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陽綠能休閒農場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麥寮鄉興華村興華32號
開放時間:09:00-17:00一公休
鮮菇綠電聞蟋聲藏身麥寮鄉間的晁陽綠能休閒農場,提供遊客充滿教育意義的綠能和食農教育的深度導覽,也有著可以親手採收新鮮當季菇果的體驗,以及全國唯一的蟋蟀文化館,無論是農村體驗還是展望農業科技未來的角度,都值得一探究竟。
Read More +北溪里剪紙藝術村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北溪里81-1號
開放時間:
北溪里剪紙藝術村使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剪紙藝術,顏色以喜氣洋洋的紅色為主,作品在白色的牆面、電線杆上等以大紅的花樣彩繪,散發出濃濃的過年氣氛,為全台最有年味的彩繪村。 北溪里剪紙藝術村保留許多閩南式古老建築,有著近百年的四合院,非常耐人尋味,而斑駁的牆面上繪成白底並以大膽的紅色花樣圖騰的剪紙藝術彩繪,內容以寓言故事、十二生肖、年節節慶等為主題,在眾多地方的彩繪作品上有著別出心裁的特色,讓人印象深刻。 不時還有許多廟宇活動使虔誠的香客前來參拜,而社區內的剪紙彩繪更能凸顯喜氣的氛圍,增添了街道上的藝術氣息,遊客不僅可以來參拜還可欣賞剪紙藝術,感受著人文風情。
Read More +西螺延平老街(西螺東市場)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西螺鎮延平路47號
開放時間:10:00-17:00一二公休
來市場不買菜東市場位於西螺市仔頭,建於民國40年代,所用木料為西螺大橋便橋使用之舊料再利用,走過存廢爭議,現在的東市場有別於傳統市場,華麗轉身為文創工藝與街頭藝人進駐的文創市集。西螺延平老街是於日據時代引入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大多為二層樓或三層樓高,多樣造型的女兒牆是整體最醒目的設計,其中最常見的則是扁長形,再加上窄長形窗台,讓人感受到那清幽雅致的古早風味。
Read More +萡子寮漁港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四湖鄉(雲131鄉道旁)
開放時間:
萡子寮漁港位於雲林縣四湖鄉與口湖鄉的交界,為雲林縣重要的漁港之一,漁港道路旁設有自行車道,遊客可騎著單車沿堤岸而行,欣賞著蔚藍的天空、純白的風車與湛藍的海面,享受著徐徐的海風輕拂在臉面上以及漁港所帶來的熱情奔放,其中黑森林自行車道更是雲林縣百大亮點之一。
Read More +石榴火車站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斗六市榴北里文明路26號
開放時間:05:00-23:00
石榴班傳奇石榴車站於明治38年開業,當時稱為石榴班驛,在民國50年代,本站主要是供應全島道渣之需求,目前降為台鐵縱貫線的招呼站,僅有通勤電聯車停靠,木造站房和職員宿舍是戰後初期所建。石榴火車站位於斗六市郊區,舊稱「石榴班驛」,介於斗六站(南)及林內站(北)之間,為日治時代建造的木造車站,是雲林縣僅存的早期小型車站,僅有區間車停靠,從日治時代至今已有百年歷史,有著日式純樸風格且環境幽靜,有百年老驛的美稱。
Read More +詔安客家文化館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崙背鄉民生路28之8號
開放時間:09:00-18:00一二公休
詔安客的族群之旅祖籍來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的客家族群「詔安客」,主要分佈崙背、二崙、西螺三鄉鎮。以此量身打造的詔安客家文化館,一樓的人偶、陣頭即相當吸睛。對客庄布袋戲、醃菜滷食及醬油等詔安庶民文化有非常詳細的介紹。雲林縣崙背鄉、二崙鄉與西螺鎮是臺灣詔安客家族群最為密集的區域,位於崙背鄉的詔安客家文化館為目前臺灣唯一以詔安客家為主題的客家館舍,也是全球唯一的詔安客家館舍。
Read More +Mr. Lobby Coffee Project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斗六市雲中街18 號
開放時間:
「Mr. Lobby,始於2016年街頭,從一個人凝聚成一群人的咖啡計畫!」 學習咖啡是從2014年開始,當時在澳門從事表演工作的Lobby,遇見在港澳地區各家出色的咖啡館,有幸與各家咖啡館主人們學習如何做一家有著專注態度的咖啡館。 2016年,在故鄉雲林的街頭上作為起點,執起手上所擁有的咖啡工具,用一張長桌作為咖啡館的最小單位,開始實踐咖啡計畫。 2017年,確定設立實體據點於雲林斗六的雲中街,提供更完整的美味咖啡及品牌服務,並持續與港澳各家咖啡館交流學習咖啡豆烘焙,也在台灣咖啡烘焙的起點雲林,加入了斗六咖啡烘焙會社。 2018年,新夥伴們加入,嘗試統整為Mr. Lobby Coffee Project與Mr. Lobby Coffee Roastery,做更專心的美味咖啡,也能把關最好的烘焙風味。 「這是Mr. Lobby,喝得到認真靈魂的咖啡計畫!」
Read More +三小市集食育基地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斗六市九如街51號
開放時間:10:00-18:00日08:00-16:00
南漂的種子,萌芽了市集。三小市集的創辦人是來自台北的孩子,原本是畢業專題的構想,經過不斷的努力與實踐,而成為雲林在地的食育基地,並與縣政府發展的三小小農市集,除了是青年創業之外,同時是提倡農業公平交易的所在。三小市集在農業大縣雲林辦理在地友善農家市集活動,在這6年來持續不間斷的經營著,以推廣友善環境耕作與食農教育為經營,經營理念以「分享」為宗旨,希望讓更多人知道雲林的好人好事好物,每週日農夫市集新鮮開市,利用市集活動邀請在地農友分享經驗及農家實作課的教學,帶領遊客認識農作物,於同時傳遞市集友善食材的理念;辦理田間活動讓遊客參與農忙事務,親身體驗農家經營的辛苦,也讓生產者與消費者在互動中產生直接對話的機會,並有專門店舖提供新鮮蔬果與食農服務,更推出買雜誌附食材《雲林食通信》季刊,是一個適合現代家庭共同參與的社群支持型農業平台!圖片來源:蘇郁晴/攝。(授權照片請勿轉載)
Read More +涌翠閣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水源路27號
開放時間:三~五14:00~18:00 六~日 11:00~18:00 一~二 休館
位於雲林的虎尾鎮是一處保留許多日式建築的地方,涌翠閣則是虎尾內保留最完整的日式建築物,涌翠閣又可稱游水閣,於日治時代是用於接待貴賓的招待所,同時也是夢幻IG打卡景點。 涌翠閣為日治時期接待官方、軍方賓客的招待所,屬於帶賓館、貴賓館、休憩所、會館或宿泊所等建築類型,日式木造風格,包含座敷、居間、付書院等典型書院風格,形態十分優美,有著虎尾最美麗的房舍之稱。管理單位:虎尾鎮公所聯絡電話(05)6320837、(05)6322132#221
Read More +雲林記憶Cool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虎尾鎮林森路一段501號
開放時間:09:00-18:00一公休
存放記憶,就是活過的證據。前身為台南地方法院虎尾出張所,雲林記憶COOL既是虎尾人的歷史記憶庫,也是著名的遺跡景點,不僅提供全方位的導覽服務,也同時做為一間古色古香的餐廳,提供結合雲林地方特產的美味餐點,享食也享心。
Read More +五元兩角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古坑鄉草嶺81-5號
開放時間:24HR
幽深竹海,台灣京都仙境五元兩角位於海拔1600公尺處,須經過山路蜿蜒方可抵達。原修葺作為避雨之用的八座竹涼亭,總計共有52個亭角,故有此稱。在民宿附近的竹林漫步,不僅予人遠離塵囂之恬靜,亦偶有藍腹鷴穿梭其中,恍若仙境。
Read More +北港女兒橋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北港鎮河堤道路(虎尾-北港)
開放時間:24HR
再生的空中藝廊原為運蔗用鐵橋,遭洪水沖斷後以充滿現代感的鐵灰色鋼構興建長113公尺的新橋,因舊址建新橋,稱為女兒橋。橋上有大小不一的玻璃圓孔,可以一覽舊鐵道與北港溪。
Read More +湖山水庫環境教育園區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古坑鄉棋盤村興東53號
開放時間:08:00-17:00例假日及國定假日公休
湖山淨水,生態好庫!建於2015年,為台灣最新水庫。靜謐的庫區步道,塑造生態綠廊意象,介紹著當地人文水利歷史和水庫興建過程。天氣好時,可以從前山公園和觀景台一覽斗六平原,甚至到遠處的海岸線。湖山水庫是雲林縣第一座水庫,也是全台第一座離槽水庫,位於雲林縣斗六市及古坑鄉,蓄水量5218萬公噸,全台水庫中排名第十;於2015年年底全面工程完工,原先需要預約才能參觀,因應雲林民眾的休閒需求,於2018年2月開放參觀,全長約三公里,享受大自然的清幽。
Read More +龍過脈步道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林內鄉(有開復廟、濟公廟等兩處入口)
開放時間:24HR
生態一條龍據說從高點可見到如龍背脊般的山稜線而得此名。步道有三個登山口,為一親民且視野遼闊的愜意路線。生態豐富,除於清明時節可見紫斑蝶翩翩飛舞外,平日更可見八色鳥與台灣獼猴穿梭其中。龍過脈森林步道位於林內鄉境內,靠近林內公園,全長約4.2公里,林務局推薦百條步道之一,一共有三個登山口,分別為鐵管坑段、廍坑段以及坪頂段入口。 林內山脈和草嶺、南投縣竹山鎮層峰疊擁,相傳從草嶺、竹山交界處往低山俯瞰,林內境內山脈稜線狀似一條龍的背脊,視線挪移到濁水溪與清水溪交會口時,又像是龍汲水,因此叫「龍過脈」。
Read More +他里霧文化園區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斗南鎮南昌路27號
開放時間:10:00-18:00一二公休
昔日平埔族蒼莽草原,蛻變微光草原聚落!名稱源自洪雅族他里霧社,也是斗南舊地名,他里霧文化園區由斗南車站廢棄倉庫改建而成。園內五大場館:生活美學館、68電影館、他里霧繪本館、他里霧漫畫館、雲林環境教育館,以展覽、電影和各式體驗為主,無論是藝文愛好者或闔家共行皆五星推薦!
Read More +二崙故事屋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二崙鄉中山路102號
開放時間:09:00-17:00六13:00-21:00一二公休
歷史最悠久的派出所二崙故事屋原是建立於1899年的二崙派出所,經2014年古蹟活化後從社區守護神轉為文化的凝聚者。在這優雅別緻的日式建築長期進行地方故事、閱讀提倡及藝文活動,成為社區發展中心。
Read More +椬梧滯洪池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口湖鄉(口湖遊客中心)
開放時間:24HR
口湖的小日月潭椬梧滯洪池身負著「小日月潭」、「海角秘境」的美譽,可見得其自然環境與生態美景有多麼地迷人鮮活。在這裡,可依環湖林棧道徐行或騎自行車欣賞池邊無數蘆葦和天然生態廊道。
Read More +雲嶺之丘
所在地:南投縣地址:古坑鄉草嶺村
開放時間:24HR
三縣市之交的零死角雲海位於雲嘉、南投交界的雲嶺之丘,不僅有藝術雕塑分指三縣,觀景台更能夠將360度零死角,將日出、無敵雲海和茶園山景盡收眼底。近午時雲霧繚繞,彷彿出世脫塵,尤其適合起早的人迎著日出展開行程。雲嶺之丘為跨越雲林縣、嘉義縣、南投縣之地,海拔約1650公尺,觀賞日出、夕陽及雲海的絕佳新視野,時而可看到雲霧裊裊、山嵐搖舞的雲海滾滾而上,而且每個季節的雲海各有不同。山頂上三角點觀日平台的人型雕塑作品,所指示的方向正分別是面向三縣,巧妙地成為雲嘉南跨三縣的特殊地理位置。
Read More +馬蹄蛤主題館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口湖鄉港西村養魚路5-3號
開放時間:
「馬蹄蛤主題館」位於雲林縣西南沿海的一個小村落,從61西濱快速道路下接台十七線進入金湖村,就可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漁村風情。由金湖村龍台宮旁順道而行,就可清楚看到藍色的屋頂、絢麗的外牆,主題館就座落在一片魚塭當中。
Read More +日落蚵田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口湖鄉台子村
開放時間:
「日落蚵田」為口湖鄉台子村海岸風光之重要景點,雲林縣所轄海岸線除現有麥寮台塑六輕廠外,未來尚要規劃離島工業區,如此,口湖台子至金湖段之海岸為雲林縣僅存的最後海岸線。 本景點可除觀賞夕陽西下日餘暉美景,夕陽無限好,彩霞紅遍了天際,一畝畝的蚵田,粼粼的波光歸航的竹筏,形成一副美麗的台子夕照,可謂美不勝收。
Read More +口湖下寮萬善同歸塚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口湖鄉下崙村下寮仔70之6號
開放時間:
口湖鄉下寮萬善廟後方有三百多座小型塚,埋葬161年前因海嘯罹難的先人骨灰,當地人稱之為「萬善同歸墳墓」,現已納入雲林縣之古蹟。附近居民說,每次要數墳墓的正確數量,卻怎麼也數不清楚,每個人數的結果都不同,相當奇特。口湖鄉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地區金湖萬善爺廟,為了緬懷當年罹難的先人,每年農曆6月7、8日都有盛大祭典,還衍生出「牽水(車蔵)」儀式,是國內少見的水難民俗祭儀。
Read More +三山國王廟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大埤鄉大德村新街20號
開放時間:
三山國王,是廣東省揭陽縣巾山、明山、獨山三座山神的總稱,後被宋太宗封為三山國王。清康熙年間,三山國王隨著一位廣東人士渡海來台,從此被供奉在台灣,成為客家族人的廟宇之一。
Read More +金湖萬善爺廟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雲林縣口湖鄉港東村民主路5號
開放時間:05:00-20:30
漁港祭先人,萬善求平安。金湖萬善爺廟建於民國46年,香火分靈自台子村蚶仔寮開基萬善祠,為追思道光年間的海難,金湖與蚶仔寮兩地的居民均會於農曆六月初七、初八兩日舉行牽水狀超拔亡魂,祈求地方平安。金湖萬善爺廟位於雲林縣口湖鄉港東村金湖小附近,建於清咸豐年間,為悼念1845年金湖區大海嘯的四千水難亡靈,此地居民特別封了一塊萬善同歸的石埤,也建了祠堂供後人祭拜,至今己有一百五十年多年歷史,但由於每遇大雨,海水倒灌,又遇西濱公路拓寬,因而往東遷移昇高,成為現在這風貌,現在每農曆6月8日舉辦牽水法會,全省轟動,為口湖鄉沿海地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圖片來源:蘇郁晴/攝。(授權照片請勿轉載)
Read More +大埤酸菜文化館
所在地:雲林縣地址:大埤鄉大德村民生路665號
開放時間:09:00-11:30;14:00-17:00一及國定假日公休
專屬大埤的鹹香酸氣味!大埤的酸菜除了鹽不加其他調味料,從種植面積到產量都堪稱全台第一。酸菜文化館環繞大埤鄉的酸菜歷史、文化特色進行介紹,每年冬天還舉辦充滿特色的酸菜節。酸菜文化館計劃收集大埤地方代表性農作物資料,以芥菜(醃製酸菜的原料為主),蝴蝶蘭、水稻等作物為輔,展示各種農作物操作時的農具、設備。並和各村辦公室及社區發展委員會進行大埤地區的鄉土文史資料整理,設立展示區列管;同時籌組委員會,進行義工及解說員的培訓,藉此來推動酸菜館的文化產業推展與永續經營。酸菜地方文化館是屬於氣味體驗的館舍,館內的實物陳設不僅可以親身體會酸菜的製作在每個步驟時的氣味,館內的展示主題及視聽設備等等也都環繞著大埤,是真正為了行銷當地特色而量身訂做的一個地方文化館。 酸菜地方文化館是屬於氣味體驗的館舍,館內的實物陳設不僅可以親身體會酸菜的製作在每個步驟時的氣味,館內的展示主題及視聽設備等等也都環繞著大埤,是真正為了行銷當地特色而量身訂做的一個地方文化館。每年舉辦「酸菜文化節」,讓大人、小孩都可以來此體驗作酸菜的趣味。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