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薯窯文化創意園區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麥寮鄉興華村架子頭32號
開放時間:

在雲林麥寮的旅遊好地方 蕃薯窯展示館結合廟宇傳統建築藝術,設有石雕主題館、交趾陶主題館、檜木主題館館、樟木主題館,並可觀賞到傳統藝術家現場製作交趾陶創作,藝術工坊的整體規劃,透過精緻的藝術品與展覽介紹,深入了解傳統的文化歷史,讓人充分感受到文化之旅的喜悅。 蕃薯窯藝術工坊另設有:DIY陶藝教室、人文藝術咖啡館、檜木茶樓、工藝特產購物城。 在蕃薯窯內,我們準備了許多DIY活動,讓您可以親子同樂,並且在一樓的工藝品展售中心,也讓您可以一邊參觀工藝品,一邊可以挑選具有紀念性的禮物帶回家,而樓上的御芝園餐廳,更是讓您可以飽餐一頓,享受精緻美味的蔬食創意料理,而拜拜博物館,更是能讓您對我們傳統習俗有進一步的了解,真正是一個讓您快樂遊玩又可以增加知識的好地方。

Read More +

風力發電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麥寮鄉中興村台塑工業園區1號
開放時間:24hr

四部由丹麥進口風力發電機,聳立在北堤濁水溪出海口,高度45公尺,葉片直徑47公尺,迎風發出呼呼聲響,雖然經濟效益不高,卻是目前政府大力提倡的綠色能源宣傳之標的。 本處吸引桃園、苗栗、新竹、屏東等有意興建風力發電縣市之地方人士組團前來觀摩,沿海地區廟會活動進香團必到拍照留念之處,更是鄰近縣市國小學童戶外教學的好場所。

Read More +

樹仔腳天主堂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莿桐鄉饒平村饒平路167號
開放時間:08:00-18:00

雲林第一座天主堂樹仔腳天主堂位於濁水溪南畔,光緒年間樹仔腳聚落的信徒邀請羅厝天主堂高希龍神父至此傳道,租用簡單竹屋舍作為臨時佈道所,為創堂之始,也是雲林縣天主教傳播的濫觴。樹仔腳天主堂為本縣第一座天主教堂,建於清光緒年間,至民國19年改為磚造型式。 八角型的屋頂,深具特殊風味。圖1樹仔腳天主堂 攝影:薛穎琦。(授權照片請勿轉載)

Read More +

孩沙里福天宮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莿桐鄉興桐村振興路55號
開放時間:07:30-20:00

季節花海擁簇的女神莿桐孩沙里福天宮原名進興宮,主祀徐府千歲及天上聖母三媽(俗稱孩沙里媽),建廟於清代中葉,昭和年間由保正陳懷發發起募金,在原地改建成磚瓦木造結構,民國43年、52年曾重修建廟宇。福天宮位於莿桐鄉興桐村內,供奉天上聖母,於清道光年間創建後,經過多次整修改建,並於民國86年重建呈現現在的面貌。 整個廟貌富麗堂皇,在夜暮低垂、燈火通明時,更能顯示出它金碧輝煌的面貌。

Read More +

石敢當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莿桐鄉甘厝村
開放時間:

位於甘厝村裡的石敢當是先民為保佑地方而立,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現在的模樣則是八十年前地方人士再整修而成,每年端午時謝神總會演戲祭拜。 石敢當旁有一棵倒栽榕,樹形壯闊,枝葉茂盛,端午時也與石敢當一起受人膜拜。

Read More +

白馬山菩提講堂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三權路297巷6號
開放時間:

全台灣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白馬山菩提講堂」,建築融合了中國宮殿式的迴廊琉璃瓦、印度佛寺的鐘塔造型與西藏傳統佛寺三大風格。 白馬山菩提講堂的外觀講究,內部也有豐富的彩繪和器物收藏,相當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的宗教氛圍,讓白馬山菩提講堂更顯得清幽寧靜。

Read More +

林內公園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中西路(林內鄉公所對面)
開放時間:

林內公園位於林內鄉公所對面,早期為「林內神社」又稱「日本神社」,建立於昭和十四年,至今已有六十幾年的歷史,至民國28年更名為林內公園,但還是保存著日本風格之兩座老牌樓,石製隱燈亭六座,昔日祭祀造化三神、豐受大神和能久親王等神祇是台灣現存較完整的日本神社遺蹟之一。 沿著階梯漫步而上,兩側都是老樹鳥鳴,十分清幽。階梯頂端是一座兩進的廟宇,正殿是濟公廟,視野極佳,可眺覽清水、濁水兩溪會流的情景;後殿的孔子廟,據說便是昔日神社主體的位置,每當考季來臨,總有許多家長帶著學子前來祭拜至聖先師,保佑學子們都能有更好的學業發展。

Read More +

天聖宮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湖本村聖宮路15號
開放時間:

建廟50多年,供奉關聖帝君的「天聖宮」,不僅是村民的宗教信仰中心,寬闊清幽的廟埕,白天更成為當地居民休憩、閒話家常的場所,展現林內鄉宗教與庶民生活的文化象徵。 天聖宮建廟已有五十多年歷史,奉祀主神為關聖帝君,俗稱恩主公,一年四季依時節有各式各樣的活動,尤其每逢農曆6月24日是關聖帝君的壽誕,所舉辦的祭典更為盛大。 天聖宮位在通往枕頭山半山腰間,廟埕廣闊,設有籃球場,二棵大樹分種二旁,遊客最喜歡在樹下乘涼,廟宇後山是一片濃密原始林,前面是柳丁園,麻竹園左側是八色鳥的棲息林地,有麻竹林,各種高大林木參聳林間,八色鳥及其他各種鳥類,生態資源,非常豐富。

Read More +

圓明禪寺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中正路329巷8號
開放時間:

成立超過70多年的圓明禪寺,是經過14年的精雕細琢才逐漸完成,大殿及亭園造景兼具台灣及日本建築中樸實沉靜之美。 殿內佛像是以寶石精心捏塑而成,優美線條,呈現慈悲意涵。而寺內牆壁屋樑、窗戶線條與屋頂琉璃等,都以獨特工法打造,是近代寺廟建築的藝術經典之作。

Read More +

烏塗發電廠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林內鄉烏塗村100號
開放時間:

已是百年古蹟的烏塗發電廠,正位於烏塗村濁水溪中游南岸溪畔,建造於西元1923年,是當初為了烏山頭水庫而興建的發電廠,電力可傳達100公里遠的距離。 烏塗發電廠內有3座保存完整的發電機組,至今仍然發電運作。發電廠所使用之水源引用自濁水溪及清水溪,機組廠房為巴洛克式無樑柱無鋼筋之磚牆結構體,內部機具也有70多年歷史,是台灣電力發展的重要資產。

Read More +

振興宮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西螺鎮興里廣興路70號
開放時間:

振興宮的外觀雖然看起來樸實不起眼,不過這裡可是祭祀七崁武術始祖—阿善師的牌位,振興宮旁的振興社,就是昔日阿善師開創的武館。從一開始的牌坊,一直到廟後的阿善師墓園,都可以看出西螺七崁與西螺發展的歷史淵源。 提到西螺七崁武術,就不能不提到阿善師(劉明善),阿善師在西元1828(道光八年)來台後就定居於西螺,由於他本身精通武術,因此便在這開設武館,訓練弟子,讓西螺武風鼎盛。振興宮後面阿善師的墓園,並不是他原本葬於此地,而是後人遷移到此。

Read More +

張廖宗祠(崇遠堂)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西螺鎮福田里新厝22號
開放時間:

原本建於下湳的張廖宗祠,在1928年才遷移至目前的位置,這是西螺當地張廖氏族的家祠,內供奉祖先牌位。

Read More +

斗六棒球場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明德北路二段320號
開放時間:

在2005年夏季開始啟用的斗六棒球場,外型呈現白頂圓弧的薄膜造型,營造出嶄新向前的意象,本壘後方的百頁鋁板加上冷光照明設備,又有冷峻迅速之美,加上漸變的造型線條,表現運動的速度與競爭之感。 景點特色球場面積共7.47公頃,總腹地面積近59公頃,可以容納1萬5千人的寬闊空間,以現代化的公用建築,鮮明塑造斗六市的新面貌。

Read More +

日興被帳行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太平路151號
開放時間:

日興棉被店是家超過百年歷史三代經營的老店。老闆陳清秀從小就和父親學做手工棉被,每個細節都馬虎不得,從棉花原料,經過開棉、鋪棉、彈棉、壓篩、牽紗等繁複步驟,做好一件手工被,要花費至少3個小時。 陳清秀會在棉被裡用紅線縫上「特上」兩字,與印上棉被行的電話、地址,代表對這件棉被的品質保證,在現代,這樣的堅持與用心已少見了。

Read More +

湖山岩大佛寺/佛教藝術園區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湖山里岩山路48號
開放時間:

占地廣闊的湖山岩大佛寺建於清朝雍正3年,供奉觀世音菩薩。寺廟莊嚴典雅,造型富麗堂皇。曾於1959年重建,新建寺宇為兩層宮殿式建築。 景點特色入寺需登階梯而上,兩旁種植各種綠色植物,伴隨在大佛寺內,更顯得佛寺的幽深隱約。 入寺需登階梯而上,兩旁種植各種綠色植物,伴隨在大佛寺內,更顯得佛寺的幽深隱約。

Read More +

雲科生態休閒農場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二段273巷67號
開放時間:09:00-17:00團體預約制(20人以上)

賞花採果摸泥鰍雲科生態休閒農場以種植柑橘類為主,秋冬可參與採果體驗,春夏則以賞花、控窯、童玩DIY為主要活動。在全雲林縣最大的泥鰍池中親子共遊,可以感受早年抓泥鰍的農村風情。斗六雲科農場,距雲林科技大學約900公尺,在斗六市大學路邊,交通十分便利。農場主人陳萬生先生,是獲得全國神農獎的專業農民,園內除了栽種不同品種的柑桔果樹,還種植很多不同的花草、養了很多動物。雲科農場提供民眾小塊栽植區體驗當農夫的樂趣,但因平日農務繁忙,園區不提供零散遊客服務,只接受團體申請,可辦理生態體驗、烤肉活動、團康遊戲及親水活動等。 斗六盛產水果,雲科生態休閒農場更提供民眾盡情享受田園採果的樂趣。

Read More +

北港武德宮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北港鎮華勝路330號
開放時間:06:00-22:00

從中藥行發跡的財神爺北港武德宮主祀天官武財神,為明代神話小説《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趙公明,手持鋼鞭,擁有定海珠、縛龍索兩件法寶。北港武財神信仰起源於大街上的中藥行保生堂,現在是文創咖啡潮店。北港武德宮供奉的主神,為封神榜中的武財神爺趙玄壇元帥-趙公明,他率領東、西、南、北路財神,掌管天下金銀財庫,被尊稱為「五路財神爺」。 武德宮巨大的淡藍色金爐非常醒目,號稱「天庫」,廟方販賣的金紙上寫著「補財庫」,供桌上放置著大大的元寶,為民眾增添好運,不少信徒專程到此祈求財氣。天公爐圖片來源:薛穎琦/攝。(授權照片請勿轉載)

Read More +

綠色一線天自行車道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四湖鄉省道台17線(通往口湖鄉)
開放時間:

雲林濱海規劃了幾條自行車道,其中「箔子寮自行車道」(三條崙海水浴場箔子寮)、「臨海園自行車道」(金湖台子村)最能體驗到雲林海濱之美。另一條則沿著堤岸而行,映入眼簾皆是蚵田景致,也是觀日落賞景最佳去處。 景點特色由海清宮出發穿過四湖風力發電廠,騎乘在木麻黃綠林道中,並能欣賞到溼地的生態,輕鬆騎到箔子寮漁港。 由海清宮出發穿過四湖風力發電廠,騎乘在木麻黃綠林道中,並能欣賞到溼地的生態,輕鬆騎到箔子寮漁港。

Read More +

二崙鄉廖文和布袋戲團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二崙鄉紹興路19號
開放時間:

廖文和先生從小就開始玩布袋戲,由於戲偶作得比一般大,表演生動、精緻,加上故事編排精彩,一人可以變化二十多種人物的聲音,因此每次演出都吸引爆滿人潮,還受邀到國外參加售票公演,將台灣的傳統藝術帶入國際舞台。 廖文和布袋戲團成立於民國六十五年,在以前電視未發達的時代,全省各角落的劇團在戲院或外台演出,皆能吸引觀眾,當電視節目興起後,觀賞電視節目逐漸成為民眾主要休閒時間,布袋戲觀眾嚴重流失,廖文和不屈服於布戲沒落的潮流,積極投鉅資,進行布袋戲大改革,擴大舞台,增購表演設備,執著於布袋戲表演藝術,有最古代傳統小木偶,更首創全國最大仙戲偶,最大型布景,寬100尺超大布景,不斷嘗試改良布袋戲的演出方式。

Read More +

崙背欣昌錦鯉養殖場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崙背鄉下街142之1號
開放時間:

崙背鄉欣昌錦鯉養殖場的佔地由原本的豬圈所改建,頗具規模,各種顏色、花樣的錦鯉魚分門別類,在不同的池子裡悠遊,像是遊動的璀璨寶石般,令人難以移開視線。養殖場裡頭的錦鯉魚還常常出國比賽,因此欣昌除了供應國內市場外,更將錦鯉魚外銷到歐美各國,成功打進國際市場。

Read More +

七角井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水林鄉水北村中庄路
開放時間:

距今已有380多年歷史,於顏思齊拓墾時前所建之七角井,其中包含車港村及水北村兩口井。明朝顏思齊時期由當地漢人祖先所建造的七角紅毛井,留存於水林鄉車港村內,之後又於水北村發現第二口七角紅毛井,第二口七角紅毛井原為王姓人家相傳十二代的主要水源,現已歸柯姓人家所有,是相當具歷史性的發現。 為避免造成周邊住家困擾,造訪水井時請降低交談音量哦! 據說七角井已相傳12代,有二、三百年歷史,以前曾是當地的主要水源之一。

Read More +

水林鄉蕃薯厝順天宮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水林鄉蕃薯厝102號
開放時間:05:00-21:00

全台唯一站身媽祖水林蕃薯厝順天宮主祀媽祖,人稱蕃薯寮媽,開基媽祖的神像採立姿,雙手作朝天式,台灣傳世稀有。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慶元宵,卜大龜、放天燈、射火馬,繞境三天三夜。「順天宮」位於本鄉蕃薯厝地區,主殿祀奉天上聖母(開基大媽,隨祀千里眼、順風耳大將軍)、玄天上帝、五府千歲(池吳朱范王等)、國姓公(鄭成功)、吳及劉王、三太子李哪吒(中壇元帥)、虎爺(下壇元帥)等神尊,東有北港溪,前有蕃薯厝、蔦松大排環繞,後有尖山大排,其地理環境特別佳。圖片來源:薛穎琦/攝。(授權照片請勿轉載)

Read More +

塭底賞鳥區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水林鄉北港溪出海口邊
開放時間:

塭底位於水林鄉北港溪畔,這一區因接近北港溪出海口,且河灘地腹地廣大,擁有豐富的魚蝦貝類等食物來源,因此非常適合水鳥棲息,在塭底濕地曾記錄到的鳥類,就有紅嘴鷗、裡海燕鷗、姥鷸、濱鷸、蒼鷺、尖尾鴨等數十種,賞鳥資源十分豐厚,目前相關單位已研擬將此地規劃為賞鳥主題區以及濕地生態保育區。 塭底靠近北港溪的出海口,目前仍在規劃自行車道,周邊還有彩繪圖案,將來可在此騎車或漫步,享受最放鬆的悠閒時光。

Read More +

糖業文物館

所在地:雲林縣
地址:雲林縣虎尾鎮安慶里中山路2號(虎尾糖廠內)
開放時間:

想要更深度了解虎尾糖業發展,那就要造訪位在糖廠內的糖業文物館。這個以糖業為主題的文物館,內設有展覽室與視聽室,收藏許多關於台灣糖廠的文獻、照片、治糖設備等,還有罕見的農業與生活器具,相當珍貴難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