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豐農園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灣鄉永和村大湖12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和豐農園主要經營幸水梨、豐水梨等高接梨的栽植,農園主人用心經營,產品講究健康原則,採用自然的有機液態肥種植;近來農場更開放觀光服務,以回饋許多支持的鄉親與民眾朋友,共享農村恬靜自然的生活,採果的樂趣。 本園以生產高接幸水梨、豐水梨、新興梨、蜜雪梨及綠竹筍為主,另外栽植櫻花(八重櫻)、茶花等觀賞花類,所栽種之高接水梨連續獲得94、95年全縣高接梨品鑑第二名。 園區已經營三十餘年,主人為人豪爽好客,盛情邀您一同來同樂嚐鮮適合各團體蒞園參訪,備有詳細生態解說。

Read More +

關刀山步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關刀山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1.所在地:三義鄉、大湖鄉交界 2.起迄:苗56線~關刀山三角點 3.步道長:1.2公里,步行時間:單程約45分鐘 4.步道路徑:勝興車站-大草排-叉路廣場-登山口(西南側、東南側)-關刀山三角點 標高888公尺,為關刀山山脈主峰,位於苗栗縣大湖、三義鄉交界。附近地形多為坡緩稜寬的丘陵地,而關刀山在這片丘陵地帶上,猶如鸛立雞群,形象極為突出。關刀山主峰北面,陡崖深垂,從山谷仰望,一柱擎天,因形狀酷似關刀而得名。 關刀山山區生態極為豐富多樣,山頂視野遼闊,並且能順由多條步道與勝興車站、魚藤坪斷橋、鯉魚潭水庫和雙潭休閒農業園區等景點;每至假日,常見人們結伴同遊關刀山,親近充滿芬多精的山林。 關刀山越嶺古道是由三義勝興經關刀山到新開雙坑橋(台3線),而關刀山步道是關刀山越嶺古道的西段,為勝興和關刀山之間的路段,此斷是鯉魚潭水庫蜿蜒,顯得寧靜幽雅。步道上可見相思樹、桂竹、油桐、五節芒、山芋叢生,鳥類種類很多,如畫眉、喜鵲、白頭翁、八哥等,許多蝴蝶、爬蟲類在此棲息,豐富的生命孕育期間。 由三義交流道下,約10分鐘車程,即可道勝興車站,可選擇由此開始,或繼續前行至叉路大廣場的停車場後,開始步行。1906年興建的勝興車站,是台灣西部鐵路最高點,木造的車站古色古香,不使用任何鐵釘來建造,呈現日式建築風格,1999年4月苗栗縣政府公告為縣定古蹟,其深具歷史文化價值故得以保留下來,吸引人潮前來感受舊山線鐵道風情。車站周圍花木扶疏、景色宜人,附近油桐林立山頂,4.5月時,雪白的花朵為綠意妝點上清雅。而車站旁鄰係許嘟商家,多提供道架 料理和小吃,想品味嘉風情不妨一遊。 從勝興車站前行,遇岔路,依指標往右,一路坡度往上,經過土地公廟,大草排,沿途是林蔭處處,鳥鳴陣陣。到岔路大廣場,由左後方的水泥路可登關刀山。續往登山口,再依右方岔路上行,到廢棄房舍,沿著房舍右後的道路去,是為關刀山的西南側登山口,循石階而上,關刀山山頂即在不遠處。 山頂視野佳,環視四周,可見白雲片片,山巒層層,碧樹昂然。夕陽西下,漸層的紅橘渲染天際,其夢幻般的落日美景,讓來到此地的訪客快門按個不停。而到了秋冬,關刀山雲海升騰,「海上仙山」,不徑而走。而從山頂開闊處的左方稍低的地方循去,可找到三角點。回程可從山頂東南邊下繩梯護欄,抵達東南側登山口,再右行產業道路,接上西南側登山口,即可依原路踏上歸程。

Read More +

崎頂隧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隧道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沿著鐵道走到隧道口,可以看到洞門設計相當別緻,採用洋灰磚(水泥磚)砌成洞門,造型簡單又不失氣派,加上雙軌隧道洞口寬闊,台灣早期許多列車廣告宣傳照片,都是到這裡取景;隧道內襯上半部的圓拱是採用紅磚襯砌,下半部的側壁則延續運用水泥磚襯砌。 再往裡走到一號隧道南口,牆面上零亂散布的小坑洞,像是機槍射痕,也像是炸彈碎片撞擊痕跡,地方耆老指證歷歷,說是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末期,盟軍飛機飛到台灣上空,追擊火車留下的歷史痕跡。斑駁的崎頂古隧道,見證了台灣篳路藍縷與鐵的歷史,也記錄下竹南地區發展變遷的軌跡。 崎頂隧道小檔案 1.民國17年(西元1928年),因香山竹南間改道所建,二號隧道南端設有崎頂信號場(號誌站),負責交會列車管制。 2.民國64年起台鐵推動鐵路電氣化工程,崎頂一、二號隧道因不利電氣化工程,基於行車安全考量將路線西移,隧道遂廢棄不用。 3.民國67年(西元1978 年)元月,基隆到竹南電氣化工程完工通車,兩座隧道從此封閉,20多年乏人問津,周邊雜草叢生。 4.民國94年6月24日公告登錄為苗栗縣歷史建築。 竹南鎮公所整理隧道周邊環境,打造成崎頂隧道文化公園,景象煥然一新,吸引鐵道迷、攝影家來此捕捉舊鐵道的風情。

Read More +

苗北藝文中心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公園路206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09:00-17:00

為使苗栗縣全境區域發展均衡,營創美藝與生活休閒融合的文化空間,由苗栗縣政府興建「苗北藝文中心」,初衷系以整合苗北生活圈的藝文資源,提升當地人文素養與藝術氣息為主,亦著重將當地特色文化推向國際舞台,並適度將兩岸與國藝際術文化引入,使苗栗縣成為享受文化生活的快樂園地。 「苗北藝文中心」為一座地上5層,地下2層的現代建築,整體建物面積合計有0.9255公頃,茲將苗北藝文中心層級定位為「縣市級」的表演場所,主要空間規劃為演藝廳(1090席)、實驗劇場(230席)、視聽中心、戶外展演區、藝文展覽區及藝術創作家駐站工作室,發展機能係為適合國內外各類型音樂、戲劇、舞蹈表演及展覽、研習訓練機能與大型集會使用。 由於藝術文化的本質不但是涵蓋視覺與聽覺藝術的展演活動,同時也是觀眾對於參與藝文活動的切身體驗,故未來苗北藝文中心的營運方針,將從「營運管理」與「活動製作」進行操作,以整合在地文創產業資源並強化群體展現的效能,將規劃主軸聚焦在「藝文展演」、「教育傳承」、「文化休閒」三方面,建構苗北藝文特區為發展核心,目標以服務苗北當地的民眾為主,再逐漸擴展至苗栗全縣及至全國各地的藝文愛好者。

Read More +

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中正路73號
開放時間:週三~週日09:00-17:00

火炎山森林生態教育館是為一幢地上三層地下二層之景觀建築,無論是外觀或內部設計,皆呈現了火炎山獨樹一格的天然特色。 本館座落於苗栗縣三義鄉市區行政中心,於2005年4月16日正式開館啟用,2009年8月起,由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委託【屏東科技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經營管理,期能結合館內既有的展示設施,以優質的課程規劃,提供一般民眾及各級學校做為台灣地質地景及森林生態的教學場所。 同時成為前往苗栗地區的遊客一個知性的參觀景點,進而喚起大眾共同關懷環境資源並實際參與保育行動,以達環境教育永續經營的目的。

Read More +

竹南蛇窯古窯生態博物館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公館里7鄰大埔頂7號
開放時間:每月1號為開放日(免預約),導覽採團體預約,請於3日前電話預約

一聽到蛇窯,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蛇,而誤以為它的形狀也是彎彎曲曲的,但其實蛇窯呈長條型,中間沒有分割,台灣早期各地都有,是很普通的窯爐,用來燒製日用陶器、由於保存不易,所以現在台灣的蛇窯已所剩無幾。 竹南蛇窯創建於民國61年,建窯之初,蛇窯長達23公尺,目前僅餘17公尺,但卻是目前台灣少數保存完好的蛇窯,而且至今仍可繼續燒製成品,所以它於民國90年獲選為文建會全國歷史建築百景之一,也被登錄為苗栗縣的歷史建築,足見它的珍貴。 雖然,有著傳統的建築,但是竹南蛇窯的經營理念卻一點也不傳統,在古老的製陶燒窯技術中,它融入了創新的理念,讓蛇窯的定位改變,從純粹的燒窯昇華到發揚傳統陶文化。 窯主除了致力於傳統陶的教學製作,也不定時舉辦陶藝展覽,用心推廣陶藝,不僅保留傳統工藝,在現代藝術中有一番不俗的表現。在注入新的靈魂後,可以想見,未來的陶窯技藝的薪火將不會熄滅,而能永續傳承。

Read More +

四方牧場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崎頂里東崎頂9之6號
開放時間:平日09:00-18:00;假日08:00-18:00,導覽採預約制

四方牧場的主人原本從事成衣及雨衣的生產行業,但七十年代台幣開始升值,同時大陸開放,台灣勞力行業生存的空間愈來愈小,所以他極思轉型,當時台灣的酪農產業已具基礎,酪農生產之牛奶,乳品廠百分之百收購,所以酪農只負責生產,銷售由奶廠完全負責,而且生奶具保證價格,是個多棒的行業啊!其實牧場主人原來就是農家子弟,小時候鄉下蚊子多,夏天牛常受蚊蠅騷擾,看到父親親手縫製蚊帳,讓牛睡在蚊帳裏,牛兒們儼然已成為家庭的一份子,自然對牛特別有感情,談到要養牛,父親和兒子都舉雙手贊成(太太除外),就這樣進了酪農這個行業。 佔地10多甲的四方牧場保存了原始完好的牧場風情,遊客可以循著蓊鬱的相思林徑,享受沁涼的森林浴,或是縱情青青草原,擁抱滿目綠意;當然,更特別的就是親近乳牛、認識乳牛生態了!不論是餵小牛喝奶、參觀擠牛乳過程還是品嚐被主婦聯盟評鑑為最好最香醇的鮮乳,都是新鮮又有趣的體驗。

Read More +

水美木雕街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水美街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三義的街道以中正路為主,道路兩旁雕刻店林立,幾乎有一半的鄉民依木雕業為生,主要木材取自大雪山、阿里山、豐原、竹山、竹東等地,以樟木為主,也有檜木、檀香木。 三義雕刻最特殊的地方是師傅善於因材施教,常利用許多巨木原型雕,或許多生動自然的作品,賦予新生命。現有三義木雕分佈在水美由高速公路下三義交流道,順3號省道約1公里的路程可答,有2百多家藝品店集中於此,有的在店後面就設有製作工廠,地緣之便帶來許多採買人潮,也成為三義木雕的主要交易場所。走在水美街上,無論是粗獷的達摩、莊嚴的觀世音、栩栩如生的小動物,都令人目不暇給。

Read More +

大興善寺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西湖村7鄰上湖25號之8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大興善寺的創建者為福慧尼師,福慧尼師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自從遁入空門後,即施行不倒單、禁語等頭陀苦行,即使傳授弟子也是用筆談。尼師專修大悲法門,大悲水遠近馳名,若虔心祈求,則可治百病。 大興善寺四周環境清幽,翠竹環繞,林木蓊鬱,殿裡供奉南無觀世音菩薩,廟宇雖然簡陋樸拙,但香火鼎盛,信徒廣披全台各地,假日來此進香的車輛大排長龍。 如遇諸佛菩薩聖誕,寺內為了歡迎大家回寺,供應了平安湯圓、平安麵、平安素菜飯,與大家共沾法喜。

Read More +

挑炭古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在苗栗的三義鄉與通霄鎮交界山區,有一條古道,林木茂密,綠蔭蔽天,大塊鵝卵石鋪就的步道散發著幽幽古意,有幾份懷舊,具無限自然,走在其上,涼風徐徐,樹葉沙沙,聽著蟬鳴鳥叫的合奏曲,心情也隨著眼前視野開闊舒暢起來;到了4、5月份油桐花開的季節,這裡又成了一片白雪皚皚的美麗世界,細緻潔白的油桐花綻樹巔、舞風中、鋪大地,如夢似幻,不要懷疑,這就是「挑炭古道」的四時風貌,現在,就跟著我們一同來探訪這條迷人的綠色隧道吧! 挑炭古道位於三義鄉雙湖村,也就是現今的「三通嶺古道」,是早年通霄鎮和三義鄉的重要聯絡孔道;挑炭古道全長5公里,從通霄的福興山區通到三通嶺,再由三義大坑、石坑抵三義火車站,沿途都是保存完好的相思林、樟樹、楠木、油桐及在地原生種樹木,林相優美,空氣清新,走一趟蜿蜒山區的古道,也就進行了一場充滿芬多精的森林浴。 沿著古道到達三通嶺後,會看到開闊的平台,這裡視野極佳,舉目眺望,四周景色清晰可見,台灣海峽、通霄火力發電廠、鐵鉆山等都在眼前。此時稍事歇息,迎著風伸展伸展筋骨,再來幾回深呼吸,遼闊景緻加上閒適心情,再沒什麼比這更享受的了!由於挑炭古道也是三義油桐樹最多的區域之一,因此每逢4、5月時桐花盛開,古道便換上另一套柔美春衣,此時一步步踩在質樸的卵石階上,一邊欣賞綠海中波波白色桐花浪潮,又是另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建議大家多來古道散步健行,不僅有益身心健康,還能欣賞到挑炭古道四季不同的美麗景緻呢! 已經探訪過「挑炭古道」的人,一定會苗48鄉道大坑古道入口處一座頭戴斗笠、穿著短褲、肩挑木炭、臉上帶著笑容的「挑夫印象雕刻」印象深刻,而正預備探尋古道的人屆時也不妨好好欣賞一下,因為這座雕刻作品正傳達出了挑炭古道的由來與精神。150年前,通霄福興地區居民為前往三義買賣生活必需品與農產品,便在崎嶇的山嶺間開闢石階步道,由通霄至三通嶺再到三義火車站;至日治時期通霄、三義山區利用相思樹燒製木炭之行業興盛,山裡於是有許多木炭燒窯,所出產之木炭便利用這條步道挑行到三義火車站裝運輸出,無數的挑夫踏出了這條「挑炭古道」,見證了苗栗炭業的興盛歷史,也留下了先民篳路藍縷、刻苦耐勞的精神印記。

Read More +

山板樵文化生活館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雙連潭138號
開放時間:平日09:00-17:00 (請先電話洽詢);假日09:00-18:00

走進山板樵臉譜文化生活館園區,就可以在入口處看到一排名為「五路財神」的臉譜,由於色彩繽紛,寓意吉祥,在寧靜的山林中相當醒目,也讓人不禁想進入館內一探究竟。三義的木雕業相當的發達,各家木雕工廠林立,而舢板樵的前身,就是一間木雕工作室,館主夫婦原本都是從事木雕工作室,以雕製平面木雕、屏風、桌椅、茶盤等實用藝品為主。但隨著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轉變,木雕業漸漸式微,館主夫婦開始思考工作室的方向。剛開始,先從工作室轉型為以木雕製作教學為主的農場,因為館主夫婦對於京劇臉譜有濃厚的興趣,便以臉譜為教材,向初學者教授基本的雕刻技巧,但是,使用鋒利的雕刻刀,對未經訓練的初學者而言具有危險性,因此後來又設計出臉譜彩繪活動,山板樵也逐漸成為一處以臉譜藝術為主的地方,並轉化為適合大眾、親子即興彩繪的場所。文化館內,分為幾個區域,有介紹三義當地歷史文化的文史區、木雕臉譜展示區、讓民眾以親身體驗的方式了解木材體驗區等。其中最吸引人目光的就是那一片展示了上千件傳統國劇臉譜的牆壁。這些作品,是館主一家人的心血結晶,一一細覽看後可以發現,每一張臉譜的造型都不一樣,而且繪製相當精細,透過顏色與線條,將各種人物的個性及神韻傳神的顯現出來。因為有明確的主題,山板樵成功的將臉譜及木雕藝術推廣出去,也讓這些文化透過有趣的方式,讓人們從新認識,進而達到永續傳承的效果。臉譜臉譜的起源有二種說法,一說是古代祭典時,使用兇惡的面具來表現惡魔的可怕,另一說則是在南北朝和隨唐時代,樂舞節目中的假面歌舞即是臉譜的鼻祖。不管是哪一種起源,後來都因為戴著面具無法表達演出者的情緒及眼神,所以藝人們便直接用粉墨、油彩在臉上勾畫,形成了臉譜。為了讓距離舞台較遠的觀眾也能看清楚演員的面部表情,最初的臉譜僅以黑、紅、白三種顏色來強調五官、膚色及輪廓。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臉譜的圖案及色彩越來越豐富,到了18世紀末19世紀初時,在京劇的臉譜上以衍出一套完整的化妝譜式,臉譜上的色彩,漸漸發展成具有象徵性格的含意。在色彩中,紅色代表赤膽忠心,如關羽;黑色代表忠耿正直,如包拯;紫色代表智勇剛義,如荊軻;水白色暗喻人物生性奸詐,如曹操;藍色喻意剛強勇猛;如呂蒙;綠色象徵勇猛奔撞,如程咬金;黃色表示陰險兇殘,如龐涓;而金、銀二色,則多用於神、佛、鬼怪,象徵虛幻。若能了解這些色彩代表的意義,在欣賞時,就會更多的樂趣。

Read More +

龍騰斷橋、南斷橋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龍騰村9-5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山線鐵路自苗栗站南下,過勝興後約兩公里處的龍騰溪上,幾座造型俊美的擎天殘柱,矗立於鐵路東側的荒煙漫草中,古意盎然,那是令老一輩鄉民,心有餘悸的台灣中部大地震殘留痕跡龍騰斷橋。 那次大地震,發生於民國24年4月21日清晨,震央在關刀山附近,三義地區受災慘重,巍峨的山線鐵路龍騰溪橋,完全震毀,震後,在原橋的西側,另建新橋,遺下拱型橋柱,挺立在烈日風霜裡,供後人憑弔。 這座斷裂的紅磚拱橋係日本人於1905年左右所建,當年建造此橋的師傅均為請自中國廣東,日本人對品質管理極為嚴格,整座橋純由紅磚水泥所砌成無半截鋼筋,但結構卻非常嚴密而牢固。 早年民生疾苦,運輸不便,當地居民目睹因地震斷落的紅磚橋樑可資利用,紛紛欲敲打一些磚塊回家做砌牆建屋之用,可是往往敲打整日卻僅獲十數塊完好者而已,由此可見該橋堅固之一般,這也是該斷橋雖歷經百年之久,尚能屹立不倒的原因之一。

Read More +

西湖渡假村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西湖村西湖11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09:00-17:00

強調浪漫歐風與自然休閒的西湖渡假村,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占地約60公頃的偌大園區,園內有展售地方特色伴手禮的維多利亞館、凡爾賽花園、香草咖啡館、18洞迷你高爾夫、森林烤肉區、登山步道、名人表演廣場、叢林生態教室、靈山洞祈福隧道、原野樂園、觀湖樓、湖畔咖啡等。在經營團隊持續的投注心血與努力,更將西湖渡假村打造為一處連續十八年榮獲交通部觀光局評鑑為「特優等遊樂區」的優質休憩園地。 難得可貴的是,西湖渡假村就位於中山高三義交流道旁,交通十分便利,讓您不必跋山涉水也可以擁抱清新與悠閒的樂趣。一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美麗的林相和浪漫的幸福廣場與歐式花園,造型優雅的人體雕像、生動活躍的人工噴泉,以及數萬株千紅萬紫的花卉,四季繽紛如畫,營造出浪漫悠閒的氣氛,令人不禁沈浸於歐式莊園的悠然自得,完全忘卻都市中的紛擾與塵囂。 心曠神怡的自然景觀 除了園方細心規劃打造的園區景致,來到西湖渡假村,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自然美景,首推的就是園區旁一座足以媲美杭州西湖的天然湖泊─「西湖」。面積廣達10公頃的西湖,四周群山環繞,湖面波光粼粼,生態豐富,風景十分秀麗。走一趟西湖湖畔,隨意漫步柳岸邊,就彷彿走入山水畫之中,心情會不自覺得沈浸於平靜安逸中,倍感心曠神怡。如果您有興趣,不要只是佇立湖畔遠眺西湖,不妨輕踩天鵝船繞上一趟,幸運的話,還能巧遇湖畔嬌客,讓綠頭鴨悠遊身旁,更靠近的享受這裡的閒適與山水野趣。 有「油桐花的故鄉」之美稱的西湖渡假村,在每年四至五月間的油桐花季節裡,落花繽紛如雪,遊客絡繹不絕。夜宿西湖,最能欣賞到油桐花盛開之美;清晨時分,美麗的油桐花滿滿的灑落一地,陽光穿過樹梢,調皮的在林蔭間跳躍,整個林地像是被雪覆蓋一般,呈現粉嫩春色。或者,可以到觀湖樓登高遠眺仿若青山白了頭;或是親臨湖畔,踩船遊湖,感受西湖映雪的美景。各展風情、各異其趣的賞桐方法,十分值得體驗。 賞玩指標園區十大必玩精選 1. 凡爾賽花園:在西湖渡假村五個園藝造型大字前拍照留念,是一定要的啦 2. 幸福廣場:引進荷蘭國寶卡通明星─Miffy兔,陪你在幸福廣場一塊歡樂合影 3. 名人表演廣場:舞蹈、特技演出,歡樂不斷 4. 觀湖樓:眺望西湖美景,心曠神怡 5. 十二生肖雕塑花園:尋找雕刻大師鬼斧神工下,屬於自己的生肖 6. 原野樂園:野外探險設施,挑戰你冒險的極限 7. 西湖湖畔:悠閒遊湖踩船趣,欣賞西湖湖光水色,品嘗湖畔下午茶 8. 靈山洞祈福隧道:百年蝙蝠洞,誠心祈福,心想事成 9. 客家創意店:客家精緻伴手禮通通帶回家 10. 木化石:難得一見的熔岩木化石,靜坐其間,感受正向能量

Read More +

三義木雕博物館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廣盛村廣聲新城88號
開放時間:週二~週日 09:00-17:00(下午04:30後停止售票及入館)

「三義木雕博物館」是全台唯一以木雕為專題的公立博物館,於1995年4月9日開館,以蒐藏、展示本土與國外的木雕藝術品為主,之後在2003年5月完成二館擴建工程,增闢了木雕教學、展示、典藏、圖書資料室等空間,獨特的建築設計並於當年獲得台灣建築首獎,豐富的館藏與設施,讓三義木雕博物館正式進入新的紀元,成為國際化的木雕專業博物館。 三義木雕博物館的展覽空間為一館一樓、二樓、地下室以及二館的二、三、四樓,展示主題包括雕刻藝術的起源、中國雕塑歷代風貌、南島民族木雕、三義木雕源流、建築家具、寺廟宗教、複合媒材及當代藝術邀請展、木雕藝術特展等九部份,鉅細靡遺地將木雕之美具體呈現,遊客在參觀後,對木雕的應用與藝術將有完整且完美的體驗。 二樓展示台灣最興盛的三義木雕業,並展覽人們日常生活中所接觸的木雕,如建築、家具及雕刻工具等;寺廟神像區的精緻木雕品則充分傳達了中國民間信仰之虔誠。除了展出館藏作品,博物館每月並定期舉辦木雕師傅作品個展及專家學者講座,同時安排雕刻大師現場創作觀摩、研習會、木雕DIY等活動,讓遊客在DIY活動中親身參與木雕,動手體驗木雕的樂趣,更貼近木雕生活與藝術。

Read More +

勝興車站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14鄰勝興88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海拔標高402、326公尺,是台灣縱貫鐵路最高點,該站設於清光緒29年(1903)。原稱「伯公坑」信號場,後改名為十六份信號場。民國24年,又改稱「十六份驛」,開始客運及貨運業務。日治時期山線鐵路之興築,自民國前十年起分段舖設,竹南苗栗段於民國前9年5月25日完成通車。同年10月17日,苗栗三義完成通車。翌年春,三義伯公坑段開通,惟只供運輸建設鐵路資材之用。伯公抗、后里之間,因山地險阻,河川橫亙,建築費時,至民國前四年,始歷盡艱難,建築完成,山線鐵路全線通車。勝興原稱十六份,據說勝興山區,昔日樟木叢生,拓墾期中,曾建有十六座蒸餾樟腦之寮灶,故名。光復後三義設鄉,方易今名。 勝與站座落山谷中的小台地上,整棟建築係以木頭為建材,每根標柱都完全不使用釘子,勝興車站附近有九座山頭環繞,造型十分特殊,具有避邪的作用,站區景致的布置,極富巧思,各色花木,隨地勢栽植,錯落有數,看來賞心悅目,台灣鐵路沿線各站,景色有如此明媚多姿者,實在不多。 站外十數戶民家聚居,小小山村,深處群山中,居民和緩悠然的生活步調,使人深深著迷。勝與至關刀山的地段,屬鯉魚潭水源保護區,得以保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道路蜿蜒伸長其間,清涼靜謐,意境幽雅。

Read More +

竹南龍鳳漁港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龍鳳里21鄰龍江街369巷15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位於竹南鎮龍鳳里的龍鳳漁港,為冷水溪出海口及龍鳳大排交接處南岸的一處天然漁港,因鄰近海域多數為礁石質地,底棲魚類多不勝數,漁產種類極為豐盛,如烏魚、花之、白鯧等,一年四季街可捕獲,歸屬於第三類漁港。 龍鳳漁港位置緊鄰著西濱公路,也是全台為一位於海線縱貫線沿線的漁港,交通十分便利,再縣政府大力推動富麗漁村及漁港的美化政策下,已經規劃成唯一處觀光漁港,朝向多元化經營模式發展。 以龍鳳漁港為核心,串連北邊的崎頂濱海遊樂區與南邊的溼地觀光休閒區,成為一個豐富完整的觀光動線,十分適合從事各種具備海強一席的休閒活動,每逢假日總是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 龍鳳漁港景色優美、環境整潔,周邊遊憩設施規劃的十分完善,在港區設置有景端平台,夜間在美麗的照明設備襯托下增加不少情調,也讓海邊的夜景更加美麗。漁港旁還有一片木麻黃樹林,在豔陽高照的夏天很適合當做您乘涼休憩的好地方,在這邊慢跑、散步甚至騎乘單車,可以達到放鬆身心又鍛鍊身體的目的。 為了增加沿海漁港的觀光資源,帶動沿海休閒旅遊的氣氛,提昇漁民的收益,縣政府投下鉅資興建的「龍鳳漁港跨海景觀橋」於2008年正式啟用,白色風帆造型,美麗堅實的鋼骨結構,讓民眾可以在上面賞海景,騎單車,成為最受遊客喜愛的熱門場景。

Read More +

永和山自行車觀光園道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頭份市上興里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永和山水庫自行車道觀光園道首重本地自然及客家人文資源之介紹,路途導覽包括有全區導覽及資源解說牌示、方向標示牌及里程樁、百歲橋欄杆及舖面美化、河口橋美化、東興石壁題詩石雕(古蹟再造)、一字屋前設施改善、尿滯仔洞口前步道及安全護欄新建等。 可利用週休二日,攜家帶眷或約三五好友也可以獨自一人,悠遊享受騎自行車的樂趣,前往永和山自行車觀光園道,沿途美景天成,令人驚豔,諸多景點值得您駐足欣賞並細細品味;如屹立不搖的百年楓樹、難得的土地公「聯合辦公處」、綠意盎然的挑擔古道、巧奪天工的尿滯仔岩壁隧道、情深意濃如膠似漆的夫妻樹,也有令人發思古幽情的永寧義渡碑、劉氏宗祠、傳統建築一字屋等等,走一回保證不僅讓您健康加分更讓您回味無窮! 永和山自行車觀光園道,位於頭份市上興里,以東興河濱公園為起點,尿仔隧道口為終點,全程約3公里。園道所經之處是典型的客家村落,無論住宅樣式或風俗民情仍保有客家人樸實原貌。此地房舍大多面向廣袤稻田而居,視野遼闊;老人家依然維持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方式,人與自然的關係密切而和諧。土地公廟是他們的精神寄託,徐屋是他們血濃於水的宗族象徵。 特殊景觀、生態環境: 徐氏祠堂:祠堂徐屋是徐明桂嘗祖屋,屬傳統三合院建築,保存極為完整,古色古香,發人思古之幽情。 上埔福德祠:上埔福德祠座落於吉祥路495號,1969年冬興建完成;老伯公廟不但是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廟旁大樹尚可供大家休憩、聊天。 尿口仔隧道:尿口仔隧道位於上興里丘陵地帶,俯瞰中港溪及一大片水稻田,山洞高約1.8m,寬約1.7m,長度約100m,岩壁光滑堅固,沒有任何支柱支撐。通過漆黑隧道後,沿著山洞右側山路登高,可看見工寮、流籠遺蹟,尿仔隧道應是早期居民用來運送農產品(甘蔗)的路線。

Read More +

中港慈裕宮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中美里民生路7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慈裕宮奉祀媽祖,俗稱中港媽祖,與北港朝天宮、東港東隆宮並稱台灣三媽祖,每年農曆正月15日賞花燈,3月23日、9月9日的廟會及中元普渡的際祀鹿典,常為中港帶來少有的熱鬧景象。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是慈裕宮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柱心雕得十分細瘦,是該宮的特色。 慈裕宮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動除了元宵節的「炸邯鄲」之外,另一個就是「洗港祭江」。「洗港祭江」是全國唯一的夏季媽祖出巡,在端午節當天,由媽祖率領其他四位神明繞境中港,並在出海口進行各種儀式,儀式完畢後所有人必須背向出海口,不出任何聲音的悄悄離開,眾神像則要面向出海口退回,象徵確保這塊土地潔淨,並保護眾人平安。「炸邯鄲」則是元宵節晚間,以神轎綁著神像金身,由4名「打赤搏」、「戴錢帽」、「穿短褲」、「著布鞋」、「手拿掃把」的轎夫,沿途護送神轎在各定點接受信徒的炮陣迎接。 為何稱中港 中港明明在台灣的北部,為什麼叫「中」港呢? 中港是竹南鎮建設最早的港市,昔時大陸人民坐船來臺,因當時對臺灣全部地理不太清楚,認為中港在鹿港、基隆當中,所以取名叫為中港。 「炸邯鄲」小檔案 台灣目前仍保留炸邯鄲活動有台東與竹南兩地,苗栗縣竹南炸邯鄲是由四名打赤膊的轎夫抬抬著玄壇元帥金身上場接受鞭炮洗禮;台東則是抬著玄壇爺附身的人上陣。 青斗石獅 青斗石獅係乾隆四十八年由信徒敬獻,質地細緻,夏日觸感清涼,會有濕潤感,極為奇特,是全台獨一無二的石獅藝術精品。 古檀香爐 一般廟裡所用的香爐,不是由金屬就是由瓷或石製成的,可是慈裕宮裡卻有一只全台獨有的『檀香木古香爐』喔,極具藝術價值。 井井泉 井井泉相傳為台巡撫劉銘傳率部駐紮慈裕宮時所開鑿,「泉湧水甘,清澈見底用石砌成六角型,名之井井泉」,現今雖已被自來水取代,但仍可以代表先民奮鬥的經過。 慈裕宮奉祀媽祖,俗稱中港媽祖,與北港朝天宮、東港東隆宮並稱“台灣三媽祖,每年農曆正月15日賞花燈,3月23日、9月9日的廟會及中元普渡的際祀鹿典,常為中港帶來少有的熱鬧景象。石雕是慈裕宮裝飾的主體,包括入口正門與外檐裝飾、檐廊及立柱。前殿中門的一對青斗石獅,是目前所知該宮最早的石雕佳作,前殿的蟠龍石柱,是慈裕宮僅存的一對早期龍柱,柱心雕得十分細瘦,是該宮的特色。

Read More +

后厝龍鳳宮

所在地:苗栗縣
地址:苗栗縣竹南鎮龍安街69號
開放時間:每日開放

「龍鳳宮」 充滿美感的宗教、藝術之旅!龍鳳宮正式創建於清道光16年(西元1836年),主祀天上聖母,香火鼎盛,與中港慈裕宮號稱內外媽祖,慈裕宮稱內媽祖,龍鳳宮則為外媽祖。 歷史悠久的龍鳯宮可說是座寶藏處處的殿堂呢!廟宇建築的最大特色是136尺、約12層樓高的宏偉媽祖塑像,天氣晴朗時從塑像頂部眺望,可以看到波瀾壯闊的台灣海峽,氣象萬千。 色彩豐富的剪黏、交趾陶裝飾藝術以及兼具精巧與技術的藻井、天花、斗拱、石雕等更是將廟宇建築藝術發揮到極致!龍鳳宮還珍藏了許多逾百年歷史的古匾、古物,其中「清道光年間石製香爐」、「大明宣德年製銅爐」、「瓜形藥籤」以及與廟同齡的古井─龍泉井等都是龍鳳宮的鎮宮之寶,值得細細欣賞。

Read More +

鳳崎晚霞

所在地:新竹縣
地址:新竹縣竹北市尚義里蓮花路925號
開放時間:未提供

鳳山、崎山位於新豐鄉坑子口山末端,因形狀如鳳凰的鼻子,俗稱鳳鼻尾。由明新科技大學旁產業道路進入,於西端突出之海濱高地向下眺望,北見觀音鄉、南望新竹與香山平原,日暮時分,山色與晚霞相輝映,霞光映照海面,淡水廳誌記載為淡水廳八景之一,名稱為「鳳崎晚霞」。

Read More +

湖口老街

所在地:新竹縣
地址:新竹縣湖口鄉湖鏡村湖口老街
開放時間:未提供

1893年縱貫鐵路在老湖口設有車站,成為交通、經濟重心,帶動老街發展,1914年起興建特殊的「大正式建築」,結合華南的紅磚建材,加上堂號浮雕,充滿典雅氣氛。隨著車站於1929年遷移,老街漸漸沒落,近年經活化而重新展現風采。今日的湖口老街雖已鉛華洗盡換上一身素雅紅杉,但特有的懷舊與藝術氛圍,猶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墨客造訪遊歷。雖然一旁就是高速公路,但走入湖口老街就像走入了另一空間。天主堂門前佇立的木車站,娓娓訴說著流逝的火車歲月,矮房舍形式、磚紅色的巴洛克建築,正面牌樓的立體雕刻,復古造型的商號以及維持完好拱形的騎樓道,都將老街的歷史堆疊至民國初年的樣子,由天主堂至街底三元宮全長約300公尺,寬約10公尺的街道,處處有讓人驚艷的典雅建築。街道上除了當地居住的人家,也有老診所、文史工作室、咖啡廳、餐廳、豆汁味豆腐店等等,小吃店裡傳來陣陣薑絲炒大腸的香氣,與濃醇的咖啡香融合在一起,感覺中西合璧。遊客在遊賞同時,不妨進入當地的人文工作室,以更深度的方式體驗老湖口新面貌之美。

Read More +

青蛙石大峽谷

所在地:新竹縣
地址:新竹縣尖石鄉
開放時間:未提供

尖石往司馬庫斯途中,於溪谷可見一形似青蛙的巨岩面朝山頭蹲踞於溪谷中,傳說昔日一隻大青蛙為追食一雙大蚊蠅而至此處,蠅飛到山頭而青蛙為陡峭山壁所阻,無法越過山頭,只得對著山頭望穿秋水,經數百年後,終物化為一巨石。新竹縣尖石鄉「青蛙石」位於錦屏村與那羅溪的溪谷內,甚為雄偉,起腳下係深不見底之峽谷,並有一處高約40公尺之瀑布,瀑水傾洩而下,甚為壯觀。可從天然谷下到此河谷,是一優美的遊憩地點。「青蛙石」為一個佇立在山谷間的奇石,不僅外觀像,更是大自然造物的力量,也是尖石鄉獨特的美景,是遊客不可不到的地方。

Read More +

竹東五穀宮

所在地:新竹縣
地址:310新竹縣竹東鎮中興路三段73巷30號
開放時間:未提供

竹東五穀宮,神農大帝祖廟俗稱五穀爺。是一座位在臺灣新竹縣竹東二重里地區的神農大帝廟,也是竹東地區唯一主祀五穀爺的廟宇,該廟是台灣神農大帝信仰的代 表廟宇之一。

Read More +

福龍宮

所在地:新竹縣
地址:新竹縣竹東鎮柯湖路三段291號
開放時間:未提供

竹東鎮柯湖里福龍宫沿革史前清宣宗時代道光十四年甲午歲(公元一八三四年)台灣府淡水「同知」(李嗣鄴)奉肯授權粤籍「姜秀巒」。墾治竹塹東南廂山地。由官方補助經費壹仟兩銀元,並有閩人「周邦正」。號百萬者。亦參與墾治。即向閩粤人等籌集。二十四股。臻成官民聯墾。租稱「金廣福」「墾號」。與姜周二氏為。各籍各戸之首。金指官資。廣指粵人。福指閩人。進行墾治。當時柯湖地帶。四面環山中央盆地。且森林密佈。「土著」依高臨下。防易攻難。且外週地勢低矮。墾治人馬。無法進入柯湖地區。改由三角城。小地名曰:「細咸菜細甕」。攻入樹杞林番社子等地。當夜「土著」看見天空中有三王率兵從天降。「土著」驚惶。一夜之間不戰盡退。番社中即今王爺廟坪邊。留有一老婦人不能走動者。後漢人進入柯湖。由其傳說得知。乃係三山國王顯聖。即在此地築蓋。一簡陋廟宇。為祀奉三山國王也。名稱「王爺廟」。將周園三甲餘土地。姜周二氏及墾股合議。不能分有。抽起作為「王爺廟」維持燒香點茶使用。名曰:「王爺嘗」日據時期稱為。寺廟公業主「王爺嘗」。漢人進入柯湖開墾水田烟地。此地肥沃。四面環山。無季節風吹入。且有溪水清秀。屈曲長流。耕地農作物豐收。人民平安。畜產旺盛。頓時人口雲集。此皆神靈庇佑。竹塹城至樹杞林「即新竹至竹東」無築道路。竹塹城至柯湖。有牛車路可通。「王爺廟」坪。設有轉運站。開「大隘」即今北埔峨眉等地。所需物資再用人工肩擔。經由上大壢入北埔。故昔日有屠商雜貨店等。雲集繁盛時期。至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歲。(公元一八九五年)六月間。日軍攻入竹塹城。柯湖地區。組田賦兵抵抗日軍。在第七鄰山上搭「隘寮」日夜守備。至今名曰隘察凸。王爺廟對面山設有夜間守備至今名曰更寮凸。日軍恨漢人抵抗。日軍攻入柯湖。將「王爺廟」並附村莊。放火燒毁。戰亂平息。光緒二十三年丁酉歲。(公元一八九七年)。五月間眾人倡議募捐。二次重建「王爺廟」土角磚造正廳五間横屋六間。至民國二十三年甲戌歲。(公元一九三四年)正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金身修面一次。是年五月間。「三山國王第二次顯聖救民疾苦。每日數以仟計民眾。朝拜求仙丹仙水者。群擁不絕。迨至台灣光復。民國三十五年。改稱本廟為福龍宮。風雨侵襲。且係土角磚造。破舊漏水不堪。民國七十年辛酉歲。(公元一九八一年)。眾人倡議改建。同年成立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掌理廟務焕然一新。民國七十九年。庚午歲三月二十四日。本宮組團前往大陸。湄洲媽祖廟。南普陀寺。揭西縣河婆霖田宫。三山國王祖廟。朝聖参拜。並奉請「三王夫人」香爐一座。回宮鎮廟奉拜。是年十一月二十七日。一連五天慶成圓醮法會。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是以為誌。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