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鳳古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嗚鳳古道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橫跨頭屋和獅潭的鳴鳳古道,最早是賽夏族人狩獵行走的的山路,後因黃南求率領粵籍隘丁擴墾苗栗,賽夏族人因而更往山區深處遷移,古道便成為頭屋鄉鳴鳳村和獅潭鄉新店村的居民ㄏ的居民貨物往來要道;曾因苗22縣道的開闢,而變得雜草叢生,而後經居民們的努力修整,今日已是登山健行的熱門景點。 無論是由獅潭鄉義民廟或者頭屋鄉雲洞宮皆可徒步進入鳴鳳古道,由雲洞恭維出發,下坡路段比義民廟多。若選擇耶獅潭鄉義民廟為起點進入鳴鳳古道,建議不妨先到義民廟參觀,這裡不僅祭祀清同治時期開拓犧牲的先民,供奉「黃滿頭家」的黃南球,並保有當年拓墾的歷史史料。 自義民廟後方,經紅綱索的新店溪吊橋,即可見到鳴鳳古道指標。踏著石階,在茂密的枝葉遮蔽下,緩緩而上,樟樹、竹林、相思樹、由桐樹混生麟尖,待4、5粵期間油桐花綻放,枝葉間,飄落於地的雪白,增添了幾許浪漫風情,而蝴蝶飛舞,耳邊不時傳來鳥鳴,令人不由得暑氣漸消。 就在坡度漸陡之間,行經柚子園和柑橘園,踏上舊石階,言著溪案而走,在兩座木橋之後,幽靜的情人谷即在眼前,其綠樹林立,西邊錯落巨石,景色秀麗。 續行鳴鳳古道,坡度30~40度的石板路映入眼簾,沿途大樹遮日,群鳥鳴叫,行至轉彎處,可見典雅的木造涼亭,提供旅人休息。走過涼亭,陸續行經廣大的樟樹群和相思樹林,百年相思樹靜靜佇立。 經過百年相思樹不久,即到了鳴鳳古道的頂點,因地勢較高,是遠眺山巒層疊的好地點,且設有涼亭供休憩。沿階而下,到了古道另一個入口雲洞宮,雲洞宮香火鼎盛,雕工精緻的建築很值得細細欣賞,雲洞宮可供香客住宿、用膳、還可遊覽公園,發展成鳴鳳山遊憩區,同時也是鳥瞰苗栗絕佳之處。

Read More +

臺灣客家文化館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銅科南路6號
開放時間:週三~週一:09:00-17:00(週二休館)

園區依基地所在的丘陵起伏地形設計,規劃有戶外空間、主展館區及附屬設施,以廣場及環繞基地四周的步道動線將區域作和緩的連結,同時將建築物視為整體景觀的一部分,園區等相關設施被水與綠景紋路所構成的人工山丘所包覆,創造出梯田景觀的意象。 主展館區為園區主要空間,從園區入口空橋可通往2樓常設展區,透過展示手法紀錄臺灣客家移民動人的故事、1樓有多媒體互動展示區;四周的特展區則以不同客家魅力元素為主題,規劃有臺灣館、全球館、兒童館、文化創意產業館及樟腦產業特展區等空間,映照著傳承與創新客家文化的深刻意涵;園區附屬設施包括可供親子同樂的DIY體驗區及研習教室空間,研習教室旁的多媒體影音劇場讓您觀賞動人的客家影片。 階梯廣場的主舞台區規劃有透過客家音樂、社團匯演等不同形態的藝文表演活動,引領觀眾貼近客家文化;沿著主舞台後方的散步道,可以走到具有客家意象的半月池,觀賞山腳下客庄聚落景觀;當您走累了,來到客家特色產業展售區逛逛,行程結束前帶點客家特色商品及美食當作等路(伴手禮),讓(ㄏㄠˇ)好客人感受客家人的好客!

Read More +

仙山登山步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仙山登山步道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仙山位於苗栗縣獅潭鄉東側,標高九六七公尺,知名度遠勝過同屬八卦力山脈的主峰-八卦力山。仙山原名紅毛館山,因其位於南庄鄉蓬萊村(舊稱紅毛館)附近而得名。仙山在苗栗的名氣是不下於獅頭山的,很多的苗栗人都去過仙山位於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從山下靈洞宮的紅色牌樓進去,就開始了仙山之旅。從牌樓到山腰的靈洞宮,這段山路全程有六公里,仙山的山勢挺拔,聳立於平地之上,遠望一柱擎天,公路蜿蜒而上,沿途綠草夾道,山上雲海飛揚,有『山在虛無縹渺間』的感覺。 仙山聲名遠播,是因為產有甘美清涼的山泉水而得名,此水有一頗富傳奇性的故事。六十餘年前有人飲用仙山之泉水,發現有治病的療效,而該地出產的濕泥巴敷於傷口,亦有療效,遂謂山上有神跡顯靈,而稱之為仙山。目前假日人潮如幟,香火鼎盛,上山取仙水、或求神問事、或登山健行者,絡繹不絕。 特殊景觀、生態環境: 仙洞門: 登仙山目前有兩條路況良好的石階步道到達協靈宮,但真正的古道是循左側石階步道旁的一條石板步道而上。 沿古道爬昇至中段一小平台,站在僅容數人平台上,背面是高聳的岩壁,似乎已到路的盡頭;但沿石壁旁亂石爬昇幾階後,左側可見一僅容一人穿越的洞口,即為仙洞門,每個人都得低頭縮小腹才能過山洞,趣味橫生。 仙山山頂: 仙山山頂視野遼闊,東面是加里山群峰,峰峰相連,層巒疊翠;西面則是平行的八角崠山脈,與獅潭縱谷遙遙相望;天氣晴朗時,可遠眺苗栗、竹南一帶的連綿崗陵,橫翠迤邐消失於台灣海峽的煙波浩渺中。 植物資源: 自海拔710公尺的靈洞工宮,到海拔967公尺的仙山三角點,除靈洞宮到協靈宮間多數原生植物遭砍除外,幾全在原生闊葉林中穿越,四週植物相極為複雜。 仙山靈洞宮附近多香楠、大葉柄和樟樹,間雜土楠、糊樗、鴨腳木等,隨著海拔升高,樹木種類更多,沿途除有墨點櫻桃、山胡椒、俄氏紅柿等外,近山頂責出現台灣馬醉木、雲葉、大明橘、圓果金剛櫟,錐果櫟和柊樹等,至三角點附近則多小葉赤楠。 步道植物多樣,且有許多稀珍種類,如台灣馬醉木和雲葉等之出現,在植物生態上饒富意義。(植物資源資料由苗栗農改場副研究員陳運造先生提供)

Read More +

挑鹽古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挑鹽古道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位於銅鑼鄉九湖村和通霄鎮南和里,為清朝道光年間所修築的官道,藉以連接苑裡、通霄、銅鑼之間,期中將通霄所產之海鹽運至銅鑼而有挑鹽古道之稱。每遇下雨,黃土雨水夾雜,濕滑泥濘的斜坡,著實舉步維艱、寸步難行。清同治四年(1865),在地方善心人士,捐資出力,始有卵石鋪梯,道長1237階,因彎曲如「礱鉤」,而稱為「礱鉤崎」。從崁頂以下陡降千餘公尺,其間山林綠意、古意盎然,頗有思古之幽情。 挑鹽古道從通霄鎮南和里至銅鑼鄉九湖村,分為上、下兩段,下段入口位於通霄鎮通往銅鑼鄉的苗38線4.5公里處,全長約300公尺,至苗38線5.5公里處出來,再前進100多公尺便可接「挑鹽古道」上半段,全長約700公尺;此外,飛牛牧場亦有小徑可通往古道入口。由於整條步道大都是在油桐、相思林間穿梭,其中還有一段種著茄苳神木群的步道,樹蔭蔽日,加上古道全長僅約1公里,坡度還算平緩,單程所花時間不過30分鐘左右,因此非常適合全家老少一同登山健行。 踩著一塊塊光滑圓潤的大石頭往前行,印和前人踩踏足跡,遙想昔日先民篳路藍縷之艱辛,健行遊憩的自然之旅中揉進了懷舊之情;登上石階頂端的埡口,可以遠眺大甲溪、鐵砧山,開濶視野讓人心情更加舒暢。回程可走原路或苗38縣,苗38縣雖然路途較遠,但沿途風光另有一番風味;繼續往上走的話,在翠綠茶園陪伴下,可至名聞遐邇的九華山大興善寺。 挑鹽古道歷史: 挑鹽古道是清朝時期連接通霄、銅鑼的運輸要道,當時海、山沿線的居民為了交流彼此的生產物資,在往來通霄、銅鑼之間,修築了穿過虎頭山的「虎頭崁古道」,從「鹽館埔」(在通霄鎮城南里三鄰附近,為鹽之集散地)開始算起,到銅鑼鄉九湖村九華山附近,全長約四公里。由於當時濱海居民會將鹽船運到南勢溪,接著用牛車接駁載到「鹽館埔」,再雇請挑夫用人力將鹽一擔一擔地挑過海拔500多公尺的虎頭山,進入內山各鄉鎮,返程時再挑一些濱海地區沒有生產的茶葉、木炭等物資運回去販售,因此又稱作「挑鹽古道」。 挑鹽古道之美: 挑鹽古道位於苗栗丘陵東界的銅鑼斷層上,屬於砂礫層台地;古道上的植生屬低海拔闊葉混合林,以相思樹、油桐、榕樹為主,筆筒樹及蕨類也很豐富,每年四至五月間桐花盛開,白色桐花鋪滿步道,美不勝收,是相當有名的賞桐步道。

Read More +

大補內彈珠汽水觀光工廠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民生路11號
開放時間:採預約制,出發前請先電話預約導覽時間

台灣僅存的玻璃瓶汽水製造工廠,除了可口可樂還小部分產品因應保留原味仍用玻璃瓶裝,仍堅持採用最傳統原物料生產最有古早味的汽水,台灣最專業,也是最堅持品質、 最多專利支持、只做最講究原味的彈珠汽水,納姆內彈珠汽水是為市場上的領導品牌。 大補內彈珠汽水結合觀光工廠新概念,開創傳統產業另一生機,觀光工廠集教學、觀光與廣告三大功能,值得大小朋友深入體驗,更具實質教育意義. 本廠經營理念為「不要第一,但求唯一」,追求「唯一」就希望有特色,而讓消費者開眼界不虛此行,觀光工廠公開產業製造技術與營運經驗若經營得法,可以讓參觀者從驚奇、訝異、理解、感知體驗而有別於一般旅遊千篇一律的單一美感與享受,DIY彈珠汽水.做喝玩到飽!!

Read More +

大化宮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份市斗煥里108-1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三山國王者為潮州明貺獨山、明山、中山三山之神,肇跡於隋,顯靈於唐,受封於宋,潮之諸邑,在在有廟,莫不祇祀,水旱疾疫,有禱必應。自乾隆30年,先賢徐公德來由鎮平原鄉佩爐香過台,而赫聲濯靈遂顯於斗煥坪鄰近各莊。草創伊始,搭建茅屋,廟貌樸素;內祀三山國王、觀音娘、聖母娘諸神位,名為三山國王廟大化宮,民國63年信徒大會決議名為大化宮。百餘年來,其靈護莊民等,極一時繁盛,故莊中人才輩出,洵地靈而人傑矣。 現址宮廟於民國84年竣工,耗資捌仟餘萬元,一樓主祀三山國王,配祀註生娘娘、孔夫聖人、文昌帝君、倉頡聖人;二樓祀觀音佛祖、天上聖母、九天玄女。民國89年12月2日,舉行慶成圓滿五朝福醮,盛況空前。

Read More +

洛雷托聖母之家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屋鄉中正街20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08:00-12:00;13:30-16:30(週一休假)

座落於頭屋鄉的洛雷托聖母之家,於民國96年3月25日落成使用,和原本義大利的洛雷托聖母之家相同,為全世界第三座、全亞洲唯一的洛雷托聖母之家,是天主教徒們的朝聖聖地。 原義大利的「洛雷托聖母之家」(Loreto)是天主教的聖殿,每年吸引全球近百萬名信徒前往朝聖。在天主教信仰中,它是從聖母瑪莉亞的故居以色列納匝肋搬遷而來,瑪莉亞就是在故居獲得天主選召,成為耶穌的母親,洛雷托聖母之家的磚瓦,耶穌小時候都觸摸過,目前已移到義大利「洛雷托聖母之家」供信徒瞻仰。 在聖殿之外,此地的庭園風光也不惶多讓,聖母馬利亞的石雕在門口彷彿在迎接來觀賞的眾人,整潔的環境和歐式文化的建築,充滿了不同文化的異國風格,非常直得我們親臨現場觀賞和感受。

Read More +

濟世宮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屋鄉鳴鳳村1鄰17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本宮肇建起於昔日「扒仔岡」境內原有一奉祀觀音菩薩之寺廟,名為「同善寺」。 民國17年,地方善信黃阿海因練筆扶鸞訓乩之故,於同善寺內加奉關聖帝君、孚佑帝君、司命真君三尊恩主,並由黃氏於寺中起乩扶鷥,濟化眾生,時日既久,乃漸成一帶信民解惑問事,罹病求藥之皈依所在,有求必應,靈驗無比。 民國24年,同善寺在台灣大地震中不辛屋傾垣圮,毀於一旦。此時,鄉民同遭天災,自顧不暇,又恐神尊無處可依,乃將觀音聖像暫奉於草搭帳篷內,而將關聖帝君等三位神尊,恭請至黃阿海私宒奉祀,以維濟世化民於不輟。 自此而後,三位神尊即長駐黃宅,另闢鸞堂,丕顯神威以護佑境緣,並由關聖帝君親取堂號為「濟世」.以顯本堂濟世安民,消災解厄之最大宗旨。

Read More +

陶蝶H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西湖鄉金獅村2鄰18-5號
開放時間:每日9:00-15:00

位於中二高旁,為黎青欽先生所有。陶蝶之意乃因此處有陶藝與彩繪、藍染教學,園內到處可見彩蝶翩翩起舞,H為Home的意思,可見園主的巧思。由該處平台向下望,可看到媽祖神像,中二高橋墩美景及田園風光,相當美麗。時至春、夏兩季,在繽紛的花叢中,可見蝴蝶和花朵們一起爭奇鬥艷,毫不遜色。園內廣植蝴蝶幼蟲的食草,種類繁多。 從蝴蝶園中各種食草和蜜源植物的特性,以及它們和不同種類的蝴蝶之間的依存關係,也可讓造訪者獲得生態環境的概念,進一步引導他們認識自然界中生物之間的競爭與合作關係,以及食物鏈對生物和環境的影響,發揮生態環境教育的功能。 為了讓人們能多接觸大自然,多瞭解自然界中生物的奧妙及有趣的生命現象,引發其學習、探索的興趣,進而達到寓教於樂的目的。基於此園區特創建一個理想、安全的戶外自然農牧教學園地。在其中亦可見到可愛的麝香豬及大白鵝遨遊其中。 陶蝶為一開放式蝴蝶園,可協助各級學校的生物科教師,進行 鄉土教材及戶外教學。園內可見青帶鳳蝶、青斑鳳蝶、黃星鳳蝶、斑鳳蝶、無尾鳳蝶、大紅紋鳳蝶、樺斑蝶等。如果運氣佳,更可見到保育類的黃賞鳳蝶,是一處生物相豐富的生態教材園,並有各種形形色色的美麗生物,例如:蝴蝶、獨角仙、天牛、鍬形蟲及鳥類。 園區中也可見陶製作品,小巧可愛,配合園藝栽培別具特色。園主近來推廣陶藝彩繪及圍巾植物藍染課程,遊客可選擇自己喜好的植物或顏料,創造出一條屬於自己且獨一無二的絲織品。園區視野極佳,遠眺西湖鄉行政中心盡收眼底,抬頭仰望更有青翠山林。鳥兒齊聲歡唱,偶而還會遇到松鼠從眼前竄過的有趣畫面。

Read More +

房裡古城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老街房裡古城
開放時間:每天開放

房裡原本是道卡斯族蓬山八社-房裡社之所在地,咸豐三年,泉人在房裡庄之北建街衢,全盛時期,鹽館年產二千石,染布業也非常發達,房裡居民未方便進行商業活動,主要街道上地舖石板,房子遍搭遮雨蓬,一時蔚為不見天街,熱鬧非凡。 咸豐五年,紳民陳植東與蔡錫疇倡首捐款築城。房裡城周圍約三里,城牆為土石結構,設東西南北四城門,城外環植刺竹,竹外有城溝,溝底遍置釘桶,頗有發展氣勢。 好景不常,光緒二年,遭回祿之災,街市廢棄,加上海線鐵路在苑裡街上設站,商業活動轉移,房裡街便逐漸沒落了。而今城牆已完全不復見,唯有北邊之大溝渠遺跡依稀可想見當時房裡城之盛況。 房裡城雖然已成為歷史,但村裡依然留有相當豐富之歷史文物,例如順天宮、房裡溪義渡碑、蔡家古厝,都是相當值得訪客深入探索的。

Read More +

獅頭山勸化堂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獅山村17鄰242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勸化堂興建於1897年,座落獅頭山前山山腹,獅頭山的寺廟中,以勸化堂的規模最大,廟貌也最堂皇。堂殿利用原有的天然岩洞築成,廟身部份嵌入山洞中,勸化堂外觀華麗,內部石雕、木雕、彩繪等裝飾,樸拙而柔美,保有豐富多元的傳統藝術作品。 廊檐的一對龍柱是手工雕成,右龍的口中含珠,左龍的口中則未含珠。據說是雕刻師父不同,一柱一龍,造型渾圓古拙,線條柔美流暢。 勸化堂正殿兩側前檐牆的透雕八角石窗,雕的是麒麟,線條簡單,造型渾厚,深具樸拙之美;廂房的八角鑄鐵窗,造型典雅;御路石的貼地蟠龍,栩栩如生,都是難得一見的精品,值得細覽。 獅頭山山門的紫陽門,是獅頭山中最重要的古蹟,由前山遊獅頭山必經之路。屬穿堂式的獨立門樓,屋頂是重檐歇山式建築,格局巍峨堂皇,兩座巨大石獅把門。 紫陽門整體採用磚、瓦、土、石混合結構,門上斗拱則以木結構為主,在磚石牌樓面,匠師將它分割成數個塊面,每一個塊面稱為「一堵」,各堵之名稱由下而上,依次為「櫃台腳」、「裙堵」、「腰堵」、「身堵」、「頂堵」、「水車堵」。 「櫃台腳」位於最底層,雕成矮櫃台形,藝匠巧妙安排花卉圖形;其次「裙堵」是線雕的花鳥獸結合圖;「腰堵」是浮雕的花草紋;雕工最精緻者屬左右兩片「身堵」,形體簡潔,線條柔和。 從勸化堂眺望遠方,連綿山巒相互交疊,翠綠清峰形成壯闊的景致,此處提供殘房供訪客住宿。

Read More +

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11鄰14-1號
開放時間:每日8:00-18:00

在苗栗,獅潭縱谷裡一個寧靜的角落,原本種著一塊塊水稻的梯田,在民國60年代末,因政府的推動開始栽種桑樹,養起了白白胖胖的蠶寶寶,開始了專業蠶農的生活,從一開始的圓繭生產然後又轉化生產平面繭,一直到了民國80年,政府農業政策的轉變,蠶業廢除了 ,也沒有人收購蠶絲了,望著一大片翠綠的桑園和茫茫無知的未來,農場主人堅持要在台灣留下珍貴的歷史產業,讓台灣的小朋友能看到可愛的蠶寶寶,開始了「泉明生態教育蠶業農場」。 在無農藥污染的生態桑園裡,養育著成千上萬的蠶寶寶,我們可以看著蠶寶寶吃桑葉,慢慢長大然後吐絲、成蛹、羽化成蛾。庭院裡可以看到可愛的昆蟲和小動物四處飛舞跑動,夜幕時還有螢火蟲陪伴著我們,運氣好時還可以看到大大的天蠶喔! 擁有20餘年養蠶經驗的泉明,是台灣目前唯一專業的殖蠶農場,也是苗栗縣政府指定的示範教學點。從最基本的桑葉種植、養蠶,到讓遊客親自參與平面手工蠶絲被的製作過程,農場皆以專業生動、淺顯易懂的導覽解說方式,讓民眾對蠶葉生態有深入完整的了解,帶領民眾體驗蠶寶寶的奇妙世界。

Read More +

藺草文化館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苑裡鎮山腳里灣麗路99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09:00-17:00(週一休館)

早期的苑裡有「藺草之鄉」的美譽,只要一走進苑裡,就可以看到農田裡種植了許多藺草,因為藺草的莖柔軟而強韌,而且能除濕、除臭,非常適合用來編織,所以早在清初時,當地婦女已經利用藺草編織草蓆。經過發展及改良,到日治時代已研發出美觀的藺草帽,因為質地輕,並有自然草香味,而成為行銷全球的特產。 在民國25年時,草帽的外銷達於頂峰,年銷售量高達一千多萬頂,當時只要家中有一名會編織藺草的女性,就足以維持一家生計,所以傳統社會裡男尊女卑的觀念,在苑裡鎮並不適用,甚至還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的流傳歌謠,其盛景由此可見一斑。 隨著時代的演進,傳統手編逐漸被機器所取代,而工資的提高,也讓婦女不願在家編藺草,而選擇到工廠工作,藺草田越來越少,整個產業也走入了歷史。為了保存這一段回憶,苑裡鎮農會便特別設立了「藺草文物館」,希望能展現苑裡的地方特色,並讓這項傳統文化技藝永續傳承。 藺草文化館面積約330平方公尺,座落於苑裡鎮農會山腳辦事處旁,是以閒置的農會倉庫整建、重新規劃而成,外觀以紅磚。館內的空間規劃成不同的主題區,分別為帽蓆文化區、展售區、農村古文物展示區、米文化區、民俗文化區等,向民眾訴說整個藺草編織的歷史。 此外,還有帽蓆編織示範特區和DIY教室,讓人在參觀之餘,還能透過親自動手作,更貼近這項產業。 館外種植了許多藺草及火炎山赤松,與一旁的稻田彩繪構成漂亮的風景,由於景觀會隨著四季變化,是讓民眾實際了解藺草的最佳方式。

Read More +

頭份後花園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份市頭份後花園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在頭份市東北隅老崎紅土丘陵台地上,深隱著一片尚未過度開發的淨土;這裏,有茶園成壟、楓香林蔭,有松濤低吟、相思夾道,還有休憩步道連結各具風情的自然美景,沿途蟬鳴鳥叫,合奏大自然的樂章。夏天時油桐花似白雪般浪漫地舖滿一地,隨著不同季節,分別是相思黃花、柚花、梨花上場,陪伴遊客探訪步道,繽紛嬌容加上沁人香味,總是讓遊客們驚艷不已。這片遺世獨立的樂土,我們稱它為「頭份後花園」。 來到頭份後花園,第一站一定要來走走「老崎休憩步道」,這是老崎步道整修後的新風貌,相關工程均維持原有地形山勢,以自然生態工法興築,因此美觀又不失古樸。步道全長約四公里,分別於宣化堂、錦春農場、怡明茶園、日新茶園四處入口設有停車場,遊客可依時間和體力選擇短程往返或O型環繞式健行,沿途松林石階步道、楓香紅土步道,枕木扶桑步道,相思紅土步道各展風情。 頭份以生產「椪風茶」出名,因此後花園內茶園處處,每家茶莊前皆豎立著一塊「頭份後花園」的石碑,告訴您已經置身在這充滿田園之趣的樂土中。「椪風茶」又稱「東方美人茶」,獨特風味深受飲茶人士喜愛,在登山健身或是散步林間後,不妨悠閒坐下來喝杯好茶,許家古厝的客家三合院、怡明茶園的紅磚茶坊、悠悠小靜的唐風庭園茶坊以及錦春農場,皆滿盈濃郁的人文氣息氛圍,正符合品茗中國茶該有的恬適情懷。

Read More +

永貞宮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份市永貞路一段206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永貞宮位處頭份市田寮里,距竹南鎮僅一公里餘,廟宇恢宏中不失樸實,前有古榕垂蔭,環璄頗為清幽。清朝大學士徐英健,字鳳楠,於咸豐三年(1853)倡建田寮永貞宮,峻工之後,聖靈高照,舉凡頭份、三灣、南庄、峨眉、北埔、造橋、竹南以及新竹、苗栗之居民禮拜有所,民心歸向為善。 該廟主祀天上聖母,內殿中媽祖娘娘雕塑神態莊嚴,右邊祀廣澤尊王像,高大壯偉,該尊神像係泉州移民守護神,由此可見永貞宮的信徒不分閩粵二籍,左邊是觀世音菩薩,而媽祖神像旁配祀法妙仙人神位,以全台媽祖廟中,配祀法妙仙人者,此尚屬創舉,甚為罕見,左右側殿,奉祀文昌帝君、福德正神及長生祿位。殿內佈置金光閃閃,各種雕刻手工都很精巧。 重要祭典活動每年舉行三次: 農曆2月23日-聖母壽誕。 農曆4月8日-娘娘出巡。 農曆7月15日-中元普渡。

Read More +

蓬萊溪護魚步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蓬萊溪自然生態園區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蓬萊溪位於南庄西南部,是中港溪的上游,由於僻處山野之間,溪流兩側峰巒陡峭,四周桂竹林、天然雜木林混生,蒼鬱參天,山川交錯,置身其間,時而聽到森林與山風對話,時而聽溪水與魚群歡唱,渾然天成的自然景致讓人不自主的就把壓力全抛開,煩亂的心緒沉澱了,嘈雜的聲音不見了,在這裡,只想要深~深~深呼吸,摸摸清涼的溪水、看看「苦花」曼妙的身影,穿過樹林、越過溪水,然後再帶著一身的芬多精和滿滿的能量回家。 看著眼前清澈溪水,魚兒成群,你一定不相信,這裡曾經魚兒絕跡;能有今日的美麗面貌,是南庄鄉民努力的成果。當初一群熱愛家鄉的地方人士,有感於溪流生態遭到破壞,自發組成「蓬萊溪守望相助護魚巡守隊」巡守溪道間,提醒並勸導溪流中活動的遊客,減少對溪流生態產生的壓迫,希望能讓溪流回復原來風貌,苗栗縣政府也於2001年公告南庄鄉蓬萊溪中、上游實施封溪護魚,全面禁止在護魚溪段內從事任何捕魚或釣魚活動,是苗栗縣第一條實行護魚行動的溪流。在居民積極努力下,蓬萊村護魚有成,2002年時還得到內政部頒發「魅力城鄉大獎優良自然景觀獎」,如今溪水晶瑩澄澈,從岸邊即可望見成群魚兒悠游於水中,苦花、石(魚賓)在水中發出閃閃銀光,美麗動人,偶爾還可見到魚群上溯躍石的畫面。 蓬萊溪中、上游實施封溪護魚,全面禁止在護魚溪段內從事任何捕魚或釣魚活動,是苗栗縣第一條實行護魚行動的溪流。在居民積極努力下,蓬萊村護魚有成,2002年時還得到內政部頒發「魅力城鄉大獎優良自然景觀獎」,如今溪水晶瑩澄澈,從岸邊即可望見成群魚兒悠游於水中,苦花、石(魚賓)在水中發出閃閃銀光,美麗動人,偶爾還可見到魚群上溯躍石的畫面。 護魚步道全長2.4公里,走快一點的話大約一個半小時就可以來回一趟,不過既然是來健行運動、親訪大自然,由衷建議您放慢腳步、處處停留、探訪沿途跟您打招呼的魚兒、昆蟲、植物等,還有害羞地躲在樹後、石下的小動物們,自然生態奧妙不已,隨時隨地都讓人感到驚喜! 蓬萊溪中的水精靈 台灣鏟頷魚俗稱苦花,由於嘴巴長的位置比較低,當牠吃石頭上的青苔時容易碰撞到頭部,因此演化出一種求生機制,利用身體的翻轉瞬間脫離,翻轉時可見銀白色的腹部在水中發亮,故稱「水中的螢火蟲」。 台灣馬口魚喜歡冷水域,泳力強,善躍游,大多棲息在河川中上游及支流,雜食偏肉食性,主要攝食水生昆蟲,,最大的特徵是體側中央自鰓蓋以後有一條稍寬的藍黑色縱帶,一直延伸到尾柄末端,成魚體長可達20公分。 台灣石(魚賓)台灣特有種,分布於中游或中上游水流湍急、清澈之流水、深潭中,夜間攝食,雜食性,幼魚時期體側有7條黑色橫帶,到成魚階段體色變暗,橫帶較不明顯。 沿途可見植物 石菖蒲屬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綠草本,喜生於低海拔溪流環境,根莖匍匐狀,葉呈線型,長約30公分,因為像劍般細長,所以又有「水劍草」之稱,全株具特異香氣,可作藥用。自古以來,石菖蒲深受文人喜愛,與蘭花、菊花、水仙花合稱為「花草四雅」。 大花曼陀羅茄科,常綠灌木,葉互生,花單生,下垂,花冠喇叭狀,白色,花期全年,夜間開花時會散發強烈的香味以吸引夜行性昆蟲幫助授粉。大花曼陀羅全株有毒,尤其是花和種子的毒性最強,常有人將它誤為百合花,拿來煮食,要特別注意。 台灣巢蕨鐵角蕨科,又稱為台山蘇花,產於台灣低海拔天然闊葉林中,常生於樹幹或岩石上,是亞熱帶闊葉林的指標植物。 飛龍掌血芸香科常綠蔓性灌木,葉互生,三出複葉,小葉長橢圓形,長4~6公分,產於全島低中海拔次生林或濱海丘陵地。碰到「飛龍掌血」可是要特別小心喔,「粗蔓巨刺,森如鱗甲」說的是飛龍的身軀,「新蔓密刺,三爪并出」則是指飛龍的手掌,一不小心就會鮮血淋漓,這也就是「飛龍掌血」名稱的由來。

Read More +

銅鑼天空自行車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銅鑼自行車道位於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又稱銅鑼九湖自行車道,以環型車道設計的路線全長大約8公里,沿九華山稜線修築,以繞行一圈的方式回到原點,途經九華山大興善寺、挑鹽古道、虎頭崁古道等各大景點,其中還包括橫跨山谷的古意吊橋及景觀橋,非常具有特色。由於自行車道中有大約5公里是與茶園產業道路相結合,寬闊的茶園及田野景觀也是銅鑼自行車道特色之一。 全台灣最高的自行車道 銅鑼自行車道其中的號稱全台最高的「天空自行車道」就在虎頭崁古道與挑鹽古道之間,橫跨山谷的自行車道僅限腳踏車與行人通行,造型獨特的景觀台上還設有腳踏車停車格,方便遊客停放單車並至上層欣賞風景,尤其是桐花季期間,放眼望去滿山谷油桐花盛開,像是皚皚白雪覆蓋山頭,十分美麗。 「在自行車道欣賞日落雲海,風景美不勝收,極適合遊客全家同來,沿著九湖自行車道一路看花、聞香,優遊自在,度個古意、健康、別有情趣的週休假日。」

Read More +

仙山靈洞宮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村小東勢24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主祀關公,香火鼎盛,終年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中,雲霧常凌飛山間,飄飄渺渺,頗富仙境意味。 靈洞宮建築金碧輝煌,雕樑畫棟。仙山位居獅潭、南庄二鄉交界,海拔967公尺,原名[紅毛館山],因傳說山中有一山泉可治百病,名為[仙水],故[紅毛館山]也改名為[仙山]。靈洞宮位於仙山山腰,分上、下二層,上層主祀玉皇大帝、下層供奉東嶽大帝與三教諸尊寶。 仙水就在靈洞宮後的協靈宮旁,由協靈宮旁拾小階而上,即可見一小亭,可接引[仙水]。仙山登山口在協靈宮左側,步行半小時即可到達基點。仙山海拔約近一千公尺,峙立於紅尾山、八卦嶺諸山之間,以仙水能治病而聞名遠近。仙山仙水的靈驗傳說很多,而仙山上的靈洞宮也很典雅,終年籠罩在淡淡的霧氣中,雲霧常凌飛山間,飄飄渺渺,頗富仙境意味。 靈洞宮為一宮殿式廟宇建築,廟地位在仙山山中,四周長年被雲霧所籠罩,頗有地靈風水之勝景。自從山中發現泉水湧出,並相傳可治百病,靈洞宮的盛名遂漸盛傳開來,常來各地香客民眾,自行組團前來朝聖,並盛仙水回家飲用,在靈洞宮前廣場的平臺上,可一覽仙山的山林風光,展望甚佳。

Read More +

徐府竹仔閣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屋鄉頭屋村中正街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位於頭屋國中北側。據說,昔日宅第四周翠竹環繞,因名「竹仔閣」。另有一說是徐府為書香門第,清末及日治時期,文人輩出,徐家適位於後龍溪龍頸潭南岸,曾築有幾座竹子做的閣樓,作為招待山城詩人墨客的場所,因而得名。 竹子閣徐府,祖籍廣東蕉嶺,其十四世祖徐豪敏於乾隆年間東渡來台,定居苗栗崁頭屋現址。初建於光緒年間,民國廿四年大地震後曾略加整修,現仍保存得相當完整。前庭分內外院,外院右方有貢生石質旗座一副。屋棟採燕尾式,正廳門窗雕鏤精緻,花飾靈巧,廳內奉祀奉徐氏東海堂歷代列祖列宗,神龕後方為正廳後門,這種格局極為少見。 距徐府不遠的龍頸潭,位於老田寮溪和後龍溪會流處,為一深潭,昔日潭面寬闊,為鄉民龍舟競渡及文人泛舟賞月吟詩的最佳去處,因此,「龍潭泛月」曾經是舊題八景之一。

Read More +

象山孔廟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屋鄉象山村孔聖39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興建於清光緒27年(西元1901元),當時日人統治台灣,積極消滅我國傳統文化,當地有志之士遂建立玉衡宮作為掩護,開設象山漢學院,並奉祀孔子神位,西元1974年地方士紳倡議改建,將孔廟獨立,象山孔廟位居高坡,遠眺可見苗栗盆地的平疇綠野,視野遼闊,氣勢磅礡。

Read More +

明德水庫風景區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屋鄉明德路90-1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明德水庫是利用獅潭溪切穿八角崠山脈,形成峽谷而築起的水壩,群山環抱,水域遼闊,清澈湖水映照著山丘倒影,景致青碧秀麗,是苗栗著名的觀光景點。 座落於明德水庫湖中的日新島,四面環湖,以壹號市橋、貳號吊橋對外交通,步行在吊橋上便能俯視湖面,遠眺四周山野之美,尤其當霧氣籠罩湖面時,空靈山色、湖光如鏡,恰似一幅潑墨山水畫。 明德水庫的小島上,還有間著名的百年古廟永春宮。建於西元1847年的永春宮,原名「海棠宮」,於咸豐十年(西元1860年)才更名為「永春宮」。廟宇前的平台可眺覽明湖蘇堤,沿著廟旁步道走,即進入總長約400公尺的明湖蘇堤步道。步道兩側種有許多植物生態,如水杉、垂柳、山櫻等,風光明媚常吸引許多遊客來此度過午後時光。

Read More +

向天湖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向天湖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位於苗栗縣南庄鄉東河村,目前有二十餘戶人口約兩百餘人,是賽夏族中的最大部落。相傳幾百年前,這裡原是一處湖泊,昔人因見該湖仰望天空,而取名向天湖,亦稱仰天湖。後因大東河支流向源頭侵蝕,切穿湖岸,湖水流失,留下土壤肥沃的湖底,成為山間盆地,移居此地的原住民,將其闢成耕地。 向天湖海拔738公尺,東南隔光天高山稜脈與鹿場為鄰,西南接連蓬萊村,西北面山下是南江村、東河村。光天高山為加裡山脈的一條支稜,東側受大東河的切割侵蝕,峭崖壁立;西側則山坡平緩,稜脈較寬廣。向天湖位於西側山腹中,盆地內梯田廣布,周圍杉林、雜木、桂竹林立,綠意盎然,因地勢較高,所以在冬春之際經常霧氣瀰漫,白雲縹緲,如入仙境。 向天湖每兩年一祭,十年一大祭的矮靈祭,極富深遠的歷史意義及原始神秘的氣息,是賽夏族人最重要的祭典。矮靈祭於每隔一年的農曆10月15日前後舉行,共4天3夜,賽夏族人希望民眾懷著虔誠、尊敬原住民文化的心情上山參觀,共同努力保存賽夏族矮靈祭的原始風貌。 矮靈祭的由來: 舊時,身高不到一米的黑矮人擁有一身技能,他們教導賽夏族農耕、祭神的方法,讓賽夏族的族人有了穩定的生活技能,每年農作收成的時候,賽夏族人會邀請矮黑族到部落裡做樂,慶祝豐收,漸漸的,接受邀請的矮黑族對賽夏族的婦女有了不軌的舉動,在一次舉行豐年祭的時候,賽夏族人於是設計陷阱使矮黑族人死亡,此後,農作不再如同往年豐收,而為了慰藉死去的矮黑族人,於是舉行「矮靈祭」,在農曆10月中旬舉行,現在已經由原來的一年一祭,改為兩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

Read More +

汶水老街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獅潭鄉汶水老街出入口二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汶水位於後龍溪上游汶水溪與支流大湖溪支流,汶水溪流經的地層,部分地段屬於鬆軟的頁岩層,每經洪水,溪水長久混濁不清,居民因而稱之為汶水。(客語:水渾濁之謂「汶」也。) 早期獅潭南區、泰安北五村、大湖地區的山產等都運送至汶水老街再經由本區台車運送之苗栗市集散。本區為主要貨物樞紐,早期的貨物集散地。民國50~60年代,物資缺乏利用稻草做成當時的保溫效果良好保溫器:『茶壽』。『茶壽』此為先人留置此地一大特色。 現今汶水老街在現任古鄉長大力的爭取經費重建後,己呈現另一種不同的風貎,十足的反應出我們客家人的純樸實際之風範,同時也必將帶動獅潭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歡迎您到這裡來走一走、喝口茶、吃吃客家菜,體驗另一種不同的客家風情。 近年來,這裡成為觀光客進入「雪霸國家公園」與「泰安溫泉風景區」的門戶,原本陳舊雜亂了的老聚落展現了新風貌。早期古色古香的木造建築經過整體規畫,掛上新招牌,配上重新整治的砌磚步道,顯得整齊卻依然透露淡淡懷舊風,令人進入時光隧道,冥想那貨物集散、人聲喧鬧,車如流水馬如龍的昔日風華…… 今日雖不復當年繁華,眼前的恬適景致仍別有一番風味!除了「茶壽」之外,鄰近大湖的地利之便,讓這裡處處可見草莓的蹤跡。草莓酒、草莓香腸、草莓冰淇淋早已成為這裡的一分子。除了原有的店鋪,每逢週休二日當地居民會在自家門口擺攤,陳列客家板條、菜包、鹹菜湯等客家小吃,招呼路過的觀光客下車享用。美食飽了胃腸,客家人情更豐富了每個行旅中的靈魂。趁著假日來趟汶水老街,親身體會這裡的獨特風情吧!

Read More +

外埔漁港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後龍鎮後龍鎮海埔巷13之5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苗栗海洋觀光季」活動舉辦地點──外埔漁港,位於苗栗縣後龍鎮外埔里,是苗栗縣最具規模之漁港,早期以快艇一支釣的形式聞名,在縣政府規劃重建後,現今已變身為中部最浪漫迷人的漁人碼頭。 外埔漁港的美與眾不同,她屬於恬靜舒適的悠閒派,相較於其他漁港、碼頭的喧譁熱鬧,外埔漁港有股寧靜之美,不論你何時來──夕陽西下時,情侶雙雙對對相偕欣賞夕陽美景,一片浪漫情懷;夜晚海浪輕撫岸邊,漁港柔嫩的燈光印在港灣的水面上,心情平靜安和;即使在陽光耀眼的午後,踏在充滿海洋風的地板舖面上,沿著堤防漫步木棧道,聞著空氣中濃濃的咖啡香,依然可以讓人完全放鬆,沉浸在寧靜的氛圍裡。 來到外埔漁港不僅要吹海風、賞海景、吃海產,煥然一新的外埔漁港還有許多迷人之處,建議你放慢腳步欣賞或停駐嬉遊,必能發現其間的小樂趣!碼頭正面的親水公園裡有噴泉和戲水道,造型十分特殊;南面和西面的防波堤牆上雕塑了多幅圖騰,簡介各式漁撈,並以斬石子造型勾縫,形成一道藝術走廊;北面則有漁會大樓和岸上公園,優美景觀與完善施設已讓這裡成為苗栗的代表景點,是民眾享受悠閒假日時光的好去處。 外埔漁港的外海漁產相當豐富,魚獲包括烏魚、闊腹魚、鰆仔、白帶魚等,若想立刻品嚐新鮮海產,漁港旁有生猛海鮮餐廳可滿足你的慾望,或是請店家代為料理,經濟又實惠。此外,外埔漁港提供遊客搭乘娛樂漁船出海,不論是欣賞蔚藍大海或是享受海釣之樂,皆可以感受到親近海洋的無窮樂趣喔! 【聰明捕魚法-合歡石滬】 苗栗縣沿海以往有過22座石滬,目前僅剩位於外埔漁港北邊的『合歡石滬』及『母乃石滬』兩座,其中以合歡石滬規模較大。這座擁有300年歷史的石滬是以礁岩在海岸砌成一座圓弧型的磯牆,當海水漲潮淹沒磯牆時便同時帶入魚群,等退潮漁民就可前往收穫。石滬附近的觀景台還立有清朝時期的石滬買賣契約及管理辦法解說牌,民眾走訪漁港後可順道參觀這種富含了先民智慧的獨特捕魚方式。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