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埕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七美鄉龍埕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龍埕」為一段長達600公尺內曲、南向之凝灰岩與玄武岩互層的地形地質,並經過千百萬年的海蝕作用後形成平整的海蝕平台。由於熔岩流在流動覆蓋過程受到營力互相擠壓後,形成動感十足的褶皺現象,加上不同種類的藻苔色澤強化褶皺曲線條紋的立體感。由崖錐頂上俯瞰平台,可見綠、白、灰、褐之曲線蜿蜒其上,整體看來宛若一條翻騰在藍天碧海中的蟠龍,因此得名「龍埕」。廣義的龍埕泛指該處三大片的連續海蝕平台而言,鄰近的小海蝕平台所在位置,猶如龍珠、龍頭,活靈活現,渾然生成。從高處往下望,因大浪拍擊平台邊激起之浪花,又彷彿白龍在浮游。從大獅風景區觀景台可見收全景,亦可經由涼亭旁沿著海岸人工石階道前往另一觀景台欣賞。循緩降鈄坡往下走,可抵達海蝕平台,可近距離觀察豆腐岩、壺穴等地質景觀。
Read More +大獅風景區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七美鄉大獅風景區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大獅風景區海岸線連綿的柱狀玄武岩海崖奇觀,聯結著向東延伸入海的小海岬,讓該處海岸線顯得氣象萬千。特異之造型和色調與四周白色浪花呈現對比更顯突出,增添幾分雄偉氣勢,其形如一隻蹲伏於海崖的石獅,在蒼勁海水、天際灰濛間眺望著無垠大海,大獅之名由此而來。
Read More +月鯉灣遊憩區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七美鄉月鯉灣遊憩區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呈弦月形的月鯉灣,為天然的小灣澳,是七美島漁民最早近海作業的港口,現況僅以南側小範圍闢建為簡易的「月 港」。 月鯉灣白色珊瑚碎屑的海灘,不但是七美唯一的戲水區,其海域極適合從事浮潛活動。附近的玄武岩地形非常發達,柱狀玄武岩呈倒臥狀、放射狀、交錯狀,頗為壯觀且多樣化;海蝕地形則處處可見。玩家秘笈夜晚觀星、黃昏夜烤,以及午後浮潛欣賞千嬌百媚的珊瑚,此乃月鯉戲水區三大玩法,輔以周邊露營涼亭、沖水衛廁設施完整,為七美最佳露營區。
Read More +望夫石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七美鄉望夫石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七美嶼因島上男人捕魚工作危險艱辛,易生意外,早期曾有「寡婦之島」戲稱。相傳在望夫石附近住著一對恩愛夫妻,某日丈夫出海捕魚遲遲未歸,妻子隻身到岸邊等待郎君回航,日復一日,終不堪飢寒,香消玉殞。後人將她安葬於海邊,石岸竟風化成一婦人仰躺的形貌,包括頭髮、身軀、雙足及懷孕的小腹唯妙唯肖,望夫石的傳說於是不脛而走。玩家秘笈望夫石不單可眺望賞景,亦可循前方石橋跨過望夫石腹身來到潮池,一窟窟的潮池裡,小魚小蟹戲遊其間,為天然的生態教室。但須注意退潮時段以免發生意外。
Read More +七美人塚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七美鄉南港村一鄰1-4號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相傳為明朝時,成群的盜賊從七美的南邊海岸登陸,當時島上的男人都出海捕魚,剩下老弱婦孺,其中7位女子正在附近山上農忙(一說在井旁洗衣),不幸遇上倭寇侵襲,最後不甘受辱而相攜投井。事後鄉人,用土填井,後來長出7棵枝葉茂盛的香楸樹,民國38年劉燕夫縣長與何志浩將軍前來憑弔,何將軍有感而發,撰寫七美人歌一首,刻立於石岩上,歌曰:「七美人兮白璧姿,抱貞拒賊兮死隨之,英魂永寄孤芳樹,井上長春兮開滿枝」。七美人貞烈事蹟,遂為擴大整建為「七美人貞節園」,每年都有無數的遊客前來觀賞、憑弔。
Read More +七美遊客中心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七美鄉南港村南滬59號
開放時間:Sun 08:00~16:00;Mon 08:00~16:00;Tue 08:00~16:00;Wed 08:00~16:00;Thu 08:00~16:00;Fri 08:00~16:00;Sat 08:00~16:00
「七美遊客中心」,以七美特殊的島嶼意象,包括浪漫愛情、幸福方舟、地質地形等為設計概念,結合生態永續、節能環保輕量化的綠色建築指標,以及以尊重在地、融合豐富的港口意象、海島生活機能與使用者導向全面兼顧,遊客中心之整體規劃包括:旅遊諮詢服務區、遊客候船與休憩觀海區、賣店、用餐區、導覽區及辦公區等,再加上頗具藝術、浪漫「愛之船」造型的建築外觀,未來除了可提供遊客明亮、寬敞、舒適、便利、優質的服務空間外,亦將打造七美旅遊意象的新地標、新亮點,期以帶動離島地區觀光產業的蓬勃發展。
Read More +西嶼東臺軍事史蹟園區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西嶼東臺與西嶼西臺為同期興築的砲臺,內有圓拱形磚石構造的官、兵房及彈藥庫,與馬公金龜頭砲臺共同扼守媽宮港。現與澎防部移交的西嶼西堡壘、東堡壘、東昌營區共同規劃成西嶼東臺軍事史蹟園區。
Read More +內垵沙灘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西嶼鄉內垵村西邊海濱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內垵遊憩區擁有一片廣大的沙灘,白色的細沙與平坦的地勢,為內垵村與外垵村村民戲水與潮間帶活動的場所。站在沙灘後方依照地勢所興建的木棧道,遠眺池西的學仔尾岬角,細軟的沙灘與澄澈的海水是內垵遊憩區最吸引人的特點。遊憩區裡有步道約500公尺長,走完大約40分鐘,是觀海聽濤及運動休閒的絕佳地點。一望無際的大海,偶爾飄來閒雲幾朵,更顯得天際是如此迷人,令人陶醉。沙灘上的蟹族是作畫的高手,一雙大螯拾取沙中的食物後,再以黏液將沙黏成小圓粒,排列成各式放射線狀,造型奇特,值得留心觀察。
Read More +大菓葉柱狀玄武岩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西嶼鄉池東村10號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日治時期為聯絡馬公與西嶼間的海上交通,在大菓葉海邊闢建碼頭,挖取石塊泥土時意外地發掘了這片埋於土中、沈睡千年的壯麗柱狀玄武岩,可謂澎湖本島容易親近的柱狀玄武岩。
Read More +二崁傳統聚落保存區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西嶼鄉二崁傳統聚落保存區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二崁村於民國90年經內政部指定成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近年來完成修復的古厝交由「二崁村聚落協進會」充分利用,發展成為具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各項小型展覽館,有常民生活館、潮間帶館、社區博物館、漢藥館、童玩館、褒歌館等。走入二崁,映入眼簾,最吸睛的便是古厝牆上掛滿了當地居民自創的褒歌,內容描述生活點滴或傳頌男女思慕情懷,試著以閩南語唸唸看,保證趣味橫生。餓了走到柑仔店吃「土仁粿」、「金瓜粿」,渴了喝杯道地的杏仁茶。在古色古香的民宅內,聽老阿嬤最原汁原味的褒歌吟唱,或數人即興對唱,一來一往,創意十足,令人拍案叫絕,樂趣無窮。大約在明朝末年,陳延益先生從金門渡海來到澎湖,由現今的大池村登陸後,在竹灣南側的龜山山腳下從事農漁業生活。成家立業後,家族成員逐漸增加,才決定遷移到竹灣附近的二崁定居。清朝道光年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聚落,甲午戰爭之後,傳統生計活動已不敷生活支用,許多青年只好離鄉背井,到台灣工作,村落逐漸沒落。陳家古厝為二崁古厝之代表首選,興建於西元1910年,是由陳嶺、陳邦二兄弟,移居台南經營中藥行致富並返鄉擴建原有古厝,光耀門楣。「三落大厝」的豪華格局,為澎湖絕無僅有的一間古厝,目前已列為縣定古蹟。當年設計修建古厝的師父年僅29歲左右,來自池東村。從陳家建築細節觀察,整體建築及彩繪、樑柱等頗富創意,不論木雕、磁磚彩繪與石刻都典雅生動。格局上,由外至內逐漸隱密的設計,依循的傳統民宅工法,兼具安全性,堪稱為當地中西合璧的建築代表作品。追星景點在二崁傳統聚落中,陳氏古厝內小朋友們正認真的學寫春聯,小朋友帶著紅色「吉」、「祥」的風箏在傳統古厝聚落中穿梭,在二崁大草原中隨著搖曳的風箏一起奔跑著,新年的喜慶紅穿梭在具歷史的古厝巷弄,配合襯底的踏雪尋梅歌曲,非常合諧的畫面,有印象嗎?沒錯!2001年「麥當勞」在二崁拍攝的廣告,滿是濃濃的年節味。金曲歌后詹雅雯的「續緣」MV中的大片草原就是在二崁,另外,她的「澎湖戀歌」MV也是在二崁拍攝,這部MV開頭是二崁楊阿鬆阿嬤的褒歌,帶著特有的曲調,用閩南語吟唱著-「十八送君去台灣 目眶你紅我也紅 目屎一粒一斤重 滴落土腳土一空 」引領著聽眾,彷彿當時的離情依依就在眼前,褒歌的傳唱,別有一番懷舊的風味。
Read More +小門地質探索館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11號
開放時間:Sun 08:30~16:30;Mon 08:30~16:30;Tue Close;Wed 08:30~16:30;Thu 08:30~16:30;Fri 08:30~16:30;Sat 08:30~16:30
小門地質探索館於2020年7月進行第三次整修工程,於2021年1月底重新開幕並重新更名為小門地質探索館,以史前風貌帶入地質打造聲光影音及俱的場館。共分為6大區:入口意象服務區、深海岩石區、蛋型投影區、恐龍及植物模型造景區、玄武岩介紹牆、出口展示區。小門嶼位於澎湖縣西嶼(漁翁島)北側,面積為0.5121平方公里,漲潮後即成獨立單一島嶼,因臨近吼門急流,素有「吼門之珠」雅稱。之後興建小門橋(跨海小橋)與西嶼連結,澎管處在此建有停車場、環島步道等相關設施,成為澎湖縣著名的風景區。小門嶼名字由來是因為在小門村東邊有一小徑剛好於兩旁的玄武岩峭壁之間,古時候小門村居民出入都得經過這條小徑,而小徑遠看像個門,因此便將此地命名為小門。 小門地質探索館參觀資訊一、 門票費用及資格(一)本館門票收費基準如下:1.全票:新臺幣三十元。2.優待票:新臺幣十五元。(二)參觀小門地質探索館,具有以下各款身分人員,經出示相關身份證明文件者,得享優待票價:1.年滿六十五歲以上者(假日)。2.學生。3.持志願服務榮譽卡之義勇警察、義勇消防。4.十人以上團體。(三)參觀小門地質探索館,具有以下各款身分人員,經出示相關證明文件者,得免收門票:1.未滿六歲兒童。2.年滿六十五歲以上者(平日)。3.各機關學校辦理業務或教育宣導,經事先以公文提出申請獲准者。4.政府部門因接待國際友人,經事先以公文提出申請獲准者。5.持志願服務榮譽卡志工。6.身心障礙者及其必要陪伴者一人 。二、10人(含)以上團體,得於3日前先行電話預約【預約電話06-9982988】,其餘均採現場購買當日票券。三、12:00-13:00為館內整理時間,請民眾於8:30-12:00;13:00-16:30入館參觀。
Read More +小門嶼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西嶼鄉小門村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小門嶼位於西嶼島的北端,與西嶼有寬約20公尺的水道相隔,現築有小門橋連結兩島。全島面積雖然只有0.5平方公里,但小門嶼的地質地形景觀,卻是澎湖群島的縮影,有活的戶外地質教室之稱。 小門嶼是個地勢北高南低的熔岩台地,島上的東、北、西岸多為玄武岩海崖,南岸則為村落聚集地區。來到此處,可見到外形呈現球狀結構的多孔玄武岩,小門嶼層特殊的鐵質石英砂岩、鐵質黏土層、參雜動物化石的灰殼岩以及受流水侵蝕的小惡地形等多樣貌的地質景觀。 島上最著名的景點「鯨魚洞」,因外型近似鯨魚頭露出水面而得名。鯨魚洞原為一玄武岩海崖,經過海水侵蝕作用,不斷的侵蝕,終成現今的「海蝕拱門」,讓人認識了海蝕地形的演進過程。 當然小門嶼還有蜂巢田式的菜宅、石敢當等人文特色景觀,以及可到「小門地質館」一窺澎湖的地質奧秘的好機會,也千萬不要錯過!
Read More +吉貝遊客中心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吉貝村182之2號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提供旅遊諮詢、候船室、販賣部、文物展示等服務
Read More +澎湖跨海大橋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通西嶼鄉橋樑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澎湖跨海大橋全長共計2,494公尺,橫跨白沙、西嶼兩島之間的吼門水道,水流湍急,流速據說可達每秒3公尺,為澎湖海域第二險流。每當冬季東北季風來臨,更是怒濤洶湧,難以行船,因此,1965年始建跨海大橋,1970年完工通車,以解決漁翁島往來的交通困境。爾後,因橋樑腐蝕嚴重與橋梁坍蹋,於1984年拓寬陸堤,1996年完工通車成為雙車道新橋。遠望如海上長虹不但具觀光價值,也讓西嶼和白沙兩地交通暢流無阻。至今大橋西嶼端北側海域仍留有早期水泥柱和框架,靠西嶼一側留有斑駁的橋墩,分別說明早期西嶼電力是由高壓電線架跨海輸送,與舊橋功成身退的一段滄桑史。 大倉嶼-欣賞跨海大橋的好地方大倉嶼位於澎湖馬公、白沙、西嶼等三島圍繞的內海中,有「澎湖內海之珠」美稱。從大倉遠望跨海大橋如長虹凌空,海景一覽無遺。航程從馬公重光里(後窟潭)搭船約20分鐘即可到達。大倉嶼為澎湖內海唯一有人居住的島嶼,大倉一名可能來自於附近是澎湖有名的內海漁場,早期的「大魚倉」。大倉嶼周圍海岸平緩,退潮時潮間帶廣闊,其中以5口大型的石滬最具特色。 追星資訊澎湖跨海大橋是澎湖的地標,是來澎湖遊客非留影不可的拍照景點之一,把『澎湖』二字拍攝在照片裡,證明來過澎湖,一直是遊客最想做的事情之一,在通梁端橋頭附近,還可以吃到知名導演吳念真推薦的仙人掌冰,酸甜的口感讓人一吃難忘。
Read More +通梁古榕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通樑村149號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通梁村保安宮前超過300年的老榕樹,是澎湖綠蔭最大的神木,共計擁有95根氣根的老榕,綠蔭覆蓋廟前空地形成一片乘涼歇息的廣場,若是沒有認真觀察,實在難以相信全是來自於同一棵樹的枝幹。關於古榕的歷史,目前還沒有確定的答案。有一傳說清朝康熙年間,一艘商船行經通梁附近吼門海域,卻不幸發生海難,僅存一株樹苗隨潮水漂至通梁海岸,通梁村民將其撿回,栽種於廟前。由此推算,通梁古榕栽種至今可能有300歲以上的高齡。另一傳說則認為通梁古榕可能只有200年的歷史,根據中國人的栽植習慣,大多在廟宇落成後,才會栽種樹木,從保安宮建立的歷史看。距今大約為200多年,那麼通梁古榕也許要比傳說少100歲,姑且不論其何種說法正確,古榕綠蔭奇觀,倒是值得探訪。玩家秘笈通梁古榕廣大的樹蔭為當地村民午憩、下棋、喝茶之場所,炎炎夏日遊覽於此,不妨放慢步伐,或停下腳步,享受片刻「大樹之下好遮蔭」的悠閒時光。
Read More +後寮遊客中心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後寮村104之18號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提供旅遊諮詢、遊艇服務、候船室、販賣部、餐廳等服務。
Read More +北海遊客中心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赤崁村37之4號
開放時間:Sun 08:00~17:00;Mon 08:00~17:00;Tue 08:00~17:00;Wed 08:00~17:00;Thu 08:00~17:00;Fri 08:00~17:00;Sat 08:00~17:00
※2023/10月起重建暫停使用,原服務單位移往後寮遊客中心後寮遊客中心服務電話:06-9933437要前往北海各個島嶼,就要到位在赤崁村的北海遊客中心購買船票,從赤崁碼頭搭船前往吉貝嶼、險礁嶼、目斗嶼等島嶼。赤崁是海上休閒活動的大本營,附近的島嶼可以體驗浮潛、欣賞珊瑚礁海底景觀、水上摩拖車等水上活動。赤崁碼頭也是捕獲丁香魚的重要港口,每年4到9月是澎湖丁香魚產期,會舉辦一年一度的赤崁丁香季,還能參加捕丁香魚的體驗活動。在赤崁還有幾個不容錯過的景點,第一個是供奉哪吒三太子的龍德宮,香火十分鼎盛,是白沙赤崁村民的信仰中心,當地也流傳不少三太子的傳奇事蹟。第二個景點是在北海遊客中心前方崁頂的一間古厝,庭院裡有著一口百年的古井,與一旁的防空洞彼此相通,至今保存都相當完整。第三個景點則是在北海遊客中心的南方則有一座三面石敢當,型式相當少見。據說,上方的的狗頭岩曾被踢斷,惹怒了當地神明,後來村民要求肇事者向神明懺悔並且修補狗頭岩,同時在下方設立三面石敢當來壓制煞氣。從此,三面石敢當就在狗頭岩下方面對強勁的東北季風,保佑著村里平安。
Read More +岐頭遊客中心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岐頭村16-5號
開放時間:Sun 08:00~17:30;Mon 08:00~17:30;Tue 08:00~17:30;Wed 08:00~17:30;Thu 08:00~17:30;Fri 08:00~17:30;Sat 08:00~17:30
在岐頭村還能認識抱墩這項澎湖傳統漁業的方式,「墩」是指石塊在潮間帶築成開口的石堆,又稱「魚仔厝」,通常使用在地的硓石堆成,並利用潮汐來進行捕魚,漲潮時底棲魚類游到墩內,退潮時漁民便前往潮間帶將石墩拆解後用魚網來捕撈墩中的魚類。澎湖傳統的抱墩漁場主要分佈在白沙鄉北側的潮間帶,其中以赤崁、岐頭的墩群規模較大,墩區十分廣闊,岐頭整個礁棚約有300多座。每個墩依型式大小不同,使用不同數量的石塊堆疊,通常會在每年春季馬尾藻生長的時候開始,因為馬尾藻會吸引小石斑聚集在離岸較近的石墩覓食,過了6月石斑會往外海遷徙,這時候石墩已經無用武之地,漁民就會把石墩拆解,這個過程叫做「散墩」。等到隔年春天漁民會再度把石墩堆起來,就是所謂的「撿墩」。主要的漁獲包括玳瑁石斑、笛鯛以及馬拉巴石斑等不同的漁產喔!
Read More +中屯風力園區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中屯古地名叫做中墩,因座落於澎湖本島和白沙島之間形成土墩而得名,光復後取諧音為中屯。後來分別興建了永安橋和中正橋北接白沙、南接澎湖本島。之後加上跨海大橋的興建,才將馬公、湖西、白沙跟西嶼四個鄉市連成一氣。風力發電廠位於澎湖縣白沙鄉中屯村,於2001年10月正式商業運轉,風力發電廠位於中屯第二苗圃,目前已規劃為風車公園,成為澎湖縣白沙鄉的著名旅遊景點和新地標。這座風力發電廠為台灣第二座,是澎湖第三代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機組二期總計設置八組,每組可發電600千瓦,以電腦控制變速功能。當風力變化時,葉片的角度亦可隨之調整,轉速便可隨著發電需求調整,以維持穩定的發電功率。風力發電的原理風力發電是利用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透過增速機將旋轉的速度提升促使發電機發電,中屯機組約在每秒2.5公尺風速便可發電,風力發電廠設置的地點必須具有風期長、平均風速大、風力平穩且不受遮擋等風場條件,加上地理環境適宜,才能減少投資成本並增加電力。追星景點8部巨大的發電機組,是澎湖最醒目耀眼的地標,在許慧欣「放愛情一個假」、江美琪「親愛的你怎麼不在身邊」、劉燁「愛無界鎖定今生」以及詹雅雯的「騙人彼多」MV及許多廣告片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白色造型的風車,不只是人氣拍攝景點,也是澎湖浪漫的地標之一。
Read More +青螺溼地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湖西鄉青螺溼地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國家級的青螺濕地,位於本島湖西鄉北方,海岸濕地類型多樣,有岩礁和礫石海岸、沙灘和泥質海岸,以及紅樹林、潮池、沙洲及魚塭等各種濕地類型,是澎湖各種濕地的縮影。
Read More +北寮遊憩區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湖西鄉北寮村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北寮奎壁山的「奎壁聯輝」是清朝澎湖舊八景之一,奎壁山下東側沿岸,與無人小島「赤嶼」之間,在退潮時會裸露出S形礫石步道,約300公尺長,近年成為遊客戲水生態旅遊的據點之一,但因發現水淹腳時回漲速度甚快,務必精算潮汐,縮短逗留時程,以免發生危險。奎壁山地名的由來:自海上眺望奎璧山海岸時,山壁走向極似一隻趴臥於海上的海龜,故稱此地為「龜鼈山」。之後改名的典故為,澎湖進士蔡廷蘭取諧音以「奎壁」入詩云「奎壁雙輝列宿聯」納入澎湖八景之ㄧ。奎壁意指天上奎宿與壁宿,奎壁聯輝象徵滿天星斗與海面上的點點漁火相互輝映,構成一幕天然美景。 玩家秘笈 每日退至乾潮前3個小時體驗海底步道較為安全;秋季白天步道開啟後5-6小時關閉淹没,請勿於步道逗留,以避免發生危險。 夏日可於5時天亮以前來到奎壁山等待日出勝景,若剛好遇到退潮,則可登赤嶼欣賞日出,最好由當地人帶領,以免發生危險。 夜晚可至奎壁山海域欣賞海上諸島與漁火在月色下點綴的澎湖東海夜色,或許可以對於「奎壁聯輝」這澎湖古八景有一番心領神會。北寮赤嶼觀潮踏浪步道建議時間表連結追星景點在北寮地質公園外的赤嶼距本島約300公尺,漲潮時是座獨立小島,當退潮到一定的時間後,海底逐漸露出一條礫石步道,此步道隨潮汐退去,路面漸寬,並將海平面分割成兩邊。在「Canon EOS 650D -澎湖篇」廣告影片中,利用曠時攝影技術,你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宛如摩西渡紅海般的分海畫面哦。
Read More +菓葉觀日樓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湖西鄉菓葉村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菓葉村近年來成為欣賞日出的著名去處,是湖西鄉東側一個純樸的小漁村。「菓葉」是一種植物俗稱,它的學名稱為「黃槿」,早在明朝時,這裡就有一大片茂盛菓葉林,因此成為澎湖以植物命名的村落之一。菓葉日出與西嶼落霞齊名,村內東北方的小山丘上是欣賞日出的最佳地點。每年冬至菓葉村許姓祭祖活動保留傳統的「軟筵」習俗,與舊奎壁澳村莊有密切的社群互動以及村莊內的灰窯殘跡,也增添菓葉的樸質風貌。 在這個小村落內處處是觀賞日出的好地方,不同於高山層層雲海之日出景象,晨曦中的太陽彷彿從水中彈跳而出,而映出的紅霞,投射出各種彩度的紅,對應出菓葉日出的靜謐之美。「菓葉日出」與「西嶼落霞」同為澎湖兩大勝景,若想至菓葉觀日出景觀,建議必須於前一晚查詢日出時間,預留路程時間,由於日出時間相當短,應該提早出發,免得半夜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卻無功而返喔!玩家秘笈站在菓葉的海邊眺望東方,當太陽升起,加上光線和雲層折射關係,往往會看到疑似高山城市的海市蜃樓的影像。
Read More +澎湖機場旅遊服務中心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湖西鄉隘門村126-5號
開放時間:Sun 08:00~17:30;Mon 08:00~17:30;Tue 08:00~17:30;Wed 08:00~17:30;Thu 08:00~17:30;Fri 08:00~17:30;Sat 08:00~17:30
提供旅遊諮詢等服務
Read More +桶盤地質公園
所在地:澎湖縣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桶盤里桶盤地質公園
開放時間:Sun 24 hours;Mon 24 hours;Tue 24 hours;Wed 24 hours;Thu 24 hours;Fri 24 hours;Sat 24 hours
桶盤嶼距離馬公本島約6海浬,桶盤嶼全島均由玄武岩節理分明的石柱羅列環繞而成,柱狀節理發達,堪稱澎湖之最,素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美譽。本島柱狀節理與板狀裂理都十分發達,原先都呈現六角或五角形,由於受到劇烈的風化和侵蝕作用,岩柱的稜角已呈現圓形狀,部分玄武岩柱頂端都已經風化成球狀。桶盤西南海岸海蝕平台有玄武岩熔漿湧出所形成的同心圓熔岩出口,中央穹起的岩塊,有如一個蓮花台,稱為「蓮花座」,隨潮水的漲退循環顯沒,是澎湖極特殊的地形景觀。追星景點「伯朗咖啡打鼓篇」廣告片,一開始桶盤嶼整個輪廓充滿了畫面,磅礡鼓聲與壯麗玄武岩震撼人心,桶盤嶼玄武岩是許多旅遊節目及廣告片取景的題材,柱狀節理的玄武岩氣勢磅礡,是最具代表澎湖的獨特元素。
Read More +