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美蜆仔港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承德路與福國路延伸段10米綠帶交叉處,亦即十字軸綠廊交會之重要位置,是一座兼顧滯洪、休憩與生態的濕地公園—洲美蜆仔港公園面積約30,818平方公尺。公園內原有舊雙溪河道除保留河岸護坡,做為抽水站前池,洪泛期提供園區滯洪空間外,平日則為社區休閒濕地公園。沿河道東側規劃一淺灘為草澤溼生區,留設完整不易受人為干擾,可成為陸域鳥類覓食繁衍之良好棲息地。園區即可一邊欣賞河道之草澤溼地生態,並可遠眺七星山及大屯山系之壯麗山形,公園設施含賞景曲徑、親水平台、人行拱橋、休憩廊架、賞遊散步環道等設施。文字來源/公園走透透.臺北新花漾網站
Read More +王大閎建築劇場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每周二至周日9:30至17:30,民眾可自由免費參觀。
王大閎建築劇場曾經位於建國南路巷弄內的王大閎建築師自宅,如今已拆毀。2017年由「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摹擬重建於臺北市立美術館南側美術公園,並捐贈予臺北市政府進行研究與推廣教育。2018年臺北市立美術館以「王大閎建築劇場」的型態啟動營運,期待能作為觀眾認識王大閎及其自宅的關鍵基地,並成為推動臺灣建築史與引介建築美學的展演實驗平台。由北美館啟動的「王大閎建築劇場」,同時放進了「建築」與「劇場」兩個元素,可以解讀為「建築(本身作為一種上演生活的)劇場」,也可以將「建築」當作動詞,解讀成「建築(一個)劇場」。此處的「劇場」有別於一般有舞台、座位、演員、觀眾等對劇場實體空間的認識,概念上更接近於去建構一個不同於現實世界的空間,讓觀眾走進去親身經歷,並建構其獨特的觀賞經驗。王大閎書軒 DH Café位於「王大閎建築劇場」旁的複合式藝文空間,特選建築藝術讀物、咖啡輕食,並結合微型展覽、主題式沙龍講座,希望再現建築師書房的典雅與專業,宅邸廳堂中人文薈萃、思維流動的豐富景色。文字來源:臺北市立美術館網站 觀看更多名人故居故事 錢穆故居 孫運璿重慶南路寓所 草山行館 林語堂故居 原臺灣軍司令官官邸(孫立人將軍官邸) 摩耶精舍(張大千園邸)
Read More +天人境界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在南港展覽館外,佇立著的「天人境界」這件公共藝術作品。如同文明得到生命的甘泉,滋養了空洞的靈魂,於是歡欣踏出節奏美妙的步伐。二只巨大的手,一手指地一手朝天,手指相接處,即天人臨界,彩環代表無窮無盡,無限展延。天人界面,可以遠兆億公里隔萬年時空,窮畢生之力而無一厘之寸功。也可碧落黃泉思路無阻無滯,百代千秋神遊太虛彈指而至。 以九環相疊之彩色窯燒玻璃,區隔自然的世界與文明的世界。此界面與「思考之間」、「物我無限」等高度,其色彩圓形又與四季之歌生命之舞同節拍,為整個構思詮釋了最佳句點。 有人瞬間而頓悟,有人遺響於悲風,答案何其紛紛,唯文明對自然充分理解與協調,文明本身方能展延至無盡。
Read More +竹子湖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竹子湖位於陽明山國家公園核心區,海拔約650-670公尺,其北側為小觀音山、東依著七星山、西靠臨大屯山、向南則敞開一覽無遺地俯瞰臺北盆地。其原是35萬年前火山噴發造成的「堰塞湖」,因侵蝕作用產生缺口,湖水逐漸流失枯竭形成一處窪地。其自古即劃分為東湖、頂湖及下湖三個封閉的地區,東湖係指湖田國小一帶,為竹子湖地名原點之所在;頂湖係指越過湖田橋後,沿右邊產業道路前行,一處面積約20公頃的小盆地,因位於東湖之上方高處,故名頂湖;下湖則指今海芋大道一帶的盆地,竹子湖溪穿流其間,因位於東湖相對低處,故為下湖。竹子湖地名的由來竹子湖原是火山熔岩噴發形成的堰塞湖,因湖水逐漸流失形成一片濕地,一千多年前平埔族凱達格蘭人即開始進入屯墾。兩百年前漢人初到此地開墾時,因見土地泥濘且遍地竹林,於是稱此為竹子湖(閩南語中的「湖」有泥濘地的意思)。另有在地古老傳說,因山間盆地一帶早期簇生著箭竹林,山頂吹下的山風搖動箭竹林的景象,彷彿是湖水盪漾,因此稱之為竹子湖。竹子湖海芋季海芋原產於南非,因為它的苞片盛開時有如倒立的馬蹄,而植株又如同蓮花般生長在水中因此被稱為「馬蹄蓮」。目前竹子湖海芋花田生產總面積約有十三公頃,占全臺海芋產量百分之八十以上;海芋花期自每年元月至五月,花量最盛期在三至四月。竹子湖海芋以白色海芋為主,白色部分形姿優雅的「佛焰苞」並非其花,苞片中央黃色的肉穗花序上開滿了許多毫不起眼的小花,雌雄分隔,井然有序。竹子湖繡球花時序進入五月下旬,浪漫的白色海芋花海逐漸進入尾聲,緊接著是在端午連假盛開的紫藍色繡球花。竹子湖地區種植的繡球花約有7至8個品種,顏色多樣化,有純白色、粉色滾紅邊、粉紅色、紫紅色、淺藍色、藍色等色系;外型則同時有大輪花、中輪花分布在農園中,而且色彩濃豔、層次豐富,增添繡球花千變萬化的風采,相當適合拍照留念。
Read More +松山火車站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松山火車站是台灣少數幾的歷史最悠久車站之一,從清朝光緒年間興建基隆到新竹的第一條鐵道,松山就已經是一個簡易的售票房,松山地區的開發很早,原來是凱達格蘭平埔族貓裏即吼社的聚落,舊地名為「大加納錫口街」,光緒十三年(1887),當初所使用的車票是以龍馬郵票來替代。日治時代大正九年,大加納溪口街改名為台北州七星郡松山莊,「錫口車站」也改名為「松山車站」。
Read More +臺北典藏植物園_天使館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09:00-17:00 每週二至週日,週一休館 (如遇國定假日或特殊假日將順延休館)
新生園區臺北典藏植物園為國內少見結合了鑽石級綠建築及國內頂尖園藝專家的智慧,以人類、植物與環境為主軸,將臺灣各地的植物依不同的氣候與地域,描繪出臺灣生態環境縮影,打造出全臺僅有一座單位面積展示種類最多的展覽型植物溫室。臺北典藏植物園的展區包含最具在地特色的臺灣原生植物區、擁有熱帶島嶼風情的熱帶/亞熱帶植物區、百花爭妍的蘭花與蕨類展示區、造型奇特多樣的多肉植物區、視覺與嗅覺雙享受的溫帶植物區、及代表堅忍不拔的高山植物區等展示區;此外,在溫帶植物區內還有秋海棠品種展示,由中研院彭鏡毅教授提供其花20多年囊搜全球百餘個品種,特別介紹這個葉形奇特,花紋美麗多彩的秋海棠。全館展出千餘種的植栽,個個爭奇鬥艷,展現出獨特的美麗姿態。(資料來源:臺北典藏植物園)
Read More +新富町文化市場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18:00週一固定休館(其餘必要休館時間,請參考最新消息之場館公告)
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落成於1935年,屬於日治時期較後期完成的公有市場,市場內的建物涵蓋了當時期的各種建材。馬蹄形的市場主建物平屋頂由鋼筋混凝土樑支撐,牆體為加強磚造。另外,附屬建築物有木造的日式宿舍與磚造的公廁,公廁的出現也象徵當時市場現代化的過程,可惜在時間推移間並沒有完整保留下來。1930年,臺北州政府公布了〈食料品小賣市場規則〉,基於衛生的考量,對於市場建築的構造、空間配置進行了詳盡規範。在這樣的背景下,「新富食料品小賣市場」落成了;同時期興建的太平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8,今已廢除)、幸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8,今「幸安市場」)及入船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8,今「直興市場」)都已改建或廢除,使新富市場成為日治時期公設市場建築中,表現新式衛生標準與建築式樣的珍貴案例。新富市場興建時基地約506坪、建物約199坪,市場基地四周則圍繞著高約160公分的紅磚牆。市場本館牆體為加強磚造,外牆以洗石子做出洗鍊的水平飾線,每一個入口處上方都設有雨庇,屋頂以混凝土澆製,並以鋼筋混凝土樑支撐。整體建築風格簡潔、少有裝飾,並且擁有很強的機能性,例如它的馬蹄形平面,在全台公設市場中相當罕見,不只創造了一個流暢的購物動線,獨特的中央天井,也同時滿足了市場內部通風與採光的需求。(資料來源:新富町文化市場網站)
Read More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一棟近百年的建築 一場歷經25年的人權運動 一個匯集女性生命力的所在婦女救援基金會自1992年起,展開前臺籍「慰安婦」調查工作以及進行對日求償行動。25年來,陪伴與照顧阿嬤們的身心,保存了5,042件「慰安婦」的相關影音、書籍,以及730件文物。在歷經12年的籌備與努力下,於2016年3月8日揭牌,12月10日正式成立「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收錄了臺灣59位「慰安婦」阿嬤們經過苦難淬煉後的生命故事。是臺灣首座以「慰安婦」人權運動為基礎,集結當代女性人權議題展示及婦女培力的多功能社會教育基地。「阿嬤家」記憶歷史,持續關注當代女性人權,並期許超越生命創傷、激發前行力量、讓歷史傷痕成為和平基石,以實現尊重、平權、無暴力的未來。
Read More +MAJI集食行樂_圓山花博爭豔館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神農市場*星期一~星期五PM12:00-PM19:30*寰宇小吃攤*星期一~星期四 11:30~20:30星期五 11:30~21:30星期六~星期日 10:30~21:30(含例假日)
「MAJI2集食行樂」鄰近台北市立美術館,隱身在台北花博公園圓山園區一角,於2013年6月正式營運。由歌手哈林庾澄慶與知名設計師葉裕清精心規劃,在大自然中運用貨櫃、原木穀倉,巧妙包覆住美食、原創商品、音樂、藝術等元素,打造出具有異國氛圍的生活市集空間:一座城市遊樂園。MAJI2包含六大區域:神農市場、寰宇小吃街、創意市集、異國美食餐廳、特色商店街及多功能展演空間。【神農市場】為愛吃愛做菜的人把好吃、安心、天然、無毒食材通通集合再一起的神農市場,精心挑選全國各精緻小農的作物產品,其中為數不少是獲得農業部神農獎章的好農商品,以及一般超市難見的優質小品牌調味醬料,並引進南門市場的傳統食材,與帶入華人口味的熟菜食堂,讓顧客可以直接帶回家。【寰宇小吃街】以貨櫃排列,搭配復古桌椅,營造出獨特用餐空間。無論是臺灣味小吃,還是東西方美食匯串,都在異國小吃街。【創意市集】創意市集聚集手工皮革包、原創服飾、特色飾品,以及各類生活設計小物,讓你目不暇給,隨處發現驚喜。(部分資料來源:財團法人臺北市會展產業發展基金會)
Read More +新北投車站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日治時期為發展新北投地區溫泉觀光產業,興建新北投支線,於1916年(大正5年)設置「新北投乘降場」後改稱為「新北投驛」, 新北投地名,由此而生。新北投車站為鐵路淡水線甚至是臺北市僅存的百年車站,其站體為木造結構,簷架下的雕花托座及1937年因擴建站體產生的3+1組合老虎窗, 為車站建築一大特色。然1988年因鐵路淡水線停駛而走入歷史並將站體拆遷至彰化台灣民俗村。2003年文化資產保存意識抬頭,臺北市政府與民間團體攜手爭取車站回家,幾經波折後,日榮資產股份有限公司有感於臺北市民對於車站返鄉的熱忱與期盼, 同意無償捐贈新北投車站予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車站重組位置於2016年以模擬站體試驗交通議題,最後定案於原址附近的七星公園內(即今所見),修復工程隨即展開,並於2017年4月重組完成再次對外開放。資料來源:新北投車站官方網站
Read More +菁礐古圳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位於台北市士林區內雙溪上游的菁礐(ㄑㄩㄝˋ)溪長約2.1公里,流域面積450公頃,溪流豐沛、水質清澈,生態多樣,流域行經士林區菁山、平等、公館及溪山等四個里,是士林區的水源頭,菁礐溪從菁礐橋至竹篙嶺橋間,沿線溪岸景色怡人,溪流生態多樣,向來是溯溪愛好者尋幽景點。菁礐溪流路陡,水流急,以往每逢豪大雨,常導致溪岸沖刷土石流失,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為兼顧流域安全及生態保育,以集水區整體規劃治理,分年分期編列經費整治完成,大地工程處土石流防治科長黃添進說菁礐溪採用多孔隙砌石工法,於沿線設置親水設施,也維持自然生態平衡,目前頗受愛好溯溪人士親臨體驗。大地工程處表示,菁礐溪整治原則係順沿溪流地形,施設親水平台、步道及固床工等有利生物棲息環境。於溪床高落差處,施設長石塊消能。此外,於溪流平坦處設置沉砂池,兼具有防洪蓄水及親水功能。大地工程處指出,菁礐溪整治,自上游(開心農場附近)至下游支流處,分4段整治。最上游開心農場附近之溪溝,採近自然工法設置魚梯,以利魚類迴游及復育,極具生命力。大地工程處說菁礐溪流經福田園農場旁溪溝,在配合現地生態設置親水平台及步道,搭配近自然固床工及護岸,沿線環境優美、水質清澈,近年來漸受溯溪愛好人士經常攜伴到此一遊。續往下游於青礐橋附近,有親水步道,可蓆地而坐,將雙腳浸泡冰涼溪水,傾聽潺潺流水蜿蜒聲,極具寧靜意境。大地工程處強調下游菁礐溪之支流,整治長約280公尺,沿線種植櫻花林,配合親水設施營造休憩空間,每年冬季櫻花盛開,漫步櫻花盛開溪旁,別有一翻詩意。大地工程處推薦,菁礐溪景色多樣,放眼盡是山巒美景,在綠意盎然的山林,非常適合晴天溯溪,伸展筋骨,不妨攜伴親水。沿菁礐溪溯溪而上,不僅享受清澈的溪流,及溪畔林相美景,置身在鳥類、原生植物豐富的溪流環境中,可見穿梭蜻蜓、豆娘,低頭能欣賞石斑、馬口魚、苦花等魚群悠游。其中,菁礐橋至竹篙嶺橋間,更是團體溯溪的新秘境。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工務局大地工程處
Read More +新北投善光寺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善光寺」,不同一般寺院的華麗裝飾,「善光寺」的外觀十分樸實,雖然「善光寺」平日不對外開放,但在櫻花綻放的季節,在善光寺的入口階梯,仍然可以欣賞到寒櫻及山櫻花,搭配入口有兩個石燈籠,別有一番風味,是北投另一處賞櫻的祕境。北投善光寺,為淨土宗西山深草派之寺廟,是當時日籍移民之信仰中心。寺中佛舍利塔甚為著名,供奉由日本請回之釋迦牟尼佛舍利。北投善光寺源出日本長野縣信濃善光寺,由大本願第一百十七世誓圓尼公上人擇現址開基創設於民國21年 (日本昭和7年、西元1932年),並立第一世中野全能上人為住持。民國35年,台灣光復之初,善光寺法燈榮續至淨空寶珠中興如意上人。民國48年,善光寺日式的社殿於「八七水災」中遭毀,遂於民國51年建造新殿,並在同年9月恭建寶塔奉安,奉祀釋迦牟尼佛舍利,是為該寺最重要特點。善光寺主祀釋迦牟尼佛,因此在釋迦殿即供奉三寶佛 (即釋迦牟尼佛、藥師佛和阿彌陀佛),而法王殿內則供奉阿彌陀佛,由於平日為寺內僧眾修行課業,故不開放禮佛,僅節日法會才開放。而善光寺內最引人矚目的,就是於民國五十一年所建的佛寶塔,乃仿印度佛寺建築,分三層,分別冠以佛、寶、塔,最上層供奉由日本請回之釋迦牟尼佛舍利;中間及底層則為靈體塔。塔四週綴以銅鈴。中層四龍駐守四方,威儀顯赫,金黃色的蓮花則羅布各邊角。除此之外,善光寺仍留有許多日人遺跡,例如,法王殿正門石像,八十六座的石雕佛像;另外,於佛寺庭院中屹立一座「岡本翁頌德碑」,是為了紀念西元1905年,日本礦物學研究家岡本要八郎在新北投附近上溯的北投溪谷中,發現了富含放射線的「北投石」(Hokutolite),而「高田富莊」特別於西元1940年立了一個「岡本翁頌德碑」於北投,歷經許許多多的輾轉波折,才保存在善光寺內,為這段北投石歷史做了最好的見證。 (資料來源:和風北投 ‧ 行腳踏查)
Read More +國立臺灣博物館_南門館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日本時代臺灣總督府於1897年規定鴉片專賣,並陸續將樟腦(1899年)、食鹽(1899年)、菸草(1906年)、酒(1922年)等納入專賣事業。「臺灣總督府專賣局臺北南門工場」創建於1899年,為製造及試驗樟腦、鴉片等兩大專賣品的重要生產基地,1901年改稱南門工場,1931年再改名為臺北南門工場,是日本時代臺灣唯一的公營樟腦加工廠。戰後本工場由政府接收,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臺灣專賣(公賣)業務縮減為菸、酒、樟腦三項,本工場於1952年改稱臺灣省樟腦煉製廠、1956年再改名為臺灣省樟腦廠。1967年12月樟腦開放民營,本工場遂停工廢廠。今日建築物僅有物品倉庫(小白宮)、樟腦倉庫(紅樓)和四百石貯水槽,現存基地面積不及日治時期的八分之一。1998年,南門工場由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2004年起臺灣博物館配合文化部(原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首都文化園區計畫,建構「臺灣博物館系統」,將都市中的歷史空間整頓再利用為博物館空間。2006年本工場土地建物由國有財產局撥交臺灣博物館,將古蹟建築物再利用為展示館並新建一棟典藏庫房,由詹益忠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修復再利用之規劃設計。本工場修復過程宛如建築歷史的解剖,涉及建築設計、結構、機電設備、保存、考古、傳統工藝、歷史和工程等專業領域合作。
Read More +平菁街42巷櫻花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寒櫻初開時花朵呈現淡淡粉白,隨後轉為粉紅色,後期將轉為深紅,且一個花苞內蘊藏有3~4朵花,而每個花苞間隔距離很近,一同盛開時整個枝條綴滿柔美而嬌媚的粉嫩花朵。臺灣北部賞櫻地點幾乎都由陽明山平菁街的櫻花開始。每年1-2月間,可由士林區至善路3段71巷左轉進入陽明山,沿途可以欣賞到山櫻花開放,櫻花坐落於陽明山寧靜的巷弄內,而平等里內,有許多休閒觀光農園、有咖啡、茶點,可觀賞農作,可以吃農家菜,是休閒好去處。陽明山的櫻花種類有:緋寒櫻(山櫻花)、重瓣緋寒櫻(八重櫻)、吉野櫻、昭和櫻、大島櫻等。(部分資料來源:賞櫻微旅行- 臺北新花漾)
Read More +彩虹河濱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彩虹河濱公園位於基隆河中山高速公路至麥帥一橋之間,彩虹橋橫跨於成美左、右岸河濱公園,紅色悠美的S型橋體是許多攝影者愛好的拍攝地點。在彩虹橋下的河濱廣場有情人們設計一系列的愛情主題造景,包括標示12種「我愛你」語文的情人步道、情人座椅、LOVE立體文字雕塑、愛情鎖等,歡迎情人們前來感受水岸浪漫氛圍。
Read More +逸仙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逸仙公園位於臺北車站附近,又名國父史蹟紀念館。該公園為紀念孫中山的小巧公園。中華民國選擇此處作為紀念國父的公園之一,主要原因是該地為孫逸仙於1913年來臺時下榻的料亭。該料亭亦為當年臺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與孫逸仙會談政情的場所。現址為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北路一段46號,北靠市民大道一段、東靠中山北路一段、西靠臺北車站。逸仙公園面積約3025平方公尺,園內主要建物為約50坪的「梅屋敷」。因庭園栽種「梅樹」而得名的梅屋敷興建於1900年,本為日人大和宗吉所經營的料亭。梅屋敷是日治時代臺北著名的高級料亭,位在北門町,舉凡台灣總督、商界大亨或社會名士都是座上賓,席間亦可召藝妓來助興。該料亭為長方形的和式建築,屋頂覆蓋著老式暗黑色的理想瓦。相傳,該料亭曾以高砂族藝妓表演舞蹈做宣傳來招攬旅客。梅屋敷料亭不只曾於20世紀初招待過孫逸仙、胡漢民等知名政要。1907年知名導演高松豐次郎接受臺灣總督府委託,所拍攝的電影《台灣實況紹介》中,還把梅屋敷的高砂族所扮演之日本藝妓表演列為臺灣廿景之一。
Read More +花卉試驗中心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花卉試驗中心位於陽明山區,主園區佔地約4公頃餘,風土條件非常適合低海拔溫帶花木的培植。自民國38年開始,中心從事茶花、杜鵑的品種收集、馴化及栽培技術改進等相關研究試驗工作。後於民國92年開放民眾參觀,目前已轉型為一般公園。研究與展示花卉試驗中心將園區長期經營栽培及試驗研究結果公開展示,讓民眾能夠一覽多年的研究成果。園區內規劃有多個主題區域,包括茶花區、香草區、香花區、原生杜鵑區、楓樹區、針葉樹區、吉野櫻區、蕨類海棠溫室及多肉植物溫室。主題區域漫遊各主題區域營造出不同的景觀特色,讓民眾可以輕鬆漫遊,享受季節更替的美感。每個區域展示不同種類的植物,提供豐富的視覺和感官享受,讓參觀者能夠深入體驗大自然的魅力。
Read More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 Brick Yard 33 1/3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陽明山美軍俱樂部位於文化大學旁美軍宿舍群內,在1950~1960年代駐台美軍及其眷屬社區的重要社交活動空間,這裡原本是陽明山聯誼社舊址的場地。在台北市文化局推動「老房子文化運動」的媒合下,鈺德科技接下了重建陽明山美軍俱樂部的任務,將這裡變成一個結合文創展演和餐廳的藝文空間,平日有免費開放參觀的時段,假日則需入內消費,是一個富有文化歷史意義的地方。(部分資料來源:陽明山美軍俱樂部官方網站)
Read More +夢幻湖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夢幻湖位於七星山東南麓,標高約860公尺,形成原因尚未明確,可能是火口湖,也可能是噴氣孔造成的凹地積水,或是火山間窪地所造成。湖中生長著一種稀有的水生蕨類-台灣水韭,是世界上水韭生長緯度很低的地區,此種植物極為稀有,為了保護這種國寶級的水生蕨類,所以將夢幻湖劃設為生態保護區。一般遊客禁止進入湖區,湖旁設有平台供觀景展望。此處秋冬少雨、湖面常見乾涸,春夏霪雨霏霏,當雨季或豪雨過後,可見湖水滿溢,如遇山嵐霧氣籠罩,湖色山影雲霧縹緲,景緻如夢似幻。路線經過*陽明山公車總站->*遊客中心->*冷水坑站→夢幻湖→七星公園→*遊客中心站簡介內容│路程距離:在遊客中心續搭108遊園公車到冷水坑站下車,經夢幻湖、七星公園到遊客中心,路程共約為3.1公里。│步行時間:約為110分鐘。│沿途路況:冷水坑站→夢幻湖為上行陡坡,夢幻湖→遊客中心為下行陡坡。│沿途特色:夢幻湖為生態保護區為國寶級的台灣水韭及多種水生植物的生育地,種類眾多的蛙鳴、蟲鳴、鳥鳴聲,輪唱於水氣氤氳的湖中。在寧靜中更顯得自然節奏的美妙。七星公園有涼亭、長廊,天氣好時眺望視野良好,可仰望七星山坡面的蒼翠的植物林相或俯視台北市景觀、紗帽山或遠眺雪山山脈等。
Read More +雙溪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雙溪公園因外雙溪與內雙溪從北向南延流,並在士林匯流而得名,地處於福林路與至善路的交叉口,是士林往陽明山、故宮及內、外雙溪的必經之地,民國63年闢建完成,開放區域約2公頃,是一座自然山水景觀的園林。園內地形平坦,呈三角形,仿照中國庭園格局佈置,呈現自然風貌,園內迴廊與池中心之涼亭、水榭、石洞、九曲橋、假山瀑布相互連結,雙溪公園不僅俱有現代的美感又保有古樸之美,是鬧中取靜值得一遊的公園。
Read More +志成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位於士林中正路,曾有陳前總統墨寶長相思,志成公園巧妙地設置了中國庭園式隔牆,層層相映,極為賞目!公園內到處綠蔭欣欣向榮,且園內有小巧水池、環牆小曲流,是台北新興公園中不錯的休憩處!下次經過中正路時,不妨到此歇歇腳,體會一下鬧中取靜的悠哉吧!遊罷志成公園,可順至對面福林公園,再到福林公園對面的士林官邸,經過綠色奇蹟的洗禮,保證令你神清氣爽!
Read More +臺鐵臺北車站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臺北車站(臺灣高鐵、臺北捷運稱為臺北車站)位於臺灣臺北市中正區,為臺灣鐵路管理局、臺灣高速鐵路、及臺北捷運三鐵共構的地下化鐵路車站,也是臺北捷運板南線、淡水信義線之交會車站,不僅是北臺灣首要的交通樞紐,也是臺灣建築規模與運量最大的鐵路車站,每日轉乘的旅客約50萬人次以上,總使用人次居於全球第25名。臺北車站於1891年7月5日設站,歷經多次遷移與改建後,現今站體為1989年9月2日啟用,臺鐵局本部也設於此地,隨著捷運、高鐵進駐之後,形成幅員廣闊的地下街區。車站周邊有商辦、補習班聚集的站前商圈,若再連結臺北轉運站、捷運北門站、機場捷運臺北站、華山特區等「臺北車站特定區」關聯設施,面積可達46.31公頃。另外臺北車站常被稱為「臺北火車站」,臺語則稱為「臺北火車頭」或「臺北車頭」,年輕族群則常簡稱為「北車」。
Read More +福林公園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福林公園位於士林區中山北路與福林路交叉口,於民國80年闢建完成,面積約2.6公頃,呈三角形形狀,為一開放式綜合公園。園中最大特色,係邀請國立藝術學院美術系黎主任志文先生以大自然的景象為主體,設計創作之優雅藝術雕塑。計有太陽、雲、山、瀑布、水、井等六組,係以抽象表現手法,將大自然景觀用象形文字予以立體化造型,除了『水』採用青銅鑄造外,其他五組全部使用天然石材。以大自然的雕塑藝術品貫穿全園區,藉著空間與形色的變化,呈現另一種視覺景觀,遠觀近看各皆有不同效果與美感。福林公園與士林官邸公園只有一條馬路之隔,本公園98年配合周邊停車需求及李科永紀念圖書館的設置進行更新,地下停車場可容納汽車232輛、機車67輛,地面可停靠遊覽車10輛,不僅方便參觀士林官邸的遊客停車,上陽明山賞花、泡溫泉的遊客,也可以把車子停在這裡,再搭公車輕鬆上山,不用再忍受塞車之苦。福林公園園內綠草如茵,走在蒼翠的林間,有如置身於山野田園,在繁華的都會,如此景色已漸成絕響,邀請您來趟視覺景觀之旅吧!
Read More +晴光市場
所在地:臺北市地址:
開放時間:
晴光市場有別於其他夜市的獨特魅力,在於幾間歷久不衰的舶來商店與珠寶店,所販賣的外國服飾、精品百貨與珠寶飾品,仍吸引相當多的顧客前來精挑細選 ,除此之外,傳統夜市所要具備的特產小吃,更是令人讚不絕口,其中以晴光油飯、蔡家甜不辣、晴光意麵、晴光紅豆餅最為知名,保證讓您大快朵頤。婚紗街︰位於晴光市場旁的中山北路上,到處林立婚紗禮服裝潢,是條讓人充滿幸福與浪漫的特殊街景,一整排繽紛浪漫的櫥窗展示,美不勝收,是台北著名的婚紗攝影街。雙城街小吃區︰位於晴光公園雙城街十、十三巷口至農安街段,晴光市場旁邊,這裡也是以飲食為特色,每到用餐時間,聚集大量消費客源,美味小吃也不少,可搭配晴光市場一起遊玩喔。(資料來源:臺北市政府資訊局)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