埡口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7海端鄉大關山隧道1號
開放時間:
南橫公路上的埡口是南橫遊玩行程中必經的景點,位處於臺東和高雄兩縣的縣界,海拔2,722公尺的埡口,較為人所知的是穿越中央山脈主脊的大關山隧道,是南橫公路最高點,也是臺灣海拔最高的隧道。大關山隧道分隔了臺灣島東、西兩半部:以西屬高雄市桃源區梅山里;以東屬臺東縣海端鄉利稻村,兩地景觀和氣候呈現差異甚大,位於臺東縣境內的大關山隧道東口,由於受到季風挾帶水汽,在氣流的抬升與地形阻隔下,常在下午時段,於海拔約2500公尺處形成雲海。遊客可在往埡口的沿途中欣賞到向陽山大崩壁、雲海深谷、崇山峻嶺、蒼鬱巨木、高山瀑布群等等壯麗的景點。周遭的自然環境和豐富生態,可賞景、登山,遊客們可沈浸在清新的環境中,忘卻都市的快速和煩惱。南橫有條件通車,仍有固定的道路管制時間,由於高山路況常有變動,出遊前請記得先到公路總局智慧化省道即時資訊服務網查詢即時路況,以免受路況而影響出遊安排喔。
Read More +利稻部落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7海端鄉台20線175.5K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依部落為主
利稻部落為海端鄉內最高海拔的社區,是南橫公路東段較大的一個布農族部落,位於南橫公路台20線省道175.5公里處,海拔超過一千公尺,是南橫公路旅遊帶中相當重要的休憩據點。地名的原由來自布農族語「Litu」的讀音,意指為野生枇杷。居民大都為布農族人,整個部落座落在群山環繞的河階台地上,地勢十分平坦,適合居住與耕種,四週群山環繞,景觀十分優美,有如世外桃源般的寧靜,高海拔的氣候,帶來清涼乾淨的空氣,是炎夏消暑的好去處。由於是南橫公路東段的要站,因此許多遠途經過的車輛會在此稍作休息,部落寧靜悠閒的氛圍能讓遊客洗去旅途的疲憊,村中也有經營山產、名產店,高麗菜、高山愛玉、鮮香菇等特產等都相當受到歡迎,十分適合中途休憩停留。
Read More +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7海端鄉利稻村向陽7號
開放時間:07:00~16:00(遊樂區休園中不開放,僅嘉明湖國家步道開放,入山需現場登記申請)
※小叮嚀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自莫拉克風災後休園至今,僅開放銜接嘉明湖國家步道之向陽步道、向松步道、松景步道、松濤步道,如欲行至觀景平台以後,請事前向內政部警政署申請入山證,並向台東林區管理處申請當日往返許可證(或山屋入住核准證),相關消息請至遊樂區官網查詢。 園區位處關山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平常罕見的帝雉與藍腹鷴,也有機會和他們在此相遇,除此之外,園區有台灣黑熊出沒,請遊客務必收妥食物及廚餘,將所有垃圾帶下山,落實無痕山林。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處於高雄與臺東的交界處,從高雄甲仙來到這裡約需2.5小時,從臺東關山上來約需1.5小時。海拔2320公尺的園區屬於霧林帶氣候,因新武呂溪區域的上昇氣流夾帶水氣形成雲霧繚繞的濕冷環境,在這裡雲海便成為了唾手可得之物。走進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第一個見到的就是遊客服務中心,在此設置展示室、多媒體室及休息室,提供區內動植物生態解說、森林步道介紹、布農族文化簡介,休息室提供遊客能盡情眺望雲海山景的場地。目前因工程施作中,暫時不開放。森林遊樂區內建設了四條森林步道,分別為向陽步道、向松步道、松景步道、松濤步道,以供遊客享受山林綠茵的芬芳及高山峻谷的磅礡。向陽步道與向松步道在每年11~1月,寒流來襲時就能見到鋪滿小徑的紅艷落葉。松景步道在每年3~5月,步道旁的繡邊根結蘭一齊綻放,隨著風搖擺在山林間,將整條步道染滿蘭花幽香。松濤步道上有一觀景平台,是遠眺大關山的最佳景點。在松景、向松、松濤步道交叉口,有一處日據時期所建的向陽駐在所外牆及平台遺跡。順道一提,松濤步道再往上走就是嘉明湖的入口。向陽除了其壯闊風景,最吸引人的就是豐富的生態環境,森林遊樂區植被主要為臺灣二葉松、紅檜林及臺灣赤楊和臺灣草莓及豐富的蕨類植物。在此棲息的野生動物種類亦不少,哺乳類有臺灣長鬃山羊、臺灣獼猴、白面鼯鼠、山羌、條紋松鼠等。蛇類有百步蛇、赤尾青竹絲、龜殼花、鎖蛇、雨傘節、飯匙倩、過山刀、南蛇、細紋南蛇、紅斑蛇、花浪蛇、臭青公、錦蛇等,若與牠們不期而遇切勿驚擾。山谷之中自然不可缺少蝴蝶,此地常見的蝶類有雙環鳳蝶、淡紫粉蝶、紅點粉蝶、小紅點粉蝶、永澤蛇目蝶、臺灣小波紋蛇目蝶、蓬萊小紫蛺蝶、琉璃蛺蝶、星點三線蝶、紅蛺蝶、紅邊黃小灰蝶、臺灣黑燕小灰蝶、大綠弄蝶等,其翩翩飛舞之姿,令人驚艷。叫聲清脆悅耳的山鳥也是區內一絕的佳景,鳥類主要分佈於埡口與向陽附近,埡口至關山鳥類有金翼白眉、冠羽畫眉、深山鶯,冬季則多為烏鴉、紅頭山雀、煤山雀、青背山雀及火冠戴菊鳥,全年可見灰頭花翼畫眉、阿里山鴝等,向陽附近鳥類有金翼白眉、繡眼畫眉、白耳畫眉、冠羽畫眉、灰頭花翼畫眉、藪鳥、山紅頭、紋翼畫眉、綠畫眉、白鶺鴒、灰鶺鴒、烏鴉、松鴉、紅頭山雀、煤山雀、青背山雀、朱雀、黑臉、赤胸灰鷽、紅尾鶲、黃胸青鶲、大冠鷲、鳳頭蒼鷹、灰頭鷲、鉛色水鶇 、紫繡鶇、小翦尾、白眉林鴝、深山鶯、棕面鶯、岩鷚、鵂鶹、五色鳥、紅山椒鳥等,平常罕見的帝雉與藍腹鷴,在清晨還未有人煙時也有機會和他們在此相遇。※目前向陽國家森林遊樂區為休園狀態,詳細資訊請電洽向陽森林遊樂區或前往官方網站查詢。
Read More +天龍古道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7海端鄉台20線186k處
開放時間:天黑後禁止通行
天龍古道起點出發於天龍吊橋,全長約1.1公里。在南橫公路尚未開通前,天龍古道是利稻等部落居民唯一聯外道路,直到現今也是除南橫公路外的唯一替代聯外道路。 天龍古道所在的峽谷區蘊藏著「臺灣山林原型」的峽谷岩生植被生態,沿途還可見到臺灣特有種「天龍二葉松」,是充滿珍貴自然生態的古道,也是南橫著名的健行道路之一。
Read More +天龍吊橋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7海端鄉霧鹿村天龍橋(天龍飯店後方)
開放時間:
這裡的海拔高度約為721公尺,離下方河谷約莫80公尺,走在狹長搖晃的天龍吊橋上大口呼吸,獨特的壯麗的森林之旅由此開始,熱衷自然、喜愛刺激的你千萬別錯過! 四周壯麗的景色讓人讚嘆不已,橋繩與兩旁的綠植相互襯托出古樸之意,四周的山壁因鹼性的霧鹿溫泉篆刻出歲月的紅紋,緩步行於天龍吊橋之上,俯瞰下方是湛藍洶湧的新武呂溪以及溪水下切而成的霧鹿峽谷,最原始的自然美景在此一覽無遺。天龍吊橋位於天龍古道的起點、天龍溫泉飯店的後方,亦可前往周遭的霧鹿峽谷、利稻村、霧鹿砲臺公園、魚類保護區等地遊玩,貴為南橫公路前段最著名的風景區。
Read More +農業物產館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長治鄉德和村德和路9之9號, Pingtung, Taiwan, 90846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10:00~19:00
結合農業大學、產業特色、產銷中心,甚至稻田彩繪,將屏東的農業文化特色完全展現。為了讓南來北往的遊客休憩空間,採購更多屏東的農漁特產品,特別用「稻之驛」的概念,興建這座物產館,希望未來吸引更多人前來,創造更高的產值。一樓的物產館、二樓農業大學到三樓的彩繪稻田觀賞區,處處充滿了屏東的農業文化特色,並展現多年來縣府挹注的心力。物產館緊鄰屏東交流道旁,發揮稻之驛的功能,提供南來北往的遊客休憩空間,建物結合周邊特色水果公仔、稻田景觀、地景草坡、綠帶廣場等元素,串聯中庭綠地至觀賞平台的拍照打卡點,營造出屏東在地特色物產展銷中心,整體規劃設計更獲得國家卓越建設獎的肯定。為讓屏東縣的農、漁特產可以成為最棒的伴手禮,也可以配合二樓的農業大學,因此成立了物產館,期望未來能夠作為屏東新農業的最佳行銷平台,而三樓作為開放空間,將農業變成地景藝術的創作,未來春、秋兩季也會有常態性的稻田彩繪。物產館二樓也會成為農業大學基地,鼓勵學員們可以互相分享,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為夢想前進。農業物產館分三層樓,總樓地板計1,573坪,為全國最大,一樓為屏東好物農特產販售,二樓為《豐味屏東》特展及農業大學培訓中心,遊客於二樓及三樓迴廊可同步觀賞彩稻。開館結合樹藝雅石盆栽展活動,每一層樓皆有藝術盆景擺設,打造濃厚文青氣息。本次彩繪稻田圖案設計,以屏東風土人文為元素,將大武山、鵝鑾鼻燈塔、黑鮪魚、小琉球、大鵬灣等在地景觀特色融入,以黑、紫、黃、白、綠五色彩稻呈現,透過立體化轉圖技術展現屏東農業軟實力。
Read More +勝利動物溜滑梯公園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蘭州街2號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這座針對5至12歲幼齡兒童設計的公園,在柔軟安全的人工草皮上設有10座可愛動物造型的溜滑梯,有毛毛蟲、伯勞鳥、大象、鯨魚、柴犬、恐龍等,就連親子廁所也設計成瓢蟲的樣子,簡直是一座虛擬動物園了!
Read More +屏菸1936文化基地 (屏東菸葉廠)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屏東市菸廠路1號
開放時間:週一休館;週二三四開放時間9:00-18:00(停止售票時間17:00);週五六日開放時間9:00-21:00(停止售票時間20:00)
2021年冬天,曾經見證屏東產業輝煌史的菸葉廠,以「屏菸1936文化基地」嶄新的身份重生,承接著地方記憶,轉化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新地標。前身為屏東菸葉廠的文化基地,設立於 1936 年,原名為「屏東支局葉菸草再乾燥場」,自日治時期即負責屏東菸區耕作技術指導、收購與加工貯存的工作;1949 年國民政府來台後,改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屏東菸葉加工廠」,菸葉廠負責的菸區栽種面積不斷擴大,不僅勝過嘉義、花蓮地區,成長幅度更超越台中;1953 年屏東菸葉加工廠正式歸併並成立捲菸部,改稱「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屏東菸葉廠」;1965 年 12 月捲菸部撤銷,菸葉廠恢復以菸葉乾燥加工為主要工作,在逐年因應業務需求增建廠房之下,全廠區佔地約 4.2公頃,銘刻著屏東曾以稻米、蔗糖、菸葉領先全台的時代印記。後因廢止專賣制度、禁菸政策、 開放國外菸 品競爭等因素,國內菸業產量逐年減少,2002 年 10 月屏東菸葉廠停止運作,行政業務轉移至內埔菸廠。在關廠後的20年間,屏東縣政府針對菸葉廠的歷史發展、建築空間運用與文化資產價值等面向,進行深度的檢視。2010 年縣政府將屏東菸葉廠的除骨加工區、複薰加工區、鍋爐室、中山堂登錄為歷史建築,進行修復再利用工程,爾後為能完整工業遺產意義,2017 年將全廠區擴大登錄為歷史建築。在政府、各領域學者、民眾的多方共識下,「屏東縣大博物館計畫」焉然而生,運用屏東產業史上極具代表性的菸葉廠作為醞釀文化的基地,透過「用產業說屏東故事」、「用藝術描繪屏東靈魂」及「讓兒童創造屏東未來」的策略,規劃設置「屏東菸葉館」、「屏東客家館」、「屏東原民館」、「沉浸式體驗館」、「屏東縣立美術館」、「屏東縣典藏庫房」等,藉由博物館的專業,保存並發揚地方知識,亦作為藝文資源整合、合作平台,以動態、開放、永續的精神,與縣民共同傳承、詮釋、展演、創造屏東文化魅力。「屏菸1936文化基地」預計分階段開放,第一階段包含菸葉館、客家館、沉浸館、特展空間、商業空間,未來將持續透過多元展示及活動,打造品牌化的屏東縣博物館,從而建立起地方文化自信,深耕居民與土地的關係,成為屏東縣安居樂業、立足世界的文化前鋒與後盾。
Read More +屏東縣民公園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和生路二段2號
開放時間:全日開放
1909年屏東糖廠設廠營運,帶動殺蛇溪北岸土地產業啟動,經縣府打造,將部分台糖園區土地更新為「台糖縣民公園」,並於107年10月15日開放9公頃土地予民眾使用,園區有紙漿廠的古蹟、趣味的特色遊戲場、糖業年輪水景、大樹廣場以及大草原等休憩空間。為顯現台糖之於屏東的意義,縣府於特色遊戲場建置時,利用早年糖廠種植甘蔗製糖,瓢蟲能夠抵禦害蟲的概念,結合山丘上的甘蔗地景,設立為數不少的瓢蟲,打造活潑生動的遊戲場域,且瓢蟲又象徵傳遞追求夢想的勇氣與無窮希望,讓遊戲場包含歷史文化意義的傳承外,也傳遞勇於接受挑戰的概念。另配合2019台灣燈會在屏東之後續典藏計畫,園區內移入多座燈會期間之燈組,再次點亮於縣民公園。現今,為提供更舒適且有趣的休憩空間給縣民使用,耗時長達5年多,總經費3.9億的「屏東縣民公園」已於110年2月5日正式啟用。縣府將荒廢27年的台糖舊紙漿廠遺構活化再生,融入全新的殺蛇溪水岸藍帶與綠帶,打造台灣第一處以工業遺構為核心,複合水岸廊道的園區,園區總占地20公頃的地景,複合歷史、人文、生態、景觀、水岸等特質;獨特的設計,創造了銜古接今的全新地景,讓舊工業遺址以多元生態的休閒體驗樣貌再生。
Read More +北玄宮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九如鄉耆老村平和路339號
開放時間:全日
北玄宮主神北極玄天上帝素有「蘭花祖師爺」之稱,在聖誕千秋時刻,總以蘭花節系列活動慶賀,至今已有16年,比台南的台灣國際蘭展還悠久,各式爭奇鬥豔的蘭花更以擲筊決定名次,為廟方平添獨特性。 北玄宮與相距不到1公里的慈玄宮源出一脈,但在60餘年前,因上番社與下番社兩部落在祭典後的分祭品中,發生嚴重衝突而分家,致使雙方逾一甲子互不往來。在101年天上聖母聖誕千秋前夕,「媽祖娘娘」託夢給屏東縣愛蘭協會理事長龔泰文,指示生日時舉辦蘭花大展,迎接鄰村洽興村昌榮社區「慈玄宮」天上聖母「會香賞蘭花」,化解恩怨。那年也破天荒地舉辦了兩次的蘭展。
Read More +聖十字架教堂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公園路23號
開放時間:全日
17世紀時,西班牙人來台帶來了天主教信仰,但宣教事業在信仰基督新教的荷蘭人到來後一度停擺。1859年,道明會玫瑰會省的郭德剛神父承接遺緒,正式開啟台灣的天主教會歷史,在高雄建立首座教堂。1953年,在良雅師及杜明德神父的辛勤耕耘下,天主教才在阿猴城紮根。良、杜兩位神父先於永福路的老舊房舍開設聖堂,因信眾日隆,道明會於1959年決議買下公園路的土地,歷經十年波折,現今的聖堂方大功告成。由於適逢天主教的「光榮十字聖架日」,故命名為「聖十字架堂」。聖十字架堂外牆為洗石子鋪面,質樸莊重,體現天主教一貫的素樸精神。聖堂內部有耶穌受難像、聖母及聖若瑟雕像,寬敞的空間可容納上百人聽道。而每年的復活節、9月的堂慶及12月的聖誕節,都會舉行盛大慶祝活動。
Read More +東山禪寺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修德巷6號
開放時間:全日
二次大戰期間,日軍將高雄大崗山闢為軍事要塞,附近的龍湖庵難以倖免,於此修行的圓融法師因而移駐白河大仙寺。不久,又被屏東市的東山禪寺禮請為住持。圓融法師樹立清規,與其徒天機的雙雙努力下,將禪寺打造為今日樣貌。東山禪寺的前身是日治時期的「屏東佛教臨濟宗佈教所」,成立於西元1924年,首任住持為日僧東海誼誠,因此與日本佛教有深厚淵源,這點可由寺內的建築樣式一窺端倪。此外,這裡還是屏東市最著名的「尼眾道場」,多年來培育出不少優秀的佛教女子人才。寺內佔地廣闊,包含大雄寶殿、安樂塔、歸魂堂、圖書館、拜亭等,並附設東山幼稚園。寺內環境清幽,花園景觀獨樹一幟,素有鯤南第一座花園佛寺的美名。定期舉行重要法會,其中又以農曆3月的華嚴法會時日最長。
Read More +都城隍廟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南昌街12號
開放時間:全日
城隍信仰在中國源遠流長。其原為城市守護神,後逐漸演變為陰間的管理者,指揮冥界鬼卒賞善罰惡,因此,不少人對城隍廟抱有陰森恐怖的印象。然而,重視慎終追遠的台灣人,不妨將城隍視為溝通陰陽兩界的媒介,透過這層關係,可讓我們與身在他界的先人有更緊密的連結。台灣光復初期,一群新竹、苗栗的地方人士到屏東經商定居,並迎請城隍作為守護神。但因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移回新竹原廟安置,相當不便,信眾遂決定自行雕塑神像供奉,並於民國53年建廟,75年重建為今日樣貌。都城隍廟為兩棟式建築,廟宇本體主祀城隍,民國95年落成的新殿則供奉五路財神及太歲星君等。兩者外觀皆為四層樓建築,外觀壯麗巍峨,美侖美奐。每年農曆5月11日起舉行為期三天的祈安禮斗法會,與7月8~10日的普渡法會,並為廟方年度兩大盛事。
Read More +得順紙紮古漢樂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屏東市大連路一巷三弄6號
開放時間:24小時營業
長治與屏東市的交界處,有一間大廟,在六堆起義時期遭火劫,當地人稱其為火燒大廟,廟附近有一間專門製作紙厝的人家,名為得順。由邱得順開始紙紮製作,庄民與熟客都稱其為「得順仔」,一般客家人的紙紮製作都會兼做古樂,特別是嗩吶吹奏。以前會吹嗩吶者,一定兼做紙紮,現在則不一定了,但他人仍視為一體,即便請來的嗩吶師傅不會紙紮,也會請他代買。閩南嗩吶師父則不會紙紮,而是由師公兼製。邱鳳鳴和邱鳳麟十歲左右就在父親身邊幫忙做簡單的紙紮,父親過世後邱鳳鳴才開始學吹嗩吶。手藝從小培養邱得順過世後,交棒給邱鳳鳴和邱鳳麟兄弟倆,紙紮的經驗從父親至今約有五十年,父親前兩年過世。邱鳳麟表示,母親嫁過來十年後父親才開始做紙紮。昔日岡山是紙紮大本營。剛開始開業時,父親聘請岡山的老師傅來家裡教,斷斷續續二、三年,住在家中,師傅邊做他們邊學。國中畢業時,父親就問他是否要接續紙紮手藝,若當真就要送他去岡山做三年四個月的學徒。父親時代的早期還要用手工畫圖案,但後期就多用印刷製品,只是加以剪裁黏貼,組合拼接。得順紙紮店做的紙屋多半是三間屋或五間屋的平房樣式,要再做大就是往上添加樓層,成為洋房式樣。但是客家人儉樸,幾乎沒有訂做洋房的。三間屋八小時可做一頂,五間屋則較為費時,光骨架就要一天半,整頂做好要兩天。紙屋的中間是正廳,從中間延伸出去,左半為主人臥室和浴室,右半則為傭人房和傭人衛浴。紙屋的屋簷線條要是雙數,三間屋的屋簷有十六根,五間屋的屋簷則是二十二根。製作材料的來源有台中、台南、鳳山等地,各家印刷品質有好壞之分,邱鳳鳴兄弟倆有其習慣配合的廠商。紙屋尺寸要合文公尺,三間屋4.2尺,五間屋5.8尺,父親留下來的量尺,上有依文公尺作好的記號,連同一把年代久遠的小柴刀,兄弟倆現在仍繼續使用,留存父親的影子。紙屋製作的重點在於骨架與糊紙的抓正、抓平,不能歪斜、突起,而這需要長久的經驗累積。骨架是以竹片削成的,一把竹子約八十枝,可做兩頂紙屋,紙屋的骨架方面,三間多用細的竹片,五間則用粗的竹片。製作過程中手被竹子的纖維刺傷是常有的事。紙屋的骨架以捲起的塑膠紙打成結固定,以前則是用紙捲成細條狀,稱做紙釘。四個立幹用的竹條較粗,其餘則較細。兄弟倆表示,屋頂是整體中最難做的部份。骨架做好之後黏上花紙,大窗、小窗與地板,以上都有指定花紋,不能亂貼。紙剛糊上時看似凹凸起伏,邱鳳麟說,乾了自然就平了。古法也與時俱進兄弟倆小時候看父親因長時間使用化學漿糊,雙手都感染起疹,所以現在他們使用的黏膠都自己製作,採用麵粉加太白粉,並以礬粉防腐,平時用保鮮膜包覆以免乾掉。現有些紙屋製作不再用黏貼的,而改用釘槍,雖然較迅速,但卻不比用紙釘和手工黏貼來得穩固。所以邱鳳鳴兄弟認為釘槍不可完全取代昔紙釘。更有用印刷品折成整棟紙屋,但太過平面,不受市場喜好。兄弟倆表示,各家師承不同,手路亦不同,自細部就能分辨。以塑膠做的小人作為「厝幹」,也就是傭人,黏貼在製作完成的紙屋門前,三間屋兩個傭人,五間屋四至六個傭人。閩南人覺得厝幹愈多愈好,才氣派;邱鳳麟說,有些客家人甚至問厝幹可不可以拿掉,因為請個傭人就要多花錢,後輩怕燒給先人的紙錢不夠多。另外閩南人習慣用金童玉女,客家人則以金山銀山來取代。以前沒有轎車,人到哪都靠兩條腿,好一點的人家才有轎子坐,所以燒給逝者的行旅工具當然也是轎子。紙轎子內會放一具人偶做分身,如同蓋好的紙房子內也會放置一尊人偶,表示房屋主人住進去了。死者是男女老少都有不同形象的分身,老的就放老爺、老婆婆,早夭的自然是男孩與女孩作為分身。紙皮箱是放衣服用的,以前的皮箱是用手工畫圖剪粘而成,裡頭可放真正手工縫製的布料衣服。現在則用印刷品依折線折成,衣服也是用印刷的紙品代替。有些顧客也不用皮箱了,邱鳳鳴說,現在紙轎車都做得巨大豪華,後面的行李箱空間很大,放什麼都行,似乎不差一口皮箱。邱鳳鳴回憶,以前父親會黏廟會用的七星橋。另外父親還會到喪家量棺木尺寸,現場製作一種叫「棺圍」的物件,因為紙糊的容易壞,所以只能現場做。棺圍的用意在於,以前的棺材用人力抬到目的地,因長時間暴露在外,對死者不敬,沿途的路人也感到晦氣,所以會在棺材上蓋上棺圍。後期的紙棺圍逐漸以布幔取代,直到現在,棺木都坐加長禮車了,所以棺圍漸漸被淘汰。燒毀只為再生紙紮這一行沒有明顯的淡旺季,一般來說,過年前比較多亡者,俗話說「呷不過年」,也許是天冷的緣故。邱鳳鳴表示,除了喪禮上會用到紙紮,另一個旺季就是清明節,平時也有,他提到有一個顧客來向他請託,說是有陌生亡者託夢無屋住或屋漏水被侵佔,生者就如了亡者的願,替祂燒一座房子去。人活著對事物都講求擁有權,先人在另一個世界當然也是一樣的。每棟紙房子都附有屋契,上面註明擁用有者的身分。這樣記載分明,銀貨兩訖,陰間的世界也是平平和和,無有紛爭。燒紙屋的前夕,
Read More +恆春搶孤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恆春鎮東門路
開放時間:全天
已有百年歷史的恆春搶孤活動,每年中元普渡後於恆春東門舉行,其由來是早期恆春鎮的富人都會在中元節開城門,因許多人為搶救濟品而傷亡,於是設計「豎孤棚」的比賽來爭取孤棚上的物品。
Read More +族群音樂館&將軍之屋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族群音樂館地址:屏東市中山路61號;將軍之屋地址:屏東市青島街106號
開放時間:全日
建於1937年,白色典雅的日式屋舍,過去是孫立人將軍行館,後來改為空軍招待所,現則修建為「族群音樂館」。外觀為和洋折衷式建築,常吸引許多新人前往拍婚紗;綠意盎然的庭院,還設置鋼雕藝術品,如噬樹的蟲、腳鐐等,饒富趣味。另一棟將軍之屋亦為日治時期的軍官官舍,光復後成為陸軍官校校長官邸,現在則為眷村文化文物館,並保有眷村的傳統紅色大門。
Read More +屏東書院&朝陽門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縣屏東市公園段3小段17地號
開放時間:屏東書院開放時間:AM8:00~PM4:00
屏東書院興建於清嘉慶20年(西元1815年),為屏東唯一的書院建築,日治時期,改為孔子廟。書院前建有「九仞宮牆」照壁,內部分前後殿、東西廂房,後段另有左右翼房,是格局相當完整的建築體,並為國家三級古蹟。朝陽門又名阿猴城門,清道光年間,官民合力建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但在日治時期,為修築道路,如今僅剩東門立於中山公園內。斑駁的紅磚城牆,搭配周邊的老樹,更顯古樸韻味。
Read More +萬年溪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自由路
開放時間:全日
萬年溪,舊名「番仔埔溪」,又稱「阿猴溪」,上游有海豐圳、崇蘭舊圳和歸來公館圳匯入,從市郊瑞光路、大連路流入屏東市,並流經千禧公園,與自由路、自立路比鄰,全長約5.5公里,下游與殺蛇溪匯流入牛稠溪,最後注入高屏溪。日治時期萬年溪的水是「台灣製糖株式會社阿緱糖廠」的重要水源,運送原料的五分車藉由萬年溪上的鐵道與廠區往來,是當時的特色景觀。但萬年溪曾一度失去原有的風采,經過整治後,又再度展現生機。萬年溪中下游的河道兩旁設置生態石籠,民貴二街橋到勝利橋一帶,則以砌石營造生態空間,河畔柳樹枝條迎風搖曳,相當詩情畫意。溪畔周邊多了木棧道與觀景平台,提供民眾散步、休憩的空間。「希望之橋」、「歷史之橋」、「民和橋」及「幸福之橋」4座人行步橋則以知名河川美景、溪畔歷史舊照及學生作品鑲嵌於欄杆中,增添趣味。溪畔萬福宮附近的五分車舊鐵道旁,設置小火車的紀念碑,原「烏走金橋」(東興橋)的舊址(自立路旁、屏東醫院的對面)也設置一紀念碑,讓萬年溪的懷舊味變得相當濃厚。萬年溪畔不時有水鳥飛翔,除了偶有柳樹穿插其中,兩旁多半種滿台灣欒樹,尤其在秋天,遠遠望去,紅、黃、綠的交錯,更為萬年溪添色不少。每一座偉大的城市,都有一條美麗的河流,美麗的萬年溪,孕育屏東豐富精彩的人文景觀及自然生態,歡迎您前來細細品味!
Read More +屏東市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區
開放時間:全日
屏東市是屏東縣的首善之都,舊稱「阿猴」,原為平埔族阿猴社的故地。約於清康熙時代就有漢人在此建立村落,乾隆年間即出現市集,稱為「阿猴街」。日治時期,因有感於「阿猴」用字不雅,故更名為「阿緱廳」;直到1920年台灣地方改制,日本人以此地位於半屏山的東方,因而易名為「屏東」,1933年升格為屏東市。1950年行政區域調整,屏東市則從省轄市改為縣轄市。位於屏東縣西方偏北的屏東市,北臨九如鄉,東鄰長治鄉、麟洛鄉,西隔高屏溪與高雄市大寮區、大樹區相鄰,南接萬丹鄉,屬於屏東平原的區域範圍,地勢平坦,物產豐富,為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約24℃,溫暖舒適,相當宜人。屏東市是個讓人放鬆、樂活的地方,不僅有潺潺的溪流,還有見證歷史的古蹟及眷村建築,彼此融合出獨有的城市特色,正以陽光般的熱情迎接每個人的到來!屏東市一日遊建議行程1. 萬年溪→玉皇宮→千禧公園→蕭家古厝→屏東美術館→族群音樂館→將軍之屋→眷舍咖啡街2. 慈鳳宮→中山公園→朝陽門→旅遊文學館→屏東書院→鄉土藝術館→萬年溪→萬年公園→屏東夜市延伸旅遊1. 沿大連路(台24線)直行,可達三地門鄉,欣賞原鄉藝品與原民文化。2. 沿和生路(台1線)直行,可達內埔鄉,走訪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客庄老街。3. 沿復興路(台27線)直行,可達東港鎮,品嘗新鮮海產,還可搭船前往小琉球。4. 從屏東火車站搭火車南下至竹田車站,感受懷舊氣息,見識客家文物館之建築特色。5. 從屏東火車站搭火車南下至潮州車站,或沿台1線往潮州,探尋傳統戲曲故鄉,並順遊八大森林樂園。
Read More +萬年公園&建國橋石猴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建國路和自立路交叉口
開放時間:全日
走過建國橋到自立路上,一座巨大的地球儀屹立在交叉口處,正面對著萬年溪,遠遠就吸引大家的目光,這便是萬年公園的象徵。園內滿佈的綠地像幅青翠地毯,搭著幾座單槓與鞦韆,還有環園的石板步道,附近民眾常帶小朋友來遊憩、運動。公園裡有大小兩座人工水池,種浮萍、蓮花等多樣水生植物,大水池上有一座小橋,小水池岸邊有一木棧平台,均可近距離觀察水中生態。建國橋上的十尊石猴雕像各具神采,維妙維肖,是93年適逢阿緱城建城168週年,聘請藝術家雕刻而成,傳達十種意涵:三君子、眺望、香蕉香、封侯、步步高升、享受、相依偎、背子樂、溫馨滿懷及雙喜臨門,富有融洽與十全十美的寓意。
Read More +海豐濕地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海豐
開放時間:全日
位於海豐地區崇蘭舊圳附近,原為台糖土地,後來縣府規劃了初級沉澱池、自然淨化渠道及6公頃的生態池,作為淨化崇蘭舊圳水質之用,為萬年溪挹注活水。海豐濕地生態種類豐富,多種水鳥、昆蟲在此共生共榮,除了栽種淨化水質的水生植物,還有柳樹圍繞在生態池周邊,明媚、開闊的自然風光,有如無汙染的淨地,閉目深呼吸,舒暢感直上心頭,無疑是一處生態天堂。
Read More +七星檀香公司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復興南路二段239號
開放時間:全日
以製香產業立足屏東的七星檀香為了讓大眾了解傳統製香的文化,成立了博物館,設置香品原料原生種植物園區,讓傳統的廠房晉升為觀光工廠,現場還提供DIY,遊客可隨心所欲製作自己喜愛的香品造型,從趣味中體驗製香的內涵。
Read More +藝術館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和平路427號
開放時間:全日
為一座三樓的建築,內部設有大會堂、舞台、畫廊、化妝室、接待室、會議室、辦公室、放映室等,除音樂演奏外,亦適合舞蹈、戲劇、電影歌劇及其他動態藝術表演,亦可作為文化講座、藝文活動、各類展覽、集會場所、訓練講習之用,此外,平日還有不定期的畫展提供民眾參觀。
Read More +旅遊文學館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屏東市公園路24-2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AM9:00~PM5:00
走近公園路的介壽圖書館外,路旁所設置的裝置藝術上頭有各式交通工具,指標牌上寫著不同地名,頓時令人陷入旅行的遐想中,正好一旁就是旅遊文學館,不妨推門而入,讓自己沉浸於旅遊的廣袤世界。 旅遊文學館在民國94年時設於介壽圖書館二樓,一年多後便移往一樓,小型圖書室除了蘊含豐富的各國不同語言的旅遊主題書籍之外,一旁還有小型展覽空間,定期舉辦展覽、講座、電影放映。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