受關山鎮清靜悠閒的生活風格。

Read More +

關山親水公園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6關山鎮隆盛路1號
開放時間:

全台首座環鎮自行車道關山親水公園總面積達34公頃,位於東部海岸山脈及中央山脈的縱谷位置間,地處環境清靜優雅十分清幽。關山親水公園與關山鎮著名的環鎮自行車道結合,除了是全臺灣最有名氣且富有規劃性的休閒自行車道,也是全台首座環鎮單車道。遊客可以盡情的騎著鐵馬,暢遊在這座美麗的綠色城鎮。關山親水公園充滿鄉野氣息的規劃、乾淨無污染的水質,讓旅客能享受到多元化的體驗。一進入園區入口,可以看見標誌性的遊客服務中心以及以蘭嶼獨木舟為設計概念的吊橋,經過獨木舟吊橋便可抵達划船區。接著映入眼簾的是白色屋頂的表演廣場與綠蔭倒映在湖面上的影子,為整座關山親水公園添加了藝術的內涵。另外,湖邊遍植草地也為棲息在湖中的各種野鳥提供了隱密的庇護,是欣賞豐富生態與鳥類的絕佳地點。關山親水公園的田園景色、療癒的綠色隧道與豐富的自然生態,都是讓旅客駐足與流連忘返的理由,若有時間不妨來關山親水公園走走吧,讓身心靈都被大自然所療癒!

Read More +

關山天后宮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6關山鎮中華路2巷1號
開放時間:05:00~21:30

天后宮正殿供奉天上聖母,鎮殿媽祖神像粉面,高約1.2公尺,開基媽祖神像仍在。左殿繡簾上書「文明威武震人間」,供奉關聖帝君、至聖先師孔夫子。右殿繡簾上書「五谷豐登民安泰」,供奉神農大帝、註生娘娘。與臺灣西部的一般寺廟不同,雕有孔子神像,而非用神主牌供祀孔夫子。關山鎮的天后宮是臺東縣內歷史較久的寺廟之一,佔地極廣,約有四百坪。正門有雄偉高大的門樓,廟埕左右各有一棵大榕樹,中間有一龍泉池,左前側為戲臺。廟宇本身為雙殿硬山式的建築,前為拜亭,後為正殿,兩者之間有中庭天井,廟左側為附屬於廟的三寶佛殿。天后宮位於街肆之中,卻無人車喧囂之憾,是鎮民信仰的中心及鎮民休閒的好地方。

Read More +

池上浮圳

所在地:臺東縣
地址:臺東縣958池上鄉東側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池上環圳自行車道由花東縱谷風景區管理處規劃設計,全長8公里,沿途有多條不同的行車路線,路面平緩高低落差約5公尺,沿線一望無際的農田景觀風光明媚,有多處景點並可欣賞平疇綠野及優美田園景觀的典型池上典型風光,浮圳旁邊的大小水車古意盎然,彷彿重回四、五十年代的純樸農村,還有可隨時停下來歇歇腳的休憩涼亭,是隨性展開單車逍遙遊的好去處,也等於完成一次池上鄉部分地區的深度之旅。池上浮圳目前列為臺東縣「歷史建築」。浮圳環線自行車道全線依地形和原有的鄉間小路、寬廣的田野風光再搭配池上鄉的鄉土人文為藍圖,精心規劃施工串聯而成,共有主線道A1、A2及支線道兩條路線,分別經池上稻米產區以及較具有挑戰性的山區路線。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