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硦林場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中埔鄉桶頭山
開放時間:正確時間需以當地公布為準,須向中埔鄉公所預約

石硦林場位於阿里山脈下,座落於嘉義縣中埔鄉的桶頭山,這一處嘉義縣的秘密森林面積有30餘公頃,屬近鄉型自然生態區,海拔高度從300公尺到600餘公尺,全區屬亞熱帶的闊葉林,沿石弄溪畔鬱蓊而上。園區內生態資源多樣而豐富,常見植物包括有多樣化的地被植物,還有蕨類、觀音蓮、筆筒樹,泡桐、桃花心木、樟樹、榕樹...,也常見保育類大冠鷲、紫嘯鶇、五色鳥....沿著登山步道皆可觀賞。園區另一大特色,地標均以石雕標示,海拔每上升五百公尺即有一石雕標示,同時告知此區生態分布。林帶屬於亞熱帶闊葉林。豐富的生態資源,生物多樣化,包括地被植物、蕨類植物,筆筒樹、台灣桫欏、芒其、桃花心木、樟樹、榕樹、杜鵑、龍船花、鳳仙等植物;鷹鷲類、台灣藍鵲、樹鵲、綠繡眼、黑枕藍鶲、朱鸝、小捲尾、五色鳥等鳥類。 登山步道由原木鋪設,林相多變自然,沿途設置解說牌,提供遊客認識大自然,一路走下來,驚奇不斷,只有用心看待,收獲一定不少。

Read More +

北極殿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臺灣嘉義縣大埔鄉嘉144鄉道
開放時間:6:00 a.m.~8:00 p.m.

大埔北極殿於乾隆二十五年(西元1760年),漳州移民隨身攜帶玄天上帝香火,來到舊稱「後大埔庄」的大埔鄉,視為永居地;經多次神威顯赫,由當時庄主黃阿斜先生著手籌建小廟,並雕刻金身奉拜,迄今已二百四十餘年。期間多次由鄉民、士紳發願整建翻修,使得香火延續,為大埔鄉民信仰中心;現所建現況為民國七十三年由北極殿管理委員會認為北極殿樑柱有蛀蟲,結構不穩,乃決定重新擴建,籌募捐款興建完成。 北極殿位於市區主要街道旁,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建築古色古香,別有一般現代廟宇的風味,平日香火鼎盛,香客絡繹不絕。每年的農曆三月初三是重要的祭典活動,熱鬧非凡。北極殿祀主神為玄天上帝,同祀神農大帝、玉皇大帝、福德正神、太上老君、註生娘娘、中壇元帥、媽祖和觀世音菩薩。北極殿前有兩對大石獅,其中身掛銅錢或踩球者為公獅;腳下踩小獅子者為母獅,民間傳說欲求子者,先摸摸公獅,再摸摸母獅,取「球子」(求子)之意。

Read More +

大埔老街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大埔鄉
開放時間:AM9:00~PM8:00

大埔老街全長100多公尺,老街上仍保有幾棟老式的屋舍。對地方文化有興趣的民眾,可利用假期來一趟探訪廟宇、古宅以及老街之旅,不妨放慢腳步,體驗感受鄉街小路、傳統雜貨店以及濃厚的人情味。位於大埔老街尾建築外觀呈現古色古香的『北極殿』,殿內主供奉玄天上帝,是村內主要的信仰中心,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更是當地重要的祭典活動,香客絡繹不絕熱鬧非凡。 大埔鄉居民皆以務農維生,一年四季皆有豐富的農特產。主要作物有麻竹筍、破布子。時令水果則有百香果、網室木瓜、荔枝、龍眼、芒果等。若對地方文化有濃厚的興趣者,不妨放慢腳步,探訪廟宇、古宅以及老街。一趟文化之旅,不是都會生活裡所能比擬的,鄉街小路、傳統雜貨店加上人情濃厚的當地人,知性與感性兩者兼得。

Read More +

半天岩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岩仔6號
開放時間:全年皆可進入,無時間限制

在半天岩就有一座廟,它叫紫雲寺,為縣定古蹟,寺旁有高達七十六台尺的觀音佛像,因當地風景幽美,在半天岩的大花園,景色優美,一花一木一草都很漂亮,所以政府有意規劃為半天岩森林遊樂區,極適合嘉義地區民眾安排一日遊。欲攀登半天岩山,可從紫雲寺前的大華公路,往前漫步三公里,抵達大龍站牌。 半天岩紫雲寺位於民和村岩仔,距市區約十七公里,是台灣佛寺中歷史較悠久的古蹟。該寺興建於清康熙廿一年(西元一六八二年),距今已超過三百多年歷史,廟宇氣勢恢宏,古樸純真,是番路鄉民的信仰中心。相傳1662年,有一位高僧覺豐和尚渡海來台,遊歷至此,目睹該地峰巒挺秀,景色清幽,遠離紅塵,因而嘆:「此勝地也,為宜蘭若」。於是披荊斬棘、闢草萊,在此地結一草蘆。 番路鄉位於嘉義市東方、八掌溪上游北端五公里處,昔日是阿里山鄒族原住民出入的地帶。阿里山鄉山美、樂野、達邦等部落原住民,均需經由番路鄉與平地交易購貨,因而稱為「番仔路」,日治時代才改稱「番路」。直到現在,尚存有過去為防禦外患而設的望高寮遺跡。 半天岩是番路鄉民和村最重要的景點,也是鄉民的信仰中心,此外,它也是大華公路(159乙縣道)進入阿里山的重要門戶。

Read More +

仙井瀑布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阿里山公路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仙井瀑布位於隙頂風景區,而隙頂地區的視野範圍極為廣闊,包括曾文水庫的風光,台灣四分之一的山脈都可看見。在秋冬季節,因為低氣壓之故,雲瀑、雲海、日落、彩霞是常見的景觀。春季時,夜晚天氣晴朗,星空清晰,星象肉眼可辨,帶狀銀河時常可見;嘉南平原夜景亮麗,就在腳底下,臨場感十足。仙井瀑布與象山與等特殊地理景觀,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讓生活於都市叢林的民眾,得以擺脫世俗塵囂,重新體驗大自然的奧妙。沿著崎嶇的登山步道,一步一步地慢慢向下探險,路途中聽到的是蟲鳴、鳥叫,呼吸著是泥土自然的味道,混著森林獨特的氣息,徜徉於其中,環顧四週景色,看到的是群山圍繞著山谷,瀑布沿著陡峭的山壁直洩而下,沖刷著翠綠的潭水,暫時忘卻城市中的紛紛擾擾,羨慕起居住於山林中與世無爭的人們。

Read More +

仁義潭水庫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新福村大庄28號之1
開放時間:正確時間需以當地公布為準

仁義潭水庫位於嘉義縣番路鄉八掌溪上游,屬於離槽式土石埧水庫。其集水面積3.66平方公里,壩頂長度1535公尺,寬度9公尺,年供水量為五千二百萬公噸。 水庫興建於民國六十九年四月,於民國七十六年六月完成開始蓄水,水源以引用八掌溪水,經沉澱池導入水庫,其取水口在台三線吳鳳橋下游約50公尺處,設一攔水壩,經1.5公里之引水道導入仁義潭水庫,與蘭潭水庫串聯運用,以供應大嘉義地區四五十萬人口民生用水。 仁義潭水庫供應著整個嘉義縣市的飲用水,附近湖光水色,景緻怡人,充滿綠意、潭畔還有一條規劃完善的堤防步道,常常可見情人影雙雙,清晨傍晚也都有許多散步及運動的遊客,放風箏、慢跑、溜狗等。景色宜人的仁義潭,位於番路鄉境內,天然的不規則狀,增添無限美感,是嘉義地區民眾假日的最佳休閒去處 。

Read More +

東洋棕梠湖高爾夫球場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番路鄉新福村第三農場24號
開放時間:正確時間需以當地公布為準

自1987年起動工,歷五年時間而高爾夫球場首先落成啟用。位於阿里山腳下、由東洋企業所打造的棕梠湖渡假村,是一處結合高爾夫球、餐飲、住宿與休閒SPA的全方位渡假村。搖曳的椰子樹、棕梠樹、小木屋與穿著夏威夷衫的服務人員,洋溢著十足的南洋風味。而由日本名設計師加藤俊輔所操刀的十八洞球場,標準桿七十二桿,全長7064碼,設計師巧妙地運用沙坑、水塘等障礙,加上地形的起伏轉折,營造出十八洞風格獨具且挑戰性十足的錦標賽球場。此外,栽植本特草的果嶺,更能提供比國內其他球場更勝一籌的停球性、平順感與果嶺速度。除了傑出的十八洞球場外,原木建造的會館雖然小巧,卻十足地散發出悠閒的渡假氣氛,內部設備也是一應俱全,二樓的鳳凰軒餐廳提供精緻且港、台式料理。此外,進口香木構築的渡假木屋,散發出自然的芬多精香味,洋溢著國外四季飯店的精緻風格,而甫斥資興建完成、廣達三千坪的熱帶島嶼水世界,由國際設計大師Stephen原版移植夏威夷熱帶風情,提供全家大小最佳的戲水好去處。

Read More +

龍隱寺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1號
開放時間:05:00 a.m.~07:00 p.m.

龍隱寺是觸口的重要景點之一,龍隱寺於1980年8月開工建廟,在完全沒有經費情況下,動工興建寺廟。起初靠一些有誠心的信徒做義工,然後慢慢籌備起管理委員會。 龍隱寺於山水懷抱之間,在山明水秀的環境下還有天長、地久吊橋相伴,是遊客們前往阿里山必經的休憩景點,龍隱寺與吊橋更成為遊客行經阿里山必會停留的指標,也成為阿里山沿途的重要景緻與宗教勝地。寺裡主要供奉的李修緣師父,是一般所通稱的濟公禪師,因五次投胎降生救世又被稱為五公菩薩,而濟公禪師得道日在農曆十月初三日,是為禪師的聖誕之日,祭典當日幾乎每年都有舉辦隆重過火儀式。其主要目的是幫助眾生消災改厄,驅魔避邪。由於神尊過火,神威更加顯赫,因此常吸引國內許多宮壇及大量信徒前來參加祭典;平日則是有來自各地的宮壇及信徒,在寺旁的林野小徑則是很適合遊賞山林間的風情。

Read More +

天長地久橋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觸口村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天長地久橋位於觸口村,為橫跨八掌溪兩座古樸吊橋。座落在八掌溪與獨寮山間河岸上的觸口村,是阿里山公路的起點處。興建於日治昭和12年(1937年),為早期鄉內公田庄經觸口至嘉義的必經之橋。天長地久橋分別為兩個不同的吊橋,低處是地久吊橋、高處則為天長吊橋,地久橋與觸口橋平行於台18線上,天長則於龍隱寺後方,在這裡常可見雙雙對對的情侶漫步於橋上,由橋面上往下俯瞰,視野更為空闊。 浪漫情懷的天長地久橋站在橋中,彷彿置身半天中,而俯視下方八掌溪,冬季水清如鏡,夏日濁浪滔天自從阿里山公路開通後,公路即由平緩的道路進入蜿蜒曲折的險峻山路,所以成為公路的休憩點,大部分的旅客都會在此略做休息。橋後的山巒疊翠,與橋下的溪水潺潺,構成一幅極美的鄉間風情畫,清爽的視野環境,呼吸著清新空氣,一洗舟車勞頓之苦,能讓人完全放鬆。

Read More +

縣定古蹟紫雲寺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民和村半天岩6號
開放時間:05:00 a.m.~ 09:00 p.m.

紫雲寺是嘉義地區有名的三級古蹟,座落於阿里山山脈邊緣半天岩,紫雲寺距嘉義市區約十七公里。 在台灣佛寺裏,屬於歷史較悠久的古跡,該寺創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紫雲寺西北朝東南,是一座五開間二進二廊帶左右護龍的寺廟建築,前有寬闊的廟埕,左右過水廊各作鐘鼓樓二層,第一進前殿左右腳柱題:「紫光窺色相,雲影映蟬心」,外檐裝修落在前三架上,中門左右石雕回首麒麟一對。 紫雲寺的雕工極精細膩,無論龍柱、鳳尾、屋椽等雕刻,都令人激賞。山牆間留有1765年的「佛祖香燈碑」(覺豐禪師所立,闡明廟產範圍)、1857年的「半天岩重建碑」(郭濯海所立)、建積慶堂記與「半天岩佛祖碑」等八面古碑,字跡至今尚可辨視,寺前有兩棵二百年的古梅,世稱「鴛鴦梅」;寺的四週種植有數公頃的泡桐、油桐,每逢花季,蔚為白色的花海,香味撲鼻,令人精神為之一振。

Read More +

樹木銀行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臺灣嘉義縣番路鄉阿里山公路
開放時間:08:00 a.m.-05:00 p.m.

前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途中,路經番路鄉一定會看到一棟大木屋,這裡是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的觸口工作站,也是國內唯一設有樹木銀行的自然教育中心,提供了保存珍貴老樹之場域。每棵老樹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還等您傾聽;園區內栽植百餘種中、低海拔樹種及誘蝶植物,各季節的風光與生態物種皆有特色,也等著您來發現。本中心配置有環境教育專案教師,專為服務國中、小戶外教學。專業的人力、豐富精彩的課程與安全的場域,打造一個孩子可以在自然中快樂學習、師法自然的新天地;特定日期之周六主題活動,則提供一般大眾休閒娛樂之最佳去處。歡迎您,撥個空來走走看看吧!!

Read More +

德源禪寺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義仁村下寮仔41號
開放時間:請洽德源禪寺

德源禪寺原名觀音寺位於嘉義縣清華山吳鳳故居之南側,原名「觀音寺」,建於清乾隆5年,經義敏和尚重修,始易名「德源禪寺」。傳說於清乾隆 5年時,有一位法名行水的少女,因看破紅塵。 德源禪寺原名「清華山觀音亭」位於清華山腰,即吳鳳故居的南側路邊,依指示牌上行即抵。而於嘉義縣清華山吳鳳故居之南側之德源禪寺,為傳統的三合院建築,正中間為禪寺正殿,殿內祀奉釋迦佛,莊嚴而肅穆;步上大殿台階在正殿前立有兩隻白象在兩旁守護,之後在正殿兩旁設有廂房、襌房;殿後則有比丘尼親手栽植的酪梨樹,四周林木蒼鬱,景色宜人。 因其景色清幽且建築別緻類似三合院,前埕廣植花卉,花木扶疏進入到大雄寶殿內奉祀釋迦佛,法相莊嚴而肅穆,右護龍的右側是綠草如茵的草皮,前為清華山德源禪學院與正眼圖書館,而成為一旅遊勝地。

Read More +

竹崎親水公園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竹崎鄉竹崎村中華路
開放時間:全年

嘉義縣著名的景觀公園之一是朴子溪沿岸首座親水公園。親水公園位於台三線省道邊竹崎大橋旁,緊鄰朴子溪畔,佔地近4公頃,公園內有多樣豐富的生態、景觀和遊樂設施。竹子園區內廣集國內外珍貴竹類80多種,全國獨一無二。 竹崎親水公園規劃有藝術廣場區、親水活動設施區、多功能草坪區、溪岸步道區、卵石遊戲區、階梯廣場、林蔭散步區等,園內禁止車輛進入,讓前往遊憩的民眾,不必再受塵囂之擾。這個多功能的親水公園,除了可供眾親近朴子溪外,還有觀水、垂釣、賞鳥、欣賞風景嬉戲奔跑、擲飛盤、放風箏、打槌球等功能,靜態展示部分則陳列森林鐵路32號老火車頭供人欣賞,適合全家老少前往遊憩。公園的入口處,栽植有十餘株的毛風鈴,這種原產於中南美洲的熱帶植物,又稱伊蓓樹、黃花風鈴木,由於花朵盛開時,有如艷陽普照,因此也稱艷陽樹。每年三月間春天來臨,整株樹木的葉子掉得精光,滿樹綻放出朵朵的黃花,煞是美麗,往往吸引路人的目光,令人有驚艷之感,也是春天來臨時的指標花卉。公園內的毛風鈴盛開之後,也是阿里山櫻花季登場的時刻,每年三月中旬至四月中,阿里山上的吉野櫻、八重櫻、牡丹櫻、富貴櫻、關中櫻盛開,將阿里山點綴得如夢似幻,此外也有森氏杜鵑、茶花、毛地黃、一葉蘭等花卉陪襯,民眾可安排一至多日遊,盡情體會嘉義之春的艷麗與阿里山之美。

Read More +

禪林寺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梅山鄉圳北村圳頭20-1號
開放時間:AM5:00~PM 8:00

禪林寺位位於嘉義縣梅山的山腰上,素以遍植梅樹而聞名,共有梅樹三千餘株,園內還遍植桃、李、杜鵑等花卉,萬紫千紅,四季皆可賞花,更是賞月的好地點,所謂「梅坊月齋」,即是昔日諸羅八景之一。禪林寺主殿層,氣勢軒昂,內奉千手觀音,堪稱為梅山鄉首屈一指的佛教勝地。寺前有一片竹林高聳佇立,環境清幽,予人古樸,典雅的怡人感受。由於供俸觀世音菩薩之佛殿清靜莊嚴,朝拜者終年不絕,自古至今為宗教信仰及精神生活重要場所,沿古道石階而上,可眺望梅山市區全景,浸隱其中你將可以感受佛祖的慈悲和一份幽靜的芳香。

Read More +

達娜伊谷生態園區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阿里山鄉山美村3鄰51號
開放時間:上午八時至下午五時,需購票進入。

「達娜伊谷」這個名字是由鄒族語的發音直接翻過來的。它是台灣少見的乾淨溪流,位於曾文溪上游,海拔約五百公尺,溪長十八公里,氣侯宜人,風景秀麗。但事實上,達娜伊谷一直到十多年前都還處在令人憂心的狀態,人們在達娜伊谷濫捕魚蝦、污染水源,使得山美村的鄒族人再也無法忍受,決心悍衛這條堪稱部落命脈的重要水資源。達娜伊谷於是經歷了十多年來的調養生息,期間甚至遭逢賀伯颱風侵襲,河道變形,樹木巨石倒塌,然而山美鄒族人卻動員全體村民,搬動溪石,整修達娜伊谷。一直到今天,我們才終於可以看到清澈見底的溪流。達娜伊谷生態園區是台灣第一座由民間推動而成的生態公園,由山美社區發展協會管理,開放遊賞,只向遊客收取酌量的清潔維護費。近幾年來,達娜伊谷已經成為阿里山的一個新興景點,在公園入口處甚至還有傳統的歌舞表演。達娜伊谷不但自然生態豐裕,山脈青翠,蜿蜒伸展,且步道溫暖幽靜,溪流在山谷中閃耀,溪中巨石嶙峋,兩岸鳥蝶振翅飛舞。達娜伊谷的魚類也很豐富,像是以此地為家的鯝魚,俗稱苦花,數量很多。另一方面,為了生態平衡著想,每逢雨季和魚類繁殖期間,達娜伊谷還會開放曾文溪供釣客垂釣,也提供魚苗給養殖業者。因為這些生態景觀的完善保護,以及觀光資源的用心經營,山美部落的鄒族人生活也開始獲得好轉,並且提高了社區生活的品質。

Read More +

旺萊山鳳梨文化園區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三興村陳厝寮1-3號
開放時間:早上9:00-下午18:00 全年無休(只有除夕中午後休)

旺萊山鳳梨文化園區位於嘉義中正大學附近,旺萊山由來因為民雄有個地方專門出產鳳梨,所以以台語來命名就稱為旺萊(鳳梨)山。主要是以民雄出產的鳳梨酥為主題,讓遊客觀光,工廠內有免費提供熱茶、鳳梨酥給來的遊客品嘗。旺萊山的土鳳梨酥,是採用得過神農獎及吉園圃(GAP)安全水果認證的鳳梨達人栽種出的鳳梨,就地採收後現做內餡,外皮則使用土雞蛋、日本職人麵粉,以及歐洲進口奶粉與法國頂級奶油製成。

Read More +

達邦遊客中心與鄒族自然文化中心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鄉達邦村1鄰6號
開放時間:08:30 - 17:00

位於達邦部落的「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以打造一座嶄新的達邦文教社區中心為旨,未來將提供舉辦「鄒族生命豆季」及部落聚會、祭典展演的重要場地。建築物外觀運用鄒族傳統服飾色彩,以及庫巴 (Kuba) 建築特色的意象,呈現鄒族文化精神,館內空間規劃上,設有諮詢站、展示室,與視聽簡報室,並以遊戲化互動體驗、典藏室真實文物,以及鄒族部落風貌雕塑營造立體氛圍,帶給遊客全新的導覽體驗。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也在鄒族自然與文化中心設置管理站,整合執行鄒族部落觀光產業、旅遊安全維護及旅遊諮詢服務等工作。

Read More +

生力農場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番路鄉公田村隙頂9-2號
開放時間:08:00 a.m.~10:00 p.m.

生力農場民宿位於台18線(阿里山公路56公里處)海拔1,250公尺四周高山環繞,氣候宜人,旁有隙頂象山觀景平台,從平台看出去就是象山,這裡挑高的位置視野非常棒,可以看日出、彩虹和隙頂著名的雲瀑。

Read More +

蒜頭糖廠五分車站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六腳鄉工廠村1號
開放時間:早上8:00至下午5:00

縱横交錯的五分車鐵道,充滿實用與藝術的氣息,是婚紗照的最愛,而鐵道上陳列早期輕便、巡道車、糖蜜車、飼料車、老火車頭及各式各栟的車廂,令人大開眼界。

Read More +

縣定古蹟琴山河合博士旌功碑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遊樂區內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24小時開放。

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授河合鈰太郎林學博士受台灣總督府之邀聘,於1902年5月至嘉義阿里山踏查,發現阿里山林相優秀,材質良好,蓄積豐富,在提出實況調查報告時力主開發,因此受到總督府之重視。爾後在若干次的重要會勘與林業經營方案規劃,河合博士的意見均發揮關鍵性的影響力,對阿里山林業的開發,河合博士是最大的功臣;因此於逝世後立碑紀念,因此指定為縣定古蹟。 琴山河合鈰太郎,東京帝國大學林學博士,明治三十六年(一九○三)二月八日受台灣總督府任命,統籌阿里山森林之開發與森林鐵路路線的測量事宜。明治三十七年(一九○四年)十月三日總督府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殖產局長祝、嘉義廳長岡田、鐵道部技師長長谷清、林學博士河合鈰太郎等官員共三十餘人,外加六十名糧食挑夫組成龐大探勘隊,經三天抵達阿里山萬歲山,自此開始推動阿里山森林開發事業,唯當時適逢日俄戰爭,日本政府財政困難,而延宕至明治三十九年(一九○六年)起才正式開始推動。 開發歷程中歷經波折,原本由民間之藤田組進行,後中途中止,由總督府採官營續辦,河合鈰太郎博士以台灣總督府林業顧問之身分長期投入探勘規劃,對阿里山林業開發居功甚偉。昭和六年(一九三一年) 三月十四日河合鈰太郎博士於日本東京去世;後人為表彰其功績,於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十一月在阿里山豎立琴山河合林業博士旌功碑,而於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二月三日正式揭幕。

Read More +

縣定古蹟樹靈塔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阿里山遊樂區內
開放時間:全年無休、24小時開放。

樹靈塔之創建乃因日本人開發阿里山林業,大量砍伐樹木,且千年以上之樹木亦不在少數;日本人相信萬物皆有靈,因此修建樹靈塔以安奉樹靈且安定林場員工之心理。樹靈塔之創建乃表現出日本人對大自然之敬畏,在當時殊為少見。樹靈塔之造型以變形的佛塔為出發點所設計,由基座及塔身塔頂構成。基座為六階圓形,圓形踏階代表年輪,一階代表五百年,共有六階則為神木樹靈三千年之涵義。塔身代表粗狀樹幹,有著渾厚的象徵,塔身直接書寫著樹靈塔,而無其他碑文。塔基部為三個方向放射出去的高低不一矮小圓柱,代表樹木被砍伐後所行成的缺口,強調樹木被砍的傷痛,萬物有靈,不能忽視,在當時殊為少見,因此指定為縣定古蹟。

Read More +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宿舍區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嘉義縣民雄鄉民權路52、54、56、58、60、62、66、68、70、72等10戶6棟日式宿舍。
開放時間:全天

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宿舍群約略創建於昭和15年(1940)年,也就是民雄放送局成立階段。放送局也就是日治時期廣播電台的稱謂。民雄放送所對於台灣廣播事業發展之重要與代表性,也加深了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宿舍群之歷史價值。若以大正11(1922)年頒布之「台灣總督府官舍建築標準」為標準,現今民雄分台保存之宿舍區可分為高等官官舍、判任官甲種二戶建官舍、判任官乙種二戶建官舍及判任官丙種二戶建官舍等四種官舍標準。群聚之聚落比起單棟建築再保存上更具意義及困難度,因為他保留了當時的環境與氛圍,而這種特有的環境與芬圍,配合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環境與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招待所等建築,形成一種重要之歷史文化保存區,完整的呈現了台灣日治時期產業建築之特色,實屬難得而具有獨特性。中央廣播電台民雄分台日式宿舍群相關之歷史空間仍保存良好,具歷史價值已於民國89年7月6日經嘉義縣政府公告登錄為嘉義縣歷史建築。

Read More +

沼平公園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
開放時間:全日無休

沼平公園標高2274公尺,是阿里山賞櫻景點中視野最遼闊的地方。由阿里山登山小火車祝山線下了沼平車站後,一眼望穿便是這個沼平自然公園,園內最高點甚至可以遠眺阿里山山景。這裡原本是阿里山中正村居民建立的一個伐木村落,後來隨著遊客的增加而成為當年最熱鬧的商店街和旅館街。然而,民國六十五年冬天的一場大火,燒掉了一百多戶民宅和整個沼平商圈。之後才經由林務局重新修整並規劃出了沼平公園。也因此,園裡的櫻花樹幾乎都是在這場大火之後才種植的,雖然不似其他賞櫻景點的吉野櫻一樣已經有七、八十年的樹齡,卻是全阿里山櫻花樹密度最高的一區,整個園區的櫻花樹植株量大約有六百棵,也成了賞花人潮最密集的地方。沼平公園佔地廣大,種植了非常多種的高山植物,更是阿里山各色花種的大本營,幾乎是一年四季都可以來此賞花。除了春季隨處可見的山櫻花、吉野櫻之外,還有不少的山茶花、繡球花、森式杜鵑、黃馨和垂絲海棠…等等。甚至當滿山的山櫻花都凋謝之時,這裡還常會有晚熟的山櫻花悄悄露臉。除了賞花之外,沼平公園也是個賞鳥的好地方。而且園中造景相當詩情畫意,又開闢了步道、小橋供遊客玩賞,再加上沼平車站不時通過的阿里山火車,整個環境的重建可說是非常成功,值得一遊。

Read More +

梅園

所在地:嘉義縣
地址:阿里山森林遊樂區內,阿里山鄉中山村56號。
開放時間:全日無休

梅園花海,一向是阿里山最佳賞櫻路線的前哨站,和阿里山賓館廣場、阿里山工作站以及阿里山三代木步道,同為賞櫻最佳景點。梅園位於阿里山派出所前方,園內植物以梅花和櫻花為主,其中又以吉野櫻為大宗。春遊阿里山,三月正是最佳的賞花季,除了粉白美麗的吉野櫻隆重登場之外,滿園的梅花、桃花、八重櫻…等也陸續綻放,到了四月暖天,在主角吉野櫻漂亮退場後,垂絲海棠、西洋蘋果花又將延續另一波的花潮。梅園花海一連串的精采演出,將是每年賞花遊客不可錯過的好去處。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