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臺北市外雙溪故宮博物院鄰近的公園,特別地規劃呈現原住民文化意象的主題風格,打造更有味道的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包括各族人像石牌、少年與狗石像搗米人像、手紋像、人紋像、及大熊像、梅花鹿像、母與子石像等作品等,讓市民在臺北市內就可以接近原住民的生活;公園入口廣場寬闊氣勢擎天,向內沿著滿佈圖騰的圖騰地磚園路步行,進到湖畔水木棧廊道區,水邊種植落羽松群及多種水生植物如野薑花及睡蓮等,沿路以石板製成的石椅、石牆及各式圖騰地磚,配合生長的爛漫恣意的各式原生植物,營造一個含有豐富生態及展現原住民生活的意象。原住民文化主題公園不僅陳列原住民的藝術作品,也介紹了臺灣平埔族、雅美族、噶瑪蘭族、賽德克族、布農族、卑南族、排灣族、魯凱族、阿美族、鄒族、邵族、賽夏族、泰雅族的文化及緣起,藉由原住民順應自然的態度及精神,讓我們得以更了解原住民的生活藝術世界,原住民主題文化公園歡迎您的到訪。文字來源/公園走透透.臺北新花漾網站

Read More +

大院子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101年11月1日經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審議通過,登錄為歷史建物,定名為「臺灣大學公共宿舍」,102年2月5日凌晨,突遭祝融之災。104年由力麒建設郭淑珍董事長取得台大的ROT案,歷時近三年半修復完成。由於附近住民將此建築群稱為「大院子」,故修復完成後對外開放即以『大院子』為名。公共宿舍的建築背景沿革大院子建於日治時期,根據舊有棟札所示,建築由臺灣總督府官房會計課設計發包,塜本與之助為營造商,並於昭和6年(1931)3月8日舉行「上棟式」,即上樑典禮。關於臺灣大學公共宿舍之歷史背景說法有二。其一為依據文化部文化資產資訊網之官方紀錄所示,創建初期屬日本海軍之「水交社」,即海軍軍官之「招待所」或「俱樂部」。而第二種說法則屬日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之單身教職員官舍。無論是「水交社」或「單身官舍」,目前皆無一手史料得以佐證其創建目的與功能,加深臺灣大學公共宿舍之神秘性與歷史深度。資料參考:大院子(日本海軍招待所)官方網站

Read More +

東區商圈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約10:00~22:00 依各商家而定

各家百貨公司林立的區域氣氛,讓各國的精品名店也紛紛進駐,為東區商圈帶來繁榮的景象。不論是以年輕族群為主的運動品牌,高價位的各式精品也能在各個路口彰顯,各種新奇創意的美食亦藏身在巷弄之間。 常可在街頭發現身著時尚裝扮的人士逛街採買,成為臺北市時尚流行知名度最高的消費商業密集地區。在東區的巷弄中,有許多具獨特自我風格的特色店家,而「東區NEXT」將打造與東區邂逅的三種視角,讓民眾能一一探索東區迷人之處。包含「潮東區」、「品東區」、「夜東區」的三種視角背後的一群風格店家,不論是代表著「潮」流時尚,結合最新VR科技體驗及旅遊的旅行樂園「時刻旅行」,一間小店就能提供各地即時完善的旅行資訊,並提供消費者現場享受這段旅程,時刻旅行李執行長說,我們創造的是一種新型態的體驗經濟模式,要讓人們來東區,就能環遊世界;另也有呈現東區高質感、高「品」質,以和牛料理為主打特色的「一味私房御膳」,木質和風的店內裝潢,更讓人彷彿身處產地島嶼奇境,一味的老闆阿比是在地東區人,見證了淘兒唱片行、泡沫紅茶的東區時代,帶著使命感回到了東區,經營許多間表達現代人「生活」樣態的業種,要讓東區的時代味再次甦醒;還有代表東區獨特的越「夜」越美麗、深夜不打烊的店家,均邀請民眾親自走訪,細細發掘東區店家的獨特魅力。2019《臺北米其林指南》星級餐廳名單,其中榮獲二星評等的鮨天本,以及大腕燒肉食堂、MUME、吉兆割烹壽司、鰭野村のむらNomura等一星米其林餐廳也均位於東區,展現東區的美食活力。

Read More +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星期日: 10:00 – 17:00星期一: 休息星期二: 10:00 – 17:00星期三: 10:00 – 17:00星期四: 10:00 – 17:00星期五: 10:00 – 17:00星期六: 10:00 – 17:00

位於臺北市南海路、泉州街交會路口,為原「臺灣教育會館」,建物建於1931年,當時作為展示臺灣教育成果及臺灣美術展覽會等美術展覽之用,並定時供集會使用。建築物由總督府營繕課長井手薰主持設計,所以風格上與公會堂相近,採現代建築之折衷樣式,外表貼褐色面磚,女兒牆並有洗石子之幾何紋樣裝飾。1945年戰後曾短期作為省參議會之集會場所,1959年後由美國在臺新聞處租用,1979年臺美斷交後改名為「美國文化中心」,續用至2001年。爾後進行為期五年的古蹟修復工程,2007年2月28日正式掛牌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2011年2月28日正式開館營運。此建築1993年被認定為臺北市市定古蹟,在臺北市的近代歷史建築中,具有1930年代風格的時代意義,並承載了臺灣近代史的進程。館內有二二八事件常態展區、特展區、藝文空間及多功能展演廳,除歷史教育相關展示外,亦辦理民主人權相關活動,藉以介紹二二八事件與近代民主進程,並提供人權教育的學習管道。

Read More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日 09:30-17:30|每周一休館

大稻埕是臺灣現代化思潮的主要發源地,大稻埕的仁人志士,展現開闊的世界觀與新文化的深厚素養,在日本殖民統治的高壓下,仍然播下新文化的種子,且開出韌性極強的新文化花朵。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重現大稻埕的絕代歷史風華,追憶當年大無畏的新文化先覺,除積極收藏與展覽新文化運動的史料外,並持續對大稻埕相關的珍貴文化資產,進行各種整合與活化工作,考據重要歷史人物的活動據點與故居,串聯成文化歷史步道,並營造成為「大稻埕歷史與藝文中心」,讓大稻埕成為一個開放的文化史生態博物館。將來在大稻埕的街道上可以聆聽文史工作者講述自覺年代仁人志士、文人雅士的動人歷史事蹟,更可在館內重塑當代的歷史氛圍,在不同的展演廳中品味當代的新文學、聆聽當代的新歌謠,觀賞當代的新劇,欣賞當代的新藝術。(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網站)

Read More +

非畫廊Beyond Gallery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一~週六11:00~18:00

2008年1月成立的「非畫廊」(Beyond Gallery),以「不只是畫廊」、「超越自己」鼓舞工作夥伴,並期許「非畫廊」有不同於一般畫廊的夢想,以推動台灣的當代藝術為己任,並引進重要的國際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達到開發視野、展望未來的美學高度。將本土優秀的藝術家及展覽推廣到國際舞台,促進台灣藝文與國際的交流。 與全球的美術館、策展人、藝術家、收藏家建立關係,帶動台灣藝術產業形成的可能性。有系統研究國內、外藝術品典藏,提供具深度與專業的藝術經紀和蒐藏顧問。

Read More +

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美術中心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周日休館,週一至週日 10:00~18:00

為推動文化教育及推廣藝術創作,郭木生文教基金會於1997年成立美術中心(簡稱郭木生美術中心),位於師範大學正對面,場館約200坪,分為大小兩空間,大的展覽空間供知名藝術家舉辦個展或聯展;小空間(新銳空間)可展20-30張4開作品,專門提供給年輕藝術家舉辦個展之用。美術中心從1997年7月開始,定期舉辦藝術展覽活動;截至目前為止,舉辦過國內外藝術家的展覽超過100場,在台北市的私人展覽空間,備受矚目。郭木生美術中心過去舉辦過許多國內外著名藝術家個展及重要聯展,未來也會繼續邀請更多年輕藝術家在此展覽,也會藉由參與國內、外藝術博覽會,將經紀藝術家介紹到國際舞台。(資料來源:臺北市文化局)

Read More +

赤粒藝術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11:00~19:00,週一公休

「十年」是怎麼樣的時間概念?如果以天數來計算,是3650天,如果以小時來算,那就是87600小時,那麼如果用分來計算,那就是5256000分,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數字概念,而赤粒藝術正是跨越了這個十年漫長的時間,回顧過往,以誠懇多角經營的理念和態度,拓展開闊的藝術視野,而這十年也代表一個畫廊執著的理想呈現,當然也是堅持的成果。 赤粒藝術座落於台北大安路的幽靜巷內,畫廊的空間動線呈現出當代多元的藝術氛圍,這裡已策劃了上百檔展次的藝術經典展覽,內容從平面的水墨、繪畫到立體的雕塑等類別。赤粒藝術以策展的概念延伸主題,針對不同型態與類別的藝術進行展出規畫,重要的是除了舉辦知名藝術家個展與聯展外,也針對當前世界東方水墨趨勢,策畫新水墨藝術家聯展,試圖表達並反映台灣當代水墨的文化語境,這些新世代的年輕藝術家,呈現出不拘泥於傳統筆法和構圖的表現形式,展現不同於以往的水墨脈絡新視野。例如:2014年於台北赤粒藝術舉辦「台水韓墨:當代水墨的兩地面相」,2015年協助韓國國立首爾大學美術館舉辦「巨視與微視:韓國.台灣水墨畫的現象」;而在抽象藝術領域,2015年策畫「另類抽象,冷熱相交地帶~台灣與韓國的抽象藝術展」,藉由邀請韓國美術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文貞姬策展,邀請台韓兩國當代重要水墨及抽象藝術家共同舉行聯展,策展的動機在於探討台韓兩國在不同的民族性及內在創作驅動差異下,當代水墨及抽象藝術的不同樣貌,也期望讓台韓兩國藝術家及學者藉此機會深化文化和藝術交流,提供畫廊、藝術家及藏家的互動過程,並且刺激藝術市場與收藏,創造更蓬勃的藝術生態。十年的經營理念讓赤粒藝術成長茁壯,並朝向學術性、時代性和國際性的方向邁進。總經理陳慧君表示:「十年磨一劍」。現在面對大環境的不景氣,即使面對挫折或低潮,但對於我們而言,熱情的理念是不會澆熄,且更加朝向國際性的大格局發展,而第二個十年才將開始…。(資料來源:非池中藝術)

Read More +

朝代畫廊 Dynasty Gallery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六11:00~19:00,週日休館

朝代畫廊創立於1984年,為台灣畫廊協會資深會員,負責人曾多屆擔任理事及常務理事,積極推動台灣藝術產業與改善市場環境。90年代開始代理兩岸優秀中青輩藝術家,並於2006年開始經營台灣及亞洲當代藝術,2007年與同業合組「台灣當代藝術連線」,旨在對於台灣當代藝術家的加強推廣,2009年成立"Young Art Taipei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並將於2019年成立"One Art Taipei",為共同創辦人。目前朝代畫廊營運方向分為兩方面:經營經典名家作品,例如朱德群、草間彌生、丁雄泉、村上隆...等;以及培養優秀亞洲青年當代藝術家,每年以5-7檔的展覽,積極發掘未來新秀。(資料來源:朝代畫廊)

Read More +

Art Space 金魚空間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周三至周日 13:00~18:00,周一、周二及換展休館

日本人2012年於台北開設的主要是舉辦日籍藝術家的展覽的藝廊。「Kin Gyo」和「Koo Kan」分別是「金魚」和「空間」的日文發音。本藝廊始終堅持專為具有紮實素描等的美術基礎的藝術家提供一個空間,展示略顯不協調但令人怦然心動且獨一無二的原創作品。(資料來源:Art Space 金魚空間)

Read More +

誠品畫廊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成立於1989年,在創辦人吳清友先生的堅持之下,誠品畫廊始終以華人當代藝術的扶植與推動為職志,希望與深具潛力的華人藝術家與收藏者們,一同書寫屬於我們的歷史。誠品畫廊將眼光投向未來,以高度專業與品質的自我要求,打造出兼具藝術創作與藝術收藏領域的標誌性專業經營者。(資料來源:誠品畫廊)

Read More +

秋刀魚藝術中心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13:00~19:00 , 週一休館,週日採預約制

秋刀魚藝術中心,位於台北大內藝術特區,是大直重劃區裡的第一家畫廊。每年策劃8-10檔優質展覽,並以專業策展型態參與國際重要藝博會,積極將旗下經營和認同的藝術家,推展到國際平台,讓作品有更多交流機會,以完整建造藝術家的歷史。在當代藝術的推廣與實踐上深受肯定,更於2013、2014、2016年榮獲英國線上媒體『Culture Trip』選為台北十大最佳當代畫廊。目前經紀代理多位台灣與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廣為美術館和藏家收藏。除了參展亞太博覽會外,畫廊於2016年首次進軍倫敦全球藝術博覽會,受到外媒關注,也吸引了倫敦策展人青睞,受邀參加薩奇畫廊舉辦的START藝術博覽會。在時代的洪流中,我們始終堅守誠信與專業,與藏家、藝術家建立真正信任、共生共榮的關係。未來,秋刀魚藝術中心將持續深耕當代藝術,以前瞻眼光培植極具潛質的創作者;以宏觀視野接軌國際市場。(資料來源:秋刀魚藝術中心)

Read More +

The Wall Live House 這牆音樂藝文展演空間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依活動而定

THE WALL MUSIC提供無以數計飢渴的音樂靈魂持續養分,開拓音樂產業未曾想像過的 LIVE狂潮!The Wall Live House 這牆成立於 2003 年,為台灣最國際化音樂品味與專業規格的音樂空間,樹立了台灣樂團風潮,領先建立了亞洲最具代表性的音樂節點並提供無以數計飢渴的音樂靈魂整整十多年的持續養分,不斷開拓音樂環境未曾實現的美麗場景。(資料來源:臺北市文化局)

Read More +

卓悅藝文中心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一 ~ 週五 10:30~19:00(六日僅開放場地租借。如欲周末場勘,請先行預約)

卓悅藝文中心座落於台北市中山區,松江南京捷運站四號出口,交通便捷。成立於2012年台北市南京東路的商業大樓中,是台灣少見的小型音樂會場地。秉持著打造人文與藝術匯集的音樂殿堂,提供台灣音樂家與觀眾最優質的服務。中心設有兩個展演空間,表演廳專為古典音樂所設計,設有108席,感受零距離的音樂享宴。溫馨典雅的沙龍廳可容納50人,適合小型發表會、茶會、酒會等活動,延展表演廳的交誼功能。 提供的服務包含「卓悅表演廳」、「卓悅沙龍廳」租借、使用和申請。(資料來源:卓悅藝文中心臉書)

Read More +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每週二至六,11:00-19:00 週日、一休館

臺北數位藝術中心(DAC)成立於2009年,由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託「數位藝術基金會」開始營運,成立之初以數位藝術的研發實驗作為宗旨。2018年起,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承接營運,以其豐富的藝術資源與實務經驗推廣展演活動、加強在地連結。DAC提供藝術家工作和展示空間、媒合技術專業人才,以促進優秀數位藝術計畫的實現與展呈。 DAC以推廣數位藝術為目標,每年舉辦6檔展演活動與臺北數位藝術節,規劃25場以上之論壇與工作坊,致力於開拓數位藝術研究與創作資源,以多元型態推動數位藝術發展,為台灣數位藝術重要的國際交流窗口。(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官網)

Read More +

中油藝廊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7:00,週六週日不開放

自102年起即邀請不同藝術團體或個人於中油藝廊展出,提供同仁及民眾欣賞多元風格藝術作品、增進環境藝術氛圍並推廣藝文交流,甚獲好評。中油藝廊展出內容包括國畫、油畫、水彩、粉彩、攝影、書法等不拘,2個月為一個檔期。歡迎蒞臨參觀。(資料來源:臺北市文化局)

Read More +

十方樂集音樂劇場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十方樂集音樂劇場,適合舉辦打擊演奏會、獨奏會/獨唱會、室內音樂會、發表會、多媒體實驗音樂劇場演出。另外,也適合舉行正式典禮與各類講座。牆壁隔間為專業隔音建材,厚實堅固,徹底隔絕外部環境噪音。劇場內部裝潢,為高級實木橡木建材,反響效果良好,可以製造聲線清晰的音場。為了表現音樂中「休止符」、「極弱音量」的美感,空調系統是十方樂集音樂劇場之重要設計之一,完全沒有一般小型表演場地、多功能中大型表演場地空調風管之風切噪音。觀眾席為階梯式坐席,使用活動式折疊座椅,可以依照每個表演團隊的需求靈活運用空間,約可容納100人。1997年,留法打擊樂家徐伯年老師及鋼琴家羅玫雅老師,帶著對藝術的滿腔熱情,回到台灣-這塊他們深愛的土地上,想要開闢一個人文藝術的花園。有鑑於當時台灣可供專業音樂人表演的場地實在不多,尤其是適合演奏"現代音樂"的場地更少,於是他們選定位於台北市大同區一個小巷子裡面的工廠,把它改造為台灣第一個民營的藝術殿堂。挑高三米六的小型音樂劇場,擁有黃金比例的聲響空間,為了讓這裡成為音樂人的家,音樂劇場外面設有瑪多咖啡廳,供應咖啡美酒與餐點,以美食拉近人與音樂藝術的距離。如今,十方樂集音樂劇場已經成立二十多年了,接待過無數國際級的大師,也與無數留學回國的新銳音樂家們合作。這裡是許多專業音樂人及金曲獎得主,製作專輯、錄製唱片的地方;這裡是很多音樂教師心目中,舉辦師生音樂會的最佳選擇;這裡是台灣當代作曲家發芽生根茁壯的園地,舉辦現代音樂論壇;這裡有滿滿對藝術的愛和情感。這裡的故事,歡迎您跟我們一起,繼續傳講下去。(資料來源:十方樂集)

Read More +

臺北戲棚 TaipeiEYE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臺北戲棚】(TaipeiEYE)─文化觀光傳統表演藝術劇場一個令您大開眼界之文化櫥窗、在臺灣永續經營正規的中華傳統表演藝術。廣納京劇、布袋戲、民俗技藝、原住民歌舞等中華傳統藝術,由台北新劇團等國內優秀表演團隊,輪流擔綱演出。除了劇場表演,還有化妝、服飾、音樂等「台前幕後」環節展示;讓觀眾不僅看show,更體驗傳統文化氛圍。每逢重要節日(元宵、端午、中秋)並特增民俗藝術互動與展示。演出時有中英日韓四國語言字幕翻譯,亦有熟稔各國語言的前台人員貼心服務。多年來,已成為臺灣旅遊熱點,是臺北市文化形象的最佳代言。

Read More +

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8:30~5:30

一個安定又充滿創意與活力的文化社會,無疑是企業維持恆常和進步的最佳要件。有鑑於此,台新集團領航人吳東亮先生於2001年5月成立了「財團法人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提昇文化生活品質,健全藝術發展環境」為創會宗旨,矢志發揮「播種‧灌溉‧分享」的淑世精神,落實民間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本基金會自許為專業藝術文化活動的支持與贊助機構,展望二十一世紀多元而快速發展的社會趨勢,全球化與在地化的平行並進,決定以推動台灣當代藝術文化為首要目標,致力於本土藝術的觀察、評論與獎助。除了協助台灣當代藝術躍升為世界創意文化的一個發光體,也希望藉由藝術的推廣,讓國人的生活充滿更多創意的活力與感性的想像。2002年開辦的「台新藝術獎」,為基金會業務主軸,涵括了視覺、表演及跨領域藝術活動之關照,其主動提名及跨領域評選機制,均為國內首創。為兼顧此一獎項的廣度、深度與國際能見度,提名過程中專責提名觀察人的設置、觀點的互動討論與跨域對話、ARTalks專網建立公眾討論的管道,繼而邀請國際具影響力之藝文人士參與決選;打造這個國產藝術桂冠的過程中,除了不斷向大眾推介具有創新視野的優秀藝術創作,也希望藉由綿密的批評論述和相關的推廣教育活動,回應藝術本身並非以獎項為標準或終極成果,台新藝術獎是台灣多元文化的重要折射,讓優秀作品再度與社會共鳴互振,而基金會在藝術家與大眾之間,希望能稱職地擔任溝通與跨越的橋樑,以及企業回饋社會的使者。(資料來源:台新藝術基金會)

Read More +

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視盟)與悍圖社(1998)這幾年就如一群騎在馬背上的遊牧民族,沒有根據地、不受拘束,憑藉著對藝術的野心,除了在國內外美術館、畫廊及藝術空間四處征戰,也致力於開發、整合並監督視覺藝術環境現有的資源,而現在正面臨改變的時刻了,是時候讓遊牧民族定居下來了。我們共同做了一項前瞻性的決定─「擁有自己的家」,繼續為藝術環境努力。而「擁有自己的家」只是一個開始,需要大家協助成長,為視覺藝術環境持續努力,在未來寫下更加高遠的歷史新頁。空間由悍圖社與視盟共同命名為「FreeS福利社」。可以多元解讀為「自由共享的靈魂、空間與工作室...等」。悍圖社與視盟將秉持為藝術公民服務與回饋藝術環境的初衷,於展覽空間的使用上,除了悍圖社與視盟自行規劃外,將開放大部分的檔期供藝術家與策展人申請。期望能透過此空間,呈現更多嶄新的藝術與展覽想法,也期望經由展覽空間的介面,能夠促進台灣新一代藝術家對於藝術的深度探討、藝術視野的開啟與創作風氣,從而擴展藝術對話交流。(資料來源:福利社 FreeS Art Space)

Read More +

社子島迎星碼頭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位於社子大橋旁的迎星碼頭是近年來喜愛衝浪朋友的最愛,利用特殊的遊艇製造人工浪,在城市中即可享受滑水、衝浪的快感,不用再到海邊!另外,蔚為亞洲區滑水界的一大賽事-「臺灣盃國際滑水賽」,2017年將迎星碼頭選為比賽場地,吸引大批國際滑水好手前來臺灣比試交流,讓喜愛水上運動的民眾,多了滑水體驗的好去處。

Read More +

陽明山40砲陣地紀念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

四○砲陣地,陽明山前空軍防空砲兵部隊-駐守陣地組之一;現為除役M1-40mm高射砲展示園區,是戒嚴時期保護草山行館的軍事重地,經大地處整修後,以3D立體彩繪展現過往官兵戍衛情境,讓許多退伍袍澤懷舊憶往。

Read More +

龍山文創基地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1:00 - 21:00 週一 休館日*遇國定假日或連續假日延後一日休館

體驗式學習行文創基地萬華本身具豐富內涵與文化,無論是文字、視覺、聲音、表演、工藝甚至氣味與食物等,在在散發獨特的風貌,龍山文創基地以「培養在地設計師、藝術家、創作者」為主軸,發展在地品牌,以導覽、藝文表演、互動工作坊等讓民眾參與及體驗,讓旅客於此體驗,發掘萬華的文化與文創能量。從B2認識艋舺美與善重新塑造目前龍山文創基地給人的既定形象,從文創品、飲食、街景與服務皆彰顯萬華在地美與善的形象與特色,並將過去常民生活展示於此,讓到萬華的旅客以此為出發點,進而認識艋舺。

Read More +

松山文創園區_松菸風格店家

所在地:臺北市
地址:
開放時間:營業時間|每日10:00-18:00營業地點|東向製菸工廠1樓※每月最後一個週二為公休日

「松菸風格店家」創意聚落,一個讓創作者與創作者、消費者、使用者交流對話的空間。延續創新整合與空間原有之製造精神,強調實作精神的前店後廠模式、傳達夢想實踐與品牌精神的快閃店模式、展現松菸製造的創意整合實體產品概念,集結獨特、態度、個性、創意及實作。親身體驗「松菸風格店家」,瞭解成熟品牌的風格、微型業者的夢想實踐、創作者相互激發的跨界創意;松菸製造,一路走來,堅持!(資料來源:松菸風格店家)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