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自行車道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福清自行車道
開放時間:全天
單車步道配海景 福清自行車道是馬祖第一條專供自行車與行人行走的道路,由台電珠山火力發電廠回饋金建造完成,於2008年完工,自行車道沿著海岸線而建,自福澳一路連綿到清水,全長800公尺,白天可以遠眺福澳港,晚上燈火通明,吸引魚群靠近,更是內行人口耳相傳的釣魚場呢!隨著珠山電廠的完工,福清自行車道更可以從清水延伸至珠螺,整體平緩的道路,不僅適合單車族輕鬆騎乘,也是許多當地人運動、散步的好地方。 平坦的步道配有供行人行走的木棧道、自行車騎乘的紅磚單車道,順著海岸線一路延伸,路旁還有涼亭。夏日的夜晚,漫步在步道上,累了就在岸邊休息享受海風輕拂,片刻的愜意時光,也是不錯的離島旅遊體驗!
Read More +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枕戈待旦紀念公園
開放時間:全天
馬祖戰地精神代表 福山照壁 如果說金門太武山上的「毋忘在莒」是金門的精神標竿,那南竿福山照壁上的「枕戈待旦」無疑代表了馬祖的戰地精神。當臺馬之星、臺馬輪緩緩駛進馬祖福澳港,倚著船桅從海上遠眺,正紅色的「枕戈待旦」四個大字總會映入眼簾,巍巍聳立在南竿的福清嶺上,雄偉壯觀、氣勢磅礡;這座照壁位於福澳村西南方山頭上的公園內,是棟地下二樓、地上五樓的長方體建築物,遠遠看是白底紅字非常醒目,照壁前方書寫著「枕戈待旦」,照壁後方則是寫著這四個大字的由來。 若要從福澳港前往枕戈待旦紀念公園,遠遠的就會先看到紀念公園下方的蔣公銅像,長長的樓梯相互交錯,喜歡健行的朋友不妨拾階而上,一邊欣賞大海景致,若不想爬樓梯也可以選擇開車順著指標向上前行,一樣能到達園區展望台;觀景平台視野遼闊, 登高俯瞰,眺望福澳港全景,整個南竿北方海岸風情盡收眼底,別有一番風情。 「枕戈待旦」設立初衷 1958年7月蔣公蒞臨馬祖巡視防務時,為嘉勉馬祖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再經原有銘刻字跡原樣放大,闢建而成,現今則成為了展臂歡迎遊客的馬祖金字招牌。 必拍的馬祖地標之一 「枕戈待旦」是馬祖最明顯的地標,來到馬祖一定要拍到的遠景畫面,增添馬祖旅遊豐富回憶! 備註:由於地勢開闊少遮蔽,海風強勁,提醒遊客賞景之餘也要注意安全。
Read More +蔬菜公園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介壽村蔬菜公園
開放時間:全天
海上桃花源的開心農場 在連江縣政府的正前方有一塊馬祖少見的平地,一格一格的田畝中種滿了各式各樣蔬菜,在地勢起伏大、多陡坡的馬祖中,綠意盎然,格外特別。由於公園內地主眾多,整合不易,難以開發為商業用途,於是縣政府將周圍加以整理美化,並給它起了一個「山隴蔬菜公園」的響亮名字,全世界獨一無二,位在精華商業地帶、以季節蔬菜為主的公園就此誕生。 在蔬菜公園中的步道穿梭,空氣中濃濃的葉菜土壤氣息,兩旁作物是居民們所栽種的,芥藍、芹菜、菠菜、空心菜、萵苣、茼蒿、蔥等都是當地人常吃的青菜,幾乎都送至不遠處的獅子市場販賣,成為馬祖人桌上的佳餚。
Read More +牛角聚落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牛角聚落
開放時間:全天
依山傍海的質樸美麗漁村 馬祖南竿全島形狀像似一頭犀牛,牛角聚落剛好位處南竿東北角上,外形就像是犀牛角,因此得名。倚著山壁建造的牛角聚落,在1960年以前,因位居南北洋流交會處,漁業興盛,曾是馬祖第一大漁村,鄰近海域魚汛不絕,洋面漁帆林立,常常停泊200多艘船隻,興盛時期,花岡石印章屋紛紛建立,發展成島上人口最多的聚落,而今隨著漁業資源枯竭、行政單位外移,漸趨沒落,1970年代更名為「復興村」。 1998年起,一群在地有識之士發起「長住牛角」聚落保存、老屋新生的社區運動,從「藝文生活、古厝新象」的初階願景起造,將老房子加以整修,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以及舉辦各種藝文活動,活化傳統空間和建築,重塑了社區價值,而轉型成為咖啡館、民宿和餐廳的閒置老屋,就成了休閒懷古好去處。 牛角聚落裡的牛角步道 以石頭砌成的牛角步道,就位在牛角澳口左側,是欣賞牛角港澳海天一色美景的好地方,步道沿著海岸蜿蜒而行,全長大約300公尺,入口處就在五靈公廟後方,迷彩外觀的兩層樓營房上建有觀景平台,登高一望,有機會可以遠眺北竿島呢!
Read More +馬祖酒廠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復興村208號
開放時間:08:40-11:30、13:40-17:00
美酒的家 滿滿酒香飄逸 馬祖酒廠位於復興村口的牛角嶺下,使用甘美清冽的泉水,所釀出的佳釀盛名遠播,尤其以大麴、高梁、陳年老酒最為得名,儼然成為馬祖特產代表。 酒廠大門牆邊排列著整齊的酒甕群,氣勢壯闊,門口掛著「開罈香百里,洗甕醉千家」對聯,熱情迎接訪客入內品酒,入口處的展示廳陳列著各式美酒,除了展出馬祖酒廠歷代出產的紀念酒、現在已絕版的藥酒等珍貴酒類,遊客還能透過影片介紹、實物展示早期居民製酒用的鐵鍋、竹篩、古甕等,來了解馬祖酒廠的今昔。 若來到了馬祖南竿不妨走一趟馬祖酒廠展示廳,品讀馬祖製酒史,喜好杯中物的遊客更不能錯過! 播放影片時間:09:30、10:30、14:30、16:30 (片長約14分鐘)
Read More +八八坑道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南竿鄉復興村208號
開放時間:09:30、10:30、14:30、16:30前洽詢馬祖酒廠
酒香百里的八八坑道 打開了八八坑道的大門,就像是開啟了一段窖藏的祕辛,坑道口兩旁擺著滿滿酒甕、上方有著大大的「八八坑道」四個字,走進坑道,內部可是相當涼爽,長年維持在攝氏16-19度,恆溫又穩定的環境,讓存放的老酒有一定品質,是絕佳的儲藏酒窖,坑道主體由花崗岩所構成,而坑道所在,就位於馬祖酒廠斜前方不遠處。 相傳八八坑道原為居民躲避海盜的藏身山洞,在軍方進駐馬祖後,加以鑿高、挖深與強固,闢為戰車坑道,全長200公尺,可容納一個步兵團的兵力,正向出口可迎擊海上入侵的敵軍,後方出口可通往過去的南竿軍用機場;於1974年完工,施工期歷時約10年,由於落成之日適逢蔣公88歲誕辰,因此命名為「八八坑道」。 戰地政務解除後,馬祖酒廠即利用此坑道窖藏美酒,所出品的高粱酒便以「八八坑道」為名,不僅成為馬祖酒的一大特色,也打響了馬祖酒的知名度;目前主通道為罈裝老酒存放區,次通道為高粱酒系酒槽區,老酒儲存區放置的陳年老酒因停產之故,現存均為十五年以上,存量賣完即停,更顯其珍貴,坑道內酒香四溢,置身其中不禁令人微醺。
Read More +大坵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大坵島
開放時間:全天
尋覓梅花鹿 馬祖的日本小奈良 有「梅花鹿島」之稱的大坵島位於北竿北方,與高登島為鄰,需要搭乘島際交通船隻才能前往,昔日曾經有居民居住及軍隊駐守,最風光的時候島上也多達三百多人在此居住,後來因時代變遷、人口外移至南、北竿居住,大坵島就變成了一座無人島,現今是馬祖唯一可以登島遊覽的無人島。 這裡有長約400-500公尺的大坵生態步道,漫步在這條步道上可以看見各種百般萌態的梅花鹿,還有軍事設施場景,除了梅花鹿外,夏天還有機會看到飛翔的燕鷗,來馬祖時不妨順道來一趟大坵島,極具特色的生態環境,令人永生難忘。 在馬祖大坵遇見台灣梅花鹿 大約在1980年,台北圓山動物園致贈5隻台灣梅花鹿給連江縣政府,經核心復育並評估後,載運至北竿大坵島野放,數十個年頭過去,鹿群適應島上環境,悠遊島內並開始繁衍後代,至今島上鹿群已比當初放養時多了好幾倍。 大坵無人島體驗 限定美食放山蜈蚣雞 來到大坵島除了與梅花鹿面對面以外,也能選擇住在閩東古宅翻修的民宿或是體驗限定風味料理-烤蜈蚣雞,窯烤的土雞採放牧養殖,因大坵島滿山的草地加上潮濕,蜈蚣和蚯蚓很多,剛好就成為這些黑土雞的營養來源,烤蜈蚣雞是大坵島上預約才吃的到限定美味喔! 備註:住宿及美味體驗,建議出發前洽詢大坵島生態民宿。
Read More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戰爭和平紀念公園
開放時間:全天
請鐵人來站崗 據點改闢成的戰地公園 馬祖北竿的大沃山原本是一軍事要點,2003年馬管處開始規劃為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以08據點的完成畫下規劃句點,搖身一變成為台灣首座以軍事與和平為概念的戰爭紀念公園。園區佔地寬廣、規模壯觀,總面積約38.8公頃,主要包含06、08、12等據點,完整塑造台灣首座戰爭公園的雛形,是以「戰爭與和平」、「感動與回憶」為主題的博物館園區。 因為戰略上的保密需要,據點名稱常常以數字稱呼,位在戰爭和平紀念公園旁的06、08據點,建於岩壁礁石之間,主要的戶外展場集中在08據點,12據點則是盤據在螺山和蚌山之間。 【06據點】 06據點位於北竿大澳山上,可遠望大坵、高登及獅嶼。 06據點為小坑道,坑道中有彈藥庫及許多射口,每一個射口都是一個絕佳的觀景窗,可體驗當時軍事生活的感受。坑道內十分潮濕,階梯旁、牆角邊都有小溝聚集垂落的水滴排出坑外,不難想像當年駐守其中的官兵不僅需隨時保持警戒,身體也飽受摧折。 坑道內有機槍口、主砲口、副炮口、彈藥庫、連長室、輔導長室、中山室、官兵寢室等空間,為一冬暖夏涼、防衛北竿行政中心及機場之重要作戰據點,現在坑道已成為戰爭和平公園最有看頭的景點之一。 【08據點】 08據點規劃以武器陳展為主,高射炮、卡車、戰車等重武器,散落於各處,同時利用舊有營房空間做裝備陳列展示。戰爭文物展示館內展示機槍、服裝、統戰文宣等文物,所有展品都是實際使用過,形塑戰爭場域的歷史氛圍,見證當時兩岸緊張的戰爭情勢,提供遊客親身體驗戰地風光的最佳場所。 此地運用了大沃山的環境優勢及其廣大的腹地面積,建於岩壁礁石之間,前進據點所在,得先步行沿著峭壁建造的階梯而下,行走間讓人不禁繃緊神經,也顯示出據點位置之陡峭艱險。內部構造為坑道式的建築,儘管簡陋卻生活機能良好,甚至設有長官專屬臥房,可見當時在此駐紮部隊之龐大。 08據點將馬祖地區的戰爭景觀與歷史風貌縮影其中,透過介紹地區軍事經略歷史、戰爭知識與模擬環境機能而加以深入強化展現,呈現馬祖全區的歷史與軍事角色來串成一豐富的故事序列,使遊客能更深刻的體驗與瞭解馬祖在歷史潮流中所扮演的地位,將馬祖蛻變的時間歷程轉化為空間的展演,供世人遙想並傳遞世世代代。
Read More +螺山自然步道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螺山自然步道
開放時間:全天
在山海之際樸素地美麗著 位於山海之際的螺山自然步道,全長約700公尺,早期是后澳居民採蚵及釣客常行走的小徑,沿著懸崖而闢,階梯頗陡,來回約需40分鐘,沿途設有兩處景觀台,終點可以眺望海上孔子像;因受季風吹拂影響,步道植被生長受限,列為馬祖珍稀保育類的凹葉柃木(檳柃木)卻隨處可見,也因長年受海上東北季風吹拂,產生了獨特的「風剪作用」,樹姿雅致如盆景,展現出嶙峋蒼勁之美。 每年4、5月間,野百合在林木下、步道旁紛紛盛開,美不勝收,沿岸一處奇岩仿如至聖孔子,靜立海上、聽濤觀海,頗具奇趣。螺山自然步道是一條兼具健身、賞景、觀浪、磯釣等多功能步道,山靜海湧之美盡在眼前,值得細細體驗與品賞。 備註:本區風勢強勁、地勢崎嶇,請多加注意自身安全。
Read More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開放時間:08:30-12:30、13:30-17:00
近半世紀的感動回憶 軍事迷必訪景點 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就座落在戰爭和平紀念公園內,天氣晴朗時,還能遠眺大陸海岸線,相對於戰爭時代的緊張氣氛,更能與「戰爭和平」主題相異其趣。 2010年正式揭牌,開幕時,馬管處邀請當年曾在馬祖開鑿坑道的「北海真英雄」們回訪,特於館內播放「戰時回憶─馬祖老影片」。軍管時期,民眾無法持有相機,僅軍方能拍照與攝影,故此時的影像紀錄,顯得彌足珍貴,讓觀者能透過影片,回顧軍民真實生活,更揭開戰地政務下的神秘面紗。 主題館內以「感動‧回憶」為主題,分成:緣起、軍事沿革大事紀、軍用品展示區、軍民生態文化等展區,透過文字及影像,這些關於馬祖長達近半世紀軍管時期,軍方與民間共同走過的歲月,在主題館內歷歷重現,讓參觀遊客遙想當年戰地居民的蓽路藍縷。 如何前往戰爭和平紀念公園主題館 沿著北竿機場旁的塘后道沙灘,往后澳村方向前行,順著指標上山,在進入園區的山路前,有一座紅綠燈,指引著在地居民往返這條山路,為安全起見,一定要等到綠燈再往上直行,以免中途有車下來,這可是北竿唯一的紅綠燈呢。
Read More +后澳村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后澳村
開放時間:全天
浸潤百年的傳統光景 后澳村是一座典型的海濱小漁村,若從白沙村算起,后澳村位於北竿的最後方,是北竿島最東邊的村子,即為「後澳」,因此而得名,漫步在后澳村裡,處處是純樸傳統的聚落風情,沒有太多的現代開發。村子的西北方灣澳居民稱之為「澳裡」,澳口朝向東北方,是漁船常用的避風港,退潮時海水可退至澳口外,露出一大片面積達4、5公頃的沙灘。 以往從后澳走到塘岐,需經過一段綿長的沙灘涉水而過,現今已築有道路貫穿連接塘岐、后澳二村,當地村民往來更加便利,但和熱鬧的塘岐村隔著機場跑道和塘后沙灘,仍顯遺世而獨立。 楊公八使廟 地方的守護神 在后澳村中有間「楊公八使廟」香火鼎盛,村民每逢年節必備祭典擴大膜拜,相傳主祀神明楊公八使為了除滅縱雨為患的海龍,因而不幸喪生,居民為其安身後,常常顯靈造福后澳村民,後人為了紀念建立廟宇,稱楊公八使廟,成為地方的守護神。 必推馬祖限定特產 濃濃大海味 「魚麵」是馬祖必推的伴手禮最佳選擇之一,顧名思義,以魚為主要材料,打成魚漿後加入太白粉和鹽巴揉合擀平,經歷烘烤、冷藏、切絲,再利用天然日照,使魚麵口感更加Q實,充滿地方風味的料理,值得親自來品嚐。
Read More +橋仔聚落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橋仔聚落
開放時間:全天
昔日商業港口 一村八廟冠絕全馬祖 橋仔漁村,位於北竿西北方的一座小村落,就在壁山山陰北向傾斜的山谷內,谷地歷經雨水切割形成山溝縱橫,村落境內小橋隨處可見,馬祖方言「仔」即為「小」,因此名為「橋仔」。橋仔聚落昔日富漁鹽之利,曾做為對大陸商業的轉運港,客舟商旅往來期間,人口超過千人,當時可說是北竿第一大村。 橋仔的屋舍同樣保存了傳統閩東建築特色,也是全馬祖廟宇最多的聚落,有「廟村」之稱,但在人口大量外移後,風光不再,除了現在居民極少,更形成了「神比人多」的有趣現象;到此可以欣賞馬祖傳統廟宇的美麗特徵,紅牆綠瓦,以及如火焰般燃燒的封火山牆,村內中心點更可見「三廟一體」特殊景象。 游船漫步尋鹿趣 坐船往大坵的碼頭 在橋仔澳口的左側設有一簡易碼頭,橋仔港曾是北竿更「前線」的高登島、亮島的物資運補口岸,如今在旅遊旺季時會有固定船班搭載遊客前往大坵島尋幽訪勝、探尋梅花鹿,船程只需5分鐘。 漁業展示館 乘載橋仔漁業的榮景 「神比人多」的北竿橋仔村,如今雖然沒落了,但仍可從橋仔漁業展示館一探當年盛況。館內展示早年捕魚的作業方式、漁船及漁具,還有製作蝦皮的加工方式,這些傳統漁具,大多是由村民合力製作。自古漁獲需要鹽作保存,清朝同治8年官署為禁止鹽幫荼害漁民,在北竿塘岐與橋仔分別設立了巨大「鹽碑」,其中一座目前就保存在橋仔漁業展示館。 地址:連江縣北竿鄉橋仔村109-1號 開放時間:08:30-17:00 冰鎮黃金餃 馬祖限定甜品美食 黃金餃就是馬祖人常吃的地瓜餃,小小一顆卻口感豐富,夏天以綠豆湯為基底,再加上冰塊,不僅Q彈還十分消暑,冬天則是搭配熱紅豆湯,溫暖遊客心,冷熱皆宜的好味道!順道嚐一嚐,也是一種不錯的美食體驗。
Read More +龜島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龜島
開放時間:全天
在芹壁村北面澳口中央有一處突起的花崗岩礁石,因礁石的節理奇特,看起來就像是一隻大海龜靜臥在水面上,居民因此稱之為「龜島」。 龜島的四周,海水清澈見底如鏡,有「鏡澳」之稱的芹壁村能興盛一時,傳說正是因為此處風水極佳,也因在地居民認為許多民間傳說與信仰皆源自於龜島上,所以便將龜島視為村落的珍寶之一,每年四、五月更是觀賞「藍眼淚」的最佳場所之一。 黑石碑的傳說 若手中有副望遠鏡或相機,別忘了使用長鏡頭拉近距離,會發現島上有座黑石碑,上面刻有「植榕聚財」。據說約1994年,居民依天后宮鐵甲元帥指示在島上立碑刻文,豎立「植榕聚財」和「捐贈者芳名錄石碑」各一座後,芹壁村在20多年的時間裡,漸漸成為越來越多人造訪的馬祖熱門觀光景點及特色民俗聚落呢!
Read More +芹壁聚落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芹壁聚落
開放時間:全天
媲美地中海風情的最美石頭屋聚落 想要看地中海美景,不用千里迢迢飛到國外去,來馬祖北竿就可以看到媲美歐洲石頭山城的浪漫風情!芹壁是馬祖列島中保存馬祖傳統閩東建築最完整、也最具代表性的地方之一,深受國內外建築、文化和藝術界的青睞。早年村民以捕蝦皮為生,70年代漁業沒落,居民大多外遷謀生,原本因人口外移而留下的空屋群,在政府有計畫的修繕下,轉變為民宿以及藝文空間等,讓一座座石頭屋回復昔日多樣化的風貌,穿梭在蜿蜒的山城中,不難發現房屋上斑駁褪色的各種特色標語,彷彿墜入了時光迴廊,如今遊客看在眼裡,不由得莞爾一笑。 倚著山壁建造的芹壁聚落,背山面海,依山勢呈階梯狀排列,層層相疊、錯落有致,主要分成北面山、南面山、中路等區,清末時期為福建長樂鶴上陳氏家族開發,屋舍多為當地花崗石建築,其間工法最細緻的一棟民宅,為戰爭時期「和平救國軍」北竿部隊主任陳忠平所築建的「海盜屋」,除了門面立牆採用高級的青白石,也是芹壁村唯一一棟屋頂刻有石獅的房屋,再加上地勢居高臨下,十分氣派。 漫步在石頭屋的巷弄間,隨處都能看見蔚藍海洋,每轉個彎都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各自精采,不妨挑間咖啡廳,凝望海洋與島嶼,伴隨陣陣浪濤聲,享受眼前的愜意美好。 青蛙神信仰 守護芹壁的鐵甲元帥 沿著山勢而行,沿途除了欣賞海天一色,還能感受在地獨特宗教信仰--隨處可見青蛙神的蹤跡。其實青蛙神是芹壁村的守護神,居民尊稱其為鐵甲元帥,早年從閩東移居馬祖時,也把動物信仰帶入當地,至今居民仍不時會到天后宮尋求蛙神指示或祈福。 微醺難忘的好滋味 來碗熱呼呼的老酒麵線 秋冬遊馬祖,不可不吃老酒麵線!老酒湯頭結合爽口麵線,搭配紅糟肉、煎蛋、麻油炒過的食材,配料簡單卻有細緻湯頭,令人銷魂的美味酒香麵線,到芹壁絕對不能錯過。
Read More +碧園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碧園
開放時間:全天
處處綠意映襯軍事風情 碧園位於午沙村東北方的山坡上,是一座傍山坡而設置的休憩公園,園裡遍植相思樹、苦楝樹,且集合了地區代表性植物,如海芙蓉、薛荔、紅花石蒜等,綠意盎然,尤其以蕨類資源最為豐富,是全北竿最重要的植物生態公園。 園區內豎立著一座因公殉職陣亡官兵紀念塔,建於1960年,莊嚴肅穆,記載著軍人對馬祖地區的犧牲奉獻,憑弔用命捍衛國家的壯士們。近年在馬祖風管處斥資整建後,設施更加完善,設有簡易步道、涼亭、階梯、觀景平台等供遊客歇息遊憩,中國風味設計的小橋、亭台,在嚴肅中帶有婉約氣息,經過此地時,不妨利用四座石階步道拾級而上,綠樹成蔭,非常涼爽,消暑之餘,還能順便觀賞海景與植物生態,一舉數得呢! 碧園豐富獨特的植物種類 雖然碧園以人工植被為主,但在植被自然演替及地底種子庫種源萌發、孕育成林等交相作用下,碧園的植物種類可謂獨特而豐富。依據植物學家郭城孟調查,全北竿島至少有97科314種高等植物,而碧園中則至少已出現61科128種。值得一提的是俗稱兔腳蕨的圓蓋陰石蕨,是全台僅見於北竿地區的珍稀植物,較大族群出現在碧園。走入碧園,每每轉折之間又見芳草綠,處處是可親近的綠意之美。
Read More +北竿遊客中心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坂里村47號
開放時間:08:00-17:30
從白沙港驅車只要三分鐘,就可以看到位在坂里村大街上的北竿遊客中心,走入遊客中心,有著琳瑯滿目的旅遊文宣資訊,提供多種旅遊諮詢與影片播放、解說導覽服務,讓遊客能快速補充北竿觀光資訊,是北竿行旅的第一站首選。 除了服務櫃台,一樓還有伴手禮販賣店,以及北竿唯一的免稅商店;若是走累了,二樓設有輕食咖啡坊,很適合遊客到這裡用餐休息一下,看看海景,準備下一段馬祖旅程。 影片播放時間:09:00-16:30每半小時一場,一場約11分鐘左右。 老舊建築重現新生命 百年古厝坂里大宅 想要體驗早期馬祖人的生活,那就一定要到北竿遊客中心正對面的「坂里大宅」走一遭。由人字砌與丁字砌法所興建而出的宅子,外觀是整理排列的石牆,內裝則是原木造建構,可以說是當年的豪宅呢!如今經整修後,保留原來舊有外牆,結構樑柱換新,大宅右側開放遊客參觀、左側則做為古厝民宿,走在歷史悠久的木構廊道中,偶爾還會發出熟悉的木地板「嘎嘰」聲,是不能錯過的閩東建築風情體驗之一。 坂里大宅開放時間:8:30-17:00
Read More +樂道澳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莒光鄉樂道澳水庫
開放時間:全天
駐地旁海岸線的山谷水庫 從環島北路高處可遠眺樂道澳水庫全貌,樂道澳水庫位於西莒島的北方,倒三角形頂邊左方約三分之一處,初為東北向、後轉北向的開放型山谷,谷口泥沙淤積,形成澳口,稱為嘮叨澳,因名稱不雅,後取其諧音名為「樂道澳」。 為解決西莒常年乾旱、島上水源短缺,居民鑿井取水仍不敷民生使用,因此軍方選定在此地區山谷築壩攔水,由駐軍官兵協助施工,是兼具民生、戰防及灌溉功能的水庫,集水區面積約12公頃。 如今樂道澳已成為居民欣賞海灣美景及附近山景的好地方,天氣晴朗時,環島北路解說牌處更是一個欣賞大陸河山及夕陽的極佳地點,而環島路沿途散布廢棄據點,有的崗哨旁築有階梯下至海岸,都是探秘訪奇的好去處。
Read More +魚路古道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莒光鄉魚路古道
開放時間:全天
連結大浦與大坪的歷史古道 擁有百年歷史的大浦「魚路古道」又稱「下底路」,連接大浦與大坪,在當年物力維艱的歲月裡,是大浦漁民運送漁獲到大坪販賣的重要路徑,為求溫飽,兩個聚落的居民奔走於大坪與大浦之間。如今漁業沒落了,古道一度因兩村人口外移成為廢墟,在東莒社區發展協會與東莒國小的合作下,居民合力除草、植樹,重新整理復原了古道的面目,並開闢為生態公園。 古道的生態極為豐富,各種候鳥、蝴蝶,隨著季節更迭,在每個轉角帶來驚奇,各種原生植物,在四季轉換間,為古道著上各種色彩。每年的9月,古道的紅花石蒜恣意開滿山坡小徑;10月,遊客可以大口品嚐「柘果」甜甜的乳香味;11月,一叢叢黃色的小油菊,又像是金黃的地毯。近年來,東莒社區協會也開始著手林相更新,除了原生的石蒜,也開始復育馬祖的百合及豆梨,又種上桃花、櫻花及百香果等果樹,期望為古道帶來更多樣的面貌。 魚路古道原有兩個出口,從大浦出發直走可以抵達大坪村,在曬魚場處拐個彎經過「埔座」(今發電廠周邊)可通往猛澳港,若抽空走一趟古道,可以體會先民挑擔行走其間的艱辛。
Read More +熾坪隴考古遺址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莒光鄉大坪村西側海邊
開放時間:全天
馬祖考古遺址紀錄的開始 熾坪隴遺址位在東莒島的西側海邊,遺址位置在大坪聚落的西南角(靠近派出所),是一塊緩坡的海階平臺地。 2001年起挖掘了四次,2004年、2005年夏天由研究人員與當地馬祖藝文協會組成熾坪隴發堀與研究工作團隊,發現400 多件磨製石器、陶器片、貝殼和動物骨骼等,石材多就地取材以花崗岩類、流紋岩類、安山岩類、凝灰岩類為主為主,出土10,000 餘片陶片,以夾砂紅陶為最多,最遠可追溯至史前時代,證明6,000 年前東莒就有人煙了。 從垂直及水平二方向來探討,位於海拔315公尺,受到地層沈降的影響,此地究竟為小型聚落遺址、墓地、農耕、狩獵地,或是器物製造場、戰場,都有待進一步研究。 備註:遺址歷經歲月漸荒廢,建議民眾行走於崎嶇道路時,仍須注意安全。 百合公園 邂逅東莒野百合 東莒原本隨處可見野百合,但在土地大量墾殖下大幅減少,因此,東莒國小校長帶著孩童與社區發展協會共同復育,在東莒消防隊後方小徑,通往猛澳的古道旁,開闢百合公園,每年入春百合結束休眠,到了農曆三月便滿山綻放。
Read More +三連嶼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三連嶼
開放時間:全天
馬祖莒光鄉舊時稱白肯,因「肯」為福州話「犬」之擬音,又稱之為白犬,兩座島嶼山形像似兩隻小狗趴臥在海面上,因而稱東島為東犬島、西島為西犬島,1971年更名為莒光鄉,取其「毋忘在莒」之意,並改稱東莒、西莒,而莒光遊客中心就位在東莒島上福正聚落旁。
Read More +壁山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鄉壁山
開放時間:全天
登上馬祖第一高山眺望北竿全景海拔298公尺的壁山,已經是馬祖地區的第一高峰,只要登上壁山觀景台,就能夠眺望整個北竿島嶼的風貌。喜歡登山健行的遊客,可以選擇利用東向從塘岐村沿登山道路而上,或是自另一端連接上村至芹壁的兩條步道登上觀景台,長度較短,也較沒有太多高難度的坡段,約30分鐘即可登頂。站在山腰處的觀景台憑欄眺望,天氣晴朗時,視野非常遼闊,北竿機場、塘岐村、后沃甚至遠方無人島的大坵、小坵等地區風景盡收眼底,讓人讚嘆的壯麗景色,除了是攝影同好必拍的馬祖景點之一,更是拍攝北竿機場飛機起降的最佳拍攝點。備註:壁山上風勢強勁,騎乘摩托車務必多注意安全;部份地區仍為軍事用地,拍攝時,請盡量不要對準軍事景點拍攝,以免滋生糾紛。
Read More +坂里沙灘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坂里沙灘
開放時間:全天
閃耀著白色光芒的細軟沙灘平直的海岸、細軟的沙灘,對於多岩灘的馬祖而言,坂里的一片白色沙灘特別顯得珍貴。坂里沙灘是一處開口東南向的灣澳,每年夏天都會受到季風的吹襲,再加上洋流夾帶而來的泥沙,日積月累形成一大片平坦的沙灘,橫臥在藍天碧海之中。由芹山、坂山、里山圍繞的坂里沙灘是馬祖最平整、最廣闊的優質沙灘,與午沙沙灘相連成一片綿延的海岸線,中間設有木棧道連結,因砂質含有石英成分,當陽光照射時,整片沙灘會閃耀著白色內斂的光芒,不管是看日出,或是觀夕陽,坂里沙灘都能讓人體驗光影雲彩變幻之美。層層蕩漾的海浪輕拂著沙灘,適合戲水踏浪,也漸漸成為居民、遊客漫步或欣賞海景的好去處;這樣美麗夢幻的一片沙灘,就位在北竿遊客中心後面,如果有來遊客中心一趟,不妨順道走訪綿延的金黃沙岸,踩踩沁涼海水、散心賞海景。小巧多彩坂里天后宮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坂里沙灘往白沙港方向的不遠處,有間堪稱全世界最小、最迷你的媽祖天后宮,色彩豐富鮮艷的建築外觀常常吸引過路人目光,和當地樸實無華的民宅形成強烈對比。廟前有兩個可愛的石獅子,廟簷有千里眼及順風耳,雖然只是海邊一間小小廟宇,卻帶給遊客大大驚喜,是寬闊海灘風景中的視覺重點,經過此地時也前往祈福求個平安吧!地址:連江縣北竿鄉坂里村94號
Read More +白沙港
所在地:連江縣地址:連江縣北竿白沙港
開放時間:全天
北竿對外的重要海上出入口-白沙港白沙港座落在馬祖北竿島的南端,是馬祖島際與小三通重要的交通樞紐,昔日在還沒建立碼頭之前,海岸邊遍佈著晶瑩潔白的細沙,因此名為白沙。1998年白沙碼頭興建完成後,潔淨的白沙海灘搖身一變為北竿嶄新的海運交通門戶,並加建港務大樓,開闢西線濱海道路,連接坂里,更加便利的海陸交通,佐以蔚藍海景與連綿海岸線,成為漁商兼備的重要港口。而在港務大樓後方的白沙聚落保留了部分老屋,並以階梯的形式,層層堆疊蓋於尼姑山坡上,古樸的石厝展露濃厚漁村地方性格,穿捘在古厝之間、獵取巷弄美景,細細品味曲折小路間微透出光陰的味道。就從這裡開啟北竿的行程吧!平水尊王廟 廟貌巍峨的宮殿式廟宇白沙碼頭邊的平水尊王廟是馬祖少見的大型北方宮殿式廟宇,整座廟外觀雖然小巧,但氣勢恢弘,可謂白沙港的地標,值得一看!相傳原廟籌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經歷數個朝代變遷,從簡陋到富麗堂皇的廟宇建築,彷彿訴說著居民的虔誠信仰,當出外遊子興旺發達了,心中仍舊想回鄉留下走過的印記。地址:連江縣北竿鄉白沙村41號
Read More +落山風風景特定區—風域半島
所在地:屏東縣地址:900219 屏東縣屏東市自由路527號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08:30-12:00、13:30-17:30
落山風風景特定區,範圍涵蓋車城、牡丹及滿州三鄉鎮,界線以山脊線、鄉鎮界、河川界、林班界、地籍界、道路及國家公園界劃設面積約計1萬1,300公頃。區內聯絡動線連接墾丁國家公園,主要包括省道臺26號、縣道199號、縣道199號甲線及縣道200號等,範圍不包含林務局臺東林管處、國防部軍備局及中山科學院試驗基地管理之土地。範圍包括車城鄉之海口、田中、福安、福興、新街、埔墘、射寮、統埔、溫泉等9村,與牡丹鄉之石門、牡丹、東源、旭海、高士、四林等6村,及滿州鄉之港仔、長樂、九棚等3村。 何謂「落山風」 落山風是臺灣恆春半島對於東北季風的慣稱,詳細來說,落山風是屬於下坡風,恆春半島的中央山脈高度降低至400-1000公尺左右,每年從10月到次年4月,東北季風翻過山脈而下,強勁的下坡風直撲恆春半島西岸,襲捲在背風坡的車城、牡丹、恆春等地區。落山風瞬間強度可達6、7級,相當於輕度颱風的威力,曾有吹翻摩托車和小汽車而造成傷亡的紀錄。更是使九棚沙漠、海口沙漠掀起黃沙的景象。 (資訊出處:屏東縣政府-落山風風景特定區—風域半島」官方網頁)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