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花磚博物館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林森西路282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10:00~17:30;星期一 10:00~17:30;星期二 公休;星期三 10:00~17:30;星期四 10:00~17:30;星期五 10:00~17:30;星期六 10:00~17:30
台灣花磚博物館近年已成為旅客來嘉義市必訪之景點,這是全球罕見以花磚為主題的博物館,館藏1500片各類型台灣花磚。在臺灣建築發展史上擔任無名英雄的花磚,百年來都是賈商巨富妝點門宅、彰顯家族富貴的手法之一,臺灣花磚古厝以20多年的歲月,搶救、修復並保存了4千多片百年花磚,展示臺灣自西元1915至1935年間的花磚建築藝術。台灣花磚博物館近年亦受到國際矚目,包括日本大阪知名SPA業者「SPAWORLD」聘請台灣職人匠師團隊設計製作5,500片花磚,打造一處花磚空間;日本NHK電視台播出台灣花磚博物館,以及花磚系列產品輸入日本專題;南韓頂級保養品雪花秀(Sulwhasoo)推出台灣花磚公益限定版保養品等,並獲選總統府、外交部選定為臺灣外交禮品,館內充滿世界級珍貴的花磚文化值得一探。照片由台灣花磚博物館提供
Read More +彌陀映月橋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嘉義縣市交接處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彌陀映月橋全長222公尺,跨河主跨徑115公尺,橋塔高約50公尺,是橫跨嘉義縣市交界的單塔斜張景觀橋,連結黃金風鈴木步道、河濱運動公園,將八掌溪美景盡收眼底。
Read More +矯正塾1921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維新路134巷19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維新路「134」巷「19」、「21」號宿舍,為公私合作之營運管理中心,故命名為「矯正塾1921-舊監134營運中心」,嘉義舊監興建之上棟年代也正好是1921。嘉義舊監宿舍群轉型為木文化工作聚落,不僅重現木造房子的空間結構、格局特色、庭院草坪、蜿蜒曲徑,也運用智慧科技偵測、遠端遙控設備,防範祝融之災及宵小潛入,是台灣第一個導入客製化智慧防災系統的老屋。
Read More +頂庄社區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頂庄里義教街538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嘉義市頂庄里環保生態改造多年有成,將台糖舊鐵道轉型營造成社區自行車道,兩側光蠟樹上處處可見成群的獨角仙,令人驚喜不已!獨角仙復育不容易,頂庄社區透過改善水質、環境、栽種光臘樹道及建置自行車道,營造適宜居住環境,把獨角仙找回來。每年5月中旬,獨角仙都會羽化從土壤中出來,尋找伴侶繁衍子孫,數百隻獨角仙盤踞在光臘樹上,變換各種姿勢,甚至角力互鬥,景象令人驚喜。獨角仙有「鐵甲武士」美稱,「尋找獨角仙的蹤跡」活動,每年從5月中旬到6月底,歡迎民眾攜家帶眷一同前往,讓孩子接觸大自然,也重溫兒時回憶。值得一提的是,嘉義市政府106年舉辦「第一屆金牌農村競賽」,最後由「頂庄社區」拔得頭籌,獲選為金牌農村。
Read More +北香湖公園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文化路552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嘉義市「北香湖公園」約有25.26公頃,僅次於嘉義公園,為嘉義市第二大公園,定位為林業文化主題公園。「北香湖公園」重現清代文獻記載的諸羅八景-「北香秋荷」,因此園內設有北香湖以及栽種兩千多株灌木、七萬多株喬木等各類植物,搭配周邊的博愛公園與埤子頭植物園,串聯成西區最大的公園綠地,成為嘉義都市之肺。公園內設有松風亭、櫻花林、埤子頭植物園以及草坡景觀區等,供遊客來此遊憩。
Read More +沉睡森林主題公園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共和路428 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北門驛前、玉山旅社旁的小公園從日治時代就有,插畫家SMART莊信棠以「沉睡森林」為主題,設計白熊、粉紅象、狐狸、貓頭鷹、企鵝、松鼠等一系列Q版動物造型,結合原有的綠樹、防空洞、路燈,散步其間,感受到生氣勃勃又寧靜的森林氛圍。入口的櫻花鐵拱門,呼應北門驛是阿里山入口的意象;鳥籠及貓頭鷹造型裝飾路燈,有星星、月亮及太陽;50年樹齡的老蓮霧樹及懷舊感十足的防空洞,懸掛繽紛的彩色燈,燈光幻影,夜色炫麗迷人。
Read More +KANO園區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山仔頂249-1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嘉市KANO園區,106年8月落成,讓大家重新看到嘉義市令人驕傲的棒球史。 像是在家庭教育中心對面的戶外音樂劇場、棒球雕塑區,有銅製的球棒、手套座椅。地面上鑲嵌著石板,仔細一看,原來是電影《KANO》裡的台詞。例如,「沒有退路的木瓜樹,一定會長出肥美的果實」、「想要打好棒球沒有捷徑,只有苦練」。 寬40公尺、長180公尺的「棒球世紀大道」,是以前嘉農棒球隊前往球場的必經之路。不管是地面上的石板,或是旁邊的棒球名人牆,都用心呈現嘉農棒球隊的發跡史,介紹當年打入甲子園亞軍的16名球員。 當然更不能錯過重達4公噸、直徑5公尺的KANO景觀球,以鋁合金製作,鑲嵌超過120個鏤空圈環,白天陽光閃耀、晚上七彩燈光秀,各有不同風情。想要玩借位拍攝,這裡也很適合!無論是要把球放在手中、或是踢球搞怪,各個方位都可以拍出創意!
Read More +嘉義之心願景館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24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公休;星期一 10:00~18:00;星期二 10:00~18:00;星期三 10:00~18:00;星期四 10:00~18:00;星期五 10:00~18:00;星期六 公休
「嘉義之心願景館」暨「嘉義市鐵路高架化社區工作站」,地點在嘉義火車站前東側(原國光客運嘉義站)。願景館的英文名,稱做Vision Station,就是借用了「車站」是可以聚集人群、交換訊息及等候出發的空間意涵。正巧這棟向國光客運租用的建築物,原本是舊台汽客運的車站,設計師在整修老房子的過程中,特別把原汁原味的「旅途愉快」古典彩繪牌樓保留下來。目前願景館首期策展主題「尋找桃城之心」,呈現嘉義車站的前世今生、嘉義歷史沿革介紹、鐵高模擬路線等;運用AR擴增實境,民眾拿著平板電腦觀看3D車站地圖。 願景館同時也是嘉義市鐵路高架化社區工作站,展示內容將隨者鐵路高架細部設計的進度不斷更新,提供工程資訊,同時也會舉辦一系列的民眾參與座談、說明會及工作坊。邀請所有市民,一起來「嘉義之心願景館」,了解嘉義車站的前世今生,參與這趟了解城市過去、想像嘉義未來的旅程。
Read More +北回歸線標誌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博愛路與世賢路
開放時間:
與全球連接!二OO四年六月二十一日,北半球的夏至日,台灣,嘉義博愛路與世賢路口矗立的六座北回歸線歷年標誌群正式啟用,是全球第十處興建北回歸線標誌的地方。北回歸線標誌是北溫帶與熱帶的界碑,極圈碑、回歸線標誌、赤道碑同屬世界性重要地標,以區分北寒帶、北溫帶、熱帶、南溫帶、南寒帶等五帶。 嘉義市的北回歸線標誌群,位於嘉義市西南交通要衝之地,基本上是一群路口地標,分屬四個年份。雖然小巧玲瓏,卻兼具交通觀光、歷史文化、地球科學教育意義。目前靠西北方的中央安全島上建有「圖文碑記」一座,大理石刻簡要說明立標重點,附上簡圖更能使人充分了解十八世紀末葉北回歸線曾經靜悄悄的飄過這個路口,而且與嘉義命名息息相關。.北回歸線向南漂移圖文碑記「回歸線」係依天文學的黃赤交角之等值而劃定的緯度線。造成黃赤交角變化的因素有三︰一為歲差運動、二為章動周期、三為極移問題,另外板塊運動也會造成回歸線變化。因此,北回歸線以每年十四公尺餘的速度向南移動,於西元1788年通過本市博愛路與世賢路路口北端附近。本路口是嘉義市西南道路要衝,配合路口景觀改善工程,在此設立六座北回歸線歷年標誌,深具歷史文化及天文科學教育意義。.回歸線變化的原因(一) 天文因素1. 歲差運動:地球在繞地球公轉的同時,還受其他行星的引力影響,使地球公轉平面(黃道面)發生變化,週期約為25﹐800年,天文學上稱為「歲差運動」。2. 章動周期:月亮和別的星體影響地球的自轉,使自轉軸在空間做複雜擺動,周期為18.6年,振幅為9.21〞,在回歸線做南北方向幅度0.28公里的擺動。3. 極移問題:地球自轉軸在地球內部並分固定的,地極的移動,周期一年多。這點在理論上和實測上已獲證實,發現長期有極移現象,長期累積也頗為可觀。 上述三項因素,直接影響黃赤交角的變化。(二) 地理因素板塊運動:台灣受菲律賓板塊往下向大陸板塊擠壓,平均每年以1.5公分速度移動,劇烈時高達14公分。有趣的是,一樣在台灣的北回歸線地標,花蓮瑞穗的那根地標,其板塊運動的方向卻是向日本琉球方向邁進。
Read More +農業試驗分所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民權路2號
開放時間:
台灣以農立國,農為根本-農產的研究園地!農業試驗分所本部農場面積 40.86 公頃,其中果園區廣達22公頃,果樹品種園現存種原49科,約八百品種(系),尚保存數種稀有果樹,具有農業研究,生態教育 ,遊憩觀賞等多元功能。 農業試驗分所內設有農藝、園藝及植物保護等三系。‧農藝系-以研究水稻、甘藷及農業機械改良為主。‧園藝系-研究範圍包括熱帶與亞熱帶果樹與花卉之保育及栽培試驗。‧植物保護系-主要研究作物病蟲害防治,以及有益微生物之開發利用。.歷史小百科嘉義農業試驗分所創立於日治時期大正七年( 1918 ),原為台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嘉義農事試驗支所,二戰後行政體系多次改變,民國 88 年 7 月改隸農委會。嘉義公園左邊山丘,自西元1918年創設農業試驗所,栽種熱帶農作物、園藝作物,奇花異卉,種類繁多。
Read More +虎‧棒‧水泉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山仔頂249-1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台灣.棒球.夢~嘉義是台灣棒球運動的發源地,於日治時代大正 7年(1918),嘉義市立棒球場竣工,為當時是最好的棒球場,後重建於民國87年9月重新啟用,其看台還以仿照羅馬競技場的方式配置,以環抱型座位往下觀看,視野極佳!棒球場大門左側有【七虎耀諸羅】和【威震甲子園】的青銅雕塑,以及水泉等設計,象徵棒運傳承和飲水思源。.青銅雕塑小百科.【七虎耀諸羅】銅雕民國 57年嘉義市少棒錦標賽冠軍,後來由台中熱心人士贊助及經營管理,以金龍少棒隊的名義,參加民國58年在美國威廉波特舉行的第23屆世界少棒賽,贏得冠軍,舉國為之歡騰。民 59年嘉義市少棒隊再次奪得全國少棒錦標賽冠軍,嘉義子弟兵以七虎少棒隊獲得遠東區冠軍,並進軍世界比賽,全台對棒球狂熱到了極點。.【威震甲子園】銅雕現在的「國立嘉義大學」前身「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在日治時代是「台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簡稱「嘉農」。昭和 6年(1931)嘉農棒球隊遠征日本,在大阪的甲子園棒球場參賽,贏得第17回日本全國中等學校棒球賽第二名,從此聲名遠播,歷久不衰。「威震甲子園」銅雕在紀念嘉農棒球隊揭開台灣棒球史璀璨的一頁。
Read More +再耕園─蜻蛉玉工坊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玉康路160號2樓
開放時間:
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嘉義市再耕園-為嘉義市政府委託嘉義基督教醫院經營管理的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蜻蛉玉工房內的琉璃珠工藝師,是經過琉璃珠職訓一年的辛苦焠煉,並獲嘉義市政府及勞委會的補助,所成立的創作園地。再耕園蜻蛉玉工房積極開發新款產品,並且與嘉義市政府「台灣京都」意象結合,將再耕園蜻蛉玉創作成功推向國際,並成為嘉義的工藝創作代表-「嘉義之珠」。目前有5位工藝師(身心障礙者)在工房中開發多樣飾品及禮品,近日並開發成功用琉璃材質製作的簽名筆、項鍊、耳環、別針、相框…等產品,並正式對外接單生產銷售。景點建造:嘉義市政府委託嘉義基督教醫院經營管理的身心障礙綜合園區
Read More +嘉義市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玉康路160號
開放時間:
嘉義巿文化推動源頭嘉義市身心障礙綜合園區─再耕園,是全國第一個由政府興建,委託民間社會福利機構(嘉義基督教醫院)經營管理的園區。其是一個用愛心創造天堂的地方,除了提供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諮詢、生涯轉銜、職業輔導評量及職業訓練機會外,更積極在園區內設置各項 庇護工場與商店,並結合觀光休閒產業,開發身心障礙者就業機會。
Read More +蕭萬長文物館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鹿寮里學府路300號(嘉義大學蘭潭校區)
開放時間:
「蕭萬長文物館」是由2006年成立的「蕭萬長院長資料室」擴建而成,典藏蕭萬長擔任公職50年以來至副總統期間的勳章、藝品、書畫、重要文獻等文物2549件捐贈給嘉義大學,供學校進行教學研究,也兼具藝文功能。位於嘉義大學圖書館5樓,面積116.5坪,分為入口大廳-蕭先生個人生平的日晷,陳列副總統時期獲頒的中正勛章;藝品暨數位資源展示室-以日晷、嘉義市空照圖及嘉義市花設計展間地板,多元呈現蕭副總統一生的行政事蹟,並有大型觸控電腦及多媒體播映室,互動化設計展示數位化文物館的資料;特藏室-陳列蕭博士之新聞稿、演講稿、新聞剪輯及重要會議紀錄等,並展示各種榮譽學位服飾及重要書畫及珍藏藝品。
Read More +世賢路自行車道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世賢路(自保安四路至新民路)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鐵馬風狂飆!悠閒於世賢路林蔭大道!自行車運動風氣在嘉義市政府推動下,一到假日,市區或郊外都可看到全家踩著單車,悠遊在嘉義市漫騎,形成一股悠閒風。嘉義市忠孝路、世賢路寬敞的林蔭大道,綠地空間大,市府交通處規劃自行車道,讓民眾騎乘自行車可以倘佯在綠意中。世賢路是嘉義市重要的外環道路,寬達90米,為八線車道大馬路兩側另有寬闊的綠帶森林,自行車道就在這林間蜿蜒穿梭。 沿著世賢路向前挺進,就算汽車在外頭開的再快,自行車騎士們也絲毫不受影響。世賢路自行車道每一段都有不同的風景,各有一番景緻。道路除了水泥地之外還有磚塊地,不同的地形也是樂趣之一哦! 騎累了想休息,也規劃有停放自行車的貼心設計哦。景點建造: 民國97年
Read More +嘉油鐵馬道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世賢路四段中油廠區旁設為起點,北回歸線站天文廣場為終點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鐵馬風正炙!快來嘉油鐵馬道加油!嘉油鐵馬道係為利用閒置的中油舊鐵道修築,於嘉義市世賢路四段中油廠區旁設為起點,途經美源、光路、獅子、紅瓦厝里等四里,以及嘉義水上鄉三和、下寮、回歸等三村。到達北回歸線站天文廣場,全長3500公尺,規劃成為自行車專用道暨景觀綠廊步道,以增進嘉義市的休閒與觀光資源。新規劃的景觀綠帶,係在原有鐵道兩側鋪設各2公尺寬的自行車道,並依沿線的地形與水文,分別設置休憩涼亭、濕地生態、荷花池,車道旁栽植中株與小株喬木、高與矮灌木,並於重要道路交叉口架設入口花廊,充分滿足生態、美學、觀光暨休閒之多功能需求。嘉油鐵馬道其前身屬「嘉義化學工場」的一環,其特殊的歷史背景,為台灣稀有的產業遺構,更屬珍貴的人文景觀資源。嘉義市政府透過精心的規劃,重新賦予舊鐵道的新生命,將之建構成為自行車專用道,以及民眾踏遊走賞步道,並透過市民投票,命名為「嘉油鐵馬道」。其全程貫穿都市、鄉村與田園,景觀優雅宜人、環境親切友善,深具旅遊魅力,是一個值得闔家觀光休閒賞玩的好去處。.「嘉義化學工場」歷史小百科嘉義化學工場於日治時期昭和13年(西元1938年)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創立,以蕃薯簽做原料,製造生產丁醇、丙醇、乙醇,為當時全世界最大的發酵式丁醇專業工廠,昭和17年(西元1942年)闢築專用鐵道與縱貫鐵路本線連接 。利用丁醇製造異辛烷,可做為航空汽油之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嘉義化學工場成為日本重要的秘密燃料基地,其生產的溶劑,經由專用鐵道運往貫鐵道,再運至高雄港,裝船轉送到日本。景點建造: 民國97年4月12日
Read More +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中山路616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公休;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全國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之一嘉義舊酒廠位於嘉義火車站旁,其因為是台灣最早生產高粱酒的酒廠,故嘉義有「白酒故鄉」的稱號。西元1916年日本人赤司初太郎在此創建大正製酒株式會社嘉義工場,到了大正11年(1922年)時因為實施專賣制度,工場被徵收,嘉義工場改隸屬專賣局臺南支局。臺灣光復,國民政府延續專賣制度,民國46年改稱為「臺灣省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嘉義酒廠」。嘉義酒廠於1982年遷往民雄工業區,搬遷後,留下大量生產機具及相關設備,包括洗瓶機、儲酒桶、酒瓶輸送帶、煙囪、高粱米儲存槽與秤重器等,都是相當珍貴的製酒文化見證,其中,有七幢建物被列為市定古蹟,而曾經高達五十三公尺的鍋爐煙囪更是嘉義市早期的地標之一,現況由文化部辦理修復再利用工程於西元2013年整修完成,規劃為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文化部全國五大創意文化園區中,最被寄予厚望的一處即是嘉義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因為園區位於嘉義市商業與地理精華區,在文化歷史脈絡的發展中,可謂嘉義市文化設施帶的起點,結合菸酒公賣局嘉義分局(市定古蹟),向北串連嘉義火車站(市定古蹟)、鐵道倉庫藝術村、文化中心、檜意森活村、營林俱樂部(市定古蹟)、阿里山入口門戶北門驛(市定古蹟)及獄政博物館(國定古蹟),串連成一條閃亮的嘉義文化珍珠,而嘉義創意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正是其中最大、最閃亮的一顆。
Read More +嘉義火車站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528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史蹟珍視.火車站建築式樣屬折衷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古典風格的對稱方式,展現簡化的山牆及幾何圖案裝飾,與水平簡潔的現代感。.嘉義火車站為嘉義市的門戶,與嘉義市的發展有高度的關聯。自縱貫鐵路通車後,因具地區交通樞紐,而成為城市發展的重心,車站建築成為代表地方的主要公共建築,具歷史意義。.中山路起於火車站直達嘉義公園,東西向,被稱為【大通】。鄰近地區都以嘉義火車站為出入門戶,為市區之地理中心。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為方便治理並開發豐富的天然資源而條築台灣縱貫鐵路,嘉義火車站帶動嘉義市由清領時期的十字街向面蓬勃發展。縱貫鐵路將嘉義市一分為二,前站商業蓬勃發展,商業區大多設於本區東南側,後車站廣大之西北部只有零的發展。.月台遮棚,以跟鐵軌相同的工字形樑架加工彎製,頗為特殊。曾經是集客運、貨運、糖運、材運於一身的車站,功能多元,地位重要。.歷史小百科.明治 29年(1896)以日本瓦斜屋頂、雨淋板外墻之風格,創建木造單層車站.昭和8年(1933)改建為現存之站舍。.嘉義火車站係縱貫鐵路沿線大站,同時也是阿里山森林鐵路起點,運務繁忙。.車站基地廣闊,對未來地下化更新計畫,仍可在保存原有部份的原則下施工。大廳及候車 室寬敞,足以容納日以增加的旅客購票候車。.它是 1947 年二二八事件槍決台籍精英的第一現場。
Read More +文化路夜市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文化路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自日治時期起,嘉義市以大通(中山路)、二通(中正路)及文化路各具特色的商店與販售商品,成為嘉南平原上最熱鬧的商圈。文化路夜市美食小吃名氣響亮,包括大江南北點心、道地嘉義火雞肉飯、豆漿豆花、傳統春捲、異國料理,還有北部吃不到的薑汁番茄、半夜才開賣食材來自東石的蚵仔煎……等,滿足老饕們的味蕾,服貼了每張挑剔的嘴,慕名前來的美食行家們絡繹於途。
Read More +中央噴水池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中山路中段的圓環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嘉義人精神的地標~民國五十九年許世賢女士擔任市長時興建七彩的中央噴水池,池內噴泉蘊含十四種變化,約每十五分鐘一輪迴,水高可及二十公尺,尤其夜間噴水時,五彩繽紛變化多端,美不勝收。現今每逢選舉之前一日,各候選人帶著群眾在此地造勢較勁,成為中央噴水池的一大特色,同時也成為嘉義人精神的地標。
Read More +中正公園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西區位於國華街、民權路、忠義街和北榮街所構築的中央位置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市中心最佳的戶外表演場所中正公園原為平埔洪雅族的諸羅山社公署所在地,清領時期闢為外教場,日治時代創建為公會堂,當時有全台灣最大可容納一千多人的餐廳。二戰後改為中山堂,並闢為康樂區,附設球場及圖書館,『康樂暮鼓』曾為嘉義八景之一,公園的面積雖不大,園內林立的名人雕像群為其特色,其中以素有嘉義媽祖婆之稱許故市長世賢雕像最為聞名。中正公園於民國78年(西元1989年)完工,園內設露天音樂台,造型採露天拱型開放式,舞台面寬2000公分,深度1670公分,共配置六百個座位,地下室還有演員化妝室,另設有地下收費停車場,貼心的為您解決停車的壓力,為市中心最佳的戶外表演場所。公園內小型展示館作為藝文展場,時常舉辦藝文活動,充滿朝氣與歡樂,景緻及設施都充滿了人文藝術風情,尤其夜間燈火通明,更別具有歐式藝術氣息。
Read More +埤子頭植物園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博愛路一段144-4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08:30~16:00;星期一 08:30~16:00;星期二 08:30~16:00;星期三 08:30~16:00;星期四 08:30~16:00;星期五 08:30~16:00;星期六 08:30~16:00
休閒、遊憩、教學、研究四大功能場域埤子頭植物園位於文化中心附近,創設於明治41年(1908),當時與山仔頂植物園同為橡膠苗木的生產與試驗地;埤子頭位於平地,不同於山仔頂的丘陵地,二處同步進行差異性的林業試驗,而後改成為熱帶與副熱帶的造林試驗,也隨著時代的變遷,進而作為造林樹種與綠美化苗木培育之場所。植物園區內目前規劃有灌木、蔓藤、香花、竹類、草皮等植物區,及都市複層林景觀區,供民眾學者休閒、遊憩、教學、研究等四大功能使用。
Read More +文化中心旁杉池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忠孝路275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歷史上的今天-【杉池】台灣木材集散地~日治時期,由於阿里山木材業的開發,嘉義市人口倍增、快速繁榮,為台灣木材集散地。現今市立文化中心的位置,是當年東亞規模最大的【杉池】阿里山鐵路建造完成後,闢貯木池,以浸貯木材,其中以檜木居多,故又名檜池。池四周植樹,濃蔭蔽天,清風徐來,檜香陣飄,垂釣林下,有太公垂釣渭水之樂,實一休閒勝地。現在嘉義市文化局積極豐富其各項活動以藝文,期能傳承諸羅古文風,創造嘉義新文化,務期全民參與文化建設,人人欣賞表演活動,提高嘉義地區生活品質。
Read More +嘉義公園
所在地:嘉義市地址:嘉義市東區啟明路264號
開放時間:星期日 24 小時營業;星期一 24 小時營業;星期二 24 小時營業;星期三 24 小時營業;星期四 24 小時營業;星期五 24 小時營業;星期六 24 小時營業
美嘉義-嘉義百年公園!嘉義百年公園面積約268000平方公尺,園內古木參天,涼亭水榭,假山魚池,曲徑通幽,因為利用自然山水,風景雅緻,可謂逍遙勝地。內有史蹟資料館、射日塔、孔廟、福康安紀念碑、震災紀念碑等史蹟,為民眾休閒遊憩的最佳場所。嘉義百年公園擁有豐富而罕見的文史寶藏,可以看出多族群、多朝代的文化特色,值得親近踏遊,細細品味。此外,位在公園東北側的林業、農業兩試驗分所,場中遍植多種熱帶植物,濃蔭逐暑,綠葉搖風,亦值得順道一遊。.歷史小百科景點建造:創立於日治時代明治43年(1910)四百年來,台灣歷經原住民、荷蘭、鄭氏、清領、日本人以至國民政府等權力更迭,諸羅(嘉義之古名)位居南北戰略要津,直接受到多元的衝擊,遺留許多史蹟史料,譬如原住民(平埔族)祭壇遺址,荷蘭人建構的王田,乾隆皇帝御製滿漢雙文合壁的石碑,嘉慶年間的水師大砲,全台首座地震紀念碑,日治時代神社的附屬館所,十九世紀初由美國製造的阿里山蒸氣火車頭,以及國民政府轉進台灣之後的一江山陣亡將士紀念碑‧‧‧等,都散佈在嘉義公園內。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