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華布街(三重布莊博物園區)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41三重區碧華街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以店家時間為準
清咸豐年間,淡水河東大稻珵商業興盛,同時也帶動三重埔的發展。三重埔指的就是現今新北市的三重區與蘆洲區,三重一直以來都隸屬在蘆州鄉下,直至1947年,才正式和蘆洲分治。三重因地理位置交通便利且緊鄰臺北市,有許多外地遊子選擇此地租屋、買屋,使其成為臺北市周邊移民人口最多的地方。國內經濟起飛時,「客廳即工廠」是當時三重的主調,三步一家五步一間從事產品代工,但因產量規模大,故可撐起全台機械零件一片天。不認識三重時,你會覺得此地總是顯得忙亂,初識後又發覺帶有秩序,一旦熟識後,就會感到無比溫馨。三重碧華布街原為布料批發所在地,起源於惜物節儉的概念,將碎布發揮其利用價值,將布做分類整理與創意運用,進而打造布街風華,在這裡有許多新鮮事等你來瞧瞧喔!
Read More +三重林氏古厝(崇德居)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41三重區自強路三段34巷12號
開放時間:請來電預約
崇德居興建於臺灣日治時期的大正十四年(1925年),創建者為林建立。當時林氏家族在三重經營香花生意,頗有成就。而在同族的仕紳林清敦倡議重修先嗇宮後,擔任重建籌備委員的林建立也著手崇德居的興建工程。崇德居佔地600多坪,使用福杉與TR磚建成,為一間單進雙護龍的三合院。除了中間的公媽廳之外,正身左右兩邊各有3間主客房,東西廂(護龍)各有4間,共14間房,與「德」字14劃相合。由於當時林建立之母篤信佛教,林建立為了給母親一個寧靜清幽的環境,所以特意將崇德居打造出「寺廟」的風格紅牆紅瓦的三合院落,雖置身鬧市裡,卻有恬靜安然的氣息,那種舊時的生活痕跡,溫暖許多人的記憶,屋頂簷樑間的剪黏和厝身的水車堵,出自名師陳天乞之手,大廳則是由建造先嗇宮的師傅群完成,氣派莊嚴。
Read More +疏洪生態公園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48五股區成蘆大橋下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五股疏洪生態公園河灘地裸露時,總會吸引大批水鳥來覓食。遠望河灘地像是一顆一顆石頭散佈,待鏡頭拉近一看原來是大量的台灣泥蟹、萬歲大眼蟹及彈塗魚,頗為壯觀。廣達324公頃的疏洪道原係為防洪而闢建,緣起於行政院環保署為了改善二重疏洪道環境,並維持疏洪機能、環境保護的目的,於民國87年3月以空污費鉅款十三億四千餘萬元,委託新北市政府執行辦理二重疏洪道綠美化工程,歷時5年4個月,成功地將二重疏洪道改頭換面,由髒亂變美麗,成為現代化並具多功能的休憩公園。
Read More +旗竿湖教育農場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48五股區御史路166-1號
開放時間:10:30~21:00(5月~9月每周一公休、10月~4月每周一、二公休)
位在新北市五股區的旗竿湖教育農場,有著坑谷地形、沙質壤土、充足日照、適中的水份涵養,先天的自然環境條件及勤奮農民的耕作技術,能夠種植出最優質的綠竹筍,還年年得到各項比賽冠軍,在這可觀察綠竹筍生態,途中的觀景平臺可遠眺臺北盆地、臺北101大樓。春夏季節可看見29種老鷹,夏季則可賞松雀鷹、大冠鷲、鳳頭蒼鷹等留鳥。在旗竿湖教育農場園區可以喝咖啡、泡茶聊天,在魚池垂釣。農場另有拿手獨門菜「刺蔥桶仔雞」,有種特別的淡淡清香,非常好吃。
Read More +翁山英故居(九份茶坊)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24瑞芳區九份基山街142號
開放時間:10:30 - 21:00(依實際情況為準)
當九份這昔日的黃金山城再度吸引世人的目光,九份第一家藝文茶樓的出現,不但引進茶樓文化,更引爆了「上九份喝茶」的休憩熱潮,在「輸人不輸陣」的心理作祟之下,繼之而起的同業無不使出渾身解數,讓九份這小小的礦業聚落,相率出二十幾家各具特色的茶樓。翁山英故居現作為九份茶坊用,大致上仍然維持原有的空間佈局,建造物本身為石造混合木結構,外觀上看來樸實,前為一樓,後為二樓,室內空間大致上保持原有面貌,空間變化豐富,保留有傳統建築的空間格局。現有修繕部分,對於空間運用頗多巧思,保留原有特色外,也增加建築本身所展現的彈性,使得本宅雖然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仍然展現出其獨有風情。
Read More +金瓜石神社(黃金神社)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24瑞芳區金瓜石金光路8號(黃金博物館園區)
開放時間:暫停開放
金瓜石神社,創建於明治31年(1898) 3月2日。為當時礦山經營者田中長兵衛(田中組),有鑑於金瓜石礦山事業開始之時,土匪出沒頻繁,從業人員人心不安,為了安定人心,興建神社於金瓜石本山東端之地。昭和11年(1936) 4月8日,臺灣鑛業株式會社,為了讓金瓜石神社成為礦山從業員的信仰中心,並作為礦山唯一的遊園地,出資於原地整建社殿,並種植觀賞植物、設置休憩所。整修後的神社於昭和12年(1937)7月15日落成。金瓜石神社主祀大國主命、金山彥命、猿田彥命三神祇。日治時期,每年夏季七月十五日還會舉行盛大山神祭祭典。 神社原始建築包括本殿、拜殿、洗手亭,以及沿階梯而上的參道,參道兩旁有三座鳥居、五座旗幟台和一座入苑銅牛。可惜的是,神社建築在戰後遭到破壞,如今僅存兩座鳥居、幾盞石燈籠,以及社殿的地基與樑柱;在此還可欣賞大肚美人山(基隆山)與茶壺山之美,沿著神社步道再往上行可至本山四坑遺址與地質公園。
Read More +中和瑞穗配水池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5中和區莒光路自強公園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中和地區早期為原住民聚居之地,直到乾隆六年(1741)閩、粵漢人來臺開墾,始有漢人村莊記載,明治二十八年(1895)日本治臺後,為改善用水品質及海山一帶「山本煤礦」洗煤製鍊等需求,故於昭和三年(1928)動工興建板橋水道,隔年啟用供水。瑞穗配水池為昭和四年(1929)創建之瑞穗淨水池(今瑞穗配水池),建於瑞穗高地,作為送水與配水的分界點,此後隨著板橋車站建設,帶動地區迅速發展,大量人口湧入此地,使日本當局計畫於昭和十六年(1941)進行板橋水道擴建,但因太平洋戰爭爆發而宣告終止。 光復後,水道系統因受戰爭破壞,供水量銳減,政府計畫整修並與以擴建,過程中,日治時期初置的水道系統逐漸因改建而不存,民國五十二年(1963)汲取新店溪水,逐漸取代地下水源,至民國六十三年(1974)改採大漢溪地表水為水源,板橋地區自來水系統完成,地下水源完全退出供水行列,日治時期遺留之水道遺跡僅瑞穗配水池保存最為完整。配水池從日治時代發揮供水功能,水源是從今永和水源路的出水口提供,更連結兩個區域的發展,為現代化水道發展中相當重要的遺跡。
Read More +海山神社遺跡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5中和區員山路455巷員山公園內
開放時間:06:00-20:00
海山神社為日昭和13年(西元1938年)5月13日興建完成,當時為日治時代末期,正值七七事變後,日本進入戰爭時期,對臺灣的宗教統治達到高峰,在臺灣積極推展皇民化運動,為協力戰爭、因應時局而動員全臺,因此強制臺灣人民祭拜神社,同時更採取「一街庄一神社」的方針,以便在各方面加強對臺灣的控制。關於海山神社的建造推估應與當時日本政府在臺推行的這些政策有關。同時,神社做為日本政府思想教育、殖民教化的場所,在臺灣與地方上的宮廟寺院形成非常強烈的文化對比,海山神社現存石牆、石階、第三座鳥居基座、石坦以及民國29年建造的防空洞。石牆石材為士林硬石,石階為洗石子,防空洞前段為水泥改建,後段仍保留原先構造。古蹟本體包含海山神社遺址、海山神社下方的防空壕、以及位於員山公園的積穗配水池。
Read More +山佳車站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8樹林區中山路三段108號
開放時間:每日06:00-24:00
重新翻修後的山佳火車站,是新北市市定古蹟,和洋式的建築風格與洗石子外牆,再現日治時期的古典樣貌,意外成為拍攝婚紗的景點。展場還有利用廢物料做成的復刻迷你版山佳車站、擬真版的山佳鐵道模型,光復時期臺鐵旅客時刻表、日治時期鐵道旅遊觀光摺頁地圖等。保存完善的日式車站建築,是鐵道迷必訪之地位在樹林區的山佳火車站,於日治時期明治34年(西元1901年)設站,最初稱作「山仔腳停車場」,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歷經更名、重修站房與縱貫鐵路的建設後,在民國51年(西元1962年)改名為山佳車站,並沿用至今,也是新北、新竹之間僅存唯一興建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的日治時期車站建築,在台灣鐵路建築史獨具特殊意義,更是鐵道迷、歷史迷必訪的車站。山佳車站的運煤歷史由於早年山佳一帶為台北主要的煤田區之一,興建完成的山佳車站,肩負運煤的重要任務,在採煤鼎盛時期,更曾運出高達2萬5千公噸的煤礦!如今走訪山佳車站附近,還能找到當年的礦坑遺址(大豐煤礦一號坑、大豐二號坑),一窺山佳的礦業歷史。隨著採礦歲月的逝去,山佳車站轉為載客服務,接待了許多往返的旅客,想要體驗鐵道與步道建行的旅人,不妨前往這座離都市最近的古蹟車站,感受山佳車站的魅力之餘,也能前往附近的大凍山步道、大同山走走,享受山林間的清幽。
Read More +華新街(緬甸街)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5中和區華新街
開放時間:06:00–20:00(以各店家營業時間)
位在新北市中和區南勢角捷運站附近,有一條全臺最多元的南洋料理美食街-華新街,也就是俗稱的緬甸街,這裡聚集了許多從雲南退駐到緬、泰的軍隊後裔與因經濟考量移民來臺的緬甸華僑,也因此在飲食上便傳承了雲南及緬甸的烹調手法,口味也特別道地。全臺最大緬甸華人居住地華新街同時也是緬甸華人在臺灣最大的居住地,此地在經過數十年發展已成為了全臺灣東南亞文化的最大社群,不僅僅擁有多樣的南洋美食,一年一度的潑水節也會在此舉辦慶祝,街道兩旁的店家招牌皆是中文、緬甸文並列,也孕育了臺灣第一家東南亞主題書店-燦爛時光。品嘗最道地的南洋家常料理華新街上的餐廳幾乎都是緬甸、雲南、泰國、印度口味的小吃,這些裝潢樸實無華的小吃店,卻擁有最正統道地的南洋小吃,如巴巴絲 (粉條)、椰汁雞、魚湯麵、咖哩雞、香辣河粉、雞絲拌麵、豌豆炸餅等,這些料理都是臺灣其他地方不容易嘗到的美味,平時散居在臺灣各地的華僑都會特地來到這裡品味家鄉小吃,慰藉鄉情呢!
Read More +八二三紀念公園(中和公園)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5中和區中安街、安樂路、安平路及永貞路間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八二三紀念公園,又稱「四號公園」或「中和公園」,位於新北市中和區永貞路、安樂路、安平路與中安街間,可搭乘捷運中和新蘆線至永安市場站下車,面積約11公頃,周邊亦與永和區相鄰或接近,目前是雙和地區最大的公園,被稱為「雙和之肺」。八二三臺海戰役紀念碑是公園的地標,紀念了對當代臺灣發展影響深遠的戰役,八二三紀念公園同時也是國立臺灣圖書館所在地,這座百年圖書館典藏了清代與日治臺灣的重要文獻,公園內另有籃球場、兒童遊戲區、溜冰場、涼亭、遛狗區、公廁與體健等設施供,是運動休閒的好去處。
Read More +白馬寺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5中和區興南路三段40巷26號
開放時間:09:00~17:00
新北市中和區的白馬寺創建於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建物面積約688坪,主祀釋迦牟尼佛,副祀西方三聖,為紀念洛陽白馬寺為佛教中原之始,故取名為白馬寺。該寺最初由達悟、敬定二位尼師率眾來此開山,創建佛門道場,初向信徒借用現址房舍三間,草創時,原以自修為主要目的,後經信徒捐助,於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買山及開山,並於六十九年興建五觀堂,七十三年興建彌陀殿時,適逢水災,歷時二年方告竣工落成,民國八十二年著手興建大雄寶殿。該寺主要特色,以修佛教淨土宗為主,以念佛為修行方法,旨在推展淨土法門,現由釋達悟法師擔任住持。除不定期濟貧、濟難外,並於民國八十六年三月設立白馬文教基金會,主要服務性質為提供獎助學金及開設講座。
Read More +圓通禪寺(圓通寺)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5中和區圓通路367巷64號
開放時間:05:00-17:30
新北市中和區圓通禪寺創建於民國十五年歷時51年才告建成,民國十三年妙清尼師由新竹到中和,有心建立道場,費時二年,四處訪覓土地,因見現址遠眺五股觀音山,氣勢雄偉,乃於民國十五年開始建設,初建功德堂,再闢地基,利用山上石頭砌牆,再以碎石沙土混凝作為建材,歷經數十年,完成大雄寶殿,惜因長期積勞,妙清尼師於民國四十四年圓寂, 享年五十五歲。第二任住持達禪師姑,於民國六十五年圓寂,第三任住持達精尼師,與主任委員達聖法師,共同策劃寺內未完工程,繼續興建,直至民國六十六年方始完成,同年舉行落成典禮。圓通寺之構建,共費時五十一年,歷經兩代三任住持,才完成此一道場,誠屬不易。第四任住持如慧法師,民國四十二年依妙清法師剃度出家,中國佛教三藏學院畢業,學佛之餘,喜丹青書法。為完成當年師願建造一座經書館,專供研究佛學使用,於民國七十一年完成圓通寺圖書館一座。現任住持性宏法師於民國105年(西元2016年)升座。圓通禪寺採純佛教式建築風格,其建材利用了山上的石頭與砂土,讓整個依山而立的石寺與周遭顯得特別融合,且兼具雄偉之氣勢。寺院門口的左右側各有一座巨獅及巨象石雕,氣象莊嚴,走入山門拾級而上,即可看見圓通寺的大殿,由於耗時甚久,因此歷來興築融合了多種風格,基本為仿唐式的造型,卻又略具日式風味,反映了臺灣的歷史與人文。
Read More +綠寶石河濱公園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4永和區綠寶石河濱公園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雙和區為全台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而永和的綠寶石運動河濱公園寓意是在人口稠密的都市中,廣闊綠地如同寶石一樣珍貴。永和綠寶石河濱公園占地遼闊,包含停車場、寵物公園、籃球場、溜冰場、網球場、排球場、羽球場、足球場、腳踏車越野練習場、棒球場、行人徒步區、休閒廣場、觀光苗圃區、槌球場、景觀步道與低水護岸。身在喧囂卻想獲得片刻舒緩的時候,來趟綠寶石運動河濱公園吧!讓心靈重新洗滌一遍,恢復成璀璨耀眼的寶石光芒。綠寶石河濱公園非常適合夏日來此揮灑汗水,追逐陽光。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寵物公園評比是新北市境內第一,佔地廣大,寵物相關設施完善,貼心將大、小型犬運動場劃分開來,讓主人與寵物能安心交流。快帶寶貝狗狗來這認識新朋友。
Read More +中興街(韓國街)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4永和區中興街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以各店家營業時間為主)
全臺灣「韓味」最濃的地方就在永和的中興街,這裡有「小韓國」、「韓國街」之稱,因為整條街上賣的都是韓貨。中興街的原名早已被五花八門的異國風采所淹沒,經由市公所委託復興美工別出心裁所設計的市招,色彩亮麗,造型鮮明,象徵大韓民族堅毅奮勉的翠綠、桃紅、鮮黃、天藍處處可見。這些店家多數背景為當年自山東一帶到韓國生活、再輾轉來台的華僑,在當年韓風尚未盛行時,便開始於此地開設商家販售正統韓國商品。不管是泡麵、海苔、泡菜、醬料等食品,或是韓國家庭用的傳統鍋具、電毯等生活用品,甚至還有道地的韓味美食!品嘗道地韓式美食,最著名的在地美食老店,就屬「義聚東劉家水餃」了!推薦必點一嚐就難忘的山東燒雞、分量足足是一般水餃兩倍大的招牌餃子、碼麵、炸醬麵等,是網友激推的經典美食。喜歡「韓流」不用出國,走一趟中興街就能滿載而歸了!綿延數百公尺,櫛比鱗次的韓式店面計有一百三十五處,舉凡 衣、衫、裙、褲、蠶絲被、人蔘、香菇、辣椒粉等,五花八門,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日後可與周遭的博愛藝術街、永和豆漿、捷運頂溪站接軌,結合城市的生命與藝文脈動,建構成永和一處深具特色商圈。想做個道地的韓式泡菜非得用韓國辣椒不可,而想要買韓國辣椒,當然就會到這裡來,因為這裡有別的地方尋不著的韓國滋味與風情,是真正的哈韓族尋寶地。
Read More +保福宮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4永和區仁愛路202巷11號
開放時間:05:00–21:00
永和保福宮主要奉祀為保生大帝,由大龍峒保安宮分靈已有二百年歷史,香火鼎盛,是雙和地區信眾祈安納福、寧靜心靈的神聖寶地。於民國100年時重建,建築以重簷歇山式廟構,宮頂的剪花藝術、廟內的藻井木雕藝術、龍柱的石雕、殿內牆上的繪畫,皆栩栩如生、作功精細。展現濃厚之文化藝術價值。永和區的早期移民多為泉州人,因此篤信保生大帝,當時永和居民要祭拜保生大帝都要步行至台北市大龍峒保安宮,不僅路途遙遠,且當時尚未建橋,居民還需涉水而過。因此永和居民東籌西籌終於籌到建廟基金,遂將保安宮的保生大帝分靈至永和保福宮。
Read More +粗石斛吊橋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粗石斛吊橋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位於北勢溪上游的藍色粗石斛吊橋,與大自然連成一線,扮演著兩地一線牽的重要角色。,走一趟粗石斛吊橋,觀賞群魚游蹤,讓人心曠神怡。粗石斛吊橋旁有清泉水頭露營區,吊橋對岸是大舌湖健行步道入口,入口處為大舌湖32號旁,粗石斛吊橋、虎寮潭吊橋及水柳腳親水吊橋為坪林境內最具代表性的三座新式吊橋。
Read More +獅公髻尾山登山步道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漁光里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位於新北市平溪、坪林與石碇三區交界的獅公髻尾山,為基隆河、北勢溪和新店溪的發源地,因遠觀山形似道士(台語音獅公)的髮髻尾而得名,也稱火燒寮山,為石碇山群中之最高峰。一般民眾多從歷史悠久的南山寺(俗稱仙公廟)出發,廟前能欣賞雲海、茶園和大舌湖的風光。沿著蜿蜒的產業道路而行即可抵達登山口,輕鬆登上擁有360度視野的獅公髻尾山,坪林、九份、雙溪群峰和北勢溪的美景一覽無遺,換個方向則可遠眺皇帝殿、七星山、大屯山、觀音山和台北101大樓。適合登高望遠、觀日出、看夜景和賞秋芒,堪稱是一條老少咸宜的景觀步道。
Read More +粗坑口登山步道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24瑞芳區224粗坑口路16號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粗坑口登山步道位在瑞芳區四腳亭上天里,由瑞八公路過四腳亭站牌後的第一個入口粗坑路口一巷右轉進入,首先抵達於清朝乾隆年間就存在,距今年代久遠的長興宮,而距離長興宮不遠處路旁公墓下方有一座荒廢已久的三榮煤礦坑,具聞當時三榮煤礦公司的老闆為女性,當地民眾又將粗坑口叫做「查某坑」。步道沿途雖然有不少叉路,但皆有指示牌,不易迷路,來到步道上端出口,可別急著回頭,沿產道往右步行約3~5分鐘,路旁有一觀景台,除可俯望四腳亭地區外,還能遠眺五分山。大粗坑擁有近百年的採金歷史。採金事業盛時,曾經吸引3,000 人口,與金瓜石、九份號稱臺灣消費能力最高的三大地區,聚落裡賭場、酒店、撞球場等娛樂場所林立,被稱為「小美國」。電影《戀戀風塵》、《悲情城市》曾經在這裡拍攝,而《多桑》影片中描述的便是大粗坑聚落。聚落裡有兩棟廢棄的教室,原是猴硐國小「大山分校」,導演吳念真即在這裡讀完小學前四年級。
Read More +虎寮潭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虎寮潭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到坪林一遊,除了買茶葉、吃茶餐,不妨走近山裡、步上吊橋,欣賞虎寮潭的狗齒地形。狗齒地形是因為地層擠壓傾斜而翹起,在北勢溪的沖刷下,脆弱的頁岩崩解而留下鋸齒狀的砂岩,彷彿狗兒的牙齒般而得名。隨著翡翠水庫在北勢溪上游興建,許多狗齒地形沒入水中,但走近虎寮潭,站在虎寮潭吊橋上,仍可一覽狗齒地形的壯麗。
Read More +虎寮潭吊橋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虎寮潭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經由坪林市區行駛坪雙路,約至五公里處右轉行駛虎寮潭支線,約一公里即可到達虎寮潭吊橋,即可自在地欣賞吊橋之美及聆聽北勢溪潺潺之音。群山環繞,形成宛若狗齒般的形狀,奇形怪狀的溪石與靜謐的溪水形成強烈對比。環顧四周都是碧綠溪水,低頭一望就能看見溪中自在悠游的魚群,隨意按下快門都是漂亮的照片。虎寮潭吊橋是坪林地區著名的吊橋,位於虎寮潭橋上游,總長為110公尺,為早期先民跋山涉水常用之橋。
Read More +坪林老街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坪林街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依店家營業時間為主)
坪林老街整條街道約200公尺,以當地人信仰重心的「保坪宮」為中心點,沿街有糊紙店、賣豆腐的小吃攤、五金雜貨行、茶莊,包含聞名全台灣的「坪林包種茶」。老街上的店家都是結合了坪林在地的茶文化,他們使用包種茶做出各樣創意小吃,像是茶粿、茶饅頭、茶牛軋糖、茶油麵線等等。另外坪林的豆腐也很有名,使用在地山泉水,做出甘甜美味的豆腐料理。來到坪林老街,一定要來試試茶料理和豆腐,絕對讓你大飽口福。從坪林老街起步向前,會經過「坪林小學」與坪林人的信仰重心「保坪宮」,最特別的是,由於老街瀰漫濃厚茶香,吸引了許多家燕聞香駐留,周圍住家幾乎皆可見到燕巢,甚至已經超越當地的人口,成為名副其實的「家燕都市」。
Read More +坪林親水吊橋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坪林旅遊服務中心斜對面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位於新北市坪林區的親水吊橋就位於坪林形象商圈末段,從加油站旁牌樓下階梯,即可進入親水吊橋。「雙龍合抱,共佑坪林」是規劃坪林親水吊橋的原始構想,吊橋橫跨北勢溪,長度約60公尺,面寬2公尺,可聯繫北勢溪二岸觀魚步道,將坪林茶業博物館、坪林吊橋、形象商圈等景點串聯一起。這裡也是欣賞水底魚群戲水的最佳高處位置,從上而下觀察,這才發現吊橋下方則是魚群閃閃發亮,密度之高令人嘖嘖稱奇,現在已是遊客必訪之地。讓人驚嘆坪林的封溪護育果然成績斐然,很多遊客都會帶著魚飼料、吐司在橋上拋丟食物給魚兒吃,雖然公所沒有禁止,但還是要提醒遊客不要把垃圾丟到河水裡,不但污染水源,要是讓魚吃進肚子裡那就太缺德了喔!
Read More +觀音臺
所在地:新北市地址:新北市232坪林區坪林里(坪林國中後方山頂上)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座落坪林國中後方山頂上,這裡本來是日據時期神社的所在地,後來才改建為觀音臺。有步道可前往,觀音臺高40呎,在直徑21公尺的圓形造景廣場,觀音聖像即座落於廣場正中間,含蓮花座高約11公尺,身朝南方層層山巒,象徵長佑子民源遠流長。不但是坪林當地的地標,也是北臺灣地區最高的青銅製觀音像,順著觀音臺步道上下山,觀音臺面向「思源臺」,與茶郊媽祖遙望相對,庇護茶鄉黎民。遊客既然都已經來到這裡,不妨多走點路鍛鍊一下身體,而且從這裡還可以看到北宜公路和雪山隧道,視野超讚!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