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頭山、樓門岩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1綠島鄉環島公路6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綠島東北方海岬的牛頭山是綠島地標,牠靜靜地趴臥在東北岬,守望著綠島以及每位到來的旅客。從南寮漁港往北走,沿途經過綠島遊客中心、柴口、綠洲山莊等景點,就可抵達牛頭山。牛頭山三面環海,山頂是一大片碧草如茵的大草原,最適合賞海、觀汐,賞夕照的地方;牛頭山的夕照也是綠島絕佳的景色之一,有別於朝日溫泉與綠島燈塔平地觀賞夕陽的景色,從高處俯瞰牛頭山的夕照,欣賞著夕陽緩緩落到另一端的中央山脈,進而消失不見,感受不同的蕭瑟美感。牛頭山可遙望樓門岩,樓門岩位於綠島東北角海岸外約300公尺處,是一連串突出海面小珊瑚礁岩塊群,而其中最高大一塊經過海浪擊打侵蝕,中央地方貫穿成圓洞,由綠島遠遠望去,像拱門一樣,因此被稱為「樓門岩」,是綠島最具代表性的海蝕洞穴;動力船可以從中駛過,抬頭欣賞震撼人心的海蝕洞,或是俯瞰變化多端的海底地型,與海浪拍打礁岩的夏日美景。
Read More +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1綠島鄉將軍岩20號
開放時間:每日09:00-17:00
「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原為「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現址為台東縣綠島鄉公館村將軍岩20號,土地面積約32公頃,位於綠島東北角。園區內歷經火燒島浮浪者收容所、新生訓導處、綠洲山莊等不同時期的監獄文化,為威權政府實施重大人權侵害發生地。整個園區的建築群、自然、生態景觀表現長期人群與自然互動的過程,將各種型態的文化資產及地景結合成一文化景觀。 戒嚴時期「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為軍事、政治、治安案件之羈押的場所;1951年至1970年間之新生訓導處時期,1972年至1987年間之綠洲山莊時期(國防部感訓監獄時期),其中綠洲山莊乃因應1970年泰源事件而興建之高牆封閉式監獄,與新生訓導處時期之空間型態差異大。「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在台灣人民爭取人權發展的歷史中,具有特殊意義。每個時代都有屬於自己的無奈與悲歌,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誕生於政治敏感時期,過去為專用以囚禁政治犯和思想犯。白色恐怖綠島紀念園區位在綠島的公館村的將軍岩前方,占地極廣,涵蓋將軍岩、人權紀念公園、綠洲山莊、莊敬營區等,其中的綠洲山莊、新生訓導處便是進行感化教育、思想改造的地方。一踏入園區中,便能感受當時的沉重又壓抑的氛圍,是認識昔日台灣白色恐怖、人權發展歷史的好去處。綠洲山莊綠洲山莊過去為國防部綠島感訓監獄,1972年完工後,陸續將泰源監獄與各地軍事監獄中的思想犯遷置於此,並完全保留了昔日高聳的圍牆、鐵絲網、操場、禮堂、八卦樓、禁閉室和52間大小牢房。在綠洲山莊前的右方洞口名為鬼門關,原是過去進入綠洲山莊必經之處,過了鬼門關後即是綠洲山莊,意味著生還機會渺茫。走進綠洲山莊,山莊內展示許多白色恐怖時期相關史料,窄小的監獄、幽暗沉重的氛圍籠罩著,即使在多年後的現在,那份沉重仍然在其中揮之不去。新生訓導處民國39年(1950)初期,由於台灣各地監獄的政治犯人滿為患,大部分被送往綠島,接受無止盡的勞動與思想改造,因此新生訓導處成為最大的勞改集中營。現在的新生訓導處重現了過去的中隊房舍、上課區、廚房等,踏入房間可以看見栩栩如生的蠟像,在不大的寢室(囚室)中約住了120至160人,每個人必須輪流相疊側睡,甚至難以翻身,讓人真實感受當時他們的難受與不公平對待,並只能運用就寢前短短的一小時,來寫家書、下象棋、拉小提琴或胡琴,稍稍釋放身心所承受的壓抑。綠島人權紀念公園公園內的紀念碑與不平坦的草原以潛入地下的設計,代表著當時被埋沒地底下的黑暗時期與不平等待遇,而人權紀念碑象徵著對新時代免於恐懼之自由的追求,特別選在民國88年(1999)國際人權日動工,又稱為「綠島垂淚碑」,螺旋狀的結構在下雨時,雨水會由兩旁的集水渠彙集流入中心的點,就像是流淚一般。在旁邊碑文,名為:「垂淚碑」。上面有著名作家柏楊所題的碑文:「在那個時代,有多少母親,為她們被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長夜哭泣。」短短的28個字卻道盡了那個時代的苦難。
Read More +阿美族民俗中心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61成功鎮新村路25號
開放時間:
阿美族民俗中心位於東管處都歷處本部旁,佔地約2公頃,園區中設有戶外表演廣場、可供2千人觀賞的戶外看台、射箭體驗區、阿美族傳統家屋等,並目前由Amis旮亙樂團做經營,讓遊客前來當神射手、DIY製作阿美族串珠、傳統樂器排笛,或是欣賞阿美族傳統歌舞表演,不僅成為體驗阿美族文化的好去處,也是親子景點遊樂的好地方。阿美族民俗中心在西元1995年(民國84年)11月興建完成,主要建築之祭屋及家屋,是依據日本民族學家千千岩助太郎在西元1943年(民國32年)於花蓮縣光復鄉調查的手繪圖,仿造花蓮縣太巴塱社的祭司住家搭建,走訪這裡,可看出阿美族特有的居住文化。除了逛逛特色建築,了解阿美族的建築之美以外,民俗中心還有部落文物展、手工藝品、特產展售、美食服務等,最後也不容錯過定時的免費展演,嘹亮的歌聲,搭配以阿美族特有的旮亙(竹鐘)、鼻笛等樂器演奏,重現了阿美族最原味的音樂,下次若有機會拜訪時,不妨等候一下,來欣賞Amis旮亙樂團的表演吧!
Read More +烏石鼻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62長濱鄉介於長濱與石雨傘間,約在台11線97.5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烏石鼻位於長濱鄉南方寧埔村一片伸入海中的岬角,因遠看像人的鼻子向外突出而命名。迷人的烏石鼻擁有為全台灣面積最大的柱狀火山成岩體,突出於海中的黝黑岩體,便是火山活動熔岩噴發的產物。烏石鼻四周有著多樣化的潮間帶生態與海蝕地形,加上海域附近有豐富的浮游生物和魚,更是成為東海岸磯釣和潛水的天堂,尤其每年2月釣白毛的季節,更可見到沿岸佈滿釣客,人手一竿享受釣魚樂趣的盛況。
Read More +成功新港漁港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61成功鎮港邊路19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成功鎮以前為「麻荖漏社」,1921年日人改為「新港」,戰後改為「成功」,距今3,500年前之麒麟文化,以成功鎮之出土文物為最,可知此地起源甚早。成功新港漁港是東海岸地區最大的漁港,漁港面臨太平洋,是黑潮暖流經過的海域,鬼頭刀、旗魚、鰹魚等豐富的海洋資源,造就了成功獨特的鏢旗魚技藝,以及漁業文化的蓬勃發展。當每年10月吹起東北季風時,正是旗魚的盛產季節,漁民鏢旗魚的獨到技藝,讓旗魚肉質保留了鮮Q的口感,深受各地老饕的喜愛,紛紛來成功飽啖美味的旗魚大餐!黑潮暖流經過的成功,也是賞鯨的好地方!搭乘賞鯨船乘風破浪,遙望美麗的東海岸島嶼之餘,還有機會欣賞到海豚成群在海中跳躍,那美麗的時刻總是令人難以忘懷。除了賞鯨、冬天大啖旗魚之外,成功鎮上還有各種特色小吃、伴手禮,多汁的鬼頭刀魚排、綿密的成功豆花、用當地食材製作的手工餅等等,都是來成功不可錯過的美食喔!
Read More +都蘭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9東河鄉都蘭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月光小棧:星期三、日 休息 / 星期一、二、四、五、六 11:00–17:00
都蘭是東部海岸南段最大的部落,聳立東台灣的都蘭山,向來是部落族群景仰的「聖山」,不只是民俗、藝術與文化的精神象徵,同時也是遊客可以享受山林野趣的好去處!近來阿美族部落致力推動社區文化,使得歌謠舞蹈更顯精湛,手工藝品亦見創新精緻,而保有清新健康的阿美族風味美食,更是頗值一試。都蘭地區不只擁有縣定遺址「都蘭遺址」、海岸潮間帶及深具阿美族部落特色的生態,更有「水往上流奇觀」、電影「月光下 我記得」拍攝地-「月光小棧」、美麗的海灣「加母子灣」、紅糖文化藝術館「新東糖廠」,還有好山(都蘭聖山)、好水(太平洋)等景點,提供訪客充滿樂趣與驚奇的旅程!東管處沿著台11線興建幾座涼亭,使遊客能從不同角度瞭望都蘭灣之美,仲夏夜遊客在滿天星空下,享受都蘭灣美不勝收的景色!
Read More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松江路一段500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位於富岡漁港北方的海域,是東部海岸最南端的風景據點,因地形和岩石在種類上,與北關的野柳外貌相似,因此被稱為「小野柳」。園區內設有遊客中心、賣店、露營區與海邊步道等,來到這裡除了欣賞不同類型的奇岩怪石、觀海聽浪、賞魚戲水之外,天氣晴朗時更能眺望約33公里外的綠島,在此露營體驗在夜色下聽著海聲入睡的新奇感受。海洋與地殼變動創造出的瑰麗地景經過地殼抬升與海洋千年侵蝕沖刷下,造就了壯觀吸引旅人眼光的豆腐岩、蜂窩岩,而因岩層風化打造出各種奇岩怪石,其中以大眼蛙、駱駝石、龜陣岩最為著名,是來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必拍的地景之一。夜訪小野柳每年4月至10月時,便會推出「夜訪小野柳」的活動,透過解說志工精采的導覽,不僅帶領遊客認識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的夜間生態環境,還能看見生存於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的寄居蟹,讓人發掘入夜後富岡地質公園 (小野柳) 另一面風貌,同時透過這場活動,募集空殼幫忙寄居蟹找一個家。
Read More +加路蘭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0臺東市台11線157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加路蘭擁有一大片寬廣的草坪、休憩涼亭、解說站以及觀景台,不但提供了東海岸旅行的最佳休息站,這裡美麗的海岸景觀與獨樹一格的裝置藝術,成為熱門的拍照景點,旅人們可在海邊散步聽浪聲、吹海風,一邊迎著和煦陽光渡過悠閒時光,或是夜晚拜訪毫無光害的加路蘭,仰望浩瀚無垠的星空。來到加路蘭除了欣賞自然美景之外,區內也有不少由漂流木所組成的裝置藝術作品,其中有兩條魚矗立在海邊,取名為「我的好朋友」的裝置藝術作品,上面寫道:「歡迎過路的旅者,有一個輕鬆愉快的旅程!」其他還有「類窗櫺」、「日昇之舞」、「風車組」、「哭泣的露珠」等,連休憩涼亭中的裝飾也可見漂流木的蹤影,讓加路蘭成為最美的藝文海岸遊憩區。
Read More +金樽
所在地:臺東縣地址:臺東縣959東河鄉七里橋11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金樽可俯瞰海岸全景,包含金樽漁港、白沙灣海灘以及附近的山澗峽谷,讓秀麗的景色完全盡收眼底,而這裡以臺灣唯一正在形成的陸連島聞名,看似酒杯形狀的海灣,故取名為「金樽」,又因為形狀像船錨,也被稱為「錨島」或「錨狀礁」。金樽擁有綿延達3公里長的純淨又迷人的沙灘,旅人可至觀景休憩區觀海景、聽浪聲,近距離感受潔白浪花拍打岸邊的旖旎風情,或是在冬天約11-12月份時,來金樽漁港欣賞國際衝浪公開賽選手們駕馭海浪的英姿!遊玩金樽柔細的沙灘後,可回到休憩區稍作休息,遠觀金樽陸連島,十足愜意,也是人生一大享受。
Read More +北回歸線
所在地:花蓮縣地址:花蓮縣977豐濱鄉台11線70.5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台灣一共有三個北回歸線標,分別在嘉義水上鄉、花蓮舞鶴台地、豐濱鄉,而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位於台11線70.5公里處。潔白的地標坐擁海岸山脈與太平洋的美景,常常吸引了許多遊客來此拍照、休憩,但是你知道為什麼這座北回歸線標碑中間會有一條細縫嗎?北回歸線就是指北緯23.5°,象徵著熱帶以及亞熱帶的分界點,最明顯的就是台灣北回歸線以南主要種植的作物,為熱帶的鳳梨以及釋迦,以北主要的作物就是溫帶作物茶以及水稻,而夏至中午時陽光會正好射入北回歸線標的縫中,此刻,塔旁的遊客即可體驗太陽下無影子的奇觀!所以經過除了來此拍照做個紀念,也可以閱讀解說牌了解四季的奧妙!
Read More +長虹橋
所在地:花蓮縣地址:花蓮縣977豐濱鄉台11線68公里處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長虹橋優雅的拱形橋身橫跨在秀姑巒溪出海口處兩岸,在山海交際之處形成一道美麗的虹影,成為東海岸的著名拍照地標,而這裡也是泛舟的終點站,一艘艘疲倦又滿足的泛舟筏在這裡靠岸。沿著步道在溪畔漫步,水鳥輕巧的在河床邊覓食,自行車來來往往,兩旁的植物隨季節變換風景,若是累了,不妨到附近的新太平洋1號店稍作休息,喝杯下午茶,度過悠閒的時光。出海口的奚卜蘭島,又稱作獅球嶼,綠意蒼蒼的小島是當地海岸阿美族的聖地,也是火山集塊岩構成的島嶼,由於溪流阻隔,保有相當天然的生態相貌,在河口覓食的鳥類、洄游魚類和蝦蟹都會在此聚集,是做生態觀察的好地點。
Read More +石梯坪
所在地:花蓮縣地址:花蓮縣977豐濱鄉石梯坪52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石梯坪擁有經風力和海水雕刻而成的特殊岩岸風景,潮間帶上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螃蟹、海星、海參、寄居蟹、色彩斑斕的魚群,等待觀察力敏銳的人來一探奧秘。夜晚在海蝕平台上方的石梯坪露營區搭營,隔天就能在營帳前迎接美麗的晨曦,看清晨的陽光破雲而出將海面映照得金黃燦爛。世界級的戶外地質教室石梯坪位在花蓮縣豐濱鄉石梯灣的南側尾端,整個區域是一個面積極大的海岸階地,海蝕地形十分發達,海蝕平台、隆起珊瑚礁、海蝕溝、海蝕崖等舉目皆是,尤其是壺穴景觀堪稱台灣第一。石梯坪海岸蘊藏著豐富的珊瑚礁群和熱帶魚群,潮間帶上與壺穴形成的潮池,生長著各式各樣的海藻、魚蝦、貝類等海洋生物,使石梯坪成為觀察潮間帶豐富生態和潛水、磯釣的絕佳場所。遊客可沿著風景區的環狀步道實地觀察,或是登上17公尺高的單面山,不僅可飽覽石梯坪的地質景觀,太平洋的壯闊浩瀚景象也能盡入眼底。來生態賞鯨吧石梯坪也是個充滿生命力的港口,漁船每日捕撈新鮮的漁獲上岸外,這裡也是台灣賞鯨的發源地,每年夏天鯨豚們總現身外海,吸引遊人們搭上賞鯨船追逐牠們優雅的身影,不妨搭上船一同來個生態賞鯨之旅吧!
Read More +水璉、牛山海岸
所在地:花蓮縣地址:花蓮縣974壽豐鄉牛山39之5號
開放時間:
水璉位在花蓮縣壽豐鄉海濱,蒼翠的山丘環抱著寬廣的河谷盆地,水璉溪蜿蜒而過,沿著公路邊的小徑往下,水璉濕地牛山海岸彷彿一片臨海的秘密樂園。除了可以踏浪戲水、進行沙灘活動和悠閒的垂釣之外,這片海岸的生態資源也相當豐富,海岸植物林是觀察東海岸生態樣貌的好地點,健行、漫步、賞鳥、觀蝶都是很棒的選擇,徜徉在廣闊的海岸草坪上感受藍天,白雲和陽光,時間彷彿定格。 牛山呼庭的由來座落在水璉南方海灘的牛山,阿美族叫做:Huting(呼庭),意思為大片草地的牧場。牛山擁有特殊地形,最奇特的是南岸貌似梯田的山丘小階,曾是水牛的牧草區,春天滿山坡的台灣百合盛開,可謂野百合的原生勝地。牛山的植物群相豐富,幾乎是東部海岸植物相的縮影,西元1990年(民國79年)已列入台灣沿海保護區計畫中之自然保護區。冬天水璉牛山的海灘會唱歌-換膚海灘春夏,海灘柔細溫潤,赤足漫步在沙灘上,海風徐徐吹拂,彷彿置身「海角一樂園」,閒適自在悠遊自得;當東北季風一起,長長的沙灘,幾番吹送,細沙變成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鵝卵石,依著一定的秩序排列在海灘上,海浪翻湧而來,鵝卵石被推著往岸上跑;當海浪退去,它們順著海灘的斜度,一顆顆滾下,發出高低抑揚不同頻率的聲音,當地人稱:冬天水璉牛山的海灘會唱歌。把心留在海岸線-星光露營牛山這裡也有小木屋提供簡單住宿,也可以選擇露營。躺在星空之下,在眼底刻滿星光,聽著潮水的聲音入眠,一不小心連心都會遺留在海岸線了。
Read More +壽天宮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20岡山區壽天里公園路40號
開放時間:05:30–21:00
壽天宮是岡山區香火最鼎盛的廟宇,位於公園路中山公園北側,從清康熙五十一年,信徒由台南天后宮天上聖母分靈來到岡山,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壽天宮的建築金碧輝煌,採華南式三層宮殿式設計,屋頂的燕尾、剪黏造型優美、廟宇內部華麗細緻,並有名家潘麗水的彩繪作品,無論建築或藝術均非常可觀。正殿主祀天上聖母,並供奉觀音與玉皇大帝、福德正神。由於歷史悠久,壽天宮廟具有多項歷史文物,例如阿公店公斗、築岸序石碑,日治時期神社的石獅、石燈籠、神轎等等,廟外則結合中山公園的亭台池塘,景色怡人。壽天宮是岡山民眾的信仰中心,也因為其傳統建築美學及文物而值得再三悠遊探訪。
Read More +市境之南樹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32林園區東汕路32號
開放時間:全天候開放
高雄最南的一棵黃槿樹,位於林園區東汕路32號,剛好座落在高雄最南的經緯度上,這棵黃槿經過幾次風災催殘,依然努力綻放綠葉,生命力旺盛,在汕尾「市境之南樹」就可欣賞大武山壯麗的日出。
Read More +宏裕行花枝丸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6前鎮區新生路240號
開放時間:海鮮超市09:00-18:00觀光工廠10:00-17:30(16:30最後進場)星期二公休深海堡堡(餐廳)09:30-17:00(最後點餐) 星期二公休
除了有全台第一條自動化的花枝丸生產線,更設置了特色小吃區、澎湖味海鮮賣場、多媒體親子遊戲區、親子手作DIY教室以及產業知識區,除了享用美味鮮甜的花枝丸,還可以了解花枝丸完整製作過程及選用原料之堅持,另外還能學習到豐富的海洋教育知識,吃、喝、玩、樂,一應俱全。以系統化的工廠管理加上現代化機器設備,取得ISO22000與HACCP食品安全雙認證工廠,製作出符合食品衛生和安全的高優質產品。歡迎各位大朋友帶著小朋友一起到花枝丸館體驗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海洋知識場館,與大花枝來場有趣的知識饗宴
Read Mo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鼓山一路111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國定假日開館)
高雄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國際先鋒藝術趨勢全台碩果僅存冷戰時期軍事建築金馬賓館自1967年建成,隨著1998年軍方撤離走入歷史。2016年,高雄市都發局重新公開招標,由 ALIEN Art 永添藝術團隊出面保留,歷時兩年規整,重新於2018年11月28日以 ALIEN Art Centre 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美術館對外面世。原本規矩的軍事格局轉化為與自然融合的綠色建築,在其方圓內豐富著幾何元素,交織著來自過去與現代的故事。經過改造的賓館保留著古典的力量,同時交融優雅與當代。今日,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帶來了記憶、藝術、樹林、空間體驗、以及當代設計。隱身二樓的ALIEN All-Day Lounge,提供自然有機的新鮮輕食與咖啡,在設計與藝術的氛圍裡,邀請訪客沉浸在舒適的靈感之間。永添藝術.金馬賓館當代美術館聚焦在呈現文化、藝術、時尚與生活方式的新精神生活,以國際化的視野與標準,去重新發現、策畫當期展演活動,特展規劃依循美術館三個樓層展出日程更迭,此外尚有常設展覽。美術館二樓設有美術館商店、ALIEN All-Day Lounge咖啡廳,訪客可選購藝術精品與圖書,亦是觀展後會面與敘舊的絕佳場所,頂樓露天平台,可舉辦音樂與表演活動。
Read More +吉林夜市(吉林夜市美食街攤集場)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7三民區熱河一街與十全一路之間的吉林街
開放時間:15:00–01:00(各店家營業時間不同)
吉林夜市有將近50年的歷史,位在高雄後火車站,緊鄰高雄醫學大學、三民公園、大連皮鞋街。以吉林街為主,延伸至周遭的十全路、熱河街、永吉街、瀋陽街等區域,被稱為「高醫商圈」。吉林夜市的營業內容以小吃美食為主,有著種類繁多的美食,如小籠包、雞排、滷味、蝦麵、手搖飲、八寶冰、水餃、紅豆餅等。由於競爭激烈且位於學區,造就其便宜大碗又不失美味的特色,是鄰近居民、學生和上班族的覓食首選。近年來吉林夜市也成為觀光客熱門造訪夜市之一,每日可見住宿於後火車站附近旅店的觀光客步行到吉林夜市品嘗道地台灣小吃。自吉林夜市的熱河一街朝東邊望去,筆直的街道底端正中央矗立著高達50樓的長谷世貿大樓,是夜市裡獨特的城市景觀。
Read More +三塊厝舊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7三民區三德西街90巷8號
開放時間:10:00-18:00
三塊厝驛(舊三塊厝車站)從明治41年(1908年)2月開始營運。三塊厝驛兼營客貨,以貨物運輸為主要,特別是提供位於其北邊的台灣煉瓦株式會社的成品輸運有極大的貢獻。整體而言,三塊厝驛可說是昭和16年(1941)6月今日高雄火車站啟用之前,僅次於舊打狗驛(今高雄港站)的重要鐵道車站。現存站房於大正12年(1923)完成,是一座日式的木造車站建築,隨著中都工業的外移,舊三塊厝車站也在1986年廢站。2004年高雄市文化局將舊三塊厝車站列為市定古蹟,2008年因站體年久失修,台鐵決定將此進行維修,於2012年整修站體完成,舊站距離新站約50公尺。
Read More +鼓山車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4鼓山區鐵路街20巷6號
開放時間:06:00–00:00
鼓山站因地處柴山與愛河之山水交會點,基地西臨元亨寺古剎,東接愛河,跨中都橋銜接古蹟唐榮磚窯廠,建築及景觀設計構想元亨寺,及串接柴山的鐘鳴鼓響與鐵道記憶作為設計發想,以山形及鼓韻轉換曲線造型與地景起伏結合為一,故以「鼓鳴水秀」作為設計主題意象。■周邊食:光悅茶屋Koetsu Teahouse、古錐家、貝殼情人、河邊餐廳、書店喫茶一二三亭、高雄大碗公冰宿:碧港良居商旅遊:高雄元亨寺、壽山動物園、棧貳庫、打狗英國領事館文化園區、高雄哈瑪星代天宮、哈瑪星鐵道文化園區、武德殿、忠烈祠、西臨港線自行車道、西子灣、登山街60巷歷史場域時空廊道滑梯購:河邊餐廳、琥珀傳奇藝品
Read More +高雄車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7三民區港西里建國二路 318 號
開放時間:04:40~00:25
由荷蘭麥肯諾建築團隊操刀的高雄新車站,以「高雄之心」的概念出發,在高雄市的核心區域,以自然生態及複層廣場開放空間,設計淨高6公尺以上大型景觀綠化天棚,一大片綠化景觀設計,車站站區就是美麗的景觀公園。「下沉式廣場」的地下一層車站大廳,抬頭仰望,頂棚是由傳統廟埕燈籠轉化而來的拱頂照明,和片片輕盈白色雲朵天花。白天光線由天窗或挑空的天棚自然流洩,創造一個明亮潔淨的寬敞公共空間。
Read More +鳳山車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30鳳山區曹公路68號
開放時間:04:47~24:34
站體挑高 10 多米,大約 3 層樓高,外型、大廳以複合式鋁板,打造弧形天花棧板,形塑古城門意象,是高市首座結合停車場的火車站,站體規模與高雄火車站相當,同是 2島式、4 股道,規劃地下 3 層停車場,整個站體長達 300 米、寬 70 米,提供 200 多個汽、機車的停車格,成為高雄新地標。
Read More +正義車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2苓雅區正義路 308 號
開放時間:06:00–00:00
是苓雅區唯一火車站,站體設計為兩山形獨有的對稱出入口,以衝浪板為建築設計意象,微笑曲線與屋面線條搭配創造地標之獨特感。因考慮自然採光,車站入口使用玻璃帷幕設計。在車站南側的民宅牆面,更有藝術家何彥霖 LeHo Artwork 所創作的《天空之門》壁畫,與正義車站相互輝映。■周邊:食:步道咖啡、帕莎蒂娜日本料理 Hashi、恆心齋素食、莎曉克羅埃西亞廚房Croatian Kitchen宿:高第大飯店、康橋商旅-高雄-三多衛武營館、歌德商旅遊:正義公園、鳳山地方文化館、苓雅國際壁畫區、高雄清真寺購:喜憨兒創作料理
Read More +科工館車站
所在地:高雄市地址:高雄市807三民區大順三路307號
開放時間:06:00–00:00
科工館車站位在大順陸橋西側,距離科工館南舘僅有約五百公尺距離,與高雄輕軌 C30 相交。車站地面站體與民族站如雙胞胎般的相似,但地下空間有著截然不同的營造主體, 裝飾著 DNA 的螺旋鏈,呼應著「科工館」的站名。■周邊:食:atti咖啡研究工坊、人道素食餐廳、大都邑餐廳、正忠排骨、徐家料理行、慈香庭蔬食餐飲宿:大都會酒店、帕鉑舍旅旅店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玉皇宮(天公廟)、義永寺、褒忠義民廟購:打狗餅鋪中正店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