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渡船頭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1新店區渡船頭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新店溪的擺渡,始於清光緒7年(1881),新店溪上游到中游有九個渡口,新店渡為現今僅存的人力擺渡渡口。早年新店渡是新店唯一進入灣潭、直潭、塗潭以及屈尺等山區的交通樞紐,在道路陸續開通後,此處漸已成為假日休閒的觀光景點。搭乘渡船前往灣潭的居民或遊客,懷幽思古之外,更能碧潭美景中,享受水岸輕舟之樂。早期道路未開通前,部分居民仰賴渡船作為主要對外的交通方式,當時沿溪設立了9個渡口,後因陸上交通改善而逐漸廢棄。然而連接灣潭與新店街的「新店渡渡口」,是目前沿溪仍僅存的人力擺渡口,經過了數百年歲月,至今仍在新店、灣潭兩地悠悠來回。
Read More +直潭山登山步道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1新店區直潭山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直潭山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屈尺里,新店溪、北勢溪、南勢溪三溪交匯處,山頂俯瞰花園新城近在咫尺,南眺大桶山,西望熊空山,其山徑亦是日治時期的隘勇線。海拔728.8公尺直潭山座落在新北市新店區屈尺地區的新店溪附近,山頂西北方可眺望花園新城社區,主稜為雪山北北稜,南與大桶山、羅宏諸山抗禮,西與熊空山、獅子山相望,本區有數條健行活動的路線,路程有長有短,其中主要的路線為直潭山列大縱走,全程需走過七座山頭,如中嶺山、雞心尖、暗寶劍山、赤腳蘭山、石碇後山等(足足超過25公里),但由於路途遠且起伏甚大,除了腳健勇的山友外,一般是不宜做如此長途跋涉。
Read More +桶後溪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3烏來區桶後溪
開放時間:欲前需向烏玉檢查哨辦理入山申請
烏來區觀光旅遊以溫泉及山櫻花著稱。烏來也是台灣分布最北的原住民山地區,居民以泰雅族為主,「烏來」此一地名即源自於泰雅語中的「Ulay」,意為水很燙要小心「Kiluh-ulay」。烏來區泰雅族原住民在清治及日治時期,曾被稱做「屈尺番」。桶後溪位於臺灣北部,是南勢溪最大的支流,流域分布於新北市烏來區東北部。其源頭位於烘爐地山,向西偏北流至孝義,匯集南邊的支流阿玉溪後,繼續流至烏來,在此注入南勢溪而終止。桶後溪上游有桶後越嶺古道,古道是昔日泰雅族狩獵及遷徙時所踏踩出來的路徑,其中標示4公里附近的攔砂壩,河水順著人工方塊而流,是攝影界的私房景點之一。終點處的桶後越嶺古道,全長17 公里,可通往宜蘭縣礁溪鄉。桶後溪為山谷地形,是臺北地區的水源地(翡翠水庫),遊客入山需辦理車輛及人員入山申請。當地自然生態豐富完整,吸引數十種鳥類棲息,是臺灣十大最佳賞鳥地點。這裡擁有油畫般的景色,更被電影《賽德克.巴萊》選為拍攝場景。
Read More +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2三芝區後厝里蘭陽街40號(芝蘭別墅)
開放時間:請先電話預約
三芝的好山好水吸引眾多藝文工作者定居於此,「谷垚陶坊生活藝術館」的主人就是一個不錯的陶藝創作家,谷源滔老師最喜歡陶藝創作。作品特色: 以生活陶為原點,各種形狀、釉色組合搭配、使其變化豐富,延伸以陶為建材取向,舉凡創意地磚,陶壁,洗臉盆等作品,將陶與生活完全結合,更將陶瓷融入更大的生活空間中。 生活其實可以很簡單,藝術也可能很貼近生活,這是專業作陶人─谷源滔老師簡介DM上的開場白。 谷源滔老師位於三芝的住家,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住家,它結合了工作室、展示場所和居家生活空間功能,完完全全融入生活中的各個層面,在每一個不經意的角落,都可讓人發現陶帶來的驚喜。
Read More +源興居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2三芝區埔坪里埔頭坑 164-2 號
開放時間:內部不開放參觀
從三芝遊客中心的生態池,沿著道路步行約2分鐘,便可抵達源興居。而步道路線的設計,則是以讓遊客更方便遊覽整個源興居為概念,是兼具休閒、知性的旅遊好去處。源興居位於三芝遊客中心正後方,是李前總統登輝先生的故居,因而吸引很多遊客前來駐足參觀。主體建築為傳統式閩南三合院建築,黑瓦磚牆,保存十分完好,整體風格展現古樸典雅的風韻,四周老榕成蔭,坐在樹下石椅上欣賞百年古厝,頗有思古之幽情。
Read More +木屐寮農莊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2三芝區圓山村4鄰38號
開放時間:10:00~17:00
農庄主人吳春發為海霸王前任行政總廚,農會推動一鄉一休閒的計劃時,吳春發毅然辭去高薪,回鄉建設。木炭窯在數十年前的三芝隨處可見,但如今遺址只有兩處,吳春發將家中已廢棄了的木炭窯整理出來,除了窯爐外,還精心設計黑板石步道、筆筒樹涼亭、碧綠竹林及主題式餐飲等。木屐寮農庄是一個世外桃源的好所在,假日可來木屐寮炕蕃薯。
Read More +二號倉庫.文創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2三芝區中山路一段4號(三芝農會旁)
開放時間:週一 ,二,五:11:00-20:00,週三公休,週四11:00-17:00,週六 - 週日:11:00-21:00
二號倉庫.文創原是農會破舊不堪的倉庫,在農委會政策及在地的藝術家協助下,蛻變為具休閒人文特色的藝文展覽館,展示三芝區藝術家的創作,是個可以盡情欣賞手工藝品、裝置藝術、陶藝品的地方。這也是三芝地區主要地方特色餐飲及地方文化傳承業者,結合地方餐飲、農業經營、在地原創經紀整合的經營理念,與台灣這塊土地共同成長、發展並融合在地文化商品。
Read More +番婆林觀光花園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2三芝區錫板里17鄰番婆林44號
開放時間:08:00~19:00(全年無休,晚上請事先來電預約)
清嘉慶年間,錫板里是平埔族聚落,男人常外出打獵,村落族人大都是婦女,因此衍生「番婆林」的地號。 番婆林觀光花園中,四季都開滿了花朵。當12~5月來到,這裡有著象徵純潔無邪的小蒼蘭靜靜綻放,顏色鮮黃、香氣清甜;在4~6月時,則是有愛情花之稱的百子蓮,有紫有白,煞是艷人,適合盆栽欣賞。花種以海芋居多,除有常見的白海芋,高雅的氣質惹人愛憐,更有黃、粉紫、粉紅、深紅等各色海芋,恣意綻放。滿園黃、橙、紅、粉紅、桃、白、淡黃等各種顏色的麥桿菊,花瓣如紙一般的質地,是做壓花或乾燥花的花材,花期甚長,還有著「不凋花」的稱號。在這裡可以自行採摘各色的花苞,經由農場人員的教導,自己動手DIY,用鐵絲串成花束,帶回家中,花可至少一年不會謝,就像是「真」的假花。另外,農場中還種植有各種有機蔬菜,可大飽口福。值得推薦的是山藥湯圓。農場更提供有多種DIY的活動,適合親子與團體同樂,記得要先打電話預約。走在農場中,還能到附近的溪水中玩水,或是在園內的水池中抓泥鰍,有時也可以看到大群白鷺鷥,有種回到早期臺灣農業社會的錯覺。
Read More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中正東路二段68號2樓
開放時間:內部施工中暫停開放,正式營業時間將再對外公告。
【紅樹林生態教育館,目前內部施工中,暫停開放】紅樹林生態教育館是一座小而美的生態教育館。室內現有的展示空間類型包括靜態展示空間與多媒體視聽空間,運用圖文、海報、燈箱與多媒體影音等方式,介紹紅樹林明星物種-水筆仔的生長過程,以及紅樹林中的招潮蟹、彈塗魚與水鳥等生態。另設有觀景平台,可近距離觀察保留區,也透過視野極佳的觀景窗,一覽壯觀秀麗的成片紅樹林景觀、淡水河的河口海景、觀音山的山色及壯闊鮮紅的關渡大橋。位置緊鄰淡水紅樹林自然保留區,捷運紅樹林站的二樓,可以近距離觀察到紅樹林生態環境。若有需要可事先提出預約申請,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方能進入戶外生態小徑,親身體驗紅樹林生態系,並接近淡水紅樹林生態保留區內的水鳥、潮間帶生物以及熱鬧多樣的各式河口生物。可在此近距離一覽這片全世界最大的純水筆仔林相。
Read More +北新有機休閒農場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忠寮里7鄰演戲埔腳3之2號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08:00-12:00
北新有機休閒農場是由2005年神農獎得主簡連生先生所經營,主要以有機蔬果栽培以及有機農業推廣為主。農場細心規劃一系列的有機蔬果生產導覽,帶領大家參觀農場,說明有機蔬果生產過程,並分享自己的種植經驗。除此之外,農場也規劃了許多農村體驗活動,小朋友可以捲起褲管衣袖,學習農夫農作技巧,如翻土耕作、蔬菜種植到採收等必要的栽種步驟,或者是利用落葉、樹枝當作創作素材,以想像力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手工染布、也可以拿起槌子,敲敲打打製作阿公小時候的玩具、累了還可以和家人一起搓湯圓、吃烤地瓜等,都非常適合親子同樂。
Read More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中正路81號
開放時間:09:00~20:00(可能依天候狀況調整營業時間)
三協成糕餅博物館座落在熱鬧的淡水老街上,每到周休二日,館內門庭若市,不管是大朋友小朋友都搶先試吃各式糕餅。三協成糕餅鋪於1935年成立,最初由現任老闆的祖父帶著第二代和第三代的三兄弟學習泉州糕餅製作,三協成的意義就是希望三兄弟可以同心協力經營。早期最初從喜餅製作開始,後台向英國領事館主廚學習英國水果派的製作,造就了三協成的糕餅融合了傳統與西方的風味。另外,為了推廣在地觀光,讓來自各國的旅客能更加了解淡水,店內貼心提供介紹淡水的文史資料,共有中、英、德、法等多國語言版本,讓國內外遊客可免費取閱。店內隨時提供各式糕餅供顧客試吃,也貼心提供熱茶和座位,成為許多國內外遊客佇足拜訪的知名店家之一。店內所設立的「糕餅博物館」,記錄在地中西融合獨特餅舖文化,陳列具有年代的製餅模具,儼然成為淡水重要的人文景點。
Read More +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中正路233-2號
開放時間:15:00~19:00(週一、二休館)
淡水第一漁港旁廢棄多時且歷經60年歲月的老舊油庫機房,在2007年2月14日,變身成有著白牆綠窗櫺的「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門前佇立著綠色復古大郵筒,館內牆上還完整保留著當年供漁船補給油料的紅色老加油幫浦、館內陳列許多黑白色系的淡水風景明信片,是館長阿忠哥長期拍攝作品,將對淡水的濃厚情感寄寓於一張張淡水昔日風情的相片;館外則是淡水八景之一的「漁港影堤」風光。阿忠哥將淡水的美傳遞給世人知道,從20幾年前開始揹著相機穿梭大街小巷,以影像記錄小鎮各階段變遷,並以寫故事的心情,拍攝漁民、漁作、河海邊景象。並將多年的黑白攝影作品製成一張張明信片作為展售,同時歡迎來到漁文館的旅客提筆寫下內心對親友的思念情感,透過明信片讓淡水美景傳遞至全世界。
Read More +新北市忠烈祠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中正路一段6巷31號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週日:9:00~17:00開放全區 每週一、國定假日及農曆春節期間開放外園區。
忠烈祠是奉祀為中華民國殉職,並有其重大忠貞事蹟且足資矜式的國軍官兵、警察及人民的祠廟,設立位於淡水區滬尾砲臺旁邊的忠烈祠,古木參天,綠意盎然,為中法戰爭滬尾之役的古戰場,日本佔領台灣後,於昭和十四年(1939年)蓋了一座神社,奉祀明治天皇。台灣光復後,因年久失修,傾倒頹圮,成為廢墟,新北市政府於民國63年將其拆除並按原基座重建,保留神社原有之建築規模,但改採中國宮殿式建築,成為「新北市忠烈祠」,入祀不少抗日烈士亡靈。青翠的古松環繞著供奉先烈的祠堂,簡樸中帶著清麗,身入其中,有閒雲野鶴之感,站在牌樓下傾聽松濤、遠眺觀音山,就是淡水八景之一的「烈祠松濤」,現今松樹林已因蟲害早已不復存。
Read More +淡水紅樓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三民街2巷6號
開放時間:11:00 - 22:00
「淡水紅樓」因有著殖民地式紅磚建築的外觀,因而得名,始建於1895年,於1899年竣工,曾經過數次改建,還從紅樓變成黃樓,但在2000年後代屋主整修後,又回復其紅樓之外觀,並改成紅樓餐廳。雖不是政府所核定的古蹟,但是觀察各期興建改造歷史,可以說是象徵了黃金淡水的繁華,更見證了淡水一世紀以來的發展。淡水紅樓三面都設有磚拱迴廊,是棟非常美的建築,在當時規模能與其相比的,只有紅毛城的領事官邸。曾有位屋主是臺灣早年有名的文人-洪以南,將其命名為「達觀樓」,這是因為從這裡,你可以眺望淡水,東起關渡口,西至紅毛城與淡水港,景色之開闊讓人有達觀之感,在日據時代有許多港口及街景的照片都是由此樓拍攝而得。紅樓佇立在老街上的山坡,令人有種世外桃源之感,從老街要往紅樓的路上,有著大約只有兩人併肩寬的階梯巷道,聽說一共有106個階梯,在要探尋紅樓的路上,不妨實際驗證看看。
Read More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 09:00-17:00 休館日:週日及國定假日、淡江大學寒暑假期間休館日則另行公告。
淡江大學海事博物館位於淡江大學校園內,為建地2,134平方公尺、五層樓的船型建築。海事博物館展示古今中外各類的船艦模型,從15世紀到17世紀大航海時代到未來超導體電磁推進之各國船隻模型將近有六十幾艘,館中所有的船艦模型依照原船結構比例縮小,由手工製造。最初原本為淡江大學的商船學館,在民國79年的時候,改建為現今的海事博物館,並開始對外開放,讓遊客們有機會免費參觀欣賞,是國內首創的海事博物館。館中展示的船隻模型,像是聖瑪莉號、鄭和寶船、鐵達尼號及尼米茲航空母艦等,並設有模擬輪機室及駕駛台,還有一座表面三千兩百平方吋,擁有兩萬個地名的地球儀,提供豐富的航海資訊。
Read More +淡水八角塔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真理街26號
開放時間:06:00–21:00
八角塔於1925年完工,是淡江中學的精神堡壘,事後馬偕時代的代表建築。 此建築原名「信望愛塔」,是當年數學老師也是宣教士的羅虔益先生〈Mr.K.Doawie〉所設計,建築形式參考自英美名校,不僅結合中西,也採台灣地方性建築。格局按三合院形式。高60尺的主塔兩旁為二樓,再沿兩翼教室依次降低,前端教室以翼塔收尾,前有陽台、兩翼有迴廊,三塔環繞清翠之前庭,中開椰林道入正門。正門以觀音石為門楣並雕出雀替和宮燈,以突顯中國色彩。 八角塔門楣上方有吳廷芳篆隸「信望愛」為立校時之校訓,門額原有「淡水中學」之隸書,日人治校期間重雕「私立淡水中學校」校名,並在門前通道植兩排亞力山大椰子樹以及在東廂加蓋二樓。1956年男女兩校合併後,也在西廂增蓋二樓而成今貌。 這棟迷人的建築,不僅為淡江中學塑造了高雅的學風,提供了啟發及培養人文氣質的最佳環境。也成了不少今日影視廣告最浪漫的外景地。
Read More +公司田溪程氏古厝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新民街一段138巷7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17:00;【休館時間】每個星期一、每月第一週週二、農曆除夕前一日至年初三、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館日將另行公告。
位在新北市淡水區的公司田溪程氏古厝,為目前保存完整歷史的傳統建築,展現淡水近百年的閩南建築的特色與人文氣息。公司田溪一帶的開發可追溯至荷蘭時代,而程氏古厝為該地區碩果僅存的農宅,周遭有竹葦環繞、渠水流過,是舊農業社會三合院形式的代表性建築,保存完整,見證淡水地區開發的歷史。清乾隆年間,程耀事由晉江縣來臺定居,為淡水程氏家族殖業起家之始祖。古厝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據學者專家的研判應在1884年清法戰爭之前,當清法戰爭滬尾之役時,清軍曾於此駐兵並圍剿法軍致勝。宅第為一典型的三合院農舍,周遭有竹葦環繞、渠水流過,可為在地傳統農宅之典範。五間火庫起雙護龍式建築,屋脊採用金型馬背,牆身則使用在地盛產之安山岩配合土埆磚砌築,明間防禦性銃孔(抵禦當時盜匪用)以及外側山牆穿瓦衫(保護土埆磚避免雨水潤濕),為淡水地區同類型建築中少見,充分展現古建築之美及前人智慧。
Read More +多田榮吉故居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馬偕街19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9:30—17:00、週六至週日 9:30—18:00;【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館日將另行公告。
多田榮吉故居位在埔頂山丘的半山腰,座北朝南,後有山坡,前為陡峭駁坎,基地居高臨下,可以俯瞰淡水河岸及觀音山優美的風景。建物原址在清代為學海書院的學田,今日的地址是馬偕街19 號,鄰近淡水圖書館、小白宮及文化國小。建築充滿濃厚日本風情,同時又是全台第一間擁有自來水設備的民宅,不僅對當時臺灣自來水事業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也是本宅最有歷史性紀念的價值之一。多田榮吉故居於2005年4月公告指定為新北市市定古蹟,不用出國,就有置身在日本的感覺,很適合情侶一起來打卡拍照。此外,由於基地居高臨下,可以俯瞰淡水河岸及觀音山優美的風景,建築以紅檜木搭建,外牆的雨淋板、屋頂的黑瓦以及屋內的平竿緣天花板至今仍留存。
Read More +滬尾水道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水源街二段346巷5號
開放時間:暫停對外開放
日據時代,日本人為解決臺灣自來水問題,於西元1896年聘英籍技師巴爾頓為臺灣總督府衛生工程顧問技師,負責自來水廠設計與施工,現在的「雙峻頭淡水自來水廠」即是臺灣首座自來水廠。造型古典的石砌拱門,上方刻有「滬尾水源」字樣,歷經一世紀的水道,清澈依舊,至今仍源源不絶地供應淡水地區用水。現在的「滬尾水道」是屬於低海拔的天然地下水源,位處於淡水區水源街的山麓,享有臺灣第一自來水道的美稱。其古蹟涵蓋雙峻頭水源地、水閥室及三民街消火栓三個部分,而水閥室、消火栓屬於市街內小型公共建物,水源地則出自大屯山麓的火山岩深處,終年不枯,泉水清澈甘美,環境清幽;守衛室、大門口磚柱等建築物及這座保護水源百年設施,現已列為市定古蹟保護。
Read More +淡水氣候觀測所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中正東路42巷6號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內部不開放參觀)
淡水氣候觀測所籌建於1937年,正式啟用於1941年,是日治時期北部重要觀測所之一,當時稱為「淡水出張所」,一直忠實記錄著淡水地區歷年來的氣候變化。淡水氣候觀測所位於鼻仔頭水上機場上方,本來是在日治時代配屬於淡水水上飛行場的航空氣象觀測所,除了用以觀察氣象外,也兼辦觀測沿岸潮汐變化。現屬氣象單位管轄,每年冬天,當北方寒流南下,氣象報告看到北部最低溫的數據,其實都是來自於這個指標性參考點的淡水氣候觀測所。現為市定古蹟。特別說明: 本古蹟目前僅公告「所定著土地之地號及面積」,昔日欲指定之古蹟建物本體於指定前已毀損滅失僅存地基,因而僅公告其所定著土地之地號及面積。目前所見之白色外觀建築物尚未指定為古蹟。
Read More +淡水海關碼頭園區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中正路259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9:30—17:00,週六至週日 9:30—18:00,夏季延長開放時間(4月至10月,僅戶外區):週一至週五 17:00—20:00,週六至週日 18:00—20:00休館時間:每月第一個星期一(逢國定假日照常開放,翌日休館)、農曆除夕、年初一、政府公告之天然災害停止上班日,其他必要之休館日將另行公告。
位於中正路上的海關碼頭,清朝時曾因1858年(咸豐八年)天津條約及1860年(咸豐十年)北京條約,而成為全臺極為重要的港口,在貿易史上具有舉足輕重之地位。當時的港務局碼頭及英國領事船屋就在此設立,中國政府後正式延請英國人李泰國(Horatio N. Lay)為「總稅務司」,海關管理權移轉給洋人,這是清末列強侵略北臺灣的重要史證。淡水海關碼頭區園區內,有著洋樓與兩座日據時代建造的「港務倉庫」現為市定古蹟。在河岸步道可清楚看見全長約150公尺,重力式岸壁構造的淡水海關碼頭,岸壁表面全為硬石,內填卵石的石材建造,這是為了阻擋潮水的侵蝕。當時石材多使用觀音石與唭哩岸石,還有「繫船石」與供船上下貨的「登船口」的碼頭景觀,目前為海軍的駐守碼頭,屬軍用營區範圍,遠眺這個清朝時期的遺跡,可遙想百年前的港口繁華。目前開放自行車牽引進入園區巡覽,同時園區內也打造「鐵馬元氣驛站」提供休憩、簡易維修與諮詢導覽等服務。在景觀方面視野良好,不僅可於園區河畔遠眺關渡大橋,還可以一覽淡水河口夕陽美景,附近還有陳列許多淡水風景明信片的「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及可觀賞山海景觀、落日美景的景觀咖啡廳可參觀與休息。
Read More +淡水文化園區-殼牌倉庫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鼻頭街22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9:00~17:30)(逢週一休館.免費參觀)
淡水捷運站一帶舊稱「鼻仔頭」,淡水開港後,洋樓、洋行林立,除五大洋行─寶順、德記、水陸、和記、怡記洋行外,嘉士洋行也並列其中,位於今鼻頭街22號的殼牌(Shell)公司之儲油倉庫及油槽,前身便是「英商嘉士洋行倉庫」,現為「淡水文化基金會」與「淡水社區大學」用地。同治元年 (1862) 淡水海關正式開市,淡水港迅速成為北臺灣第一大港、佔全臺貿易量六成以上,茶、煤、樟腦為出口大宗。最著名便是英商寶順洋行住宅及殼牌公司之儲油槽倉庫。百年後,大多數的洋行、倉庫都已不復蹤跡,但殼牌倉庫因產權的糾葛被留下來,且在淡水河岸景觀保衛的行動下,進而被提報成歷史古蹟,而成為淡水開港通商的黃金時代之重要證物。現為市定古蹟。新北市市定古蹟原英商嘉士洋行倉庫(淡水殼牌倉庫)擁有四座大倉庫、三座小建築物、油槽遺址,約近4千坪的土地面積,見證淡水開港、日本領台、二次世界大戰美軍轟炸台灣等重要歷史時刻,是北臺灣少數僅存的洋行倉庫,也是台灣少數僅有的工業遺址古蹟。
Read More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2三芝區芝柏路26號
開放時間:週末例假日:AM10:00~PM17:00 其它時間請先來電預約
成立於民國85年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是國寶級藝人李天祿生前為了發揚、傳承傳統布袋戲藝術所推動成立的文物館。位於三芝區芝柏山莊,沿途可眺望北海岸,有種遺世獨立的靜謐。三層樓建築的文物館,紅磚及木質的陳設,讓館內充滿古色古香的質樸美感。入口處是挑高的禮品區,並有偶戲體驗區、獎牌勳章展示區、DIY製偶區,還提供畫筆讓小朋友彩繪布袋戲偶。文物館一樓供奉了布袋戲戲神田都元帥,兩旁設置後場樂器區,推開後方古樸的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演藝廳,古典精緻的戲臺、排放著長凳,讓人彷彿回到了布袋戲鼎盛的時代。往樓上走,是文物館主要的展示區,展示了李天祿先生70餘年的珍貴收藏,包括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戲偶、偶頭、偶衣及各式道具、後場樂器、大陸泉州傀儡大師黃奕缺的專區等,館內還收藏許多異國的戲偶等,象徵著李天祿對臺灣傳統文化的貢獻。展示區設有感應式的影音導覽說明,而偶衣展示架皆可360度轉動,供民眾欣賞。文物館更不定期會安排布袋戲的演出。來到這裡,可以深深感受到李天祿先生對傳統掌中戲文化的堅持與貢獻,以及其後代為了推廣布袋戲所做的努力!
Read More +滬尾馬偕醫館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51淡水區馬偕街6號
開放時間:週一-週四 11:00~18:00(含國定假日)、週五-周日 11:00~21:00;【公休日】除夕至初二
滬尾偕醫館不僅是新北市市定古蹟之一,也是臺灣北部第一家西式醫院。由於馬偕博士曾於此進行宣教及醫療,此處也展出當時醫院的器具用品,以及博士生平簡介、衣物、日用品、教會相關用品等,其中包括由國外引進,曾擺放於博士家超過百年歷史的風琴、馬偕家人穿過的唐裝,可以來一趟了解馬偕博士生平、與當時的醫療環境。西元1879年由同姓的馬偕婦人為紀念已逝的先生-馬偕船長,並且也感念馬偕博士的無私服務精神,因此捐助經費,興建滬尾偕醫館。其建築風格是採中式的斜坡屋頂,閩南式屋宅搭配西式的窗框設計,內部設有壁爐,亦屬當時西方人習慣使用的家庭必要設備之一。很難想像,這樣樸實的建築內,曾是發現世界首例「肺蛭蟲」的醫療院所。今日滬尾偕醫館經整修後,內部除展示馬偕博士生平事蹟外,更設有馬偕咖啡館,讓古蹟空間再活化利用。滬尾偕醫館為馬偕親自設計,屋體為閩南式民宅,卻結合西洋門窗的外貌,極富趣味。由於面對河濱無門埕,因此在形式上採用倒三合院的格局,目前醫館仍保持初建之樣貌,館內並保有一些馬偕博士行醫時之醫療器材。旅遊叮嚀前往參觀需先致電(886-2-2692515)臺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預約參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