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現龍闕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東引鄉海現龍闕
開放時間:全天
宛若蛟龍的大自然鬼斧神工 在東引北面沿岸風虎角的東側海濱、加油站旁的小徑下方,因位處迎風面,海濱花崗岩岩體經年累月受狂風夾帶巨浪沖擊,將地質沖刷成各種海蝕地形,短短數公里海岸線可見海蝕門、海蝕柱、海蝕溝、海蝕洞等,峭壁狀觀、視野開闊,可說是絕佳地質教室。 而位於圓圓澳內側的海現龍闕是一條寬度逾丈的缺縫及一道造型奇特的海蝕門地形,每當霧季、風浪稍大或漲潮時,浪花滔天,黝黑的岩石在浪濤中若隱若現,如蛟龍翻騰嬉戲於海上,所以稱「潛龍鬧海」;風平浪靜或退潮之時,只見拱門中的清淺海水,可以觀賞到岩層豐富的節理,就成了「海現龍闕」。 來到此處除了欣賞特殊海蝕地質景觀,不妨發揮一下想像力,海上蛟龍立刻出現在眼前哩! 備註:海現龍闕位在軍事據點旁,因濱海岸邊有國軍駐守,提醒遊客勿過於靠近軍營,且拍照時切勿讓營區入鏡。 建議觀賞位置 想要看到蛟龍身影,建議遊客可以站在風虎角往圓圓澳俯看東、西引的北面沿岸,西引島后澳是龍頭,礁岩前端的北固礁為龍珠,散佈在后澳到北澳之間的海上的大、小礁岩則為龍身,「海現龍闕」海蝕門附近礁岩為龍尾。
Read More +東海雄風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東引鄉東海雄風
開放時間:全天
俯瞰南澳全景的最佳位置 在南澳七棟上方山頭,有顆巨石寫有「東海雄風」四個字,根據東引鄉誌記載,1956年春天,島上駐軍東海游擊隊一小艇巡邏海防時,遇十數艘敵艦侵犯海域,奮勇擊退、凱旋返航後,部隊長欣喜以寡敵眾,便題「東海雄風」四字,以表英勇。站在山頭向下瞭望,可欣賞南澳村與中柱港區全景,美景一覽無遺,是東引島唯一開放且可以360度環視全島的高地據點。
Read More +忠誠門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東引鄉忠誠門
開放時間:全天
拾階而上思昔幽情 在中柱港完成前,忠誠門一直是東引島的門戶,為昔日東引軍民進出及魚獲上下必經之處,如今已失去原有功能。忠誠門為一仿古半圓形城牆式的建築物,位於東引島南澳濱海的入口處,城樓兩側豎著「崇法務實、勤勞儉樸」八個紅底白字的大字,城牆頂上持槍阿兵哥雕像,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英勇姿態,反映東引過去處於戰地的歷史氛圍。 穿過城門,拾階而上,來到島上繁華一時的「中路」,也就是依山而建的東引鬧區-中柳村與樂華村,此區保留較多傳統閩東民宅,以花崗石為建材,樸拙堅實,頗有「戰地九份」的風味,爬上城門,雕像旁更是俯看中柱港的好地點;而座落於忠誠門左後方的東引境天后宮,相傳於清朝嘉慶年間所興建,是當地居民的重要信仰中心之一。 東引永不退伍的戰士 忠誠門上有一座約於1974年興建的阿兵哥戰士雕像,已服役超過40餘年,至今仍堅守著崗位,由於一支當兵廣告的啟發,被取名為「阿榮」,可說是東引軍民共同的精神象徵,更是許多老兵舊地重遊時的必訪之地。
Read More +東引遊客中心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東引鄉樂華村160-1號
開放時間:08:00-17:30
到訪東引的第一站首選 沿著中柱港邊的中正路行經白馬尊王廟,不久便來到東引遊客中心。2003年興建完成的東引遊客中心位在中柱港南側山頭、南橋直升機場下方,距離兩處都不遠;不同於其他遊客中心的閩東風格建築,東引遊客中心矗立在山頭,為了防止強風侵襲而做伏低設計,從中柱港抬頭便可望見,做為導覽遊客的目標物十分稱職。 遊客中心一樓設有旅遊服務中心及販賣區,二樓兼具了展示功能,以燈塔、燕鷗為意向塑造的休息區,讓遊客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東引豐富的生態景觀,初來乍到,逛一趟絕對大有收穫。 由於東引的觀光資源豐富,舉凡名勝古蹟、海蝕地景、戰地風貌、原生種植物等,均值得一探究竟,遊客不妨將遊客中心作為到訪東引的第一站,觀賞簡介影片、索取摺頁、或是諮詢旅遊資訊,為接下來的旅程動線作準備。
Read More +中柱港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東引鄉東引中柱港
開放時間:全天
東引鄉的主要出入門戶 東引是馬祖列島中位置最北、最接近台灣的島嶼,孤懸東海,地景地貌魅力萬分,若誇讚其為國寶級海岸一點也不溢美。出入東引島的主要門戶為中柱港,大船入港之際,站在甲板上,清晰望見岩壁上刻有「中柱港」三個斗大紅字,就代表遙遠的航程即將結束了。 一上岸,碼頭矗立的「夢幻之魚—橫帶石鯛」塑像非常醒目,是島上重要地標之一;而在中柱港東北方山坡上擠著密密麻麻的屋子,那是東引最熱鬧、最多傳統閩東民居的樂華村與中柳村,通常也就是在東引落腳覓食之處。 東引邊塞之旅探偉岸地貌 東引全島皆為花崗岩結構,海蝕崖、海蝕柱、海蝕洞等美景,遍佈全島,常令遊客讚嘆不已;海濱岩礁則犬牙交錯、崖高水深,加上四季各有不同的高經濟魚類靠岸覓食,釣魚活動十分活躍,已被台灣釣友公認為磯釣聖地。
Read More +藍眼淚生態館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24號
開放時間:10:00-12:00、13:30-17:40、18:40-21:00
和藍眼淚近距離親密接觸 藍眼淚是許多遊客對馬祖的第一印象,但藍眼淚卻並不是一年四季都看得到,即便時節對了,也會受氣候等因素影響。2018年8月成立的馬祖藍眼淚生態館是馬祖第一座具有高互動性的自然遺產生態主題館,除了靜態的馬祖生態介紹外,更運用4D環繞虛擬實境,讓遊客身歷其境,不分季節都能體驗與藍眼淚的互動。 生態館附近建築外牆和堤防邊畫著栩栩如生的海洋3D彩繪牆,雖然範圍不大,但卻十分美麗;藍眼淚生態館原先是水產試驗所,後改建為藍眼淚生態館,結合海洋大學夜光蟲培育技術,也進行藍眼淚的培育工作,並藉由專業導覽解說,讓遊客近距離的認識藍眼淚,不受季節天候的限制,一年四季無論白天或晚上,都能看見馬祖珍貴自然資產-藍眼淚。 入場方式: 皆以預約方式,其餘可現場候補,為了維護品質,每梯次上限為30人,憑票入場。 場次時間: 早上:10:00、10:30、11:00、11:30 下午:14:00、14:30、15:00、15:30、16:00、16:30、17:00 晚上:19:00、19:30、20:00、20:30 每個整點準時開始播放影片,請各位提前 20 分鐘入場。
Read More +雲台山軍情館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雲台山軍情館
開放時間:08:30-11:30、14:00-17:00
馬祖南竿第一高峰-雲台山 雲台山標高248公尺,是南竿第一高峰,為台灣小百岳第98座,更是登高遠眺馬祖列島與大陸北茭半島的最佳景點。 為瞭解馬祖戰略情勢與當時敵軍動態,馬防部1996年於此興建軍情館,藉以強化官兵敵情教育,2009年考量兼顧馬祖地區觀光發展,軍情館內陳列資料依據國家機密保護法完成篩檢及遷移,並同意馬管處辦理原軍情館整修,遂於2010年11月7日開放遊客參訪。 備註:軍事景點開放對象僅限本國人士,團體(旅遊團、公司或機關)、個人(散客、背包客)遊客,經管理者(衛兵)核對身分證,完成申請即可進入參觀。部分營區禁止攝影。
Read More +大漢據點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大漢據點
開放時間:08:00-17:00
緊扼海疆大漢天威 南竿遊客中心附近沿著步道行走,來到位於南竿南方鐵板海岸線上的大漢據點,與莒光島、33、46等據點控鎖著鐵板及梅石澳,形成嚴密封鎖網,控制莒光方向水道,戰略地位相當重要。1975年,基於作戰任務需要,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因當時設備簡陋,除用炸藥爆破外,其餘均靠人力一寸一土挖掘而成,於1976年3月29日竣工。 據點共分3層,最上層為軍方連部,第2層設有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最下層設有4座90高砲陣地、簡報室、中山室、庫房、儲藏室等空間;坑道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主坑道長150公尺,支坑道長為80公尺,合計230公尺。 隨著戰爭情勢和緩,因具有觀光發展的價值,國軍便將大漢據點移交給馬管處,2006年整修完成。走入據點內,每一處槍口、砲口均面向海洋,充滿肅殺氣息,體現了國軍當年「緊扼海疆、大漢天威」之勢;遊客可從南竿遊客中心旁步道進入,繞過據點上方,天氣好時,可以清楚的看見莒光的輪廓。
Read More +南竿北海坑道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北海坑道
開放時間:配合潮汐漲退時間
人工開鑿鬼斧神工之作 1968年,為戰略需要而開始的「北海計畫」在馬祖地區開鑿了不少「地下碼頭」,專供游擊戰艇停泊使用,如今在軍方釋出之後,成為馬祖地區特殊的「戰地景觀」,若無造訪北海坑道,便如同沒來過馬祖。 北海坑道位處鐵板海岸線,為一深入山腹,貫穿岩壁,呈「井」字形交錯的水道,水道高18公尺,寬10公尺,長640公尺,漲潮時水位達8公尺,退潮時為4公尺,步道全長700公尺,走完一圈約需30分鐘,但要配合潮汐的漲退,在退潮時才能進入。 這座可供百餘艘登陸小艇使用的地底坑道,當年被視為高難度的工程,共出動2個師、3個步兵營、1個工兵營以及1個傾卸車連混合編為3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歷經820個工作天才完成。當時由於施工設備簡陋,除了用炸藥爆破外,全靠人力一鑿一斧挖掘花崗岩壁而成,不少官兵因而犧牲,工程之艱鉅、氣勢之壯闊,堪稱鬼斧神工之作。在過去戰雲密佈的年代,北海坑道曾經試圖要扮演著地下碼頭的運補功能;今日當人們走進深邃的坑道中,一幕幕雄偉壯闊的岩壁、幽暗浮動的倒影,都讓遊客不自覺地發出陣陣讚嘆。 備註:開放遊客參觀,但白天時需配合潮汐的漲退,才能進入參觀活動,請遊客注意潮差時間! 夜間搖櫓 看藍眼淚的好去處 近年來,由於「藍眼淚」的發現,再加上據點坑道口少有光害,南竿藍眼淚的追淚熱點之一就在北海坑道,搭乘搖櫓船,慢慢搖入坑道內,尋覓散發細微光芒的光暈,是值得一探的體驗。 備註:藍眼淚是自然現象,形成條件無法預期。請勿使用閃光燈拍攝,為維護安全,航行中禁止起身或更換座位。
Read More +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遊客中心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95-2號
開放時間:08:00-17:30
擁有絕佳景點的旅人驛站 馬祖道地的福州美食,散發出誘人的獨特風情,吸引文人與饕客流連忘返;不同季節造訪馬祖,均有滿坡縱情綻放的野地花朵,讓人彷若置身於海上花園,令人忘卻世俗煩惱,在戰地政務解除後,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1999年11月26日正式揭牌運作,專責風景區的規劃建設及經營管理。 初抵達南竿遊客服務中心,一旁草坡上是飛翔群舞的燕鷗雕像,再加上以閩東石屋為造型的遊客中心建築本體、海蝕奇景、海浪拍打的聲音,鄰近北海坑道、大漢據點,共同構築出一幅世外桃源的美麗景致;而南竿遊客服務中心內部的設施齊全、新穎,提供簡報影片觀賞、觀光諮詢、摺頁索取等服務,還設有紀念品店,是馬祖南竿旅遊的最佳休息站!
Read More +金板境天后宮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14號
開放時間:全天
富有文化內涵的廟宇 擁有百年歷史的金板境天后宮相傳於清代嘉慶年間大海盜蔡牽為求神明庇佑所建、同治年間居民加以修護,後又於1919、1949、1979、1984年共歷經4次修繕,又被稱為「鐵板天后宮」。古色古香的廟宇建築,保有閩東封火山牆的雕梁畫棟,內部以福州杉為材,採穿斗式構架,柱、樑、檁、枋、望板、斗栱、柱礎等構件清晰可見,頂上屬於出檐式建築工法,正門原為板牆立面,後為保護木構架避免長期風化毀損,改設為磚造牆身。 廟內供奉天上聖母、威武陳將軍、華光大帝、臨水夫人、福德正神等眾神,神像與神龕雕工古樸細膩,而這座天后宮最有名的地方,在於其主祀神媽祖的塑像仍保留清秀的神韻,是極具特色的「少女媽祖」像,邊側二處神龕也以少見的「廟中廟」形式呈現,散發簡樸典雅的氣息,雖不大,卻擁有無敵海景,景觀非常優美。 中秋佳節 鐵板燒塔團聚活動 金板境天后宮廟前的廣場是平日村民休憩場域,每年中秋節都有溫馨的全村「燒塔」團聚活動,燒塔節在閩東一帶已傳承百年,目前全台灣僅存在馬祖仁愛村,塔的高度約為1到3公尺不等,大多利用碎瓦片砌成,頂端會留一個缺口,是用來投放燃料,將廢棄物於中秋燒塔時燒毀,表示惜福、尊敬,並有除舊送厄之意。
Read More +仁愛村(鐵板)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
開放時間:全天
重現濱海漁村風華 南竿的另一個小聚落-仁愛村,舊名「鐵板」,三面環山、一面向海,因為退潮時岸邊會露出大片砂石混凝土,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就像一塊大鐵板一樣,因而得名,後來更名為仁愛村,曾經是大型菜市場、縣政府的所在地,繁華一時,但在政經中心轉移到山瓏村後,仁愛村又回歸平淡。 村中分布著大片閩東式石厝,近年來在政府及有心人士的規劃下,重塑商圈風貌、設置裝置藝術,像是將老石厝融入戰地迷彩風情、掛在戶外的大型老照片、復刻的舊式牌樓等,處處可見居民對聚落保存及營造的用心,也讓仁愛村活絡起來;而在村民的用心照護下,也保留了一些村落完整建築,穿梭在仁愛村裡,現代建築與老屋交織而成的美好風景唾手可得,雖然漁村景象不復見,跨越歲月的雕琢,在沉靜中自有一份天然。 馬祖故事館、鐵板生活館 重溫純樸讀讀老故事 在仁愛村口附近的馬祖日報報社內,設有「馬祖故事館」,一樓以馬祖報業史為主題、二樓則是展示戰地時期馬祖的相關文物和老照片;不遠處還有老厝改築,展示在地風土文物的「鐵板生活館」可以參觀,彷彿帶領遊客走入時光隧道中,感受戰地馬祖的生活種種。 馬祖故事館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19號 開放時間:08:00-17:00 鐵板生活館(南竿鐵板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51號 開放時間:08:30-17:00 料多到炸出來的酥脆「虫弟食并」 「虫弟食并」是到馬祖必吃的小吃之一,「虫弟」這個字唸作「ㄊ一ˋ」也可以叫做「蠣餅」,是福州的傳統小吃。隱身在仁愛市場裡的「阿婆虫弟食并」,外型長得像「蚵嗲」用料非常的真材實料,使用米及黃豆製成的漿粉,包入雞蛋、高麗菜、肉絲、米粉,再放入油鍋炸至金黃酥脆,層層堆疊的口感讓人欲罷不能!店內的「紅糟雞串」也是受到多人的大力推薦喔!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仁愛村15號 營業時間:14:00-售完為止 官帽山生態步道 在鐵板後方、南竿遊客中心對面小山上的官帽山生態步道,過去曾是一大型據點,後來經村民自行整建,打造成兼具戰地風情與綠蔭成群的生態公園,山上建有360度迷彩瞭望台,可以眺望北海坑道海景及仁愛村村貌。
Read More +鐵堡..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鐵堡
開放時間:全天
戰地巡禮必訪的南竿景點 想要深度體驗馬祖戰地風情,一定要將鐵堡納入旅遊路線中!來到仁愛村鐵板海邊上的獨立岩礁,隨即可以感受到戰地的肅殺氣氛,因此處地形險要、便於觀測海面動靜,早年曾被闢為軍事據點,由一班最精銳的兩棲蛙人部隊日夜戍守西側海岸線,更因防禦工事需要,將岩礁內部鑿空,上面覆以水泥掩體,粉刷迷彩漆料,並設置草綠色防護網架,甚至在岸邊崖壁上插滿了防止水鬼摸哨、突擊的碎玻璃與鐵條,佇立於浪濤中。 水泥步道下的鐵堡內部是挖空的坑道,堅硬的花崗岩壁鑿痕歷歷,通道兩側可以看見昔日的地下石室、射口、砲台、房間、廁所及廚房等空間井然羅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過去由於鐵堡位處偏僻,還配置軍犬防衛,是當時防區唯一有軍階的軍犬,循著坑道登上頂端,海面動靜一覽無遺,也能看到軍犬的圈養住所。時至今日,硝煙遠離,小小的岩礁,曾是海防要塞,處處透露「鐵血剽悍、海上堡壘」的氣魄。
Read More +津仁與馬港步道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津仁步道
開放時間:全天
在澳口步道享受專屬的遺世寧靜 馬祖南竿有兩條步道穿梭於山間,一條是連接津沙和仁愛兩個村落的「津仁步道」,從鐵板出發,經過鐵堡,抵達津沙,這裡可是眺望整個津沙聚落與賞夕陽的絕佳地點哩!走在木棧道上,津沙如山城般的美景盡收眼前,特別是落日時分,金黃陽光灑落在整片閔東式建築的屋頂上,甚是美麗。另一條「馬港步道」則從津沙水庫,經過勝天公園,一路走到馬祖村,沿著步道慢走,無垠海面令人心曠神怡,春天各色杜鵑綻放於路旁,夏末秋初,又稱彼岸花的紅花石蒜點綴其間,四季均有不同景色,相當適合健行或散步。 早期津仁與馬港兩條步道是戰備用的車轍道,建造時因缺乏水泥等建材,僅於路中鋪設兩條如軌道般的細長路面,供戰車等軍車行駛,如今島上的車轍道雖幾乎都已改建成水泥道路,但整個步道,大部分仍保留車轍道的特色。
Read More +津沙聚落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津沙聚落
開放時間:全天
閃耀金光的馬祖南竿後花園 說到經典石厝群建築,北竿有芹壁、南竿有津沙。津沙聚落位於雲台山下,南竿島西南方突出處的灣澳,是南竿最接近大陸第一大漁村聚落,因早先澳口滿布金砂般細緻的沙灘,故名金沙,後寫作津沙,是賞夕陽、踏沙灘的好去處,因保有完整的石厝古宅而受到矚目。歷經百年風華,如今的津沙,遺留下的建築雖然蕭瑟滄桑,卻仍保留古樸美感。 聚落分成澳中、東邊山、西邊山、溪底等四個區域,清末起,連江、長樂、琅岐島等地居民陸續移入,是馬祖最多原籍大陸連江縣移民的村莊。早年漁產興盛,居民除海上捕撈外,也兼營釀酒、藥鋪、商號、煙館等行業,曾是南竿第二大村;當時村內曾設有私塾,因而文風興盛。戰爭時期,日軍為控制閩江口航道進出,有一班兵力據守在西邊山的「雁廬」,而後鄰近漁場又遭逢破壞,居民紛紛外遷。 近幾年在縣政府與社區發展協會的奔走下,頹圮舊屋重現生機,蛻變成老酒館、民宿,讓老房子又注入了新活力;走在古色古香的巷弄中,每個轉角都是新風景,聚落內的百年老榕樹,也是不可錯過的景緻。西邊山石階上精彩的古厝群,倚著山壁建造形成錯落有致的聚落,從遠方望就像一座山城,村內閒置空間的再生與活化,再再讓津沙成為了馬祖的魅力小鎮。 海邊迷彩風光-碉堡便利屋 澳口海堤邊有一棟迷彩外觀的建物,是由舊時防空洞改裝成的廁所,並給予新稱「碉堡便利屋」,方便玩沙戲水的遊客清洗乾淨。 津沙好酒 巷弄處處是酒香 津沙村以釀製老酒聞名,聚落入口處石牆上一整排的酒甕排列有序,由村落中井水甘釀出來的好酒,還有紅糟入菜的各式料理,饕客絕對不能錯過。 全馬祖唯一黑面媽祖 津沙天后宮是津沙村居民的信仰中心,也是南竿三大天后宮之一,不同於金板境天后宮的少女媽祖與馬祖境天后宮的粉面媽祖神像,津沙供奉的是全馬祖唯一的「黑面媽祖」;相傳早時津沙天后宮也是粉面媽祖神像,在廟宇重建時,雕塑師傅受到媽祖顯像黑面託夢,經村裡長老請示後塑造黑面媽祖。
Read More +勝天公園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勝天公園
開放時間:全天
古樸雅致花香仙境 在馬港和津沙村之間,勝天公園位於雲台山西向側坡,緊鄰儲水澳水庫,面積十餘公頃,沿著一條濱海舖設的戰備道路規劃,是馬祖地區海濱公園的代表。 儲水澳水庫旁有座唐式亭閣-勝天亭,1990年由駐軍所建,主要參考台北外雙溪至善園的建築形式,採仿宋庭園風格的造景,以原木構架、灰陶瓦為頂,融入山海景致,呈現古樸幽雅之美。後因木構架受蟲蝕有所傾頹,馬管處於2004年採原貌修復,賦予新生命,映襯在蒼翠的林木之下,宛如江南庭園,意趣高雅。 憑靠壩橋之上,可遍覽山海風光,往下可通往海岸;勝天公園園區內有片台灣櫸造林地,叢林間也蘊育多樣馬祖原生種植物。古亭曲折長廊,亭脊高翹,每至冬末初春,葉芽初探之際,烏桕紅葉點綴整片山林;四周古松參天,遠離塵囂,沿著石階而上,充滿「獨得一山靜」的美感。入夜之際,也能在此細數滿天繁星,聆聽拍岸濤音,充滿詩情寫意。
Read More +秋桂亭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秋桂亭
開放時間:全天
倚山傍海眺望水庫之景 秋桂山水庫位於秋桂山東側,循著山坳谷地闢建而成,為島上西區的重要供水站之一,而在秋桂山水庫附近設有兩座涼亭,一座倚山而立,一座傍海而建,可眺望美麗的水庫之景,名為「秋桂亭」。 秋桂亭與福澳港隔海相望,港灣之美盡在眼前,入夏後海風徐徐,適合遊人賞景小憩,沿著水庫旁車轍道向山內深入,一段柳暗花明之後,便能走進南竿之西的海角樂園-夫人村。 夫人村-彷若遺世桃花源 經過秋桂山水庫來到馬祖「夫人村」,走在村落內高低曲折的小徑,感受夫人村的純樸與翠綠,幾戶人家隱沒在綠意之中,從高處往下望,大海一片湛藍。名稱由來傳說因早期在地男子以捕魚討海維生,平時留在村落裡的多半是婦人和小孩,某次遇海盜靠岸劫舍,但夫人們仍奮力擊退海盜,因而得名。
Read More +四維村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夫人村
開放時間:全天
南竿傳統聚落 四維海景風情 從馬祖村再更往北方前進一些,來到馬祖南竿島最西側的尾端,又稱「西尾」,是南竿少見保存完整的村落,昔日馬祖傳奇人物-林義和的辦公處至今仍留存,當時部隊駐紮於此,並在村內興建發電廠、碾米廠等,帶動四維村的繁榮興旺,後來逐漸沒落,如今村內僅少戶人家居住,許多地區由於尚未完全修復,保存了更多的原始風貌。四維村的村貌樸實,倚著秋桂山面向海岸,襯著海面上漁帆點點,甚是迷人景色,傍晚落日時分更是美不勝收,有著「西尾夕照」的美名。 而原位居四維村芙蓉澳口的馬祖水產試驗所,原是馬祖發展養殖業的基地,又以淡菜最為有名,透過水試所研發的養殖法,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讓淡菜成為馬祖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佳餚,來馬祖一定要嚐嚐這鮮美滋味。2018年水產試驗所改建為藍眼淚生態館,也進行藍眼淚的培育工作。 藍眼淚生態館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四維村24號 開放時間:10:00-12:00、13:30-17:40、18:40-21:00 夫人咖啡館重現傳統石屋浪漫 位在村落中的夫人咖啡館,是一棟近80年歷史的傳統石屋,如今改造成民宿兼咖啡館,除了坐擁山海美景,庭院的座位區更是欣賞夕陽彩霞的好所在,許多遊客會前往夫人咖啡館「放空」,享受一段寧靜的看海時光。 電話:0836-25138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四維村40-1號 林義和工坊釀酒DIY體驗 老酒DIY,是不可錯過的馬祖在地體驗,用「紅麴」、「糯米」、「水」來釀一甕自己的老酒,體驗「清水白米變佳釀」的神奇過程吧! 電話:0836-23093(建議遊客提前3天以上預約) 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四維村72號
Read More +白馬文武大王廟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白馬文武大王廟
開放時間:全天
沉穩帶有鮮艷的傳統藝術之美 白馬文武大王廟位於科蹄澳海邊,科蹄澳是馬祖村北方的小澳口,夏季吹南風時鐵板、津沙一帶的漁船都會來此避風,廟內供奉著文武大王兩尊神明,雖和常見的白馬尊王都騎著白馬,卻是不一樣的神明。 傳聞清光緒年間,科蹄澳的海邊飄來兩具遺體,村民將之安葬;不久文武大王藉助潘太子專屬的乩童傳神諭,因而建廟,廟成後,每當暴風雨將至,即顯現一盞燈火穿梭於澳口上,以警示沿岸的漁船返航避難,由於神靈庇佑,更堅定村民虔敬的信仰。 廟宇依閩東地區封火山牆建築型式興建,小巧玲瓏的外觀,灰色石磚配上山牆上鮮豔流暢的線條,暨沉穩又顯眼,充分反映了傳統藝術之美。
Read More +媽祖巨神像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媽祖巨神像
開放時間:全天
佇立海岸的石造媽祖神像 在馬祖境天后宮的右側山上有一座媽祖巨神像,落成於2009年10月,近年來,「媽祖在馬祖」是馬祖主要的行銷口號,而媽祖巨神像的興建,從提案到正式落成花了10年以上的時間,代表著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與決心。 媽祖巨神像由365塊花崗岩為主結構雕琢而成,象徵著「365日、日日平安」,佇立在鄰近海岸的山丘上,看起來更是雄偉,法相慈悲,令人讚嘆;巨神像周邊,陳列由十二幅雕塑組成,述說媽祖得道成仙的故事;神像前的瞭望台遠觀似艘船,從遠處望向媽祖巨神像,就像媽祖乘著一艘船在海上航行,庇佑著當地居民。 媽祖巨神像的高度 媽祖巨神像本體高度為28.8公尺,原與馬祖四鄉五島總面積28.8平方公里相符,但經最新測量後,馬祖的實際面積為29.6平方公里,因此在建造時,便將媽祖巨神像加上避雷針,使其總高度為29.6公尺。
Read More +馬祖境天后宮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馬祖村4-1號
開放時間:05:30-20:00
凝聚在地居民的宗教信仰 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區香火最鼎盛也最氣派的廟宇,又稱為馬港天后宮,柱頭使用四千多塊斗形木塊,根據文獻資料在清朝嘉慶年間就已經興建,大約每20年修繕一次,現今廟宇為2002年新建,為宮殿式建築,氣宇恢弘、整體莊嚴,結合兩岸三地工匠共同完成,龍柱石刻、浮雕門神等裝飾手法華麗而講究,天后宮中供桌前方的石棺,相傳便是媽祖娘娘聖體奉安的處所。 每年媽祖農曆生日時,都會舉辦盛大的慶祝及繞境活動,當晚燈火通明,鞭炮聲不絕於耳,廟會氣氛濃厚,是當地一大盛事。2009年3月,馬祖籍畫家及登山家李小石,帶著媽祖金身爬上喜馬拉雅山,讓祂成為第一尊登上聖母峰的神明,該尊金身現在正供奉在馬祖境天后宮,供信眾參拜。 馬祖境天后宮是馬祖地方的守護神,也是島上居民的信仰中心,廟裡香火鼎盛,來南竿可別忘記來此上香求平安喔! 媽祖在馬祖 南竿馬祖村居民口耳相傳,當媽祖之父遭逢船難,她便投海救父,卻不幸遭惡浪吞噬,屍身漂至馬祖村內澳口,後經居民發現後拾起安葬,民眾為感其孝心,以雕刻鳳紋的石棺厚葬。媽祖生前為善人間,又得地靈之利,於九月初九在此羽化昇天。明朝時,媽祖受封為天妃,清康熙時晉封為天后,也就是天上聖母的別稱,因此供奉媽袓的廟,便命名為天后宮。 馬祖劍碑-必拍的馬祖地標之一 在馬祖境天后宮的不遠處,有座直立高聳的劍碑,又稱為「馬祖之劍」,碑體充滿了陽剛氣息,過去曾是防區重要的精神堡壘,而當前成為了醒目的觀光地標,來到南竿馬祖村,別忘了拍照留念喔!
Read More +勝利山莊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勝利山莊
開放時間:08:30-11:30、14:00-17:00
隱藏於山壁中的接待所 位在清水勝利水庫旁,佇立在黃色牌樓後方的「勝利山莊」是從山壁中開鑿出來的坑道,建於1981年12月,當年開鑿施工期間採用傳統火藥爆破及人力挖掘,過程非常艱辛危險,費時年餘;1982年落成後的勝利山莊主要用以提供各級貴賓視察防區時之住宿安全,配置有接待大廳、展示廳、客房和餐廳,坑道內溫度十分涼爽。 為推動以軍事為特色的觀光,連江縣政府每年都會舉辦「戰地體驗」相關活動,在活動期間,商請軍方定時開放遊客進入參觀,讓遊客有機會一窺傳說中神秘的「總統套房」真面目。 備註:軍事景點開放對象僅限本國人士,團體(旅遊團、公司或機關)、個人(散客、背包客)遊客,經管理者(衛兵)核對身分證,完成申請即可進入參觀。
Read More +經國先生紀念堂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經國先生紀念堂
開放時間:全天
1988年元月13日蔣故總統經國先生逝世,隨後馬祖軍政首長商議在馬祖設立經國先生紀念館,最終選定於勝利水庫西側山丘上興建,1994年6月完工開幕。 紀念園區前方牆上為經國先生視察軍民防務的浮雕,主建築色彩上參考南京中山陵及台北中正紀念堂,採「藍瓦白牆」風格;結構參考國家戲劇院與國家音樂廳的形式,為仿古「歇山頂」宮殿建築;樓高二層,佔地約百坪,莊嚴中顯現出典雅。 紀念館一樓為經國先生坐姿銅像與遺囑,二樓則為文物史料,展示經國先生歷年視察馬祖防務的老照片,以及各類文書往來的手稿,值得一一回顧細覽,可說是馬祖40多年戰地歲月的精華呈現。
Read More +民俗文物館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清水村135號
開放時間:09:00-17:00,每周一公休
乘載馬祖數百年演繹歷史 來到馬祖,想要瞭解馬祖歷史、體驗馬祖文化、對馬祖有個通盤的認識,走一趟民俗文物館準沒錯!2002年重新整建的馬祖民俗文物館,為一座地下一樓、地上四樓之建築,不僅建築物外觀頗具閩東特色,還有老酒罈、小窗、美人靠裝飾期間,雅致風情展現了閩東美學的精華;館內收藏許多馬祖先民的生活器物,各層主題不同,從歷史起源、地形地貌、常民生活、語言文化、風俗建築,把馬祖的點點滴滴紀錄得鉅細靡遺。 進入館內,一樓播放著馬祖軍管時期紀錄片,可以知道當時軍民生活概況,也設有展示區,展出馬祖近年考古成就,以及展示馬祖的地理位置;二樓陳列馬祖傳統建築、產業面向,三樓則是與宗教信仰、戲曲民樂、工藝品等相關之各種禮俗意涵;再往上走,則是公共展覽空間,常有藝術作品在此特展區展出。在造訪馬祖各個小島之餘,不妨也安排時間參訪民俗文物館,相信會有不虛此行的收穫。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