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寺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美村仁愛路109號
開放時間:全天

青蓮寺是瑞穗的信仰中心。有鑑於地區信士的需要,今天的青蓮寺除了供奉主神釋迦摩尼佛祖之外,同祀道教神祇,如關帝聖君、媽祖、土地公、註生娘娘等等,可供當地信眾膜拜祈福,兼顧民間信仰的寄託。因此,青蓮寺也發展出台灣眾多廟宇當中少數佛道一家的特殊型式。 而青蓮寺這間百年老廟也流傳著它獨有的傳說故事。廟裡有一對竹籠,看似普通,其實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相傳在清朝光緒年間,有一位老翁挑了一對竹籠,寄放在打馬煙(現瑞北),但過好些日子都沒有來領回,當時的鄉民打開竹籠後,才發現裡頭放的是一對佛祖。而且,竹籠內有一張紙條指示籠中佛祖一尊需鎮守水尾(瑞穗),另一尊則鎮守馬太鞍社(光復)。這也就是今天這兩座兄弟廟的淵源由來。 民國61年的時候,花蓮曾經發生一起大地震,當時還震垮了青蓮寺,但廟裡的神像及竹籠卻都絲毫未損,於是當地居民認為其附有靈氣,才能展現神蹟。直到今天,這對竹籠仍是青蓮寺的鎮寺之寶! 青蓮寺的外觀牆面及內部地板都採用瑞穗盛產的蛇紋石為建材,整體建築散發著瑞穗當地的風格氣息。加上完善的管理體制,寺廟內光線充足,氣氛莊嚴卻不失親切。不論在地、外地都有許多信眾來訪,青蓮寺也成為了瑞穗鄉民精神及信仰生活的重心。

Read More +

瑞穗牧場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舞鶴村6鄰157號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

瑞穗牧場以源自於中央山脈的純淨水源,將這片紅葉溪右岸的河床地,一點一滴地從乾涸的砂礫卵石,灌溉成三十公頃肥美的黃金草原,黑白相間的乳牛徜徉在油亮碧綠中,孕育出全台灣獨一無二的鮮乳品種,曾經連續三年拿下全省酪農評比第一名的榮耀。 牧場的乳牛懷胎280天就可誕生新生命,分娩後乳牛的泌乳期有長達305天,平均每頭乳牛一天可生產20多公斤的生乳,由於各項優良的環境品質,讓這裡的鮮奶品質濃郁香醇,曾經連續三年拿下全國酪農評比第一名的榮耀,「瑞穗鮮奶」已成為高品質鮮乳的代名詞。 瑞穗牧場全年無休,免費對外開放,由於對好環境的堅持,以「維持最低度開發、提供最高度體驗」為原則經營牧場,每天現擠、現煮的濃醇鮮奶,另外還有乳酪蛋糕、鮮奶酪、牛軋糖與乳製冰品等多種甜點,深受遊客的喜愛。除了販賣部提供的美食與禮品,並設有有遊客中心、露天咖啡座、親子遊憩區、自行車道等設施,也讓遊客可以參與餵牛吃草、賞鴕鳥等,是全家大小適合的旅遊景點。

Read More +

紅葉溫泉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萬榮鄉紅葉村188號
開放時間:全天

沿著瑞穗溫泉路筆直前進,穿越了瑞穗溫泉區之後繼續直行,最後,過了紅葉大橋,就能抵達山麓下的紅葉溫泉! 這裡距離瑞穗車站約5公里。溫泉的溫度約攝氏47度,泉質為弱鹼性的「碳酸氫鈉泉」,水質清澈無味,不僅可浴,據說還可飲!且水量豐沛,四時不竭,也難怪紅葉溫泉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經聲名遠播了。 當時,日本人將此設為警察療養所;光復後,改為私人經營的紅葉溫泉旅社。而這間旅社已經被列為文化財,雖然可以營業,但前提是不能把這個建築作任何的更動,所以時至今日,旅社的外觀仍維持著古樸的日式木造建築,房間還是舖著榻榻木的日式通舖與套房,澡堂是鑲滿了圓形磁磚的舊式浴缸。 雖然裝潢並不新穎豪華,但紅葉溫泉有著明淨的長廊、木格子窗,成排的榻榻米通鋪,加上優雅的庭園景觀,反而營造出更具溫泉氣氛的古色古香。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促使整個旅社洋溢著濃濃的懷舊風情,讓湯客浸泡在暖暖泉水的同時,也能望著煙霧繚繞的山嵐,享受大自然的擁抱。

Read More +

瑞穗溫泉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循往臺九線至瑞穗,右轉至溫泉路,直行可抵達。
開放時間:各業者不同

今天的瑞穗鄉也被一些民眾稱為「溫泉鄉」,乃因於近年卻在瑞祥村接連發堀出三十多口溫泉,使得許多原先從事農業及養殖畜牧業的業者,紛紛轉而投入溫泉休憩業。 花蓮縣政府委請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從長規劃了瑞穗溫泉休憩區,並在國家溫泉法實施下,採取地區溫泉總量管制,協助已開發的溫泉業,整建道路、排水、休憩的公共設施。讓瑞穗溫泉區舊有的面貌頓時煥然一新,更間接帶動了溫泉休憩區的民宿、餐飲業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目前已整闢出較具規模的溫泉休憩園區,有虎爺溫泉、黃家溫泉、東岡秀川等幾家,泉水溫度大都是在攝氏四十三度至四十八度間,而碳酸鹽泉酸鹼PH值約為6至7,屬於弱鹼性泉水。溫泉來源是由地下湧出,因含豐富的鐵、鋇等礦質,水質呈現並鏽黃或鏽紅色,上面還漂著一層厚厚的礦物質,稱作湯花或是溫泉花,對人體健康及養生皆相當有益。聽說,有些對溫泉頗為講究的日本旅客,還會專程到瑞穗泡湯呢!

Read More +

虎頭山步道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西瑞北道路
開放時間:全天

虎頭山位於瑞穗西北側,為丹大山向東延伸的一突出稜脈,標高1747公尺,頂上有一巨岩,如虎踞山頭,故名之。產業道路通往,高處視野遼闊,中央山脈與海岸山脈之間的縱谷風情,頓時盡收眼底。 虎頭山位於海岸山脈最南端,周圍的岩層為利吉層,因此虎頭山是被包夾在利吉混同層當中的外來岩塊,岩塊由輝長岩組成。 近年來,因為已經幾乎沒有獵人進入此區野獵,致使山間僅有的小徑也已經全然荒廢,大大增加了攻頂的困難度。 根據瑞穗當地老一輩的人說,日據時代,日本人深怕虎頭山這一隻山老虎會作怪(虎頭山之風水靈氣),進而催化台灣人起來對抗,因此特地用粗鐵鍊索住虎頸,以鎮住虎頭山之靈氣,免得其作怪。爾後經過攻頂山友驗證其事實,目前所知被鐵鍊索住有兩個山頭,一為大虎頭山(海拔高1745公尺),二為小虎頭山(江布南山,海拔六百多公尺)。

Read More +

鶴岡文旦觀光果園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鶴岡村280號
開放時間:請電洽詢問,手機:0932-655707

鶴岡村位於花蓮縣瑞穗鄉東側的山坡地上,隔著富源溪與瑞穗市街遙遙相望。 從瑞穗市區向東走,過了瑞岡大橋後,沿著產業道路往高處開去,一路上你會見到平緩的山坡地種滿了一棵棵文旦。它們大多是樹齡達20年以上的老欉文旦。 每年農曆七月的白露前後,開始進入文旦的採收期。瑞穗鶴岡地區共有600多公頃的文旦果園,年產量約為2000萬粒的文旦,近年來已成為花蓮地區知名的優質農產品。 曾經,鶴岡是以紅茶揚名海外,但因市場條件的轉變,當地農民才開始試著改種文旦,經過多年的培育與改良,汁多味美、香甜細嫩的「鶴岡文旦」,已成功地拓展至全國市場,為鶴岡地區的農產品打出另一片天下。 為了因應觀光旅遊潮流,鶴岡地區的果園也開始走向觀光發展,在鶴岡文旦採收時期,也開放民眾入園採鶴岡文旦,一方面節省果農採收的人工成本,一方面也讓民眾體驗田園的採果之樂,不僅可以吃到最新鮮的鶴岡文旦,還可以順便帶一些回去送給親朋好友當作贈禮。

Read More +

保安宮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富民村239號
開放時間:全天

瑞穗的保安宮是花蓮地區最早的城隍廟,1889年,謝芳榮先生建一間茅屋,取名保安宮,奉祀霞海府城隍。 保安宮位於瑞穗富源,富源舊地名「拔仔庄」,此地早在漢人來此之前,已有阿美族部落於此。而保安宮的位置所在,就在漢人庄和原住民部落的界線上,座落於這樣特殊的地理區位,便可想而知其深具族群關係之意義。 後來經多次改建,成為現今鋼筋水泥構造的廟宇建築,分正殿、偏殿;廟內有磚刻的福德正神,盤古大帝牌位置於五穀先帝神龕內。 農曆五月十三日是城隍爺的生日,保安宮主祀霞海城隍,每年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及巡庄活動。不同的是,保安宮城隍保有夜巡探訪民間的習俗,十二日晚上,庄內各陣頭都前往助陣,共同乘車遊庄;十三日當天,則擴大繞境活動,南至瑞穗、北至大富,成為地區最大的盛事。 每年的「暗訪」,是拔仔庄年度盛事,早期以人力合挑大鼓,沿途競技、爭相貼紅、鞭炮聲不絕於耳;現今則舉辦「鼓王爭霸戰」,藉此發揚拔仔庄優越的打鼓傳統。

Read More +

富源森林遊樂區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瑞穗鄉富源村廣東路161號
開放時間:上午8:00至下午5:00止

蝴蝶谷溫泉渡假村位於富源國家森林遊樂區內,利用大自然元素與現代極簡風為設計特點,大量運用花蓮當地頂級的天然石材與木材堆砌,將客房深具巧思地座落在國家森林深處。 富源蝴蝶谷,是一座以樟樹林為主要樹種的森林遊樂區,區內有面積達70公頃的樟樹造林地,釋放出大量的芬多精、樟腦油精,對人體健康非常有益,可說是最理想的森林浴場。 這兒環境原始自然,提供了蝴蝶棲息繁殖的優質環境,每年3月至8月是最佳的賞蝶季節,30餘種蝴蝶在林間翩然起舞。此外,3月到5月及9月到11月間,是欣賞黑翅螢與台灣山窗螢的季節,夜幕低垂時分,可見到成千上萬閃閃發亮的螢火蟲,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樟樹林與蝴蝶,富源蝴蝶谷險峻的溪谷地形亦十分壯觀,溪中處處可見巨岩奇石,豐沛清澈的水流,在磊磊巨石之間洶湧奔騰;沿區內登山步道除可享受心靈上的森林洗滌,並設有涼亭、觀景台及活動設施,絕對是個遊憩休閒的好去處。

Read More +

東海岸遊客服務中心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大坑5號
開放時間:上午8:30起至下午5時,每年只有除夕休館簡報放映時間:上午9、10、11時,下午13:30、14:30、15:30、16:30分播放

花蓮遊客中心是東海岸風景區最北端的服務據點,座落於花蓮縣壽豐鄉台11線公路南下8公里的山坡上,視野遼闊,是遠眺太平洋的絕佳點。內部設有介紹全區自然、人文資源及東部海岸沿線旅遊據點的展示室及可容納84人的多媒體簡報室;除了提供景點摺頁索取外,也有解說員現場介紹園區內的自然景觀、地形地景、生態環境及人文資源。遊客在開始遊覽東海岸之前,可以來此諮詢相關的旅遊資訊。 遊客中心側旁的水塘山坡復育鐵砲百合花,四月至五月底百合盛開時沿著周邊景觀步道,縱覽花海在微風中搖曳波動,如詩如歌般令人滿心歡喜。

Read More +

七星潭自行車道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北端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

位於花蓮市郊的七星潭自行車專用道是一條與海共舞的日光大道,早在單車熱尚未風行前,這條自行車道就已經存在;經過多年的延長,現已連結到鯉魚潭成為兩潭自行車道的一部份。蜿蜒的七星潭自行車道沿著海濱線,走著一般車輛難以抵達的路線迂迴前進。映襯著大海與天空的藍色氛圍,這裡的路線難度不高,但卻擁有最美麗的景致,雖然有些高低起伏,但,卻是向自己挑戰的好機會,沿途也有不少可停泊的休憩處,都可以讓人放鬆後再上路。建議遊客可以嘗試清晨或傍晚的時間騎乘,不會太熱又格外有情調,倘若單車有照明設備,更可趁月圓時,乘著月光旅行,肯定流連忘返。

Read More +

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南安83號之3
開放時間:09:00~16:30休館日:每月第二個星期二,遇假日順延一天

南安遊客中心位在卓溪鄉卓清村,是玉山國家公園八通關古道東側的入口,主要是提供遊客旅遊資訊及解說諮詢的服務。進入南安服務中心前,有觀景平台和涼亭,遊客可在此稍事休息,眺望拉庫拉庫溪的沖積平原,或乘著山谷的微風,享受大自然的洗禮。前面立著「八通關越道路開鑿紀念碑」,這個紀念碑,是以前日治時代,日本人闢築八通關古道,作為警備道路,頗具歷史價值,從紀念碑背面的記載,可想見闢築工程之艱辛。中心設有視聽室、展示室、生態解說館、販賣部等,視聽室每天播放五場多媒體欣賞,另依季節播放玉山國家公園簡介、玉山植物大地彩衣、玉山飛羽等影片。有收集紀念章的遊客,要記得帶你的紀念章筆記本,在中心門口,有十二個紀念章--台灣黑熊、布農族、玉山等,頗有設計特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設置藍畝岸(Namukang)自然騎士驛站,推出全國首創腳踏車快樂行系統,讓遊客以雙腳來親近大自然。

Read More +

南安瀑布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清水83-3號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颱風時期,請聯絡管理單位)

由南安遊客中心前道路前行,沿著拉庫拉庫溪谷,鋪著柏油的路平緩上升,沿途是低海拔闊葉林及造林樹種,行約2公里可抵南安瀑布。瀑布高約50公尺,岩壁上長滿了翠綠的植物,因是向斜瀑布,集四周的山澗水,水量充沛,瀑布沿著石壁急奔而下,氣勢磅礡,終年清澈,四濺的水花,帶來有「空氣維他命」之稱的「負離子」,令人神清氣爽,瀑布奔瀉而下的水,再流入拉庫拉庫溪,是秀姑巒溪最大的支流。對於一般遊客而言,從南安遊客中心經南安瀑布到瓦拉米步道的登山步道口,全程都是柏油路,可輕鬆駕車沿著拉庫拉庫溪畔一路賞景,適宜全家人出遊。

Read More +

舊鐵道文化商圈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正路與成功街交叉口
開放時間:商圈店家約下午至晚上十點營業,例假日、寒暑假會延長

花蓮市舊鐵道是昔日花東鐵路穿過花蓮市區至海邊火車總站的一段鐵道,全長約1.8公里,1979年北迴鐵路通車後,交通重心轉移,舊鐵道失去原有功能而逐漸隱沒在雜亂的市區中。 2003年市區成功街十八公尺長的鐵路道路打通,雖然這是全花蓮市最短的道路,卻扮演舊商圈重現往昔風華最關鍵的角色。這條從中正路到節約街的舊鐵道,可體驗花蓮的市集門庭若市,各式各樣的創意從路旁湧現,運用自己特有的模式交朋友、賣東西。在這山海小城市裡,在人的步行距離內便很容易品味花蓮的市集趣味;在夜裡各店家燈飾全部打開的時候,就算是在這裡散散步也相當有風味。來到花蓮,就要來這走走看看才不枉這一遭!

Read More +

鐵道文化園區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山路71號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六 上午08:30~12:00,下午13:30~1700休館日:週一、週日及國定例假日預約:20人以上團體可預約導覽

鐵道文化園區位在花蓮市的舊火車站,區內日治時代的花蓮港出張所、鐵路醫院、鐵道工務段、警務段和為數眾多的日式宿舍、民宅等建築物,經百年風雨,雖有所損壞,但卻是台灣窄軌鐵道基地遺址保留最完整的地區。2002年,經在文史工作者及當地居民的奔走催生下,文建會陸續將這些跟鐵道有關的建築物,列入花蓮縣歷史建築,著手鐵道文化園區的修復工程。園區基地包括了:1. 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園區+舊站噴水池。2、舊花蓮工務段+舊花蓮警務段。3、蒸汽火車加水水塔。4、舊鐵路醫院(石藝大街)。5、舊火車站機工房等(洄瀾之心-陽光電城)。6、處長宿舍及員工宿舍群。7、鐵道遊廊商圈。經八年的整修,目前,完成了一館和二館兩部分,已開放參觀;一館包括鐵道部花蓮港出張所園區,二館舊花蓮工務段、舊花蓮警務段。

Read More +

白楊步道(水簾洞)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天祥白楊步道
開放時間:步道為安全性考量,開放狀況不定,遊客須提前向天祥管理站查詢詳細資訊後,再動身前往

白楊步道原為台灣電力公司的施工道路,如今已整建為平緩寬闊的步道,適合週末來此健行。步道從入口至水簾洞一段,長約2公里,來回約需花費3小時,而途中也需經過7個隧道,沿途可欣賞峭岩山壁、溪水潺流的景觀,其中在第三個隧道附近,轉入了塔次基里溪流域,為峽谷景觀較壯麗的精華路段。步道沿途行經白楊橋後,白楊瀑布自遠處山壁的高處直洩而下,並彎流至下層瀑布,構築成壯麗的風景,從觀景台上可清晰仰望,從峻嶺間傾瀉而下的白練瀑布,景象令人嘆為觀止。

Read More +

慕谷慕魚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銅門村榕樹一鄰二號(仁壽橋的橋頭)
開放時間:為山地管制區,需申請入山證才得以進入入山時間:上午梯次:7:30/下午梯次:12:00

慕谷慕魚是太魯閣族語「Mukumugi」的諧音,意指「這個地方」。乃因最早遷徙於此地的太魯閣族,發現這片原野山林非常壯觀、美麗,因此用太魯閣族的語言讚頌此地的美景。辦理入山證,經檢查哨後,沿著峽谷盤旋起伏便緩緩進入木瓜溪溪谷,來到慕谷慕魚,青山、碧水、紅橋隨即映入眼簾,沿線共有八座發電廠,水力資源相當豐沛,不但提供發電,也是秀林、吉安、壽豐三鄉的灌溉水源,其中清水溪電廠即利用清水溪發電,此處太魯閣族人所需的水電,都來自這條溪流。慕谷慕魚目前規劃為自然生態廊道,景點有慕谷慕魚遊客中心、清水溪、翡翠谷、能高越嶺古道、銅礦場等,於此可以與自然近距離的擁抱,並沉浸於綜野山林的洗禮。旅遊提醒:1.入山證當日直接至銅門派出所申請,上、下午各300人,7:30開放申請;下午則為12:00。或於入山前3至30天,至內政部警政署網站,申請並列印2.辦理入山證手續費每人10元,並需身分證

Read More +

布拉旦風景區(三棧)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三棧路
開放時間:全天,建議於白天前往。

三棧溪是以三棧南溪為主流,而後在三棧村附近和北溪會合後才出海,注入太平洋。為花蓮縣熱門的生態旅遊去處,因其位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範圍內,並在成立「布拉旦生態旅遊中心」後,知名度逐漸提高。 三棧溪適合生態旅遊、溯溪探險,溪谷深幽,水清而碧綠,溪谷兩旁的沙灘地,適合戲水,此處還可發現藏石家十分喜愛的玫瑰石,這種石頭紋理、色彩極富變化,堪稱為大自然傑作,但因外形與其他石頭相似度極高,除非是石頭專家,否則也難以分辨。 溯溪而上,一路風光綺麗,景致不輸給太魯閣峽谷,因此有人稱為「小太魯閣」。著名的溯溪熱點「黃金峽谷」就位於此溪谷中,因此,此處成為花蓮熱門的溯溪路線。另外,三棧溪也適合地形、地質及動植物生態觀察;或者拾起畫筆,輕鬆坐於岩石上,進行風景的速寫;抑或從事健行、攝影等,皆能發現三棧溪不同特色的呈現風貌。

Read More +

梅園竹村步道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中橫公路迴頭彎處
開放時間:非營利場所

昔日太魯閣族「玻里亨干」部落原址,人稱梅園,梅園是河階地形,約有三層,中橫開通後以種植蔬菜為主;而竹村在日據時代稱為「陶塞」,意為多竹,昔日為「魯多侯」部落舊址,後與現在的梅園合稱「梅園」,為七層河階地形,上升至1400公尺,因此梅園稱「下梅園」,竹村為「上梅園」。梅園竹村步道,便是這兩個村落對外聯繫的道路,幾乎是緊沿著陶塞溪而築。沿著步道行走,可欣賞田園綺麗風光,春日桃李盛開,六七月果園結實累累,氣味濃郁誘人。而溪流更是不可錯過的焦點景觀,途中經過清溪、忠孝、仁愛及陶塞等多個吊橋,伴著溪流在腳下穿梭。此外,自然的植被與環境在這裡受到相當良好的保護,對喜愛自然觀察的遊客,也是絕佳的良機。

Read More +

蓮花池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中橫公路
開放時間:全年開放(若有颱風訊息,請詢問太館處)

蓮花池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區域內唯一的天然高山湖泊,位於中橫公路迴頭彎對岸的朝墩山尾稜,依傍陶塞溪谷山崖北行可至,海拔高度1180公尺,外圍直徑500多公尺,日據時期太魯閣族人稱它為『天潭』,因當時池中開滿布袋蓮,遂更名為蓮花池。後因榮民在池裡放飼草魚,布袋蓮就逐漸枯死;加上水池滲漏嚴重,常只剩下一窪水潭。隨著開墾的老榮民們年華逝去而逐漸搬離後,蓮花池農地逐漸荒廢,慢慢恢復自然狀態,蓮花池成為豐沛的生態樂園,高低海拔鳥類、蝶類、魚群在此相會,野生動物亦為其間常客。

Read More +

綠水合流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中橫公路172公里處
開放時間:建議白天前往

綠水合流步道為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位於中橫公路172公里處,入口處於「綠水地質展示館」左側,全長約2公里,連接綠水河階地至合流台地,全線為平緩泥土路面,步行約1小時可達步道終點。循著步道前行,可欣賞豐富的自然生態,體驗斷崖峽谷的險峻。綠水為一河階台地,原住民泰雅族祖先曾在此定居,而現今步道入口設置地質景觀展示館,提供遊客免費參觀,協助遊客認識太魯閣的地質地形。合流露營區為設施完善的露營區,位於舒適平坦之處,遊客可在此欣賞迷人的峽谷風情。

Read More +

布洛灣遊憩區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於中橫燕子口附近的布洛灣臺地上
開放時間:泰雅工藝展示館:9:00-16:00(每月第一、第三週週一休館)

布洛灣台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是「峽谷的回音」之意,此台地也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園區。 布洛灣分上、下兩台地,高度相差30公尺,下台地海拔約370公尺,管理站設於此處,提供民眾解說諮詢及遊憩訊息的服務,並放映多媒體節目,介紹太魯閣地區的開發和泰雅族的人文歷史。左側的太魯閣族工藝展示館,則展示太魯閣族人織布、籐編技藝的精美作品。由下台地步行至環流丘公園,可俯瞰溪畔、觀賞峽谷景致。而上台地則採委外方式經營,規劃為住宿及研習中心,有套房、會議中心及餐飲服務中心等。因布洛灣台地為熱帶季風雨林生態環境、環流丘與河階地形,太管處特於此處廣植培育原生種台灣百合,每至四月,野百合盛開之際,迎風搖曳之姿,雅緻清香令人不禁沉醉其中。

Read More +

錐麓古道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秀林鄉於中橫公路178K之處
開放時間:6:00-18:00

錐麓古道,為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分,沿途留有部落遺址、紀念碑等,極具歷史文化價值,因此被劃設為「史蹟保存區」。民國97年,經太管處整修維護後,重新對外開放,欲前往參觀的民眾需提前向太管處提出入山申請。探訪錐麓古道,能夠體驗豐富原始的自然風情,認識稀有寶貴的原生植物,而從步道上遠眺立霧溪峽谷,視野更加遼闊,行於步道上如同漫步於雲端。錐麓古道部分路段橫越錐麓大斷崖,路面狹窄,與立霧溪溪谷垂直落差約500公尺,屬於挑戰性高的步道,因此體弱、心血管疾病、懼高症、孕婦、孩童等均不適宜進入,而太管處也於斷崖狹窄路段增置防護欄或鐵鍊,確保攀登者的生命安全。進入古道前需遵守古道的相關規定及遊客注意事項,並竭力維護脆弱的自然環境景觀。

Read More +

慈濟文化園區(靜思堂)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中央路三段701號至707號
開放時間:非營業場所,請事先洽詢

座落在花蓮市中央路上的慈濟文化園區,包含慈濟醫學中心、靜思堂、靜思竹軒及慈濟大學校區,這四大區塊,是慈濟全球事業的總樞紐,也是凝聚慈濟功德會四大志業--「醫療、慈善、文化、教育」的地方,持續在東台灣的淨土花蓮,散發慈世濟人的沉穩力量。慈濟更投入骨髓捐贈、環境保護、社區志工和國際賑災等活動,這八項同時推動,稱為「一步八腳印」,以出世的精神從事入世的志業,發揚人間大愛。靜立於這處佔地寬廣、佈局素雅、綠意盎然的園區,能深切感受到慈濟的精神,結合各階層、各族群及不同國籍、不同信仰的人,共同來締造人間真善美的淨土。

Read More +

南濱公園

所在地:花蓮縣
地址:花蓮縣花蓮市海濱街
開放時間:公園:全天夜市:每天18:00~隔日01:00

南濱公園濱臨太平洋,佔地有20餘公頃,園內小橋流水,亭榭樓閣,草地間立有許多海洋生物的塑像。公園規劃有圓形廣場、白鴿飼養區、瞭望鏡觀賞、假山佈道區、椰子園、兒童遊樂場等設施。天清氣朗的假日,公園內拖曳傘、風箏時常飛揚升空,海堤步道上、涼亭裡,散步、看海的人們穿梭,還有海邊戲水弄潮的年輕人,把南濱公園點綴得熱鬧繽紛。這裡也是濱海自行車道的起點,一路沿伸到七星潭,是欣賞花蓮海濱風光最佳的旅遊路線。到了晚上,南濱公園成為小朋友最愛的南濱夜市,「好玩的在南濱夜市,找好吃的去自強夜市」,這兒晚上可熱鬧得很,所有童年時的玩意兒,在這裡都可以找到,射飛鏢、套圈圈、撈金魚、釣烏龜、投籃球、射水球、彈珠台等;除了遊樂,還有各種美食小吃,每客90元的廉價牛排、蚵仔煎、火鍋,花生捲冰淇淋等。南濱公園與夜市可說是大人與孩子都會著迷的遊樂園!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